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说不定明天会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得做好这样的准备。”
  罗成没有亲自去挑选少年郎们,他不愿意亲自去挑,也许他挑下来的人,将来会要他再送回他们的母亲面前。
  营地一角。
  罗老爹正指挥着罗大罗二在张罗着支起铁匠炉子。
  “小五,铁料已经运来一批了,你打算打制些什么武器?”
  “打些枪头,另外再制一批长盾和圆盾。”
  “只打枪头?”老爹疑惑问。“不打点横刀和矛头吗?步槊也可以打,我会。”
  罗成摇头。
  “枪头用铁最少,也最易打制,成本最低。矛头用铁较多,至于步槊刃也一样工艺复杂成本高,横刀看似简单,但打一把横刀的料能打好几支枪头了,何况,横刀的工艺较复杂,刀刃较长若打不好易折断,费时费力还费料。”
  作为乡兵们的武器,罗成的思路还是越简单越好。
  除了现在兼职衙门三班的这支少年团,其余招来的乡勇少年,肯定是没法常年在编的,依例是要轮训轮值,一年只当值个把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样的乡勇,既没太多时间训练,也无法长时使用,所以他要求就是装备越简单越好,兵种也越简单越好。
  成本最低,训练最快的兵种,自然就是长枪兵了。
  顺便再用木头做批盾牌,弄一批盾牌投枪兵,也就不错了,训练容易,装备成本也快,适合他们乡团这种野路子。
  至于长刀啊长矛啊弓啊弩啊这些装备,自己打造太费工费时费料,罗成还是本着能从上面弄点是点的想法,反正他也不期望能弄到多少。
  “那这样的话,就用不到这么多铁料了。”老罗道。
  “多余的铁料,咱们不打兵器,打点百姓用的铁器。”
  “真打铁器?打什么?”
  罗成想想,“不如打点铁锅如何?”


第112章 借刀杀人
  张须陀到达章丘的第二天,便派人邀请全县有名望的豪强地主们前来聚商要事。但凡家里有三百亩地以上,以及家财在千贯之上的,又宗族人口过百户的族长,都在邀请之列。
  这些人在每年章丘县义仓粮缴纳的派粮单上,都是列于九等户的上上户、上中户、上下户和中上户的上四等户。
  上四等户既是县里的大户豪强地头蛇,同样也是县里的纳粮纳税大户。只不过近年这租税越来越高,于是章丘县的这些豪强地主们便也开始拖欠起来。倒不是说他们交不起,而是怎么交也交不够,干脆拖吧。
  邀请人是郡丞张须陀,这位是带着八百郡兵而来的,若非如此,没几个豪强们愿意这个时节来开什么会。
  东城门的血腥味都还没散去,那千步人头桩更是阴森恐怖至极。
  衙门派了人在城门前迎接,每到一位都有人过来迎接,然后询问名字,查看请贴之后登记在案。
  排队登记的地头蛇们相互打着招呼。
  有人小声的嘀咕着,“杀神罗成……”
  “有人说这罗成乃是白虎转世。”
  马上有后边的人道,“最早的时候还说罗成是疯子,后来便成了杀神,现在居然都成白虎转世了。”
  “罗成如今的传说多着呢,一路过来县城,不过二十里路,我都听了不下十个不同的传说了。”
  “是啊,有人说他是什么天兵下凡,还有说什么白虎转世,又有说是破军星的,总之这小子最近确实狂的很。”
  “狂是狂,可人家有狂的本事。听说这才十六吧,十六啊,就已经如此狠辣了,擒蓝面鬼,破青阳庄,擒王薄败王勇,还把这章丘县衙搅了个天翻地覆,可是呢,偏偏越折腾还就本钱越厚了,我听说,郡丞都有意要让罗成当咱们章丘县都尉了,正式统管章丘县郡兵营五百人马,还要管着下面五个乡的乡兵营一千乡兵呢。”
  “可我听说郡丞向朝廷表奏,要荐举罗成当县尉呢。”
  “都尉有可能,县尉不太可能,你看自大业天子继位以来,各地的县尉基本上都是由科举出身的进士、明经们出任,连品级都从过去的正九升到了从八品下。一般人,可当不到县尉,得是科举出身才行。罗成虽然疯虽然猛,可他就是个泥腿子出身,哪够格?”
  说话的人藏不住对罗成的不屑的鄙夷。
  “就是,他罗成哪够格?”有人愤愤的附和,“无知匹夫,一朝得势,便猖狂的很,血洗县衙三班,杀了多少人啊。”
  “何止是杀人,听说他下一步就要对咱们这些人动刀子了,据说他下一步就要亲自带人来向咱们追缴清欠,若是不补缴清欠,到时下场估计就跟樊捕头他们一样了。”
  “他敢?”有人怒道,“他一个小小的捕头,还真以为上天了?”
  一个中年男子道,“大家还请小声点,这罗成如今正得势呢,不仅县令信任他,连郡丞也对他十分欣赏。有县令和郡丞做靠山,在这章丘县一亩三分地,他还真是能够为所欲为。咱们是玉,不能跟瓦硬碰,不值得。”
  “可是罗成这样乱搞,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谁家没有拖欠,真要一下子缴清,你知道得补交多少?”一个地主不满了。
  那中年男子却只是笑笑,“我说老兄啊,你冲我发火也没有用啊。罗成现在上有靠山,下有几百兄弟,手里长矛横刀的,他打上门来让你清缴,你敢说不吗?”
  顿时引起一阵众怒之声。
  地主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何况要是一下子清缴积欠,这可不是一笔小数,这不是割肉,这是直接砍大腿了。
  “得想个办法啊!”
  这时中年男人继续道,“大家想想,罗成是靠什么起家的?”
  “剿匪啊!”有人道,然后他脑子一转,“对啊,咱们可以暗中去山里找找人。”
  “不怕死的话倒是可以这样干,不过我建议还是千万别。如今是什么时候,还玩这招可是引火烧身,樊虎刘守义他们的人头可是还插在那边的树桩上呢。”
  “不这样,那怎么办?”
  中年男人微微一笑,“可以换个思路啊,罗成不是剿匪起家的吗,他现在也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正好呢,这上次进犯咱们章丘县城的王薄王勇等贼还在长白山里,对于这等贼匪,当然是得早除早安宁。我等身为本县的豪强地主,有责任出一份力,守护一方水土安宁。”
  “我提议,等会我们见到了郡丞,应当合捐一笔钱粮,作为剿匪之资。请本县剿匪英雄罗成率乡勇出马,进山剿灭贼匪,还我们安宁。”
  有人道,“什么?还要凑钱给罗成去剿匪,这岂不是助他立功,到时这小子要是得手,还不更嚣张狂妄。”
  中年男士却不急不缓。
  “诸位,你们别急嘛,好好想想,二王是那么好剿的,更何况这山里又不止二王的人马。要真是那么好剿,那天晚上罗成又岂会放他们安然离去呢?连郡丞上次亲自出马,都没能剿灭二王,可知这二人的悍勇。”
  “所以,段兄的意思是咱们这叫请君入瓮?”
  “不,借刀杀人!”姓段的中年男子笑的人畜无害的样子。
  “哦!”
  一群人都跟着应声点头,都是地主豪强,又没有哪个是真正傻的,一番点拔,就都明白了。
  这时节,买通剿匪杀罗成,那是自寻死路。但是如果大家凑钱让罗成去剿匪,那万一罗成失手被贼匪给剿了,那就只能怪他自己无能了,真不能怪他们啊。
  他们也是一片好心好意嘛。
  “高,段兄真是高明。”
  “一般一般。”姓段的依然是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众人开始讨论要捐多少钱。
  “要捐就多捐点,总得表明我们的诚意。”
  “有必要多捐吗?”
  “反正大家一起分摊,也摊不到多少,只要罗成一死,这县里要清缴积欠,只怕就得停顿了。算起来,这才多少啊?”
  “总得下点本嘛。”
  众人恍然,纷纷同意。


第113章 义子
  仅半天时间。
  长白山下王庄乡兵营地,招兵旗下就已经招满了二百名少年郎。按罗成的要求,全是十四到十六岁的少年。
  在应征少年里,先筛除掉了年龄不合的,然后又从初选合格者中把身体较弱者淘汰。两轮之后,第三轮则把是家中独子的淘汰掉。
  最终,层层筛选,选出了二百少年郎。
  这些少年们基本上都是普通良家子弟,且都是些农家子弟,没有地主豪强子弟,也没有宗族大户子弟,商贾子弟也没有,背景都很简单,小自耕农加佃户子弟。
  这样的孩子罗成比较喜欢,认为较纯朴好塑造。
  “还有好多人在外不肯走呢。”
  二姐夫王子明拿着花名册过来上交时提到。
  “派人出去跟大家说明下,感谢他们前来应征,不过咱们乡团这一批已经招满了。如果大家还想加入我们,那么下个月的这个时候,符合这次应征三个条件的可以再前来报名。”
  乡兵团毕竟只是乡团,招募了兵也只是民兵,这些人是轮值服役,现在罗成跟县里达成的结果是两个月一批,一年就服两月。除非特紧急的战时状态,否则不超期服役。
  这意味着,每隔两月,罗成的乡营就得换一批人,他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就轮换。这次招的人中先换一百人,以保证今后乡团里的两百人马,总有一半是已经训练了一个月的,避免全是新召来的。
  “天也不早了,给大家煮点不托吧,让大家吃了再回去。”
  “外面还有好几百人呢。”王子明作为乡团的记室,也负责着后勤这块。管几百人一顿饭,可得不少粮食呢。
  “一顿饭也吃不穷咱们,以后我们乡团还要在这里立足呢,跟大家搞好点关系比较重要。”罗成现在手头还是比较宽裕的。
  平定章丘之乱后,乡团奉命抄家捉人,这可是个肥差,虽然大部份的查抄都上缴了,可罗成也是留了两成下来的,这几乎是得到张仪臣默认的事情,这两成,算是火耗了。
  要是过去樊虎等人还在,他们做事经手的可远不止这点火耗。
  而县衙查抄了大批罪产,府库充盈,对于立下大功的乡团也没小气,拔下了一大笔钱粮。可以说现在罗成的乡团,底子已经不薄了。
  军营里的大锅搬到营门口一支,水烧开,擀好的不托下锅,宽宽的面皮在锅里翻滚着,再加了点猪油,出锅时撒点葱花,别提多香了。
  大家吃着这免费的不托,虽然一人只有一碗,可汤管够啊。
  于是有的人硬是撑了五六碗汤,回家路上都能感觉肚里汤水直晃当响,甚至打个饱隔都能感觉面汤要喷出来了。
  至于新入选的二百少年们,中午的伙食可比这要好多了。
  每人两大碗不托,另外上面还堆了一勺子羊杂,堆的冒尖。
  吃的少年们,差点把舌头都咬下来了。
  这一刻,他们是真正感受到了乡团果然如传说中的待遇好。
  到午后,营门外的几口大锅里最后的一点汤水也都吃光了,大家终于挺着肚皮满意的回家了。
  可到了傍晚。
  营门外不知为何聚了许多孩子,他们在寒风里衣衫单薄的站立着,目光期盼的望着营内。
  “问下怎么回事?”听到禀报的罗成,眉头皱了皱。
  门外的全是些十岁以下的孩子,根本够不上乡团的标准。
  “小五,问过了,基本上都是些孤儿和乞丐,听说咱们这里有免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