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贺咄,便是统领左厢咄陆部的小可汗。
  “大奈,你说若是朕册封莫贺咄为新的西突厥大汗,你说左厢东部五姓,能够拥立他吗?”
  阿史那大奈一惊,想不到皇帝居然有这样的打算。
  “陛下,论出身,莫贺咄是达头之子,是射匮伯父,他出身更高贵。但射匮可汗已经统领西突厥十年之久,在西域极为威望。”
  射匮如今在西域,不仅控制西域诸国,而且连罗马、波斯都不敢招惹西突厥,射匮可汗的使者在见东罗马拜占庭皇帝时,都是以十姓大首领、世界十国王、突厥大可汗来称呼他们的可汗。
  罗成却只是笑笑,“无妨,只要朕支持他,再西突厥十姓中有那么二三姓支持他,就足够了。”
  皇帝并不是想要立一个新的西突厥可汗,他不过是想要找个人分裂西突厥,让他们内乱而已。
  “大奈,朕现在册封你为伊吾郡太守,你前往伊吾,协助莫贺咄先在伊吾打起汗旗,招纳部众,训练兵马,伺机反攻西突厥汗庭三弥山!”


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业
  金殿早朝。
  年轻的皇太子坐在金殿之上,在皇帝的龙椅旁边摆了一张稍小点的蟠龙椅。
  身穿玄色衮龙袍的皇太子坐在那里,一脸严肃,十分正经。
  百官上殿,对着太子朝拜。
  太子也很得体的虚抬手,“众爱卿平身。”
  常参官于是各自跪坐于蒲团之上,而对于政事堂宰相和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对这些府院的紫袍玉带大佬们,太子更是赐他们交椅,以示尊荣。
  早朝,尤其是平时的常朝,其实不过是例行其事,重要的事务也不会拿到这里来讨论,顶多就是当众宣布一些诏令而已。
  而这些诏令,也都是经过了府院一众宰相、学士们,并且得到了甘露殿休养的那位皇帝的同意的。
  太子的身后不远,还有一道屏风,屏风后皇后单氏坐在里面听政。
  当然,皇后听政也并不掌有决策大权,她不过是照顾年幼皇太子的,同时她坐在那,也代表着皇帝。
  “诏令,册封阿史那莫贺咄为突厥侯屈利俟毗可汗,赐封吐火罗国王爵,授辅国大将军阶。”
  “诏令,授左神威虎贲将军阿史那大奈为伊吾郡太守。”
  旨意当殿宣下,无人反对。
  这两条旨意,由皇帝亲自提出,然后政事堂与翰林院皆通过。
  对于大秦君臣们来说,既然西突厥要向大秦亮剑,那么大秦就必然反击。不限手段的反击,持持莫贺咄为新可汗,那不过是分化西突厥的一个计策而已。
  这时,宣旨官宣读第三道诏令。
  “册封铁勒真珠可汗乙失钵为金山国王,加辅国大将军阶。”
  甘露殿。
  羽林郎推着皇帝在宫院之中,今天天气阴暗,但很凉爽。
  年幼的太子走在旁边,正一五一十的向皇帝汇报早朝的情形。
  这就跟作业似的,现在皇帝要求太子每天早上临朝听政,然后回来向他转述,并且皇帝会不时的把一些朝堂上的事情拿来询问太子。
  “嗯,说的很清楚,看来上朝的时候没有打瞌睡。”
  听了父亲的夸奖,嘉文很欣喜。
  “嘉文,你说为何朝廷要授那俘虏莫贺咄为可汗呢?”
  “父皇是要让莫贺咄与射匮伯侄两个内乱相斗,咱们大秦就好坐收渔翁之利。”
  “哈哈哈,想不到你也这份悟性,不错。”
  太子有些害羞的道,“其实这些不是儿臣想到的,是李詹事教儿臣的。”
  “哦,原来是李纲说的,不过你能记住也不错。”
  李纲在北周时曾担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入隋后,又担任了太子杨勇的太子冼马。后来李渊立唐,又授他为建成的东宫詹事。
  这是一个很有才华,且十分正直之人,崇尚高风亮节。
  当年他在北周任齐王参军,周宣帝要杀宇文宪,让李纲诬陷编造罪名,但李纲誓死不从。
  等宇文宪还是被冤杀后,李纲不惧危险,独自推车去为宇文宪收尸,而其它的属官全都躲的远远的,只有李纲为宇文宪收尸并安葬。
  他做杨勇的太子冼马的时候,也经常规劝太子杨勇,可惜不为其所听。成为李建成的太子詹事,依然是尽职尽责。
  罗成正是因为李纲的这些言行操守,才特意授他为礼部侍郎兼太子詹事,让他成为嘉文的老师,负责教导太子的言行。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起码如今的太子很让罗成满意。
  尤其是这段时间,他突然中风,太子表现出来的孝心,还有那份认真都让人满意。小小年纪,每天早早起来上朝听政,虽然基本上听不懂,但他很努力的去做。
  “李纲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你要尊重他,也要多听他的教诲,明白吗?”
  “好的,父皇。”太子看着皇帝,“父皇,你还要多久能够好起来?”
  “怎么,嫌上朝烦吗?”
  “如果替父皇上朝听政,父皇就能够早点好起来,儿臣愿意每天早起上朝听政。”
  “哈哈哈,你小子这话说的父亲高兴。”罗成伸手抚了抚太子的脑袋,“放心吧,父皇的身体恢复的很快,你看现在,父皇的手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可以自己拿东西,甚至都能提笔写几个字了。”
  “父皇,为何不让楚王吴王他们也来长安啊,好久没有见他们了,十分想念他们呢。”
  当初罗成突然中风昏迷,宰相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接太子来长安。
  他们没有接其它皇子来,同时还让洛阳留守官员,严密监视诸皇子们的动向,禁止有人带他们离开洛阳,目的自然是防止有人拥他们作乱。
  但现在局势渐渐明朗,皇帝每天都会召见几个臣子。
  外面的一些流言,也就不攻自破。
  “一路这么远,就让他们留在洛阳偷偷懒吧。”
  罗成躺在轮椅上,静静的思考着眼下的局势。
  他生病的这段日子,朝廷最大的危险还不是外敌,而是内患。
  宰相们把存孝、士信、罗艺等宗室尽皆赶到封国就藩,直接免去了他们所有的实职,他清楚宰相们这是担心有人趁机做乱。
  虽说罗成是很相信这些兄弟的,但宰相们的做法也没有错,实封宗室后,本就不应当再让宗室担任重要的官职,尤其是掌握兵权。
  历史上西晋一开始分封宗室,也只是给封地食邑,并不让宗室离京就藩。到了后来,为压制异姓功臣以及门阀贵族,于是让这些宗室出镇,各个担任都督,统一至数州。
  等到后来,这些皇帝的叔伯子侄们的权柄极大,于是皇帝又只能大肆分封自己的皇子们,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封国,担任更重要的官职。
  结果,这根本没有改变什么,反而让宗室皇族掌握了严重威胁到皇帝的权力,最终有了八王之乱。
  对于他病重那段时间,宰相们分封出去的诸王,罗成无意更改,不论是他们的封地还是封号。
  对其它诸王他现在都不担心,分封出去也就分封出去了,唯有嗣业是他现在心里始终牵挂的。
  嗣业的那九万人马,已经困在大非岭足有两个多月了。
  三十万的敌军,现在依然还四成围困着。
  如今朝中已经有大臣上奏,请求与吐蕃、西突厥和谈,甚至是干脆放弃掉吐谷浑,以换取战争的结束。
  战争全面升级,久久不得结束,反而遥遥无期,朝廷现在的军费开支极其巨大,征召了太多士兵和民夫,动用了太多的钱粮,这样打下去,极其危险,江南三藩已经在蠢蠢欲动。
  嗣业必须守住。
  一旦嗣业失守,大非岭上的九万军民将万劫不复。而一旦嗣业军团兵败,朝廷只怕会有更多的人反对继续打下去。


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战场
  “朕需要有一位大将,能够领一军精锐,杀到大非岭下。朕要让大非岭上的嗣业和将士们,知道朝廷依然在关注他们,随时将支援他们。”
  甘露殿前。
  “但是这支军队不会数量很多,因此这一支军队此行会很危险。”
  皇帝面前,一众三衙大将们听了,无不奋然请令。
  内衙中郎将苏定方奏请。
  “陛下,臣以为可派一军自剑南道同昌郡嘉诚出击,以攻党项之后。”
  “取地图来!”皇帝道。
  当剑南的地图取来,皇帝找到了苏定方所说的同昌郡嘉诚城。
  仔细的看了会,罗成发现这里便是后世的松潘,在唐朝时,这里为松州,被称为川西门户。
  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领河陇,右达康藏。
  屏蔽天府,锁阴陲。
  汉代开始,这里便筑城设关,屯有重兵,防御西面的羌人。尤其是在汉羌的百年战争期间,这里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苏定方进一步向皇帝指出,若是兵自陇右或河西出,那敌必有防备。远不若自蜀地出兵,嘉诚出兵,有古道可直抵党项背后,并可直趋苏毗、卫藏。
  他坚持认为此时没有必要派一支军队到重重包围的大非岭下去,那样的一支军队孤军深入,很容易被歼灭。
  反倒不如把这支兵从嘉诚出击,依托嘉诚的基地,又有江水相连成都,后勤辎重兵员民夫都能得到最大的支援。
  “此进可攻,退亦可守。”
  嘉诚县,在雪山之西,岷江西岸。
  马上有一名大将站出来指责苏定方这条计策的不实用性。
  “陛下,同昌郡眼下并不为我大秦实际控制也。”
  原来当年始皇帝合并六国,但兵不西行,于是羌种得以繁息。汉武北逐匈奴,西逐诸羌,于是汉军渡河、湟,筑令居塞,置护羌校尉,列河西四郡,隔绝羌胡。
  后汉至于魏、晋,诸羌或降或叛,后魏末,平邓至番,始统有其地。
  后周保定五年,于此置龙涸防,天和元年改置扶州,领龙涸郡。隋开皇三年废龙涸郡,置嘉诚镇,大业三年,改扶州为同昌郡,领嘉诚与交川等七县。
  但在隋末之时,雪山以西之地,重陷于党项羌。
  此后大秦入巴蜀,诸郡归附。
  然蜀地西面许多郡县边境之地,都还是陷于西羌之手。
  朝廷也一直还没有腾出手来,收复这些失陷边地。
  “陛下,同昌郡本辖七县,然如今仅尚雪山东的同昌城一县之地而已。苏定方说要自同昌出兵,深入党项腹心,却连眼下嘉诚县还尚在党项之手都不知,还谈何其它?”
  苏定方不由脸一红,尴尬了。
  他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只说巴蜀之地早归附于大秦,却不料蜀地边境有很多地方在隋末时,让羌戎趁火打劫,给占了去。
  “陛下,就算同昌郡还未被党项所占,也难以从此出兵。大业七年之时,同昌郡乡六、户籍不过七百二。”
  皇帝眉头皱了皱,却并没有急于驳回苏定方的策略。
  深思良久之后,皇帝指着地图上雪山的位置。
  “有雪山和泯江阻隔,川西之地在党项之手,确实不好弄。但正因党项趁隋乱占据了川西要地,所以这次更应当将其夺回收复。苏定方,朕若让你率兵去拿下雪山以西隋之旧地,你有没有信心,要多少兵力?”
  苏定方激动起来,“陛下,给臣一军人马,便可。”
  “朕给你五万人马,另调契必何力、执思失力随你出征,并调罗思摩为你副将,以张亮为你前锋。”
  既然要打,那就出全力,狮子博兔,亦用全力。
  与吐蕃、西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