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自关中来的东受降城王孝其及其部下的关中兵,老程只选用了一千,余者全都被划做东受降城的屯田百姓,给他们授田屯耕。
白登山之围还在继续。
但皇帝已经开始把大军调整部署,程咬金率军接收榆林郡和东受降城后,并进驻河套五原郡,他统管五原郡、榆林郡两郡兵马,并负责就地屯田。
而罗嗣业则进驻灵武郡和会宁郡,统领两郡兵马,并成为与李轨的十万联军的行军元帅。
薛万彻则负责定襄郡、武川一带的防御,并组织部下兵马就地屯田耕种。
赵贵负责涿郡和怀荒。
秦军已经不仅局限在云中一带,几十万人马,开始扩散开来,分驻北疆诸郡,虽各路府兵还没有开始解散返乡,但却已经开始一边防御的同时,一边就地军屯自给。
连云中郡大营的秦军,也都在云中、雁门等地开始军屯了。
冯孝慈所部,更是在拿下灵丘后,只留五千人屯驻灵丘,然后其余五万余大军退回太行山以东,分驻屯于上谷、魏博、恒山、赵郡、襄国五郡。
这些调整,让秦军北伐军后勤的压力大大减轻,而对颉利以及李渊、窦建德的压力却丝毫未减。
颉利数次试图突围,可都被山下秦军的深沟壁垒死死拦住,损失不少兵马,却无功而返。虽山上有泉水,可天气慢慢转凉起来,突厥人的马也是越吃越少了。
这样下去,他们迟早得困饿饥寒而死。
“陛下,颉利请求与陛下在山下会面谈话!”
“颉利以为自己算老几,有何资格与朕会面?告诉颉利,要么直接投降,要么等死,他没有其它选择!”罗成冷哼一声道。
现在的罗成,已经不急了,得了夏粮补给,罗成完全可以支撑到明年春天去,但颉利可撑不到那个时候。
他虽有不少马,可山上却没有多少草能吃,他的马正在迅速的减少,再困他一段时间,突厥人的马就算没吃完,也会全部饿死,再不能驰骋纵横。
第893章 抛弃
“投降或者死!”
执失思力带回了大秦皇帝最后的回复。
山上军镇城堡中,一片死寂。
“突围,全军突围!”
颉利红着眼睛咆哮道。
可无人回应他。
他们从初夏时南下,此时已经入秋了。
转眼就快到八月了,此时山上的十万人马,士气低落,他们吃掉了小半的马匹,剩下的马还不少,但一匹匹全都缺少草料而瘦弱不已,马毛都没半点油光了。
哪怕突厥马公认的好养,耐力足还不缺爆发,又不挑饲料,但没有半点饲料添加,每天就吃点树叶草根的,也是顶不住的,何况这么大一块地方,这么多马在这里啃了这么久,草根树叶都要吃光了。
现在这些马还活着,都已经不容易了,但骑乘肯定大不如前,甚至说不定一场激烈的战斗下来,估计许多马就得累毙。
康苏密到现在还没消息。
李渊和窦建德、梁师都也都没有来援。
他们已经没有希望了。
可颉利依然不想投降,他想突围,只要能跑回漠北,哪怕这里的兵马全没了,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只是无人响应。
大家都是一脸的麻木,对未来充满绝望。
大秦的皇帝这次无比的绝情而冷酷,拒绝他们请和的要求,甚至不允许他们投附。以往,若是战败,一封降表还能结束战争,可这次,皇帝已经强硬无比了。
诸将散去。
颉利无奈的坐在帐中。
义成公主进来。
“可敦,难道我真要向罗成跪地求饶?”
“你跪地求饶也不会有用的,罗成一定会杀死你,然后灭亡突厥汗国。”义成公主毫不留情的指出道。
颉利握紧拳头,“那我要怎么办?坐以等毙吗?”
“大汗,只能突围。”
“突不出去的,各道关隘都被守死了,就如当年始毕一样,无路可走了。”颉利灰败的道。
“只要肯突围,还是有机会的,长城关隘也只是拦截大股部队,如果只是轻骑小队,那么这连绵群山有的是兽径小路可走,依然有机会翻越山岭穿过长城出关。”
“只轻骑小队,又如何逃的过秦军的追捕呢?”
“那也好过在这里自怨自艾,不试试怎么知道就没机会了?颉利,振作起来,只要你回到漠北,你依然还是突厥人的大可汗,漠北还有数十万帐,你依然能征召十万甚至是二十万的大军。”
颉利摇头。
“数十万帐?是不假,可哪还有那么多青壮突厥儿郎,始毕当年南下,折损了三十万大军,我这次南下,又折损二十万,就算康苏密那五万人还在,回到了漠北,可漠北诸部的帐篷里,也没有青壮了,都是少年和老人,其余都是妇人孩子了。”
“少年和老人也可以做战,甚至妇人也能骑马,只要在大漠上,罗成便不可能将我们斩尽杀绝,我们打不过可以逃可以跑,茫茫漠北万余里草原,秦军不可能像在代北一样,集结几十万人来围剿我们,那里也没有长城关隘,谁也拦不住草原上的突厥人。十年,十年后,少年们便成了健壮的勇士,他们的弓箭和长矛,便是狼群重新长出的爪牙。”
夜。
突厥人乘夜突围,到处都是火光,四处皆是喊杀声。
这一晚,约有近半的突厥人冲下山,试图突破壕沟壁垒,战斗持续至天亮。
天亮后,突厥人被再次赶回山下,留下了数千具尸体。
回到山上的突厥俟斤们,突然发现颉利可汗和可敦不见了。
“难道战死了?”
可到处询问,也没有听说他们战死了。
最后有一受伤的附离狼卫告诉他们,昨夜战斗开始后,颉利与可敦他们便换上了秦军的衣服铠甲旗帜,然后带着同样换上了秦军衣甲的一支附离狼骑趁着混乱下山了。
至于他们有没有成功的混出去,他不知道,因为他受伤了,被抛弃了,然后又被人救回了山上。
“大汗跑了?”
小可汗阿史那苏尼失愣在当场,他是颉利的叔父,启民可汗的同母弟,被颉利封为小可汗。
他怎么也没料到,颉利居然抛下大家独自跑了。就算要突围,也要一起突围啊。
“他算什么可汗!”
苏尼失怒火熊熊,大声喝骂。
“长生天抛弃了我们,颉利背弃了我们!”
搞了半天,昨夜近五万人拼杀一夜,只不过是颉利骗他们掩护他逃跑而已。
现在颉利倒是有可能跑了,但他们却不被困在这里。
昨夜的突围,本来就有一半人没有参与,他们根本不想打,因为自知无用。
现在颉利一跑,大家更是士气大跌。
“投降吧,要不然大家都只能饿死在这里了。”昨夜突围,人死了几千,但马却死了上万。
那些饥瘦的战马,已经油尽灯枯了。
众人都望向苏尼失。
颉利一跑,这里便以苏尼失地位最尊崇了。
苏尼失喘着粗气,好半天都无法平静下来。
最终思来想去,都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
“降吧。”
苏尼失说出这两个字后,整个人便如同被抽去了筋骨一样,软塌在那里。
执失思力被大家要求下山去请降。
他骑着马穿过昨夜突围大战后留下的战场,到处是羽箭,地上插着厚厚一层,好像一夜间长出来的奇怪庄稼。
而在这些羽箭下,是层层叠叠的突厥战士尸体,还有许多倒毙的战马,有些马是中箭而死,更多的是吐血吐白沫累毙。
大地被干涸的鲜血染了一层暗紫色。
苍蝇成群的飞舞着,嗡嗡的响着,天空中还有秃鹰在盘旋。
执失思力高举着一面白旗,孤独而又彷徨的来到了壕沟土墙之前。
他对着土墙后探出的秦军喊道。
“我是执失思力,奉小可汗阿史那苏尼失之命,代表山上的突厥将士们前来投降。”
“我们请降。”
土墙后的队头听完,转身向后面跑去。
良久。
一名将军来到墙上。
“放下武器、脱下衣甲,举手抱头,排队下山,无条件投降。”
洪亮的声音回荡着,执失思力有些失神,怔怔的好半天没有回答。
那名将军也没有再说话,一时空气万分安静。
良久。
执失思力才终于回过神来,他艰难的点了点头,“我们无条件投降,马上就下山来,请不要放箭,不要放箭!”
第894章 吴越梁楚
大将军秦琼将突厥人投降的消息禀报皇帝,语气中带着激动。
“这些家伙终于服软了。”
皇帝罗成正低头看着一封加急的奏章,“突厥人的投降早在预料之中,他们被我们困在这里插翅难飞,除非他们真有在这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准备,但是明显的,突厥人并没有这种决心。”
“发生什么事情了吗?”秦琼看皇帝似乎并没有太高兴的样子。
“是杜伏威。”皇帝叹声气道。
“不会是杜伏威反了吧?”秦琼有些担忧的猜测道,之前传闻王君廓谋逆时四处联络重臣,据说杜伏威就牵涉其中。
皇帝摇头,杜伏威倒是没有谋反,可杜伏威在江南吃了个大败仗。
“杜伏威丢了江都。”
秦琼大惊,“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如今大秦如日中天,全天下的反王加起来都不是大秦的对手了,这次的北方之战,可以算是诸王最后一次机会,可他们联合起来再把颉利可汗拉起来,也一样没能是大秦的对手。
连北方这些最强的反王们都纷纷败落,江淮又怎么可能出差子。
杜伏威好歹也有个江淮之王的称号,他又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落败呢?
“是谁能让杜伏威翻船?”
“李子通!”
秦琼想了想,觉得对这人有些印象,“陛下,臣记得此人不是已经归附了朝廷吗?”
“确实,此前归附朝廷,可谁想这次又反了,不仅反了,还打了杜伏威一个措手不及。”
要说来这个李子通反叛,其实跟刘武周他们情况又不一样。李子通这人是彭城人,在大业年间,他最早是跑到罗成老家长白山,投奔了这里最早的贼军王薄王伯当他们,后来王薄他们兵败逃遁,李子通又投了一个新的老大,那老大便是左才相。
他跟着左才相也是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的,后来左才相得李密相助,威震中原,跑到淮西山南称帝,左才相因为待人宽厚,军中很有威望,结果被左才相猜忌,被迫离开另起炉灶。
他带着一票老兄弟东奔西走,从山南到淮西,又从淮西中到淮东,后来又跑到江南,虽说此人本事不小,但奈何他单干的时候大环境已经不一样了,此时想要有块稳定的地盘已经很难。
等到罗成南下降服陈棱,黄淮诸郡归入大秦,李子通也便顺应大潮率部归附,要说朝廷对他还不错,毕竟李子通虽然江湖资历老,可此人以前名声还不错,不是朱璨张金称这等残暴贼匪,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残害百姓之事,加之又是主动归附,于是朝廷后来授了他一个江都郡丞之职。
本来,这也是不错的结果了,若是安安份份,以后也就顺势洗白入了新朝仕途。
李子通也是这样想的。
可奈何,朝廷把淮南交给杜伏威,杜伏威在江淮毕竟打拼多年,对于非嫡系心腹的李子通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更何况李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