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隋朝时在来护儿麾下就是亲兵队正,在李密手下当过将军,在李渊禁军中任过校尉,到了本朝却还只是个队副伤残退伍,这老铁枪经验还真不一般。
  张志赶紧去见长孙无忌,把了解到的情况如实上报。
  “想不到这老铁枪还有如此经历,这么说来,他告崔家之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长孙无忌想了想,直接提笔写了一张条子。
  “马上派人去崔琮的福满楼,搜寻张铁枪义子张超下落,另外,把崔琮和之前打张铁枪的人都带回来审问。”
  “大尹,情况未明,直接带崔家人回来可好?”
  “有什么不好?我知道你顾忌清河崔的名头,哼,都什么年月了,还五姓七宗呢?如果这次的事情查明属实,就算只是那崔管事所为,可崔善福这次也逃难干系。”
  这种情况下,长孙无忌岂会为了一个过气的崔氏旁枝的崔善福,而把自己也搅进这浑水中?
  他可不会被人加一个包庇下属之名。
  “如果崔琮等不肯老实交待,那就直接用刑,往死里打,别打死就行。”
  一般案件长孙无忌不会直接插手,但现在这个案子明显已经不简单了,他不仅仅涉及到退伍的伤残老军官,同时也牵涉到了五姓崔氏和秦琼大将军。
  秦琼可是皇帝的表兄,他的老哥哥牵涉其中,他长孙无忌必须得把这案子办的漂亮。
  福楼满。
  崔琮正指挥手下准备把柴房里的张超给转移走。
  可谁料到,他这边还没出门,那边就有大队的长安府衙役前来。
  最前面的,赫然就是长安不良帅。
  “长安府办差,所有人等不得妄动。”
  虽说不良帅只是不入流的吏人,可在长安城中,不良帅却又是手眼通天之辈,尤其是对于市井底层来说,这些人简直就是净街虎。
  “崔琮?”
  崔胖咽了咽口水,“什么风把张帅吹来了?”
  “别套近乎,没用,这次你可是惹大麻烦了,你不但要害死你自己,你主子也要被你害死了,你知道吗,崔善福已经被停职了。看在过去交情份上,你老实点配合,我也不为难你,说吧,张超在哪?”
  崔胖还想掏钱行贿,结果不良帅张小敬却只是冷哼一声,然后一拳把他打倒在地。
  “公然行贿官差,罪加一等,来人,给我封锁福满楼,搜!”
  如虎似虎的不良人,很快就从后院搜出了张超。被发现时,他被套着麻袋,手脚被绑着,口也被塞住,整个人还昏迷着。
  张小敬看到被抬过来的张超,拿出画像对照了一下,确认就是他后,对着崔琮冷冷笑了起来。
  “立即查封福满楼,所有人都带回去审讯!”
  这案子太简单了,当然,这是有大尹亲自干涉关照此案,否则若是一般案子,只怕这个张超今天就会被沉入渭河,或是活埋在哪个乱荒岗中了。
  一口冷水喷在张超脸上。
  “这是哪?”
  张小敬笑呵呵的看着他,“三郎兄弟,这里是福满楼,我是长安不良帅张小敬,别担心,我们已经救出你来了。”


第1115章 天子侍官
  长安府衙。
  长安府尹长孙无忌背着手,在书案之间来回的踱步。
  公房一角,水漏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的落下,铜壶里的刻箭上指明着当下的时间。
  巳初三刻。
  长孙无忌公房里的这水漏钟很精准,比起要看太阳的日晷和看月亮的月晷,水漏钟要精准的多。尤其是先前朝廷太史局的李淳风博士把过去的十二时辰,又各分初、正后,便有了二十四小时辰。之前一天有百刻,但除十二不便,于是调整到了九十六刻,每时辰八刻,分为上下四刻,一小时便只有四刻。
  巳初三刻(早九点四十五),往常这个时候是他喝早茶的时间了,不过今天,他明显没有什么喝早茶的兴趣。
  重新回到案前,他对站在下首的录事参军张进问道,“张录事,你觉得张铁枪这人如何?”
  张进在那里站了半天,上官没让他走,他又不好走,于是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手里的几个案子,听到长孙无忌发问,不由的道,“据卷宗来看,张铁枪是个百战老兵,或许是年纪大了,因此也没什么功名之心,只求安稳余生。”
  张进是个寒门庶子出身,家里往上数八代也找不出一个显赫之人来,年轻时给大户人家当随从,有幸当了个书童伴读,因此也算读了书。后来乱世之中,也投身军伍,做了军中书笔吏,再后来也因功得授官职,一步一步的也坐到了长安府的录事参军事,虽说只是八品小官,但对于这样出身的人来说,已经非常不易了。
  他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官职,平时行事十分小心谨慎,生怕有所差错。
  已经四十多岁的张进也没有什么大的野心,很满足现下的状态,他对张铁枪这个案子也是细心研究过的,毕竟是上官插手的。
  长孙无忌手指头在桌案上敲击着,“这个张铁枪为来护儿队正之时,大将军秦琼还只是他麾下的一员小兵。后来他又在杨玄感麾下当过旅帅,在李密麾下当过校尉,在王世充麾下当过将军,最后又在李渊手下干过禁军校尉,然后归附我大秦,又当了队头,真是传奇的经历。”
  别人都是越当官越大,这位军伍转战数十年,结果临老了反而还不如二十年前了。
  张进叉手回话,“据查卷宗,大非川一役中,张铁枪曾为斥候,数次出任务,砍下的贼首有七个,战后论功本当提拔为百人之都头,授正七品之武阶,可最后他却拒绝了,只是请求退役归家。”
  张铁枪大非川瞎了一只眼,但如果他愿意,也是可以继续留在军中的,可他却依然主动要求退役了。
  张进想不明白张铁枪为何会坚持退伍,甚至拒绝了封赏。
  长孙无忌道,“其实我倒多少明白一些他的想法的,其实军中有许多张铁枪这样的人,军伍半生,九死一生,打了半辈子仗,兜兜转转,升升降降,官职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他们厌倦了战争,厌倦了打仗,只想过几天安稳日子,张铁枪在前朝时不仅是来护儿的部下队正,甚至后来随来护儿一起征辽,也曾在吾皇麾下效力过,据说当时就已经是旅帅了。”
  他也不明白,张铁枪怎么后来又到了杨玄感的叛军中去了,若是没有这转折,张铁枪现在或许也起码是个开国侯伯了。
  没有人知道张铁枪的一生是怎么起伏变化的,但看卷宗会发现,张铁枪征战半生,最后却成了孤家寡人,他曾有妻子也纳过妾侍,甚至家中殷富,有数个儿女。
  可到后来,却只孑然一身。
  长孙无忌对张铁枪的出身经历很感兴趣,是因为这个案子很关键,甚至是一个典型案子。
  一个是退伍军官,一个是名门旧士族,其中又还牵扯到秦琼这样的新贵,那这案子肯定得办铁。
  “张录事,你可知道,陛下在今年年初,下诏把三衙兵士由过去的卫士改称为侍官?”
  张进点头,毕竟他也是军中吏出身。
  在前朝时,把府兵皆称为卫士,后来,又把诸卫府番上宿卫的府兵称为侍卫,言侍从天子。
  而今年年初,皇帝下了一道诏令,把三衙之兵,皆称为侍官,意为侍从天子,卫保国家。
  皇帝表明三衙之兵皆为国家之士,皇帝之侍。
  甚至诏令中,皇帝还明确的规定了这些侍官们的地位,那就是等同于读书的士子。
  侍官与士子并列。
  此诏下达不久后,皇帝又颁一诏,便是关于三衙士兵点选招募的条件,规定了罪犯、不良人、胡人蕃子、贱籍等不得参军应募入伍。
  最重要的一条,则是三衙军士立功后不但得勋受赏,累功还可取得官身,从此进入仕途官场。这一条,就改变了隋朝大业年间皇帝关于军府士兵立功得勋后,却也不能授予官职的规定。
  当年杨广取消得勋士兵授官,是认为士兵只会打仗,不懂为官不会理政,但罗成却认为,有功的将士们必须得保留他们上升的通道。
  不识字认懂为官?朝廷可以给他们职前培训。尤其对于多数军人来说,他们就算升职为官也多还是留在军队体系中,只有少数优秀者,才可能转任文职。
  罗成没有禁止武官转文职,也不禁文职转武官,只要有足够的能力,都可以转换,甚至武将也一样能够出任宰相辅臣,关键就是能力。
  “陛下三令五申,要加强侍官军人的地位,尤其严禁贵族、官员等驱使军人为仆役,而如今崔氏居然为了一个方子,就要谋害退役的侍官,这岂能容许?”
  张进马上明白过来。
  “下官明白,这是顶风做案,是无视朝廷诏令。下官一定严审此案,办成一个铁案。”
  长孙无忌指示,不仅要办成铁案,还要办成典型。
  并且对于崔氏,要从严打击。此案不光光要查崔家管事崔琮和他的打手,还要严查崔善福。
  “崔家如此做恶,只怕向来作恶多端,张录事,你派不良人好好查一查崔家,看看到底还有多少恶没有被查出来,一定要严查,丝毫不放过。”
  “顺便,借此案,整个长安府也一一次大查处,对于那些在役或退役的侍官,都要主动的去调查询问,看是否有遇到欺凌等情况,若有,要及时主动的帮忙解决。”
  张进暗暗心惊。
  知道自己这位年轻的府尹上司,怕是要借机在长安府二十余县掀起一轮大风暴了。
  说是调查侍官们遇到的麻烦,实际上不就是冲着贵族官员们去的吗?毕竟大秦士兵们的地位向来还是很高的,一般百姓也欺负不到他们头上去。
  “喏!”张进叉手领命。


第1116章 长安崔氏
  丫环端来一壶泉水,放好后退下。
  崔君绰打开壶,嗅了嗅壶中的泉水,这水是府中派人每天一大早便去数十里外的终南山中取来的清泉水。
  专用来煎茶。
  虽然如今因皇帝爱泡茶,世人也渐改饮茶之风,由煎茶改为泡茶,但崔君绰却依然喜欢用旧法煎茶。
  红泥小炭炉已经烧起,姜葱蒜桔子皮青盐等各种煎茶调料也已经备好。
  取出一块上好的团茶,拿茶夹夹起先放在火上微烤,待烤出茶香后,形如虾蟆背,再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
  茶自然冷却后,再放入擂钵,轻轻的捣碎成细末。
  崔君绰动作不急不缓,很享受这个过程。
  他也不需要煎茶的茶仆茶婢,全由自己动手。
  小泥炉里添上银霜炭,架上银壶,把新鲜的山泉水注入。
  小火慢煮,当烧到水有鱼目般的气泡,微微有声之时,这便是一沸时,崔君绰便往盐水里加入了适当的盐,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
  接着继续加热烧煮,待烧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时,这便是二沸了。
  先从银锅里舀出一勺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捣好的茶末。
  等烧到锅中茶汤汽泡如腾波鼓浪之时,这便是三沸,加进二沸点时舀出的水,使沸腾暂停,以育其华,然后可以投入其它的作料。
  等水再开,茶汤便算是煎好了。
  茶要热饮,尤其是第一碗茶汤最好,是不隽永,越后面的越差了。
  崔君绰饮茶不喜人打扰,这是府中的规矩,人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若去打扰,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