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来的拓跋部与党项羌中原本最大的细封部,向来都是水火不容,一直都在争夺党项羌的领袖位置。
这次拓跋部损失这么大,必然会被细封部血亲酬赛的。
部落间的酬赛,或许会比秦人的报复来的更加猛烈。
“吐蕃人就这样走了,真是令人寒心。”拓跋豹的儿子拓跋虎道,“要我说,吐蕃人也就是羊粪蛋子表面光,外表看似强大,可实际上也十分无能。跟秦人比起来,吐蕃还是太弱了。”
拓跋豹沉思着,他在考虑儿子的话,当初隋乱,汉地动荡,眼看着汉人衰弱,各地混乱不堪,反而是吐蕃人连连出击,将强大的苏毗也给一举攻灭。
面对着吐蕃人的咄咄进逼,最后拓跋豹决定向吐蕃称臣依附,也是出于实际考量。可谁知道,汉人的混乱居然很快就结束了,代隋而立的大秦,立国才短短几年,可其实力居然一点不比曾经震慑诸羌的隋国弱。
吐蕃与秦人交战,本以为会是二虎相争,谁能料到,吐蕃在秦人面前,是这般样子的。
“或许我们也得派人去与大非川的那位罗嗣业大将军联系一下。”拓跋豹说道。
积石山上。
王玄策打量着这山上。
“选一处险要之处,伐木取石,准备筑营吧。”
他派了一小队轻骑返回大非川向罗嗣业汇报吐蕃人已经撤过积石山,同时也准备奉先前之令,在这里建一座堡寨。
“此处堡寨,便叫积石堡吧。”
消息传回大非岭上,嗣业算是彻底的松了口气。
吐蕃十万兵马,不战而撤,这算是眼下最好的消息。被困这山上已经三个多月,若是从他自伏俟城南下算起,已经出兵超过半年了。
这半年来,孤军陷于重围,最危急之时,有三十万大军重重包围他们。
山上的九万秦军、吐谷浑军以及陇右郡兵乡勇民夫和归附的熟羌部落兵,算是煎熬万分。
再围下去,他们就真要撑不下去了。
大非岭上,从陇右运来的粮食早就吃光了,两次作战缴获的牛羊牲畜也都吃光了。其实这些天,他们已经开始在宰杀驽马和驮骡了,甚至有些步兵的坐骑,也都开始宰杀吃肉。
这些马骡都已经很瘦了,可每杀掉一批,嗣业也很心疼。
尤其是当运输用的马骡都给杀光,开始杀坐骑后,士兵们都万分舍不得。
吐蕃人扔下三千两黄金走了,折算下来不过三万贯钱左右,这点钱,还不够嗣业损失的马骡钱。
好在还有几万吐谷浑俘虏在,要不这次真是亏大了。
“郭将军,你立即率一厢军四千,前往乌海城,恢复城池,屯驻军队,建立驿站墩堡。”
乌海城在积石山之西北,那里正好有一条要道,联通高原吐蕃和青海。
哪怕吐蕃人已经暂时撤退了,但也不能轻敌大意。
“给王玄策再拔调战俘和骡马过去,助他把积石堡修起来。”
一东一西,乌海城与积石堡正好守着积石山两头,把住青海南面门户。
再加上大非岭如今已有的这些坚固营寨,则正好也屯驻一军,居中策应两边。
七天后。
来整率领的前军援兵终于抵达,但他们没有遇到吐蕃人,也没有遇到羌兵,只遇到北上迎接他们的大非岭嗣业所部轻骑。
稍后,秦琼等闻讯,便干脆下令停止继续南下,而是命令后续兵马直接原路返回。
秦琼、尉迟恭、来整与罗嗣业、郭孝恪、薛万均诸将胜利会师。
“想不到吐蕃人居然跑了。”
秦琼对于嗣业没有追击的决定倒是很赞成。
“实不相瞒,本来我们早应当南下的,可是不先解决掉青海的吐谷浑人和西突厥人,我们也实在不敢冒然孤军深入千里,幸好你们坚持住了,要不我可就成罪人了。”
嗣业忙道,“表兄你可千万不要如此说,是我之前不听朝廷旨意,非要一意孤行,要打乌海城,否则也不会有此大非川之围了。这次朝廷耗费无数钱粮,我罗嗣业罪人也。”
“仗打赢了,我们都是功臣,哪有什么罪人。”尉迟恭安慰他们道。
吐蕃人既然撤退,想要越过积石山追击千里,这是不现实的,秦军现在也是疲惫不堪,更别说后勤已经绷到了极限了。
这次秦琼他们可是带着牛羊过来的,就可知秦军后勤已经崩了。
在大非川休整了几天后,秦军开始班师。
王玄策被授为积石堡都指挥使,统两千军镇守积石堡。郭孝恪则暂代乌海城军使,并检校河源郡太守,统四千军驻守乌海。程名振则率军一厢四千人,驻守大非岭寨,检校河源郡丞。
嗣业、薛万彻还有秦琼、尉迟恭等各率兵马,一起北返。慕容顺也率所部,一同北返。
从陇右诸郡征调的民夫、郡兵、羌兵等,也各令原路返乡。
“本帅已经命快马送军功簿往长安城,为尔等奏功请赏,你们且安心返乡,功绩赏赐都不会少的。”
嗣业站在大非岭营门前,为诸军送行。
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嗣业离开大非川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
一路北返,八百里谷道之后,到达青海湖边,这里却已经是草黄天蓝的凉秋。乍一离开那压的人喘不过气来的高原,就好像以前训练时腿上绑了两袋沙,身上背着甲,然后负重跑了一早上,突然卸下后的那种爽快感。
靠近青海湖边,一路上每隔二三十里,便都会有烽墩、兵站、驿站。
那些墩堡兵站里的秦军士兵们,看到嗣业他们回来,无不跑来欢呼,高声唱和大将军回嗣业回来了。
只是嗣业却没有多少欣喜之情。
一路过来,他对眼下的形势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皇帝在前段时间突然中风差点没醒过来,而秦军为了救出他,打赢这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更是极大。
沿途处处都有新立的碑文,好多都是战死后无力运回中原,直接就地安葬的秦军士兵们的墓园。
甚至还有许多民夫们也葬在这边,好多民夫都是运输任务重,又对高原没多少准备,遭遇风雪、高原气候,冻饿而死或是病死。
伏俟城,原吐谷浑的王城,此时已经易名威定城,作为青海道的首城,同时也是西海郡的郡治所在。
慕容顺现在有点尴尬,虽然他是站在胜利的一方,如今安然的从大非川回来了,也把自己那三万多兵马带回来了,但他发现,伏俟城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
在他不在的这半年里,伏俟城十万秦军驻扎,并有数十万民夫往来,如今的这里,大变了样。
不说城池更大,秦军直接在原来的旧城外再加了一重外郭城,而原来的城池则成了内城,并且内城的城墙还加固加高了,外城的城墙外还修了一圈城壕,更别说城开六门,六门外都有瓮城。
更名为威定城的原伏俟城,现在是一座崭新坚固的要塞,威定城附近,还修了数座堡寨拱卫。
朝廷甚至直接在青海湖里,都调来了一支水师部署,给他们打造舟船战舰,巡航护卫青海湖四周。
“陛下已经诏令让我率军在此屯田了,后续会调来更多的中原移民。”冯孝慈把嗣业秦琼他们迎入内衙城中。
吐蕃人撤兵的消息早就传到了长安,快马加鞭几天时间就送到了,朝廷也没有继续追击的意思,确切点说,现在也没有能力深入高原与吐蕃做战。
除北路程咬金的那两军,配合铁勒等军,继续征讨西突厥外,其它各路兵马,现在都在陆续班师撤离,郡兵、民夫们也都陆续返乡。
秋风凉爽,此时撤兵,还能赶着回家秋收。
“这次我们调动四十余万三衙大军,二十多万诸道郡兵,十余万乡勇,又征发一百多万民夫,规模空前浩大,所费也是极其庞大。如今整个关陇河朔甚至是中原,都打空了。”
冯孝慈告诉罗嗣业,虽然吐蕃跑了,但朝廷暂时无力对吐蕃用兵。想打,也确实打不了了,这次耗费太多,元气伤的太大。
不说别的,仅是战马,就死了十几万匹,还有大量的士兵坐骑以及驮骡、驽马的死伤,就已经是让秦军伤筋动骨。
而此次大战,历时半年多,秦军出动四十多万大军,前后战死或冻死等死亡者也多达两万余,因伤残需退伍的也是过万。
而郡兵民兵以及民夫死伤也不少,超过万人。
“说句实在的,我们从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举全国之力,结果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这是打了个亏本仗。”
嗣业也不由的叹息点头,“是啊,太亏了,是我的错,未能遵从陛下的战略,在朝廷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把这场仗打的超出预计了。”
冯孝慈安慰他,“也不能这样说,你不打过去,他们也照样会打过来。”
“但若是我们防御做战,我们就不会吃这么大亏,也不会损失这么大。”
这倒是实话,如果是防御守城战,任他西突厥或吐蕃,都不可能在秦军手里占到便宜,但冯孝慈还是道,“但我们这次也保住了吐谷浑,打击了吐蕃和西突厥的嚣张气焰,起码经此一战,他们是不敢再来招惹我大秦了。”
离开本土,离开城池,跑到吐谷浑、西域那种千里之外的鬼地方打仗,这对秦军来说,确实是不曾有过,也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情况。
“陛下有诏,令各军除留守之兵外,其余的都就地解散,返回地方军府,兵归府,将还朝,民回家。”
嗣业便取出自己的兵符印信,“总算是带着弟兄们都回来了,否则这印信都无脸交。”
“去长安吧,陛下在等着你们,要为你们庆功呢。”
“慕容顺呢?”嗣业问。
冯孝慈笑了笑,“慕容恪、天柱王都兵败被杀了,吐谷浑的军队也都溃败,只跑了个慕容安远,现在的吐谷浑已经不需要慕容顺了。”
皇帝已经下诏,召慕容顺入长安朝见天子。
这实际意思就是要给他在长安安排个闲散职位,从此长留长安做个天子客卿不再回了,吐谷浑也将彻底设置为青海道四郡。
今后,大秦会在青海建筑更多的城池,修建驿路,屯驻府兵,设立牧场,开设屯田,移民实边。
这应当也是此次大秦大伤元气的行动后,勉强还算可以的收获了。
“慕容顺会接受吗?”
“不接受,就杀了。”冯孝慈冷笑一声道,眼下青海道的左右布政使都未至,他这个左都督指挥使,暂兼西海郡太守,便是青海道最高官员了,手里要兵有兵,杀个慕容顺就跟杀鸡一样。
“若是他敬酒不吃非要吃罚酒,那就怪不得谁了。”
嗣业想了想,这几个月,慕容顺也挺不容易,尤其是守大非岭时他也是出了不少力气的。当下便道,“还是我来跟他说吧,相信他会听我的建议,愿意随我一同回长安的。”
“那样最好,若是他不识相,大王尽管把他交给我来处置,不用脏你的手。”
第1025章 突厥远遁慕容归
嗣业提了壶酒来到慕容顺的帐中,两人喝着酒吃着烤羊腿,倒也挺惬意的。
“在大非岭上若是有这样的好酒,日子也不会那么难捱了。”慕容顺几杯酒下肚,脸上便有些红。
“这样的酒在长安只能算是一般,长安有上百种各式有名的美酒,各有风味,十分不错呢。到了长安,我找皇帝讨要几壶最好的御酒来,咱们再喝个一醉方休。”
慕容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