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给你五万人马,另调契必何力、执思失力随你出征,并调罗思摩为你副将,以张亮为你前锋。”
  既然要打,那就出全力,狮子博兔,亦用全力。
  与吐蕃、西突厥、吐谷浑的这场战争,是大秦西疆的一场决战,但并不仅限于在吐谷浑打,只要能击败敌人,罗成不介意多路出击。
  从河南河东调集五万人马远入川西,同时从巴蜀两道地方,并云南、黔中征召郡兵为辅兵,征战民夫转运粮草。
  “苏定方,人马钱粮朕都给你,就一个要求,先拿下嘉诚县,然后在此筑一座军堡要塞,扼守此川西门户,屯田移民。以此为基地,把党项击败。”
  不仅仅是党项,其南面的白兰羌以及小金川一带的东女等八国,都在罗成的计划之内。他要在川西边战边筑城,重新恢复旧时疆界,甚至要打过去,把向吐蕃称臣的这些西羌,打服打怕,让他们归附大秦。
  将来还要在羌地筑城屯军移民,永久性的把这些羌地改土归流为汉地。
  “朕以巴汉、剑南、云南、黔中四道之人口税赋支持你,你也莫要让朕失望。”
  罗成拔给苏定方五万军队,还有相同数量的辅兵,更有数倍之民夫,还把罗思摩、张亮这样远比苏定方资历足功绩高的大将为他副手,可见皇帝对此次的选帅是何等的重视。
  原本皇帝是想派一支军队打到大非岭去,与嗣业汇合,增强他的兵力,以坚守更久。但现在苏定方一提,他改变了策略。
  与其冒险去大非岭,还不如围魏救赵,先攻吐蕃附庸的党项、白兰诸西羌。
  “朕特赐你尚方宝剑,许你双旌双节,自你以下,行军副总管至军中士卒,有违军令者皆可斩。”
  “臣苏定方谢陛下信任。”
  苏定方激动的无以言表,虽然当年他投奔罗成也很早,差不多是跟程咬金牛进达他们同一批的,奈何后来犯了错,被贬降之后,便错过了数次立功的好时机,于是在军中一直位置不高。
  虽说其也展示出了不错的统兵能力,可大秦不缺武将,因此也就便一直沉沦。这还是后来他统领神机营,鼓捣出了不错的效果,后来成立了神机军,再到后来神机军又拆分入各军中,他也得以升任了内军中郎将。
  而现在,他终于得到了能够独统一面的机会,连罗思摩、张亮这样的名将,都在他麾下听令,执失思力、契必何力这两员胡人名将,也入他麾下。
  再有尚方宝剑在,苏定方觉得这一次,自己没有半点理由会失败。
  “臣若不能平西羌,便以此尚方剑自刎以谢君恩!”
  “朕不要你的人头,朕只要你平定西羌,哪怕暂时失利都不要紧,朕给你时间!”


第998章 茶马古道入党项
  西羌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甚至有人曾说过羌人其实与汉人最早都是一族,后来华夏先民自西部东迁,于是渐渐就相隔远了。
  对于这样的说法唐俭是不太相信的,认为不过是后人故意编造,就比如说匈奴人也曾是三皇五帝之后一样。
  他更认为,羌人就是起源生长于西疆的土人。
  从先秦之时一直战到如今,尤其是在汉朝时,汉羌的百年战争,把羌人崛起的梦想击碎。自那以后,羌人再没有机会起来。
  一直到如今,诸羌林立,但也没有一支势力能够崛起,早就沦为了二流甚至是三流的边疆蛮子。
  高原上的吐蕃,本来还远不如西羌,可吐蕃就很努力,一代代人的努力,在高原上不断的绞杀征战,吞并一个个小邦和部落,终于打通了与中原之间的隔绝,虽然还未完全一统高原,可人家已经敢直接跟大秦叫板。
  本来隔绝在吐蕃与中原之间的西羌,此时反而向吐蕃这样曾经的三流子称臣依附,简直就是丢尽他们祖上的荣光。
  要知道,曾经西羌也是与草原上北胡们一样强大的一流蛮子,现在居然沦落到给吐蕃为仆从军的地步,若是他们祖上知道了,不得从地上爬起来再死一次?
  唐俭这次身负使命,出使西羌,是从长安南下,越过散关,翻过秦岭,进入了巴汉道的河池郡,然后沿嘉陵江南下,经顺政郡和义城郡,然后在广元往西,经平武郡,入同昌郡,直抵雪山之下。
  这一路上,越往西,便感觉到越荒凉。
  隋末战乱,也一样影响到了蜀地。虽说战火没有直接燃烧到这边,可蜀地同样有许许多多的贼匪乱军兴起,更别提羌戎趁乱东犯。
  自羌人犯边之后,蜀地各郡的许许多多熟羌,也与汉民变的关系紧张起来。在千百年来,无数羌人部落或内斗失败内附中原,又或被中原征讨后内迁,蜀地尤其是川西之地,有着许许多多的羌人。
  许多羌人其实早就已经成了编户齐民的入籍良民,不过羌人们也或多或少还保留了一些旧习俗,甚至在有些偏远地方,许多羌人还是以部落的形式集中居住的。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从汉中入蜀,还有好几条要道,都有栈道,并不是特别难行。可到了川西之后,这才叫道路难行,有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道路。
  翻山越岭,穿江渡溪,只有羊肠小道。
  许多路都没法过车马,只能走蜀地的那种矮脚小马,货物也不能车载,都靠矮马驮运。
  因川西羌戎众多,因此这里也有边贸,其中主要还是以马易茶,以盐易皮毛。
  出售给羌人的茶都是最次的茶,茶叶明前雨后采完好茶,到了后面只剩下些老叶子时,于是茶人把老叶连带着嫩枝条一起割下来,然后经过蒸煮压制,于是成了茶砖。
  这种黑茶砖,中原人是不屑喝的,中原普通百姓都不屑喝,但卖给以奶肉为主的羌戎牧民,却是极受他们欢迎的,还能卖不低的价格。
  不过要把这些茶盐等物运过去,却是极不易的,每块茶砖,每包盐,都得用马运。因为边贸的需求,因此川西也渐有了数条茶马道。
  在这茶马道上,也就兴起了马帮这一职业,他们专门跑茶马道,为客商们贩运货物。边境上很乱,茶马道上的马帮众多,还得有不弱的武力,否则可能货物难保。
  因此这些马帮,便又带着镖队的性质。
  唐俭此次来,就是扮作一个中原茶商,他在平武江油城雇佣了当地一支有名的马帮,驮运着几百箱的货物,听说他要去雪山以西,马帮出动了一百多人押货。
  这趟货物的马帮开价很高,但唐俭很爽快的答应了。
  他没有找当地郡县调兵,就是不想暴露身份,意图先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党项诸羌,然后找机会游说招安劝降。
  马帮在江油先沿着涪江北上,进入了同昌后,便只能翻山。
  在翻越雪山之时,唐俭吃了很多苦头,雪山上的积雪没过腰,哪怕是最熟悉的马帮,翻越这座大雪山,也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中间还损失了十几匹马。
  好在马帮的人很尽职与专业,虽然损失了十几匹马,可他们把马身上的货取下来,分装后由马帮们背扛,硬生生的把他的货全都运过了山。
  在雪山西面脚下,马帮又补充了一批矮马,重新上路。
  唐俭一行,一路来到了泯江畔的嘉诚县城。
  远远看到一座小城在岷江畔的山上,城很小。
  尤其是看不到多少人。
  山下江边,能看到偶尔经过的也都是些羌人,这些看到马帮过来,也只是很平常。有人从山下城里骑马下来,远远打着招呼,还说着汉话。
  马帮的赵队头告诉唐俭,说这些羌人是白水羌,又叫邓至羌,南北朝时,这些本来居住在白水河边的小羌落兴起,逐渐占有如今的岷江一带,后来邓至王向北魏称臣,被册封为龙骧将军、邓至王。
  到后来,邓至王还被授为益州刺史、甘松县开国子。
  白水羌成为内附的熟羌,只是后来为西面的生羌们击败,邓至王逃奔长安,西魏宇文泰派大将率兵护送其归国,但其势力日衰,后来其地便被北周军接管。
  白水羌也渐融入汉人之中,成为编户齐民了。
  隋末时,党项羌进犯,攻夺雪山以西诸地,汉人逃归蜀中,白水羌却都直接归附了党项。现在党项羌人占据此地,但很多地方都是用这些白水羌来协助治理。
  山上下来的白水羌现在是党项人的兵,他对前来的马帮很高兴,今年以来,已经很少有马帮过来了,更别说是这么大规模的马帮。
  马帮头带着那白水羌汉子过来,向他介绍货主老唐。
  唐俭自称是来自汉中的唐平,茶商。以前都是往云南贩茶,今年是头一次来这边,想要看看这边的行情,开拓一下新的市场。
  那白水羌对这番说辞没有半点在意,他只在意带来的是些什么货物。
  “茶叶,整整一百箱,每箱一百二十斤。”
  那羌人开始扳指头算,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到底有多少斤。
  唐俭笑着道,“足足一万二千斤茶。”
  “这么多茶,那得换多少马。”这羌人瞪大双眼,“你这茶是从汉中来的?”
  “嗯,这倒不是,我是自汉中来,但这茶采自蜀地,是蜀茶。”
  西南与羌人茶马交易的茶,基本上都是采取蜀地,这是运输成本的问题。
  “进城吧,我带你们过去。”
  结果唐俭却没动,“我这茶是想卖到西山去。”
  “西山?那边可不好去,要不你干脆把茶叶卖给我家将军,一样有好马换给你。”那白水羌一听说他要去西山,于是便马上劝说着。
  可唐俭却不为所动,说若你家将军要买茶,我可以分出二十箱给你们。


第999章 傲视西山我为王
  一万二千斤茶,就算是驻守于嘉诚的党项细封部的那名酋长,听闻之后,也不由的心动。亲自下山来请这位汉地来的茶商。
  “一日不饮则泄,三日不饮则病。”对于游牧部族来说,茶是比盐还必需的东西。没有盐,还能从牲畜血和奶中获得,但没有茶,这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很难过了。
  以奶肉为主食的游牧民族,若是不经常喝茶,后果会很严重,容易得许多疾病,导致短命夭折。
  故此如今边贸之中,就是茶叶为最受欢迎,在牧区甚至茶砖成为硬通货。
  唐俭与这位酋长见面,很大方的先送上了一套河北邢窖所产的白瓷茶具,十分精美,瓷器洁白如纸。
  这是北瓷的代表,而与之相对的是江南产的青瓷。
  一套上好的白瓷,那可是身份的象征,虽说在中原官宦士族家中几乎家家都有,但对于这边地的羌人来说,这可是好东西。
  高兴的酋长,直接就回了一匹上好的羌马给唐俭,礼尚往来,羌戎也懂。
  唐俭于是马上就成了这酋长尊贵的客人,进入了嘉诚县城中。
  上山入城,唐俭暗暗打量着这座城池,发现这座城池沿岷江而修,却筑于山上,城池不大,还显得有些破败,但却十分险要。
  进城后,发现城中人很少,但有不少羌人。
  通过一番交谈,唐俭得知了这位酋长却是党项八部中细封部族长之子,名为细封步赖。
  “我细封本是党项大部,先我随父亲攻夺此城,因为表现勇武,故我父亲把此地划封给我。”
  细封步赖髡发,头顶剃光,两耳边各留了一条发辩,两条手臂上还各箍了一条臂钏,一只耳朵上也垂了一只大金环,人长的高大彪悍,还能说口还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