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04章 迁都
  鹿城。
  窦建德见曹宝依然打算派兵迂回绕后,摇头。
  “今日之后,难道你们还没有看到与秦军的差距吗?就算你们真能悄地声息的派一支精骑绕到秦军背后,可以为就足够击败罗成?不要忘记,罗成并不是一支孤军,他的五万人不过是五路兵马中的一路,在他的北面是赵贵军团,南面是冯孝慈军团。”
  绕路迂回,绕的路少了,逃不过罗成的眼睛,一被发现,这绕路迂回,则可能变成孤军深入被围歼。
  可如果绕的远,虽说能最大可能避免被发现,却有可能被罗成一南一北的两路兵马发现,一样可能被阻击和围歼。
  曹宝红着眼睛,“难道就此投降?我不甘心,兄弟们也不甘心,如今的地盘,如今的一切,都是兄弟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包括你的皇位。现在未战而降,你对的起兄弟们吗?”
  窦建德叹息。
  “阿宝,我知你有抱负,可有的时候,抱负超出了能力,就是负担。你要打,要战,我也不多劝什么,只是想提醒你一句,你迂回包抄的策略不行,与其迂回包抄,你还不如率军后撤,诱罗成率军追击,若是能够诱罗成孤军深入,则还会有些机会。”
  曹宝眼前一亮。
  派兵迂回,就要进入罗成的地盘,不管是借道博陵郡还是赵郡,那都是秦军的控制区。
  可如果撤退,诱敌深入,往东撤,诱罗成往河间郡或者清河郡去,则将是在夏军腹心打。
  地理更熟,补给等也更便利。
  以退为进,诱敌深入,伺机而动。
  罗成虽有五路大军,但五路兵马相距遥远,不可能行动完全一致,总会有消息滞后的时候,总会有破绽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他们的机会。
  曹宝不得不承认,姐夫窦建德确实比他更有眼光。
  “陛下,眼下是我大夏存亡之际,还请陛下亲自主持。”
  窦建德看着曹宝,其实当兄弟王伏宝被杀的时候,他就彻底心灰意冷了,再无争霸之心。
  但如今看着曹宝他们带着二十万夏军将士,以卵击石,又无比心疼。
  “阿宝,打不赢的,如今的形势,不是东西魏之时,更不是北周与北齐之时,硬要打,除了会让无数弟兄们死去,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可我不甘心。”曹宝喊道。
  “那我言尽于此了。”窦建德闭上了眼睛。
  曹宝红着眼睛喝问他,“你就要这般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失败吗?”
  “我阻止不了你,你也别指望我还会再与你一条心,你杀伏宝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是兄弟了。”窦建德道。
  曹宝咬牙,手按着剑柄。
  窦建德轻笑一声,“若是你想把我也杀了,那就动手吧,只是,你们终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咬咬牙,曹宝最终还是只甩袖而走。
  此时,虽很想杀掉这个软弱的皇帝,但不是时候,现在还需要皇帝这面旗帜,否则夏军可能未战先崩。
  回到自己的帅帐,曹宝召集诸将,说出了诱敌深入的新计划,但没说这是皇帝的主意。
  他把窦建德的一通意思当成自己的说给诸将听,大家最终表示支持。
  九月初三,曹宝率军自鹿城后撤,不过曹宝没有率军往北撤回河间,而是往南撤,打算经信都、清河撤往武安、魏郡,意图撤往邺城,希望能够借助邺城的山河之险,依托太行、漳水等险要,避免四面受敌。同时还能避开往河间进攻的几路秦军。
  各路探马不断把消息送到皇帝案前。
  罗成与诸将汇总情报,研究分析,最后猜测到了夏军的动向。
  “魏郡确实比河间险要,有太行可依,河间却是已经被我三面包围。魏郡现在北有武安南有汲郡,东有武阳清河信都,皆还在夏军之手。”
  “陛下,若是让夏军退入邺城,只怕想马上围歼他们就难了。”
  邺城的位置很险要,二十万秦军若是收缩防御,凭山河之险,确实还是能够负隅顽抗一段时间的。
  不过罗成反对追击拦截,毕竟夏军依然有二十万,哪怕是拼凑起来的,也是一支不小的战力。
  越是这种时候,罗成越不愿意逼的太紧,受伤的野兽总是最凶狠的。
  “让赵贵率军入河间,收复河间郡,让冯孝慈率其部南下进攻武安郡,趁夏军主力未至之前,把武安郡拿下。让士信率兵登陆渤海郡,收复沿海的渤海郡。让存孝出兵收复平原郡,再南下清河郡。”
  罗成手指着地图。
  “至于我们,先不要管夏军主力南窜,我们先收复信都郡再说。”
  夏军要舍弃都城乐寿逃跑,那就让他逃。
  他们想去邺城,那就让他去,趁这机会,先把河间、信都、武安、渤海、平原诸郡先扫荡收复,若是夏军要守,就不免要分兵,到时依然可各个击破。
  如果他们继续抱团,那就把周边诸郡一一收复,最终五路大军围他于魏郡,毕功于一役。
  总之,罗成不急于一时,并不马上追击,更不拦截,稳打稳扎。
  他现在占据着全面主动权,急的不是他。
  “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但战术上,我们得重视敌人。”
  曹宝率军南撤,结果走着走着,发现罗成并没有跟上来。
  一路路探马派出去,探回的消息让他无比苦恼。
  罗成确实是跟进了,但跟的很慢,没有专心追击,相反,罗成追的三心二意,一直忙着收复他们放弃的诸城。
  “冯孝慈自襄国郡南下,已经进入武安郡,连破武安和临洺城,兵锋极劲。”
  “罗存孝率军已经攻入平原郡城,也连破数城,无人可挡。”
  听到这些消息,曹宝慌了。
  “必须加速南下,否则魏郡、清河郡都将不保。”
  为了能够安稳军心,曹宝干脆宣布迁都邺城。
  面对着岌岌可危的河间等郡,曹宝已经不敢分兵去守了,只得寄希望于守太行山东黄河北的几郡。
  深夜。
  曹宝来见窦建德。
  “你说诱敌深入,伺机而攻,可现在罗成并没有孤军深入,相反,他正趁机抢夺河间平原武安渤海诸郡。”


第905章 丧心病狂
  窦建德手捧着一本书在读着,听了头也没抬。
  “这很正常,也说明罗成用兵了得,他已经看透了你的意图,所以没急着追。”
  “那你之前为何劝我撤军?”
  “那只是一个机会,可惜你遇到的对手不是一般人。”窦建德答道。
  曹宝咬牙,“现在怎么办?”
  窦建德抬头看了曹宝一眼,发现自己这个大舅子已经乱了方寸,眼睛通红,甚至脸以憔悴。
  “首领并不好当的。”他叹息一声,“你现在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向罗成投降归附,还不算晚。要么,便只有加紧撤入魏郡邺城,若是能保有武安和汲郡、清河,或许还有一线机会,但这机会也只能是依靠天意,也许罗成突然暴毙,又或者秦军内乱,或者是李渊等突然发威大败秦军,使得罗成无暇用兵河北,要不然,就算撤到邺城去,不出一年,也还得败,甚至未必坚持的过三个月。”
  曹宝红着眼,“一切还都有可能!”说完,他转身走了。
  秋,九月。
  关陇。
  萧关。
  江夏王李道宗站在关城之上,看着关外的连营,忧心忡忡。
  关中八百里秦川,有四塞之险,但关中也绝不仅有四塞,大大小小关塞无数,可若要论对关中心脏的长安地区威胁最重的方向是哪?
  那绝对不是潼关,而应当是这萧关。
  其实从西周到秦汉,再到三国再到如今的隋和唐,关中最主要的威胁都还是来自陇右河西地区的那些游牧部族。
  秦汉时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以及陇右一带的那些羌人。
  历史上的萧关向来是防御西北敌人的第一关城,但在不同朝代,萧关的位置也各不相同,总计起来,萧关前后各朝的古关城旧址得有不下十处。
  不过不管各朝时的萧关在哪,但他都跳不出两大通道之间。
  这些古萧关旧址基本上都分布在四个地区,环县、平凉、固县、同心,实际上,这四个地方都处在陕北高原的河谷中,固原、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凉位于泾水河谷。
  汉萧关和隋萧关,都是位于清水至泾水河谷这条线上。
  清水河、泾水河谷一路地理上最为重要,陇山以西,向来就是胡夷部落聚集之地,这些部落若要入侵关中,必须经过清水河与泾水的连接之处,原来或者顺泾水直达关中,或直下陇县到达长安西的岐州地区。
  而东北面的同心环县以北的胡人若要入侵关中,也经常会经清水河流域,他们看重的是清水河谷水草丰美,地形开阔有利于骑兵奔驰。
  当成,水草丰美,地形开阔利于游牧骑兵休息、奔驰,当然也利于擅长农业与筑城的汉人在此设关筑堡。
  本来在李世民浅水原一战,奠定了破西秦的基础后,唐军此后一举深入陇右灭西秦,夺取陇右之地,并北上收取了河套。
  整个关陇地区,就剩下了一个朔方的梁师都,在那不毛的北地顽抗着。
  萧关,也因此地位下降。
  可谁能想到,突然之间,形势大变。
  大唐关中的威胁不仅仅是来自于潼关、蒲津、武关,连散关和萧关都受到威胁。
  “郡王,罗嗣业又派人送书至。”
  一名唐军过来禀报。
  李道宗没有接信,也知道罗嗣业信里说的是什么,肯定又是要唐军交出他的妻儿。
  李道宗是曾祖是李渊的祖父,他是李世民的堂兄,年纪虽不大,但在李唐宗室里,已经算是比较能打的了,在李世民兵败被俘,而李孝恭和李神通又要坐镇潼关和蓝田之际,李道宗便只能临危受命来萧关镇守。
  可面对着萧关外的罗嗣业,李道宗也是长叹连连。
  虽然暂时挡住了罗嗣业的南下势头,可现在唐军也被迫困守萧关一线,根本无力西出。
  只能眼看着罗嗣业与李轨在陇右横扫州县,如今河西尽附秦国,陇右之地又被罗成与李轨联手全部攻陷,罗嗣业这个时候再下书萧关,已经是用意明显了。
  若是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只怕他真的就要全力攻关了。
  “长安还没有回复吗?”李道宗没急着看罗嗣业的信,反而先问起长安那边来。
  事实上,自得到罗嗣业的信之后,李道宗数次上奏皇帝,希望能够跟罗嗣业谈判,甚至是放还他的妻儿作为条件,达成停战协议,毕竟如今的大唐,实在是难以支撑数线做战了。
  “大王上次的奏章还没有回复。”
  “那就再等等吧。”
  萧关城外。
  罗嗣业等来等去,最终等到了关内的回复。
  可唐人的回复,是让一支商队送来的,这本身就很不符合常理。
  商队护送着一口箱子到来。
  “打开!”
  箱子打开,罗嗣业便一下子跪倒在地。
  一边的将校们全都惊呆了。
  箱子里面,居然是晋王孩子的尸体,才几岁的孩子李渊都没有放过。
  “晋王,这里面还有一封信。”
  嗣业红着眼睛拉过信打开读完,双目赤红。
  “李渊,吾誓杀汝!”
  李渊给嗣业的信很简单,如果嗣业敢攻打萧关,他就把嗣业在长安的另一个孩子和妻子都杀掉。
  “丧心病狂!”诸将无不大怒。
  嗣业捧起年幼的孩子,尸体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