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三送老王回去。
“想不到这趟刚出门,结果就要打道回府了。”
王三安慰老王,“你这趟是为朝廷办事,不会亏欠你的,你的这些货我都让留何部帮你看着,等你回来后再来取。你为朝廷办事,我也会如实向上为你请功的。”
老王笑笑,“本以为你跟着来,就是来看看瞧瞧,想不到一来就干这么大事情。”
第二天,陆续有部落战士到来。老族长派人去三个自己的姻亲部落喊人,这些人一听是跟着大秦打,有好处,于是个个全来了。
最让王三惊讶之处在于,这三个部落都是五六百人的部落,结果一来就全来了。
前面是青壮们骑着马挎着刀,后面还跟着老弱妇孺们赶着牛羊跟着。
留何部的营地,成了一个大集市,这些部落本就是互相联姻的,因此都是亲戚,大家凑一块,那个高兴啊。
王三虽年轻,但留何部老族长还是很尊敬的奉请他为本次出兵的四部兵马首领,然后四部族长为副手,各统本族。
“人都喊来了,接下来怎么打,请王将军吩咐!”
老族长披上了自己的牛皮铠甲,肩上扛了一支长矛,很是几分老当益壮之感。
王三瞧着这乱哄哄的营地,看着这些乱七八糟的部落众,咬咬牙道,“既然都到齐了,那就明日一早出发,直攻思麻部营地。”
第952章 前军夜战洮河北
当天,王三选了白马为自己的亲兵队长,然后让白马从四部落里选了二百个年轻战士。虽说王三也只是个没什么经验的亲军府菜鸟,但他毕竟以前还是当过兵扛过长矛也打过两年仗的。
做间谍他还是新手,但打仗,其实已经有不少经验了。
抽出了二百青壮组建了一支亲卫骑兵,他觉得心里有把握多了,否则只要一看到那四部老少都挤一起的场面,就感觉有些头大。
作为在非常正规的秦军中出身的军人,他实在是无法想象要如何指挥那样一支乱糟糟的队伍。
本来他是建议让四部留下妇孺老弱看家的。
但老族长却坚持要带着全部老少一起走,甚至还要赶着牛羊一起走,说留下老弱,怕被人偷袭,留下牛羊怕被人抢劫。
还说打仗全族一起上,大家才无后顾之忧,才能士气高涨个个勇敢。又说等打赢之后,妇孺老弱也能帮着捉俘虏,赶牛羊。
总之,不管王三怎么说,大家都还是坚持他们传统的作战方式。
打仗嘛,其实本质就是打架。
部落间争夺牧场或者争夺牛羊之类的,当然是得一起上。
这天晚上,部落里又一次杀牛宰羊,个个开怀饱餐痛饮。
第二天一早,四部落两千多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王三与白马带着两百青壮骑兵为前锋,四位白发族长骑着马带着约五百青壮在中间,然后后面是由二百青壮护卫着的其余老弱妇孺们,赶着牛羊,连帐篷都全在牛马身上一起随军。
这场景,更像是在牧场迁移,哪像是去打仗。
王三很担忧他们这般大动作,思麻部会早就发现。
结果很意外,白马带着他们一直摸到了思麻部的边上,距离他们营地不过二十里了,对方都一无所觉。
“思麻布在杀牛宰羊,部落里的妇孺在收拾东西,估计是准备出发了。”一名摸过去侦察的留何部骑士,跑回来报告了敌情。
“等天黑!”王三考虑了一会后,认为既然敌人没有发现他们,那就干脆再等等。
等到天黑之时,全部人马发起突袭,杀思麻部一个措手不及。
白马本来认为有他们二百骑,就足够了,但王三坚持。
他派人去后面,让老族长交待老弱妇孺就留在远处等候,然后让老族长带着八百战士过来。
结果老族长带来了一千八百人,除了八百青壮战士,还有一千老人和妇人。
这些妇人脸上涂抹泥土,身上也披上了皮袍子,手里提着藤盾和刀斧、长矛,甚至妇人也一样骑着马。
“我们部落里女人和男人一样。”老族长解释。
王三不再吭声,部落里的女人是非常能干的,每天天不亮她们就起床,挤第一遍奶,然后回来打酥油,做早饭。饭好了,丈夫才起来吃饭。
这个时候,她们又要去挤第二遍奶。
等丈夫吃完饭,赶着牛羊去放牧了,她们又要开始收拾家里,比如纺羊毛织毡毯,去拾牛粪、打水等。
丈夫放牛回来,她们又要开始挤奶。
每一个女人,其实都非常能干,而且坚韧。
她们不但出的帐篷,还能上的战场。
她们无所畏惧。
四个五六百人的小部落,总人口也不过两千五百六人,结果他们硬生生的凑出了两千战士,这不得不说,是让王三难以想象的。
静待天黑。
趁着天还未黑,王三召集几位族长,做了一番简单的战术部署。
“待天黑之后,老族长你们兵分三路,向敌人营地发起突袭,要悄悄接近,然后突起发难,要快,要狠。”
王三则带着白马和那二百轻骑,埋伏在另一面。
待三面突袭发动后,思麻人肯定会被打个猝不及防,然后他们发现来攻者众后,必然会向着缺口的一面逃跑。
这个时候,王三他们就可以伏击了。
“用不着这么麻烦吧?”白马道。
老族长瞪了儿子一眼,“多学着点,打仗就如围猎,得有技巧。”
夜幕降临。
思麻部落的营地里也渐渐安静下来,星空之下,是点点火光。
有藏獒在守着营地。
“动手!”
藏獒的叫声,惊醒了牧民。
有人掀开帐篷出来查看,结果却被一箭射倒。
老族长身披着皮甲,手执一把长矛,奔到营地前,从篝火堆里捡起一根炭火,就扔进了远处的帐篷上。
帐篷被点燃。
火光之中,传来思麻人惊慌的叫声。
越来越多火光燃起,一个又一个的羌人如狼一般的冲进了营地。
弓射,刀砍,长矛桶。
思麻人猝不及防,许多人连衣服都来不及穿,结果就成了刀下之鬼。
王三静静的守在西面,他在等候着逃出来的敌人。
他相信,思麻人一定会往这边逃的,这是本能。
听着那边营地里的惨叫,看着那不断升起的火光,王三一腔热血在沸腾,越来越兴奋。在军中时,他不过是一个火长,后来因表现出色被选入了亲军都尉府,在长安经过三个月培训,第一次出任务,想不到居然让他干了这么大一票。
指挥两千多人,进攻一个五百多人的叛乱部落,他这是自己给自己升了一个团都指挥使的职务了。
这仗要是打赢了,肯定能得到嘉奖晋升。
“王将军,来了,思麻人冲过来了。”
身边的白马捅了他几下,将他唤回现实。
王三看着狼狈冲来的思麻人,兴奋的一跃而起,他跳上马背,拔刀大吼。
“杀!”
二百轻骑突然杀出,让慌不择路的思麻人叫苦不迭。
一阵箭雨射来,顿时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思麻部人全都落马倒地。
王三策马前冲,一刀砍落一名羌人,温热的血溅到脸上,让他更加亢奋起来。
到处都是喊杀之声。
四面都是来犯者,思麻人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敌人,他们仓惶而撤,结果又被伏击。
很快,营地就被占领,大量族人被俘虏。
只有少量的青壮拼死才突出去,但身后的四部羌人也紧追不舍。
当王三站到思麻部族长面前,表明身份后,这位老族长才后悔莫及,万不该贪心天柱王许给的承诺好处。
“我错了,请将军饶我一命,饶我们思麻部一次!”
王三举刀,砍落。
思麻族长人头落地,滚了几圈,死不瞑目。
王三提着滴血的刀,冷冷的道,“敢背叛大秦,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把他的首级装好,回头送呈临洮郡尉!”
没有人为思麻部哀伤,众人只是欢呼胜利。
他们开始迫不急待的争抢战利品。
失败的思麻族人,羊圈里的羊群,帐篷里的东西,人人争抢,不放过一针一线!
第953章 风卷红旗冻不翻
风卷红旗冻不翻,随风满地石乱走。
一万二千秦军加上三万吐谷浑军,冒着风雪行走在高原之上。寒风凛冽,越往南走,气候也就越恶劣。
此时吐谷浑的兵马还好,可嗣业的秦军却已经渐渐难以承受了。
他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了高原带来的恶意,嗣业的兵马多来自关陇河朔地区,所处的地方都是黄土高原地带,可自青海湖南下,却是地势不断升高,登上青藏高原。
高拔越来越高,高原反应也越来越严重。
河湟谷地的海拔不过两千多米,而靠近大非川海拔却升到四千多米。
许多秦军开始出现眩晕、头痛、心慌,甚至腹泄。
就算反应较轻的,可也感觉疲乏不已,觉得四肢无力,喘气的厉害。
由于嗣业要打天柱王一个措手不及,因此他此次率领的这四万二千人,又是轻锐倍道前进。
从低海拔的青海湖,快速的进入到了高海拔的大非川,士兵们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反应更加剧烈。
就算是骑着马,可大家也感觉好像是负重徒步急行军一般。
“节下,这地方邪门的很,咱们兄弟们都受不了了,是否休息一下?”
嗣业手提陌刀,骑在马上回头,看着山道间红旗漫卷,长长的队伍蜿蜒而行。他摇了摇头,“不,程名振和薛万均的两路人马,已经在赶去路上,若是我们不能按预定时间赶到,到时他们就可能反被吐谷浑人包围歼灭。”
“兄弟们咬咬牙坚持一下,待赶到大非川,咱们灭了天柱王那五千兵,然后就可以休息了。”
那些反应剧烈的士兵,被嗣业留在后面,让他们在后面暂时休整,随后赶来。
然后继续前进。
从青海湖到大非川,虽有谷道可行,但弯弯绕绕,道路难行,看似不过二三百里,可实际上却有七八百里。
沿着温泉山道,越往南,秦军出现不良反应者越多。
在距离大非川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有秦军开始死亡。
这些人其实就是因高原反应,得了急性水肿或心脏病而死,可眼下的军医,却只能归为气候恶劣。
此时天空茫茫大雪,飘飘洒洒。
距离大非川还有一百多里,可秦军一万二千人,此时已经减员了不下两千。
剩下的这一万人,也是疲惫不堪,个个如同刚经历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大战。
面对这种情况,诸将再次向嗣业请求,是否先休整。
“从军中挑出身体尚好,体力还可的将士来,随本帅继续前进。”
一万人,只挑出了三千人。
其余七千,不得不暂时留下休整,并等待后面掉队的士兵。
喂过马,吃过简单的肉松粥后,嗣业率领着三千秦军,并两万余吐谷浑骑兵,继续向着茫茫大雪中前进。
在连续行军五天之后,嗣业终于赶到了大非川。
大非川西面是大山,东面是涛涛黄河。
大非岭上。
天柱部落军立栅于岭上,屯兵五千,并储备囤积了不少的粮草器械等辎重。
风雪交加之中,镇守大非岭营栅的天柱王之子天柱陵得到了一个让他不安的情报,他的游骑,发现有一支兵马出现在黄河东岸,约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