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理的护士。
药店也有精通于药理配伍的药剂师,这都是过去所不具备的。
“朕需要能够大批量的培养这些医科人才。”罗成希望军医院能变成一所快速、大批量培养医师的专科学校,甚至还要培养药剂师、护士等,不仅仅是为军队提供各科医生护士,也为民间的医院提供。
“朕已经打算从天下各地招募有天赋和一些基础的苗子过来学习,委托培养。”
罗成打算直接给军医院先弄委培生,就是定向招生,比如军队里先招好军医学生或护士学生或药剂师学生,然后再送到军医院里来培训,培训完成后,这些人从哪来再回哪去。不仅军医如此,他还打算为自己的皇家安乐医院和惠民药店也如此定向委培。
“陛下的计划真的是很大啊。”孙思邈听完也不由的惊叹,不过他还是觉得很兴奋,皇帝想做的事情,却正是他这个老医师想做而不可能的事情,“臣这把老骨头,愿意豁出去了陛下再拼一把。”
“哈哈哈,可不敢这样说,有劳神仙来主持大局就好,至于下面具体的事务,要人调人,要钱拔钱,一定全面给予支持。”
“陛下,这会很费钱的。”孙思邈提前给皇帝提了个醒。
“朕岂会不知,但这个你不用操心,朕自会解决的。”
第1010章 最狠不过帝王心
皇帝的构想,让八十多岁的孙思邈重燃起激情,终于接下了兵部军医院军医使的五品官职。
今天的天气很凉爽,兴奋的孙药王施针的手法似乎也更精进了一些,比往常施针足足缩短了一刻钟,皇帝甚至觉得施针时没以前那么痛。
一个时辰的针施完,皇帝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疲惫一扫而光,甚至有点微微的小兴奋。
“秋风起,叶飘零,马上就要八月了。”罗成扶着手杖走在甘露宫的院中,看着那颗巨大的银杏树不由感叹。
“八月胡天即飞雪,天皇,嗣业将军已经撑了三个多月了,只怕粮草将尽。”羽林将军王铁汉在一边说道。
羽林军并不隶属于三衙任何一军,这支三千余人的部队,更像是皇帝的贴身近卫保镖,但他们又相当于是皇帝的讲武门生。
三年一期的羽林郎、羽林骑,皆是死于王事的军中忠烈后人,先入长白义儿营训练,再入军中侍从见习,然后择优才选入羽林宫,每一个羽林,不论是其能力还是其忠心,都是绝佳上选优良。
对这些人,皇帝极为信任。
而统领这支军队的,现在是王铁汉,一位天生神力的猛将,当年皇帝还只是长白司马时的亲卫。
王铁汉为人忠厚耿直,皇帝对他的信任非同一般。
“朕又岂不知呢,但这场战争棋局上,朕不能只盯着一点,得顾及全局。”
眼下,战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吐谷浑,不再是围着大非川了。北及金山,西及高昌,南及雪山金川,如今秦军横跨数千里的战线,六七路军队同时用兵,动用的秦军四十万,郡兵三十万,民夫百万,更别说还调动了藩军二十万。
朔方陇右河西关中巴汉剑南云南,诸道的军民几乎都已经卷入其中。
对于大秦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一场大战,其规模之大,用兵之广,战线之长,都是远超历次的。
这样大的战事,随便一地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错一招而乱全局。
皇帝明知道嗣业孤军守大非岭很艰难,但也无法只盯着嗣业。
他是大秦皇帝,不仅要为嗣业及那九万军民负责,也还要为其它数十万将校负责,而一旦兵败,局势崩坏,可能就是边境数道几十郡的数百万军民遭受劫掠,承受无情战火。
“再等等吧,现在各种反击,战况都还不错。”
薛万彻占据伊吾,裴行俨兵入高昌,再加上牛进达在居延海大败向北绕来的一支突厥军,在河西方向,秦军北路军已经彻底的站稳脚跟,并守住了边境。现在拿下伊吾高昌之后,虽然还没有能力马上就进军焉耆和龟兹,但铁勒和奚契的联军骑兵正在赶来,他们一到,那时程咬金便能挥师直攻三弥山西突厥汗庭。
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
眼下秦军形势大好,但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敌军的主力还在。
一个不好,若是秦军脱节,就有可能被敌军包围歼灭的可能。
谁都在小心翼翼的调动兵马,寻找机会,虽然攻守易势,但鹿死谁死,犹未可知。
对于秦军来说,攻守易势也并不全是好事,这意味着秦军离开了本土防御,不再有坚固的城池可依托,尤其是随着进军的深入,后勤粮草军械的供应补给,都会成为极大的麻烦。
而天气已经渐凉,吐谷浑之地八月就下雪,就更添加反击的困难。
一个不好,大好形势就可能再次易手。
现在两边,拼的已经不再是谁兵多,而是谁能犯更少的错误。
大非岭也许会是吐蕃等敌军的突破点,但也可能会是他们的致命处。
“但愿尉迟恭和来整二将,能够顺利击败慕容恪叔侄,解大非岭北面之敌,撕开包围圈的一面。”
张仲坚从江陵返回长安,向皇帝带来一个重要的消息。
江陵萧梁内乱,皇帝萧铣先后杀了元老大将董景珍与张绣,又大肆裁撤诸将的兵马,使得人人自危。
虽然之前朝廷与三藩达成协议,三藩称臣归附,朝廷在三藩设道置郡,授给他们官职,仍由他们自治,一时间相安无事。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依然是有割据之实。
“梁将周法明和雷长颍各欲率土统兵归附。”
张仲坚已经与周法明等达成了协议,约定叛梁投秦。
可皇帝听了之后,却并没有表现出半点高兴之色。
“亲军侍卫府的能力朕看到了,张仲坚的江陵之行很有成效,也很辛苦。只是,眼下不是时候,让周法明和雷长颍先不要动。”
“陛下,周法明与雷长颍正是因被萧铣猜忌,这才欲归附我大秦,若是不派兵接应,只怕难逃董景珍和张绣之下场也。”
周法明祖父本是南梁车骑大将军,他父亲则是南陈的大都督,他的次兄周法尚曾是隋朝武卫大将军。周法明在隋朝时是真定县令,隋乱时袭据永安郡,并派诸子分袭江夏沔阳等数十城,后归附萧铣,中途又投过李密。
其兄周法尚早年为隋朝大将,征辽时为海路副帅,多次随罗成征战,后病死于军中。若不是死的早,肯定也能成为大秦开国功臣的,有这关系,再加上曾经中间投过李密,使得萧铣一直猜忌周法明。
“大秦现在不能与三藩开战,这样,给萧铣下一道密诏,告诉他雷长颍欲叛乱投秦。”
“陛下,这岂不是出声雷长颍?”李君羡大惊,这样搞,以后谁愿意投大秦?
“朕知道这个雷长颍,不过是一水贼草寇,为恶多端,就是乱世里的一根墙头草,东倒西不歪,前后不知道投过多少家,有奶便是娘。这种人,本就不是什么好鸟。更何况,现在朝廷全力西线作战,根本无力再南线开战,牺牲一个这样的草寇,换得与萧铣暂时安宁,朕觉得没什么。”
如雷长颍这样的就是投机者,朝三暮楚,眼见萧梁势弱,便想跳槽大秦,若是一般情况下,罗成倒也愿意接受他的归附,免除一地战火。但眼下局势,大秦根本不可能再在江南燃起战火,那么牺牲一个这样的家伙,暂时安抚下萧铣,罗成觉得没什么。
为帝皇者,若是连点这样的暗黑都没有,那就太天真了。
“周法明呢?”
“先不要提他,毕竟其兄周法尚当年也与我多次征战高句丽,多少还是有些香火情的。”皇帝想了想后道,当然万一局势不对,朝廷也还是有可能会牺牲掉他的。这种事情,有时就是这般无情。
当年杨坚立隋后,就有许多江南官员过江北渡投隋,然后当时的杨广根本还没有准备好南征,于是为避免南北提前开战,于是干脆把那些投隋朝又全送回了南陈。
“对了,派使者去宣诏的时候,顺便跟萧铣提一下,就说朕希望能够迎萧铣的女儿入宫为才人。”
第1011章 只听调令不听宣
张镇周自江陵顺江而下,在荆江上一帆风顺,数日后便抵达汉阳。
张假称要往攻江西林士弘,入汉阳暂做补充,骗开城门之后,立即拿下雷长颍,夺下汉阳城。
雷长颍城外的儿子率部逃往汉江对岸的汉口,结果本来应收留接纳他们的汉口秦军却反将他们全绑了起来,然后送过江交给汉阳城中的张镇周。而随其过江的兵马部众,则被秦军收容安置。
汉口守将向张镇周去信,说雷长颍叛乱这是梁国内务,大秦不插手干涉。
张镇周命人斩杀雷长颍父子,然后也对秦军收纳了数千雷部叛军视而不见,两家依然保持井水不犯河水之势。
甚至几天后,汉口秦将翟摩侯还约张镇周在汉江上登船会面,重申两家宗藩关系。
“雷长颍这等反复无常背主不忠之草寇乱贼,人人得而诛之,但如今反贼既诛,这江汉也就重归太平,不复动乱矣。”
张镇周也曾是一员隋将,早年曾经随朱宽赴琉求岛,途经了一座岛屿,将之命名为高华屿。
这座岛,便是后世的钓鱼岛。
当年隋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结果到了琉求却语言不通,后来抓了几个人返回,第二年,朱宽奉旨再去招降,结果流求不从。于是派虎贲郎将陈棱和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
陈棱这次带了懂琉求语的昆仑人,再次招抚,结果流求依然不从,于是张镇周为前锋进攻琉求人,数战数捷,并斩杀琉求小王,此后一路攻至流求国都,斩杀老王,俘其子,毁其宫室,掳男女万人而还,因为这次战功,张镇周还因此从五品的散官直升到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
出身于淮南的张镇周打水仗是把好手,隋末时他本是率军去讨伐萧铣的,结果兵少不胜反被击败俘虏,后来干脆就降了萧铣。
张镇周坐在船上,看着左右也无旁人,便道,“某只是有些不解,你们为何要抛弃雷长颍呢?”
他此次来平叛,本就是梁王萧铣得到大秦皇帝的诏令通知,这才知道雷长颍要叛乱投秦,于是才有了张镇周统兵平乱。
“雷长颍贼子也。”翟摩侯道。
但这个回复,却是无法满足张镇周的,“据我所知,要投秦的也并不止雷长颍吧,如今驻守江夏的周法明也一样欲降秦啊,可你们就没抛弃他。”
“周法明是周法尚之弟,当年周法尚曾随我家天皇数次征讨高句丽,颇立功勋,有香火之情。”
“先前你们的人南下四处活动,如今为何却又要把雷长颍抛弃,且不肯接纳周法明他们归秦呢?”
“张将军你也是个明白人,有些事情也没必要说的太过明白,眼下形势有些乱。天皇并不愿意这个时候与三藩发生战争,只要你们能够安份守已,那么一些小动作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怕了打仗,你们真要是闹的过份了,那就只有开打了,我相信,真打起来,最后的赢家还是我大秦,只不过如此一来,会让百姓遭殃而已。”
张镇周对这个答复还算是满意,事实上现在的西梁,其实也是一片混乱,大家都看不到有未来,萧铣早去除帝号改称王,向大秦称臣,可谁都知道,早晚有一天,等大秦腾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