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边疆之地,最缺什么?
  不但缺人,更缺读书人。
  所以把这些谋乱者全都流放到四边之地,可以充实边地官府驻军等的力量。
  “这些人放在中原,确实是威胁,但若是去了边疆之地,没有了家族姻亲的关系人脉,没有了现在的土地钱财支撑,他们又还有什么威胁呢?”
  罗成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这些人费尽心思谋反,结果他一下子就全都抓起来了,不堪一击,若是把他们全都打散,然后流放发配到各个边疆之地,这里三五个,那里六七个的,失去了过去的环境,没有了那些人脉和财力,他们又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呢?
  “长流人,谢谢父皇,这个建议确实很好。”
  “其实我相信你的宰相们肯定想的比我更周到,若是遇事不决,不妨多听听宰相们的意见,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你身为皇帝,更不能只听自己喜欢听的。”
  “受教了。”
  从仙居殿回来后,罗成便找来了魏征。
  “将此次涉及谋反的两千余家,并其三族,皆没收全部财产,削夺官爵,除籍为民,然后长流四边。”
  “两千余家,并其三族,那可能就是得上万家了。”魏征见皇帝改了主意不杀人,有些欣喜,但还是感觉太扩大化了。
  “这已经是朕最后的宽容了。”皇帝却不容再做更改了。
  “这些乱党三族中有我大秦氏族志上勋戚者,可免于牵连。”皇帝又加了一条。
  魏征点头,明白其意,长孙安业谋反,株连三族,那长孙无忌作为其兄弟,肯定要牵连进去,可皇帝绝对不会牵连长孙无忌的,这样的情况还会有很多,因此如果是勋戚,可破例免除牵连。
  这也算是皇帝的仁慈了。
  但依然还可能要牵连上万家,一次抄没上万家,还尽是贵族士族官宦豪强之家,这波可就有些狠了,朝廷真不知道要抄没多少钱财多少土地了。


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
  洛阳紫微皇宫最北面,圆壁城。
  皇帝骑马前行,存孝与士信落后半个马头。
  城中,三百六十名年青军士铠甲锃亮,神情肃然。
  一名年青军士上前,大声禀报。
  “长白羽林郎参见陛下,接受陛下检阅!”
  罗成点头。
  这是罗成仿汉武帝所设立的羽林郎,也是沿续他起兵之初时的长白孤儿营。他挑选从军死事之子弟,或战死而无子者于民间收养孤儿过继于他们名下,然后养于圆壁城。皇帝还特意改宫城北的圆壁城为羽林宫。
  除了一百八十名羽林郎外,还有左羽林骑一千八百名,右羽林骑一千八百名,总共是三千多人。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从军死事者子弟皆入进入羽林军,一般是先进入朝廷于六京设立的长白义儿营中抚养训练,然后他们会进入军中为军官扈从,只有那些表现极出色,十分勇武且有天赋者,方能选入羽林宫中。
  左右羽林骑,其实就相当于是士官培训营,而羽林郎,更相当于是初级军官培训班。羽林宫中的羽林郎和羽林骑皆分为三期,一期三年,每年选入一批。
  他们被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亲率。
  羽林郎平时会由将军们传授兵法一类,然后还要负责宿卫侍从。而羽林骑则是守卫皇宫之北,皇帝出行之时为仪仗。
  “羽林,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士信叹道。
  罗成笑道,“小六看来最近没少读书啊,连羽林郎的来历都这么清楚。”
  当年汉武帝建羽林,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因为中尉之权太重,于是建羽林和期门二军,而后南北二军势始均,说到底,羽林军是皇帝直接掌握的一支北衙禁军。
  而现在大秦皇帝罗成并没有汉武帝的这种担忧,朝廷既有南衙十二卫,又有北衙十二军,更还有刚改为内衙的十六府,即原来的南衙四府和内军十二府。
  有这样三军分置,再有枢密院和兵部,皇帝不用担心兵权的问题。
  可皇帝却还是又新建了这么一支羽林军,在存孝看来有些多余和奇怪,他甚至认为,羽林军其实跟皇帝内军的亲勋翊是相同重叠的。
  但皇帝却又有自己的想法。
  内军里不论是皇帝的亲勋翊六府还是太子的亲勋翊六府,取的都是贵族、勋戚、高官子弟,这些人进入内军中担任侍卫之职,虽然很有必要,一来是显示皇恩,二来给这些勋戚官员子弟一个出仕机会,再来也能加强皇帝跟这些二代的关系。
  但好多人未必就是真正的军官坯子。
  而羽林军不同,首先,羽林军虽只三千余人,但全国有许多长白义儿营,这里面的义儿都是军人孤儿,或无后军人的继子。
  固然这些人也未必都是优秀的苗子,但其中还是能出现不少优秀者,皇帝再从其中择优选入羽林宫培养。
  实际上,就是在设立一个士官学校,为朝廷选拔培养一批长期而又忠诚可靠的优秀职业军人。
  这其实是在变相的打破关陇集团以来,武将军事贵族集团的垄断延续,普通的军人子弟也一样有机会通过羽林军,通过做羽林郎,成为年轻军官,并一步步走到更高的位置。
  这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是以后军官们不仅局限于那些将门之家了,而是会有更多的底层军人进来,这等于是打破了军事贵族集团垄断,有如科举考试给士族的冲击一样。
  士人不再仅是出身于那些士族,文官们也不再仅是被那些世族垄断,一届一届的科举考试,带来的是长流水般的新士人官员们。
  罗成虽日理万机,可也经常会抽出时间过来检阅羽林军,还会经常与他们一起骑射练武,给他们讲解战法,分析战例等。
  这些年轻的羽林郎羽林骑,因此对皇帝的忠诚极高。
  “存孝,国朝强盛,需要羽翼屏藩。先前嗣业已经受封开国,现在你也可以准备之国就藩了。”
  皇帝给罗存孝选的封地是在云南,在洱海的北面,玉龙雪山下,金沙江边。
  此时这里还是云南的乌蛮们占据着,金沙江的上游此时称为牦牛江,而丽江一段称为磨些江,玉龙雪山被称为神外龙雪山。
  “给你六百里封地,建丽江王国,西抵高黎贡山、澜沧江,北接耗牛河、横断山脉,南抵洱海,东接东沪水。”
  皇帝给老四的这块封地,虽说偏远,但是非常大,东西、南北的直线距离都超过了六百里。在后世,这里可是有十几个县市。
  基本上就是把后世云南的西北角全划出来了,甚至其东面,都已经划到了四川攀枝花的境内了。
  不过此时嘛,这里确实蛮荒一片。
  除了主要的乌蛮外,还有许多夷人僚人,甚至还有羌人等,可以说既偏远,又复杂。但皇帝分封建国的本意,就是开疆拓地,屏藩中原朝廷。
  否则,为何要分封呢。
  “眼下嗣业在青海打仗,也须得防云南的这些蛮子作乱。之前隋明帝时,派出宇文述入云南,修路驻军,只可惜后来隋乱,导致功亏一篑,如今虽说云南的诸蛮向朝廷臣服归附,然这种归附对于朝廷来说是不稳固的,只有朝廷在那里修路筑城驻军,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等哪天我汉家移民数量上也占据优势之时,才能说我们彻底的拥有这块地方。”
  “老四,你是我兄弟,咱们兄弟一起并肩打下的这江山,我信任你的忠心,也信任你的能力,丽江之地比起嗣业的西海还要偏远还要落后还要形势复杂,可正因此,才更需要你这样可靠的兄弟前往。”
  老四笑笑。
  “我这段时间呢,也打探了不少丽江那块地方的消息,收集了一些地图之类的玩意,那地方确实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我相信,就算是蛮荒,可既然陛下肯交给我,我老四与我的子子孙孙们,定能把这里镇守好,甚至开发好,永世屏藩中原。”
  罗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这话够种,提气,这下我就放心了。”


第960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
  为了表示对存孝的支持,罗成特意表示,从各地义儿营中挑选三百义儿少年,交给存孝作为帐内侍从,并拔给他六百步骑为王国亲军,这次谋反的那些人,他也挑出三百人让存孝带走,这些人以后长流丽江到始不得还,可以发配他们任丽江国的一些吏职,让他们帮存孝开拓封地。
  “至于封户移民,朕只能授你三千户的封额,你可以自己招募。”
  老四道,“这也太小气了,老三去西海,你直接拔了好些人给他,到我这了,一户不给?”
  “老三去西海,我也没给义儿为帐入扈卫啊。”
  要是各个诸侯都要给封户,就算经过上次的削爵和这次的叛乱后,朝廷也依然还有七百多实封爵,平均一爵一百,那也得七万户,若是再多点,就得十几万几十万户,这么多人口,朝廷也头疼啊。
  只能让封侯们自己想办法招募,自己出钱去招人,这样一来,招人的安家费这些,路上的花费这些朝廷免了笔开支,二来,他们能招去的肯定也是在中原无产或者是奴隶或者是日子较贫苦的。
  这样避免朝廷直接征召百姓给封侯,损伤国家力量。
  这个账不精点算也不行,如今人口还是太少。
  朝廷也是想尽办法在弄人口,毕竟朝廷既然制订了大开拓的国策,那就意味着要往边疆大量移民,封侯们还得抢走不少人口。
  哪怕现在朝廷下诏,大量将官有汉奴隶放免为良,还允许那些私人的汉奴隶们也赎回自由,但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大量移民边疆,虽带来了拓荒实边的好处,也让中原的百姓能够分到更多的田地,可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原人口大量外流,许多百姓成了自耕农了,于是那些权贵豪强地主们虽然手里还有许多田地,但却严重缺少种地的人。
  过去佃田的佃户好多成了自耕农,他们忙于耕种自己的新土地,哪还有空耕种地主的,就算佃种些,也佃不了多少了。
  而偏偏朝廷又出台了律法,一面是限田令,一面又规定,地主们拥有的土地不得抛荒,否则要加倍征收田赋,若是连续抛荒,则可能要强制收归官有。
  在这样的律令下,现在的地主们也很头痛啊。
  他们剩下的办法,就是多买奴隶多买牛马了,偏偏现在朝廷搞扩充人口,对汉人身份的奴隶,要搞赎回放免移民授地政策,弄的好多人叫苦不迭的。
  虽然对好多权贵官员们来说,土地的产出其实并不占据他们财富的多少,可也不能没人种地啊。
  好在朝廷虽对汉人身份的奴隶种种限制,但却不限制购买和拥有藩奴。于是乎,现在中原各地,奴隶市场大热,青岛、东莱、旅顺、汉城等港的奴隶生意十分火爆。
  但依然还是供不应求。
  如今到处都在争抢人口,朝廷在争抢人口拓荒殖民实边,封侯在争人口充实封地,地主们在争夺人口耕田种地,商人在争夺人口开矿做工。
  正是在这种种需求下,朝廷现在对佛道管理极为严格,令大量的僧道还俗,禁止四十岁以下的妇人出家,禁止青壮男人出家。
  此外,又严格规定,未有官爵勋位的平民,严禁纳妾,除非妻子无出,也得等到四十岁时方能纳妾。
  甚至新出台了规定,女子超过十八岁未婚者,就要罚款。并纳入官方统一登记,由官媒配给,若是五次都没有相中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