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战的统帅徐世绩骑着马在一队亲卫的护拥下,也来到战场。
  沿途所过之处,神武军将士们无不对这位年轻的统帅致以热烈的欢呼。
  正是在这位的指挥率领下,他们带方的神武军将士无往而不利,从刚来时的孤军至此,到如今打的后高丽和后朝鲜国都是溃不成军,无法立足。
  两个小朝廷的国王都换了三四个了,从北面的汉城,一直被打到了富饶的江汉平原,再杀到了太白山区和车岭山区。
  如今两支叛军只能躲藏在山岭之间,游击逃窜。
  就连那些假冒叛军的百济和新罗军,也被他们狠狠的击溃过几次,杀的百济和新罗人有苦难言,不敢申诉。
  又是一场大捷,他们成功的围歼了三千多叛军。
  天越来越冷,山里越来越难熬,叛军下山想要抢粮的时候,就是他们的死期。
  “报告都督,斩首七百余级,其余尽皆俘虏,三千二百余叛军,一个也没有逃脱。”
  徐世绩满意的点头,“很好,就是要这样。”
  此战过后,叛军肯定无法再在车岭山脉藏身,定会向更南的地方移动,再往南,便是百济了。
  徐世绩倒是想知道,百济王扶余璋有没有这个胆子敢收容他们。
  百济国使者扶余康站在南汉江边,看着神武军的记室正在记录着军功册,此战的具体过程,原来实际斩获情况,全都记录的很详实。
  各团营队的主官和副官都还要分别向军部报告,以核对战功。等所有战功记录完后,还要张榜公告,所有的将士若是对此认为有不对处,可上报,核实,上报者有奖,而之前录功时虚报假冒者则重罚。
  扶余康已经在徐世绩的军中呆了一段时间了,没办法,他奉命来找徐世绩这位大秦的带方最高长官,奈何徐世绩整天在军中,四处征讨,他也只能跟着。
  “王太男可是高句丽朝的六大将军之一啊,想不到居然被斩首于此。”扶余康看到军功册上有他的斩首记录,忍不住叹惜,他以前可是见过王太男的,扶余康此前没少跟这些高句丽叛军打交道,甚至代表扶余没少暗里支持他们。
  那位身着军袍,留着长须的记室,一手持笔在卷上书写,一面笑呵呵的道,“赵老三可是走了狗屎运了,让他斩样了王太男,这份军功,足以让他在南阳湾边的新汉平原上,获得五百亩肥沃的土地了,这王八蛋,狗屎运。”
  南阳湾边的新汉平原,是车岭山脉北南汉江西的一片平原,很肥沃,神武军把那片海湾称为南阳湾,把边上的平原称为新汉平原,处处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
  神武军对那些立功将士们,最普遍的奖赏就是授田分地,而且给的很豪爽。
  此外还有绢钱和粮食的赏赐,以及奴隶和牛马。
  可以说,神武军在带方平乱,如今许多将士都成了汉江边的地主了。
  而徐世绩鼓舞军心士气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不死,你就能在这里当个大地主!
  扶余康心中很苦涩,跟着徐世绩跑了段时间,他现在已经越来越对秦军深感无力了。
  秦军太强悍了,尤其是他们的装备太强了。
  以前说高句丽人强,高句丽军拥有许多铠马骑兵,但是高句丽人的铠马骑兵与人家秦军的骑一比,差远了。
  更别说秦军的士气了。
  扶余康找到徐世绩,向他表达要回去的意思。
  “我回京面见我家大王后,定请我家大王出兵拦截围剿入境之高句丽叛军,绝不收容他们,但也请大将军约束麾下将士,莫要越过边境,进入我百济境内。”
  徐世绩呵呵一笑。
  “我说老康啊,听说你虽是扶余族人,但打小就读我汉家的经典子集,据说你家几代都还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算是百济国内的有名士族了?”
  “我百济三百年前便推行儒教,学习汉字,我家族只是一般,可不敢称为士族。”扶余康忙道。
  “既然你也常读中原汉家的书,当也明白我汉家皇帝的雄心壮志。高句丽是必灭的,汉家旧疆也肯定是要恢复的,谁也别想存什么腻歪心思,否则你也见识过我神武军之强大精锐。”
  “是的是的。”扶余康连忙道,“绝不敢阻拦秦皇大家恢复汉家旧疆。”
  “你回去呢,也好好劝下你家大王,别想跟我们耍什么花花肠子。这不眼看又到年度了,你们也得好好准备一些朝贡之礼,然后派使团去中原京城朝贡天子,表表忠心。”
  “多谢大将军提醒,请问我们当进贡什么好呢?”扶余康问,中原地大物博,什么也比百济强啊。
  “金银珍珠多进贡点,另外也可以进贡些年轻美丽的百济女子嘛,增进交流,表明忠心啊。”
  扶余康认真的记下了,当天他告别徐世绩,一路返回了百济都城泗沘城。见到国王扶余璋后,扶余康详陈秦军之强大,声称绝不可招惹大秦,当向秦皇称臣纳贡,以消解祸患。
  “传吾王命,凡百济国内年满十四至二十岁之未婚嫁女子,两年之内禁婚禁,全部都得参加选美,从中择选一百名年轻美貌之女子,送往中原进贡给大秦天子。”
  “大王,所有十四至二十未婚女子,只怕不下十万之数,若是禁婚两年,只怕影响太大,请三思。”有大臣反对。
  可扶余璋却没理会,“此事就交由扶余康主持,另外筹备黄金五千两,白银一万两,珍珠十斗,准备一同进贡给秦国皇帝。”


第917章 高原雄鹰
  高耸而又洁白的雪山下,草原茫茫。
  一条清澈的河流曲折流入一片澄净的湖泊之中。
  湖边,一片白色的帐篷。
  吐谷浑天柱王跪坐在一座巨大的帐篷之中,他面前的毯子上,摆着酥油茶和奶酪干,另外还有风干的手撕耗牛肉。
  一边的炉子里,干牛粪正在燃烧着,散发出淡淡的草木香味。
  天柱王静静的等待着,不敢乱说话。
  作为吐谷浑的国相,大汗伏允最信任的权臣,又是新太子慕容恪的岳父,天柱王以前是很得意的,只是他从没有想到,慕容顺这个曾经在中原为质十年的旧太子,居然能勾结秦使玩出这么狠的一招来。
  他措手不及,只能仓惶逃走。
  虽然逃回了自己的部落,但天柱三部落虽强,也无法再夺回伏俟城,必须找到盟友。
  天柱王的部落在吐谷浑的西南,过去与苏毗交境。
  天柱部落与苏毗都是西羌种,以往也一直有来往交易,几年前,苏毗发生了内乱,当时的苏毗被更南的吐蕃南日论赞巅覆吞并。
  南日伦赞是英雄达日年赛之子,据说非常彪悍勇武,击败了高原上诸多部落,如今实力相当强大,天柱王希望此次前来能够求见到南日伦赞,向他借兵杀回伏俟城。
  只是天柱王没有跟这位南日伦赞见过面,也没打过交道,并不知道他的脾气。他以前倒是跟苏毗的国王有过往来,苏毗的旧国王是森波赤达甲吾,是苏毗国的大女王。
  苏毗也是西羌种,苏毗国在开皇年间也与他们吐谷浑一样向大隋称臣进贡,那个时候苏毗就有户十余万了,拥有数十万人口。他们国内以女王治国,且有大小女王。
  大女王居于辗噶尔旧堡,小女王墀蚌苏则居于悉补尔瓦之宇那。
  大女王达甲吾晚年与伏允一样,都是颟顸昏庸,骄纵暴戾。苏毗大臣、贵族念几松劝谏,反为达甲吾所逐。当年念几松被逐后,曾来到吐谷浑向伏允请求借兵,意图杀死女王,拥立小女王。
  但伏允没答应,使得错失了一个机会。
  后来念几松在吐谷浑求援无果,便又向吐蕃求援,得了支持后去投奔小女王墀蚌苏,他们联手密谋,最终成功暗杀了达甲吾。
  墀蚌苏成为大女王后,重赐念几松,结果念几松依仗功劳,恣意妄为,尤其是他的妻子更是残酷虐待奴户,激起民怨。
  吐蕃赞普南日伦赞见机,于是暗地里又支持其它苏毗贵族,图谋巅覆。两边结盟起誓,然后里应外合,一举攻占了苏毗王宫,处死了女王,苏毗王子茫波杰只得逃遁吐谷浑。
  但吐谷浑拒绝收留,王子只得继续逃往突厥。
  苏毗也从那时起归于吐蕃,此时的吐蕃,南到雅隆、达波,东到达布,娘波,西到藏地、朱孤,北到苏毗,实力强劲。
  南日伦赞甚至把苏毗改名为彭域!
  此时的青藏高原,也只剩下了羊同、象雄、女国、吐谷浑几国,还未被吐蕃征服而已,但吐蕃之实力,已经远强于其它各部。
  都说南日伦赞是一位高原上的大英雄,现在天柱王希望能够借着当年他们拒绝了苏毗王子依附的这点旧情,能够向吐蕃借兵援兵,打回伏俟城,将那投靠秦国的慕容顺杀死。
  只是来了好几天了,他也始终没能见到那位高原雄鹰。
  这里的人,他大多数都不认识,那些人也基本上不理睬他,虽然他送来的礼物他们收下了,那是他精心准备好的礼物,有中原的丝绸、瓷器、精美的佛像铜器等,甚至有十几个美丽的汉家女子奴隶。
  他再度环顾大帐。
  能看到帐外站立的吐蕃武士,这些人身着皮甲,手持长矛,背着弓箭,腰挎长刀,个个彪悍无比。
  有些武士甚至身上披着虎豹之皮。
  就在相距不远的另一处大帐里,吐蕃赞普南日伦赞正与一众大臣们商议着,议事内容就是吐谷浑天柱王求援的事情。
  南日伦赞很年轻,此时不过三十出头,他长的高大而又魁梧,一张脸通红通红,一副络腮胡须。
  他是吐蕃第三十二任赞普,赞普也就是国王之意。
  不过在他父亲继位之前,吐蕃其实也仅是在后藏地区的一个小邦国而已,在邦国林立的高原之上,一点也不起眼。
  虽然传承三十余任,可实力一般。
  正是在他父亲达日年赛的不断扩张之下,吐蕃才渐渐强盛。可他父亲却并不长寿,在扩张正兴之时突然去世,留给他一个严峻的局面。
  初登大位的南日伦赞首先要解决已经箭在弦上的战争动员,和江对岸盟友们的惴惴不安。
  为此,他不得不把雅鲁藏布江对岸的盟雄们再次召唤过江,重新与他们盟誓,以表示继承父志,誓死干翻苏毗的决心。
  而就在此时,后藏小邦藏蕃的大相琼波·邦色反叛,砍了他们大王的首级,并将藏蕃两万户民居全都献给南日伦赞。
  这下令刚继位的南日伦赞大喜过望,身处雅砻的吐蕃对于后藏地区的觊觎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但又因其地远民悍而一直不敢下手,现在对方主动来投,那真是天降惊喜。
  南日论赞马上把后藏地区赐封琼波邦色管理,把这两万户都划给为他的属民,通过赐封代理人的方法,吐蕃迅速的安稳了后藏地区,而因为琼波邦色杀了老国王,也使得他不得不依靠吐蕃的支持。
  稳定了盟友,又新得了后藏,初继位不久的南日伦赞还是按父亲即定的战略,召集盟军向苏毗进军。
  这一战对于吐蕃来说异常关键,南日伦赞也十分谨慎小心,他将母亲和弟弟留在国内主持大局,自己率精兵万人北上,在内应娘氏的带领下,轻军急进直插苏毗的王城宇那城堡,对手毫无准备,王城被攻破,在内应的联络下,苏毗各部贵族们纷纷表示臣服,至此,苏毗的广大领土终于被吐蕃收入囊中。
  经此一战,吐蕃新增十余万户人口,又拥有了面积广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