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皇汉武,这些伟大的帝王,可不会如罗成这般客气,秦灭六国,而汉武帝灭的也不少,南越国、卫满朝鲜,还有匈奴,可曾讲过半点情面。
  挡在了扩张的路上,偏偏又实力不济的话,那么灭你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不灭你才奇怪。
  秦军的兵马,未出玉门关之时,西域管你是二十七国还是三十六国,大秦都管不着。但既然秦军已西出玉门关,越过沙海进入西域了,那么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宰相陈叔达认为,可对西域诸国实行羁糜制度。
  “对归附西域诸国、以及突厥诸部,按其地,设立郡县,然后授其国王和部落酋长为太守。”
  这也是当年罗成在关外的时候,对契丹和奚等归附部族做过的事情。
  “陈相说的倒也不错,我大秦暂时无力控制整个西域,那么先维持住安西三郡,再对其它诸国和部落,册封授官,纳入羁糜体系,以待将来。”
  羁糜体系,说白了,你认我做大哥,我就授你官职承认你的地方老大位置。
  比如现在焉耆被攻灭后,旁边的龟兹国怕了,国王献表进贡,表示要拜罗成这个大哥,以后就跟着大秦这个码头混了。罗成当然得有所表示,于是把龟兹国设立为龟兹郡,封龟兹王为龟兹太守。
  这个设置授太守的操作作用就在于,从此龟兹国便是在大秦的体系之下了,谁要动龟兹国,先得问问大秦。当然,当了龟兹太守,以后自然就得向大秦朝贡,一旦大秦在西域这块要搞事情,他们就得出兵出钱出人协助。
  但这种羁糜郡与中原是不同的,比如龟兹郡以后世代都是由龟兹王家族世袭其位,龟兹郡内的事务,朝廷也不会插手干涉,更不会派官驻军。
  说起来,羁糜郡的地位,肯定是要比藩属国要低的,相当于是附庸。
  原本罗成准备给予西域诸国藩属国待遇的,现在陈叔达认为那样太抬举他们了,不过是些屁大的小国,直接划为羁糜郡就好了。
  “那好,龟兹国设为龟兹郡,其国王册封为龟兹郡公兼龟兹太守。”
  “高昌郡之北,沙陀渍的突厥沙陀部,则设沙陀郡,其酋长册封为沙陀郡公兼沙陀太守。”
  “金山西麓的葛逻禄部,以其所在的玄池为名,设玄池郡,册封其酋长为玄池郡公,兼玄池太守。”
  ……
  “诸藩各郡,各自为政,皆为大秦之藩属,不得相互攻伐,也不得越界犯边,有违此令,大秦有权力和义务召集西域诸藩,出兵共击之!”
  为了便于管理,罗成把西域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国,还有之前西突厥的各部,全都按他们现有的地盘,给他们设立羁糜郡,划定边界,然后让他们全都隶属于安西道衙门管辖。
  当然,安西道衙门只直接管辖高昌三郡,对其它诸羁糜郡,只是负有监督和指导任务。正常情况下,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互不相犯。
  但若谁违背带头大哥秦国皇帝定下的规矩,那么安西道就可以代表大秦朝廷,征召诸羁糜郡出兵,一起讨伐那个不守规矩的,灭了他。
  不过这样一来,不久前被罗成册封的西突厥新大汗莫贺咄就很尴尬了,西域诸国与西突厥诸部,都各个成了大秦羁糜郡,都成了郡公太守了,那他这个大汗岂不就成了空头大汗?
  当然,更尴尬的则还是射匮可汗,他一路跑到碎叶河畔去了,大秦皇帝却在数千里外的长安城,把他的地盘给全分掉了,根本就没有问过他的意见,甚至还派了莫贺咄带兵来打他。
  关于西域与西突厥,算是就此定下了策略。
  大秦君臣划下好大一个圈,把整个西域都圈了进来,不过实际上也只是控制三郡而已。从朝廷只在西域三郡各留八千兵,就可以看出朝廷对西域的真实策略,那就是暂时还是无力全力西进的,保留一个桥头堡,先慢慢经营渗透。
  至于西突厥,主要还是要让突厥内乱,并借铁勒汗国的力量来对付射匮。
  若是没有意外,可能大秦十年之内都不会真正出兵西进。
  西域这边算是就此定下了决策,但西南还有一个吐蕃。
  吐蕃这次入侵,虽然与秦军没有怎么真正的交手,围大非川数月,秦军和吐蕃军各伤亡不过千余。
  对于两大势力来说,这点伤亡,简直是不值一提。
  但毕竟吐蕃犯境,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的。
  现在,就看皇帝的意思了。


第1027章 锦衣卫与皇城司
  长安城里,自七月初一朔望大朝会上,皇帝露面之后,一晃又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皇帝都再没有在百官面前露面。
  也仅有外朝政事堂平章事宰相和内朝翰林院大学士们,才能经常入宫面圣,除了府院宰辅,便只有御史台和枢密院的长官能够求见皇帝。
  好在有那次大朝露面,关于皇帝种种病危甚至是已经驾崩的谣言都是不攻自破,每日常参以及大朝会上,依然还是由太子代为摄政临朝,而单皇后却已经悄然的不再垂帘听政。
  随着河陇前线不断报捷,朝中先前那股凝重的气氛,也渐由欢庆的喜悦所取代。
  朝野官民们,也渐已经习惯了如今长安朝廷新的理政方式,皇帝外朝有宰相,内朝有大学士,府院内外制衡量,政事堂决策贴黄,翰林院议政批红,加上枢密使单掌军令权,御史台有弹劾监督府院宰辅之权,另有亲军都尉府为皇帝耳目,因此倒也形成了新的平稳。
  最终的决策权,始终是握在皇帝手里的。
  三省六部,已经沦为了执行机关。
  朝会现在更是沦为了一种例行仪式,常参不过是到金殿点个名走个过场,而就算是朔望朝会也不过是整个京师的官员和封侯们一起参拜皇帝,并不会在朝会上商议什么国事要务。
  因此皇帝参不参朝,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府院都在遵循着皇帝的旨意行事。在大家看来,如今的府院制度,其实就是皇帝效仿汉武帝中朝和外朝,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皇威。
  从隋初的三高官官为宰相,到后来的不授三高官官以三省次官为宰相,再到后来又扩大宰相范围,连兵部、吏部、民部尚书也纳入宰相范围,宰相最终扩大到九人。再新设翰林院,设九位殿阁大学士,掌朱批之权,实际上宰相已经被严重分权和削权了。
  隋初时的尚书左仆射,那是真正的宰相第一人,可如今,不论是政事堂还是翰林院,都是轮流主持府院会议,并没有什么首相首辅。
  再加上单设出来的枢密院,分走了宰相们的军令权,于是现在府院十八位宰辅的内外朝群相制度,再无法与皇权抗衡,同时诸相也互相监督制约,避免权力相产出,再者群相群力。
  “陛下,嗣业即将抵达渭桥。”
  亲军都尉李君羡奏禀。
  羽林宫中,皇帝今天过来检校羽林骑,每十天一校阅,这是羽林军的惯例,每次校阅中表现出色的羽林骑,都会受到皇帝的额外嘉奖,并记录在档案之中。
  自中风以来,皇帝今天首次执弓射箭。
  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拉开了一张一石的弓,箭射出去,有些歪斜,三十步的靶子都只中了边,差点脱靶。
  但是这一箭依然引来无数羽林郎和羽林骑的叫好,皇帝之前可是差点瘫痪的,如今不到三个月时间,居然就能开弓执箭,还能箭中三十步靶,太了不起了。
  罗成哈哈一笑。
  “还是双臂无力啊,这不过一石之弓,步下发箭,射固定靶同,结果三十步居然勉强中的,差太远了。”
  李君羡便道,“天皇当年可是能挽三石强弓,步下命中百步远奔骑的,不过陛下已经恢复的很不错了,估计再过两三月,就能再复昔日神勇。”
  罗成放下弓,没有打算再射。
  还需要加强康复,射箭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还是强度过高了点,得循序渐进。
  “嗣业速度很快啊,这么快就到渭桥了。”
  “陛下,慕容顺、秦琼、尉迟恭、来整等诸将军也都回来了,枢密使张帅还在金城负责善后事宜,要更晚点回来。”
  罗成擦了把脸上的汗水,缓步前行,李君羡落后两步跟随着。
  “五娘子,你执掌亲军府也有好几年了吧?”
  “臣接替王君廓统亲军府已有五年了。”李君羡如实道。
  五年,这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了,亲军府是从早年的暗卫和影卫发展过来的,而暗影两卫最早是由王君羡和张亮两人带出来的,后来合二为一改为亲军府,由王君廓统领。王君廓虽说后来谋反了,但这人本事还是不错的,在他手里,暗影有了质的飞跃。
  不过李君羡接手这五年,却也让亲军府的实力更进一步,作为皇帝的耳目,他们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可以说,现在亲军府的眼线暗谍遍布天下。
  “朕有意将亲军都尉府拆分为亲军府和锦衣卫,另再设立一个皇城司。”
  李君羡愣了一下。
  “亲军府一分为二,亲军府以后专责直驾侍卫,皇帝仪仗。而锦衣卫则负责巡查辑捕,侦察百官。”
  “至于皇城司,负责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并监督锦衣卫。”
  说到底,皇帝这是要把制衡推行到底,朝堂上有政事堂和翰林院这内外朝。现在连亲军都尉府这个天子耳目也不打算放过,一分为三。
  其中的亲军府不再负责情报侦察,只是充当护卫和仪仗队,比较纯粹的承担亲军本职。
  而新设的锦衣卫和皇城司却是掌握侦察职责,但却是各有侧重。
  皇城司设立在殿中省下,由宦官担任首领,称为提督皇城司,简直提督。他们最大的职责就是监视,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包括监视锦衣卫,目的是平衡锦衣卫。
  皇帝罗成深知要加固皇权,锦衣卫这样的情报特务机关不能少,但也必须得加强掌控,而另建一个皇城司,便是最佳方案。
  就如宰相统领朝政,但列朝列代,御史台都有弹劾监督宰相之权,御史台的长官任命也不经宰相,这就是制衡。
  皇城司负责侦辑、抓人,同时赋予他们听审的权力,重大案件,皇城司都要派人听审,但罗成没有给皇城司审讯之权,他们只有监视、侦辑以及拿人的权力,但最终审问定罪却不归他们,也是给他们的限制。
  至于锦衣卫,他们还是继承了原亲军都督府侦察那块的职责,监察百官、诸侯、宗室,同时负有收集军情、策反敌将、斩首刺杀等职能。
  锦衣卫与皇城司的职责差不多,但多了收集军情、策反敌将、斩首刺杀这些军事任务,同时他们的规模要比皇城司稍大,并也负有监督皇城司的职责。
  一样的,罗成同样只给锦衣卫监察、揖捕的权力,并不给他们审讯之权。
  锦衣卫和皇城司,皆为皇帝耳目,但如此一来,皇帝不用担心被人蒙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朕希望锦衣卫与皇城司以后能够做好侦察揖捕这块的任务。”
  “陛下,臣统领亲军都尉府五年了,时间太长,职责性质原因,不适合再继续任职,请陛下准许辞职。”李君羡非常聪明的当即向皇帝请辞。


第1028章 金辂驰过凯旋门
  八月十五日。
  一队羽林郎率领一支羽林骑军出长安城,前往渭桥。
  渭河边,嗣业一行刚刚抵达。
  羽林郎刘仁轨纵马过桥,滚鞍下马。
  “羽林郎羽骑尉刘仁轨,奉天皇陛下旨意,特来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