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尝一口,还不错,倒有四川泡菜的感觉。
  “臣妾还从新罗带了些年糕、油密果、花茶、柿饼汁、酱鱼等,陛下要尝尝吗?”
  “好啊,都弄点来尝尝。”
  “其实我们新罗有许多好吃的食物,只是不能一一带来给陛下品尝。”
  罗成嚼着密麻花,“中原地大特博,各式美食更多,有机会你也多尝尝。”
  跟中原比美食,新罗那真是差的远,不过对于公主来说,新罗食物那代表的是家乡的味道,又不一样。
  两个琉璃杯,注满红葡萄酒。
  “来,干一杯。”
  公主饮了一小口,脸上就飞起了红晕。
  泡菜配上一小碗砂锅粥,确实很不错。
  “公主喜欢家乡的味道,以后朕让新罗四时进贡些来,让新罗连同送些好厨子来,以后公主天天都能吃到。”
  德曼公主见罗成几下喝完一碗粥,便又起身帮他再盛了一碗。
  “陛下,臣妾听闻倭军先锋万人,已经在百济沿海登岸,陛下为何迟迟不发兵增援安东?”
  罗成笑笑。
  “公主有所不知,朕虽未发大军增援安东,但是也令安东诸郡尽起兵马。安东道表面上只一万二千府兵,可实际上还有先前裁撤的三万余精锐战士,他们退役后转为预备役,战时接受征召,可立即转为战士。何况,辽东也随时可增援,另外靺鞨以及奚、契丹等藩属,也都随时待命南下。”
  只要形势还没失控,朝廷就没必要增派兵马,派的兵越多,后勤压力越大。罗成也没想着三五月时间就结束这场战争。
  更别说,其实皇帝还有另一个杀手锏。
  “实不相瞒,朕已经派出渤海商船队出发。刚接到的消息,渤海商船使韦忠贤回奏,他率船队登上了百济东南的耽罗岛,击败了岛上归附百济的州胡。”
  公主对于这个耽罗岛倒也不陌生,这是百济东南最大的一座岛。
  岛上之民,与半岛上的人语言风俗皆不一,十分落后。
  距离百济沿海不过八十里而已。
  秦军舰队若占领此岛,对百济来说,威胁十分大,尤其是对倭人的威胁极大。
  只是她不太明白的是,皇帝为何派一支商船队过去。
  “朕这支渤海商船队可不简单,皇家所有,拥有三十多条宝船,其余大小船只上百艘,并有整整两个整编团的护卫,四千精锐战士。”
  耽罗岛上的州胡,据考证他们本是中原东夷的一支,后来飘洋过海来到这座大岛上生活,传承一代又一代,中原称此岛为东瀛州、东屠、海上东夷、岛夷等名。
  这些人十分原始落后,没有城池,居住茅草屋,种地也不知道用牛,过着极原始落后的生活。
  其面积,也就是差不多中原一般县的大小,虽然其岛民世代以高乙那部为国王,但这种岛夷面对着韦忠贤率领的皇家渤海舰队,不堪一击。
  韦忠贤带人登陆,直接就破了对方没城墙都没有的王都,生擒了他们的国王和大臣们,十分轻松的就灭掉了这个小小岛国。
  韦忠贤在岛上插起了大秦旗帜,并奏称说此岛气候不错,适合养马,因此向皇帝建议将此岛隶属于渤海舰队之下,在此养马,并作为舰队的一个补给点港口,在此建港筑堡屯兵。
  罗成也知道这就是后来的济州岛,元朝时,这里还是蒙古人的养马基地,养了数万匹马在岛上,而且岛上的桔子很有名。
  当然,这里的风光也是很美的。
  韦忠贤很有野心,想把耽罗岛作为舰队的私岛,不过罗成却并未答应,而是直接把耽罗岛命名为东瀛县,隶属于淮南道广陵郡下,这个距离广陵城足有千里距离的县,无疑是块飞地,可罗成不在意这些。
  隶属广陵郡,但又划给渤海舰队托管,作为渤海舰队的一个补给港。
  德曼公主笑笑。
  “陛下攻夺此岛,看来不仅仅是冲着百济去的,似乎还是剑指倭国啊。”
  “倭人胆大包天,敢联百济反秦,就得承担后果。朕听闻倭人第一批大军就有两万八,后续还将有好几万,他们似乎准备集全国之力增援百济了,那朕就要让他们都在海上喂了鱼。”


第1247章 韦忠贤
  百济,西南。
  荣山江畔,勿阿兮郡城。
  倭国摄政皇太子厩户的同母弟来目皇子统兵一万为前锋,在三百多条倭船的运送下,一路抵达百此处。
  “不曾想,我竟然能登上百济之土地。”
  来目皇子身披一套自中原大秦进口的明光铠甲,这一套铠甲深得他的喜爱,花费三百两黄金,但他觉得很值。比起倭人自产的那种皮甲防御不知道提高多少倍,虽说沉重了点,可穿在身上既结实又威风。
  再配上从中原购买的环首横刀、斩马剑、马槊、强弓这些装备,那真是威风凛凛。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太贵,这些秦人的装备是真好,可也是真贵。
  他身上全套下来,花了五百两黄金,还没算那几匹心爱的战马,那几匹马都又花了五百两黄金。
  但他觉得贵虽贵,但挺值。
  毕竟倭国的装备还是相差太远,甲只有皮甲,铁甲极少且防御性能差。就算是皮甲,也不是所有倭军都能装备的了的。
  至于说刀,倭国普遍使用的还是类似于中原汉代的那种直刀,铁制刀,相比起秦人这种钢质横刀,性能相差太远。
  倭人直铁刀一般只五尺不到,轻薄,破甲能力不强,同时硬度也不够。
  至于说弓,那就更差的远了,此时倭人主要是用竹弓,威力极弱。且倭军一般都是采用平射,两军交战,往往得走近到五六步时,才开始对射。
  而且倭人几乎没有真正的骑兵。
  因为他们的马太矮小了,只有三四尺高的马,只适合于耕地或驮运,倭人的马头也比较奇怪,不是高昂着的,颈部比较平直,看起来矮胖而不威武,腿部粗短,适合山地生活。
  速度也慢。
  跟中原的战马一比,那是相差太远,连高句丽人的马都比不过,更别说其它更优秀的河曲马等马种了。
  没有好马,自然就没有骑兵。
  倭人中也一直没有像样的真正骑兵,每年从百济或秦国进口一些马匹,可基本能买到的都是阉割的公马。
  公马更高大威猛适合做骑兵战马,可公马如果不阉割也会有麻烦。倭人当然也想买些没阉割的马来改良马种,奈何秦人却是坚决不卖的。
  站在勿阿兮的城头上,看着城外的连营,还有城外江中的那白帆一片,来目皇子很兴奋。
  百济人说秦人无力增兵半岛,如今半岛上仅有一万二的军队,这让他觉得这次他们出兵必胜了。
  秦人虽然甲坚刀利战马劲,可是他们却鞭长莫及。
  “等这次击败秦人,到时一定要百济把缴获的秦军武器铠甲装备,尤其是战马多分些给我大和国。”
  一想想秦人的那些装备,他就不由的感叹连连,羡慕妒忌万分。
  秦人的铠甲,秦人的弓弩,秦人的战马,秦人的马槊长矛等多好,若是他们大和的军队,也有如此装备,以大和勇士们的勇猛,绝对能够碾压那些秦人。
  他们大和到现在却连一把合格的长矛都制不出,虽说曾经也从中原汉人那学到了青铜长矛的制作技术,可到如今,青铜矛早就落后不实用了。
  但他们能偏制出铁直刀,却制不出好的长矛,因此大和军队直到现在,也没有正式的长矛兵出现。
  相距三百里外。
  东屠岛上。
  韦忠贤正听取着手下的禀报。
  “倭人大将来目王子率一万倭军,已入荣山江口,驻于勿阿兮郡城之中,当地百济官员正供给其粮草补给。”
  “勿阿兮,这算什么名字?这百济不是号称小中华吗?学习我中原儒家文化三百年了,就学出这么个结果,连个地名都取不好。”
  副使程名振笑着道,“还请公公给取一个,反正马上这城池就将是我们大秦的了。”
  “勿阿兮,不如改名务安,务必安宁。”
  “好,这名字好,公公大才。”
  一群人一起拍起马屁来。
  渤海舰队作为皇家商贸舰队,虽说有强悍的护卫队,但又比较特殊,并不是真正的朝廷官军。
  因此在这舰队里,为首的商贸使却是宫里来的宦官,当然,四千精锐护卫,也自然还是要由原来禁军中的将领指挥的。
  程名振也是当年皇帝打辽东时的老部下了,当初皇帝转战鸭绿江南时,他那时随宋老生守大行城,还曾奉命蹲守江口海岛上许久呢。
  资格也还算老,不过程名振在禁军时犯了点错,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错误,但有点经济和生活作风问题,于是最终从禁军现役退出,被安排到了渤海舰队担任了副使,协助宦官韦忠贤。
  他在舰队里,主要就负责打仗的事情,其它的不管。
  麾下四千精锐,皆听他指挥。
  “程副使,你说我们直接进攻荣山江口,会不会有些过于轻敌了些。毕竟,倭人有一万,百济人也还不少,而且他们是据城占江,我们不论是数量还是地利都不如对方啊。”韦忠贤有些谨慎。
  毕竟皇帝把这支舰队交他手上,过去也都是做做贸易,也没差错,可现在要打仗,这就非他所长了。
  “公公,倭人别说是一万,就是再来一两万都不用担忧,他们还是老式的硬帆船,而且都是比较小的硬帆船,船虽多又有何用?至于说务安城,也不用担忧,击败倭人和百济人,这城自然就是我们的了。”
  “请公公放心,有我老程和四千虎贲在,此战必胜。”
  程名振生活作风不检点,但要说这打仗却是好手,否则皇帝也不可能让他来做舰队副使,给他四千退役禁军。
  “要不再考虑一下?请示一下圣人?”韦忠贤又问。
  “公公,战场之上,当机立断啊。陛下既然给了我们旨意,那如何做好就是我们的事情,如果事事请问陛下,岂不是显得我等无能?公公只需坐镇东屠岛上,老程我亲率舰队前往讨虏。”
  韦忠贤见程名振如此自信,想想他的话也有道理,事事请示皇帝,那岂不是显得他韦忠贤太无能嘛,到时万一皇帝再另派一人来接手舰队,岂不糟糕。
  “好,干他。不过,本使与程副使一起率舰队前往,共同讨倭!”


第1248章 黑火绽放
  耽罗岛至勿阿兮不过三百里。
  程名振发下命令,全舰队起航直向百济。
  一天时间,便抵达荣山江江口附近,程名振没急着入江,而是先在附近海岸的一座荒岛后下锚休息一晚。
  待第二天还微微亮之时,他才下令舰队收锚入江。
  舰队溯江而上。
  待靠近倭人舰队时,倭人还毫无准备呢。
  老程身披铠甲,手执长矛站在船头。
  “这些倭人决想不到,老子会从背后突袭,进攻!”
  此时,江面已经并不算宽。
  一面是靠近城边的三百多条倭船,挤的密密麻麻依靠,都收了帆下了锚,船上的倭兵、水手,也多上岸休息。
  而另一面,秦军趁着晨雾突袭而至,三十多条大宝船打头阵,四面是一百多条武装商船护卫。
  浩浩荡荡杀至。
  韦忠贤也料不到倭人居然如此大意,当下兴奋的道,“今日就要来个火烧赤壁,准备放火箭!”
  程名振赶紧叫且慢。
  “怎么?”
  “韦公公倒是想了个好计谋,不过火攻是好计,但咱们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