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老贾在内,一共三十五人,这是他从郡里带来的班底,校尉以及上的五个有套明光甲,还有坐骑。校尉以下的三十人,则各有一套两当甲,没有马,但横刀、长矛这些齐备。
他们人皆佩甲,个个一把横刀一张弓,算是挺精锐的。
但在他们以下,就没什么看头了。能当伙长的,已经算是矮子里拔高个,算是比较强壮一点的,人手也就是一把横刀,然后一把长矛。
至于伙长以下的伍长,就只有一杆长矛。
再往下的普通郡兵,顶多是些烧黑的木枪、木盾,以及自带的柴刀这些装备。
“老贾,这郡兵营兵虽多,可无用啊。我打算把队头以上的原营中军官拉出来编为一个队,而伙长们编一个队,至于剩下的,就当是辅兵吧。”
这是要抽郡兵营的筋骨。
老贾扭头瞧了瞧那些晒着太阳,还一边在找虱子们的家伙,“你是都尉,我听你的。”
“那好,原队头以上的三十四人,组成跳荡队,由我来兼任队头。”
“原五十名伙长,组成冲锋队,由你充当队头。”
五百人里,罗成抽出了八十五人,至于剩下的那四百多个,罗成把他们直接编成两个辅兵团。
罗成从自己原来的队伍里,挑了十六个老兄弟加入到跳荡队中,这支兵员素质强的队伍,他亲自率领,充当自己的直属队。
让老贾去带冲锋队。
县郡兵营五百人,结果实际就只剩下了这两队。
到了第二天,章丘县另四个乡的乡团也到了,郡城调来的那个郡兵团也到了,加上罗成自己的两团人马,共六团人马。
有了县郡兵营的前车之鉴,罗成早不对他们抱什么希望。
果然一番检阅之后,发现除了郡城调来的那个团,和另外的一队人马还算像样子,其它的真的只是充数的。
罗成左挑右选,最后从中把些强壮勇悍点的挑了出来。
他把这些挑出来的人,全都打散,充实到他原来的七个队里去。之前的七个队每队才三十人,这次罗成把他们补足到五十人。
挑剩下的,罗成依郡兵营的样子,把他们编为辅兵团。
如此一来,罗成手里便有了九个战兵队,以及七个辅兵团。
各营团手里的那点装备,也都被他集中起来,优先装备给了九个战兵队,至于辅兵团,管他们呢,充个数吧。
但别说,当九个战兵队补充整编完,往那校场上一站,这气势立马就出来了。
尤其是罗成亲率的跳荡队,五十人全都佩甲带刀,手执长矛、背系长弓,一股子精兵的气势一下子就绽放开来了。
第121章 轻骑兵
“两千人马,这么一整,就剩下四百五了,连一个营都不满,这亏大了啊。”老四本来还惦记着兵强马壮了,他这钩镰枪队头怎么也得水涨船高,起码也应当升个团校尉这才行啊。
结果整了半天,他还是个队头,依然管着自己的五十个钩镰枪手。
唯一有点变化的是他这五十人装备多了点,起码伍长已经配了把横刀,伙长增了一件两当甲。他自己现在也是弓马齐备,但人还是那五十人啊。
“怎么,嫌人少,还是嫌位置低了?要不我给你升个团长?”
“可以啊。”老四笑呵呵。
“那你去带个辅兵团,七个团任你挑。”
“不去。”老四一听,立马就摇头了。
辅兵团那就是废柴团,人再多也捞不着一口汤喝。
张须陀听贾务本禀报说罗成把两千人马整编了,从中把强壮者抽调出来编了九个战兵队,然后把剩下的编了七个辅兵团,另外还抽了二百人接替章丘衙役差事。
“跳荡队、先锋队、斥候队、朴刀队、钓镰枪队、大盾投枪队、刀牌队、弓弩队、长枪队。听名字就知道,罗成的这九个队倒是分工明确,各兵种搭配的不错,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说明罗成人还是很清醒的。”张须陀称赞道。
“这小子天生是个将才,本以为拔给他两千人马,他会把手下的人打散编到各团队里去,没想到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张须陀道,“当初润蒲来章丘,我拔给他一队老兵,结果他就是把这些人分散下去当校尉队头,结果呢,三十几个老兵混入几百农夫之中,顿时就泯然于众了,贼匪来犯,他的郡兵营一点作用都没发挥出来。”
“罗成还有什么动作?”
“他让人赶制了好多旗帜出来。”贾务本说到这,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罗成匆匆赶制出来一大批的旗帜,而且各式各样,不是那种将旗队旗,毕竟隋军中早就有这些。每个高级军官,都有一面专属的将旗,上面一般会写有军官的姓氏。而每个队、旅、团、营都还各有旗帜,并有专门的旗手以及护旗手。
在队以下,则一般就没有旗帜了。
可现在罗成让人制作的正是给队以下使用的。
“罗成让人制了好多旗帜,并且各有颜色,有五正五间十色。”
在古代,古人把颜色分成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就是青赤黄白黑五种纯正的颜色,而间色是指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
辅兵用流黄,战兵则用另外九色为旗。
九个战兵队,每队用一种色区分。
不但如此,罗成还让伙长们背上插一面同队旗颜色的小背旗,以区分身份。
而伙长则是头盔顶上插一面小盔旗。
至于队头,每个队有队旗,有旗手举旗跟随在身边。
罗成费尽心力弄这些颜色啊旗帜,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指挥,方便士兵跟随上级。
毕竟仗一打起来,战场上乱糟糟的,超过百人的交战,光靠嘴巴来喊靠眼睛来看,是不够的。
为了能够让这些新编起来的兵不乱套,也为了便于指挥作战,罗成便让伍长背插小旗,伙长盔顶小旗。
这样一伍的士兵便能一眼找到自己的伍长,一伙的士兵也能轻松认出自己的伙长。
而负责指挥的军官们,也能通过这些军官旗,来寻找自己的队伍,判断位置、数量等等。
本来他开始还打算弄点胸章啊肩衔啊这些,可觉得不太显眼,达不到目的,最后干脆弄旗子。
其实背旗盔旗这些,也不是他发明的。
传令兵们就都背插旗帜。
倭人士兵背着旗帜其实最早就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若不是条件不允许,罗成甚至打算把九个队的衣服都换成相应的颜色的,不过紫色绯色这些颜色染印成本很贵,罗成也就不去想了,染个旗帜就行了。
“挺聪明的,罗成的先锋队伍训练不足,配合不够。想出这种法子来,倒是能够有效弥补不足。”张须陀捋胡称赞。
“这小家伙,总是有各种奇怪的想法,确实聪明。”
“罗成现在的战兵有九个队,才四百五十人,连一个营五百人都没凑足,这样吧,我干脆再拔给他五十人,拔五十轻骑给他。”
“郡丞,咱们日夜扩充,骑队也才二百骑啊。”贾务本为张须陀的大方惊叹。
“轻骑是把尖刀,而现在罗成是先锋,拔五十轻骑给他,也是好钢用在刀刃之上。告诉罗成,这五百人,就算是整编之后的章丘郡兵营了,让他好好带领,等剿灭长白山贼匪,我定要大力举荐他正式出任章丘县尉一职。”
张须陀做事爽快。
五十轻骑当天就拔下来了。
贾务本带着五十骑过来的时候,罗成正在操阅战兵队。
刚拉起来的九个战兵队,虽然兵员素质不错,但毕竟都是刚整编的,队员们之间甚至好多都不认识。
“爹!”
贾润蒲见老爹来了,连忙迎了过去。
结果老贾瞧也不瞧他,“士诚啊,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五十轻骑,郡丞特意拔调给你的。”
罗成看去,五十个身披两当甲,腰挎横刀,背带角弓的骑士跨坐在骡子上,一股精锐之气。
“拔给我的?”
“嗯,郡丞说了,你不是有九个战兵队嘛,那就再给你一个骑队,这样就刚好凑齐十队五百人,这五百人以后就是章丘郡兵营了,让你好好带。”
五十个骑着骡子的轻骑,虽然不是骑马,可这骡子也很高大,骡子轻骑那也是轻骑啊。
就算这些是张须陀到齐郡兵新募集训练的轻骑,那也比他的乡兵强的多。
“你别小看这些骡子,这些骡子翻山越岭可一点不比战马差,甚至在山里,还比战马更强些,耐力更足。用好了,可是一支宝贵的战力。”
“明白,多谢郡丞,多谢贾校尉。”
罗成感激不尽。
这样一来,他手下可就真的是凑成了十队五百人马,一个完整的郡兵营。
“士诚啊,现在你也算是兵精粮足械利,郡丞希望你三日之后便率先出击,为大军前锋,可以吗?”
“三日之后?没问题!”
这个时候,就算有问题,也得说没问题,毕竟郡丞给的支持可是足够了,也到他表现的时候了。
送走老贾,罗成叫来二姐夫王子明。
“姐夫,你给先前为我们筹钱粮的大户们送个请柬,就说我明日邀请他们赴宴。”
“请他们吃饭干嘛?”
“当然是走之前,再向他们筹集点钱帛粮草。”
这些人对他不安好心,巴不得罗成早点出兵,罗成出兵前要是找他们要点钱,相信他们愿意出的。
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岂能放过!
第122章 敲打
“老夫今天身体不适。”段偃城没有接请柬,摆了摆手道。
“抱歉,县尉请你收下请柬,务必于今晚前去赴宴。”送请柬的阚棱面无表情的强调。
“我说了我身体不适。”段偃城微微不快。
阚棱却不理会,“县尉说如果段郎君实在无暇赴宴,那么还有一事相商。”说着他又掏出一张帖子递了过去。
段偃城不接,阚棱手便一直递着。
气氛有些尴尬。
段偃城的侄子站在一边道,“放肆!穷汉儿,信不信我一拳头把你打死?”
“我是县尉义子阚棱。”阚棱不紧不慢的道。
段偃城打量了这个高瘦的孩子一眼,然后伸手制止了侄子,终于伸手把贴子拿了过来。
帖子内容很简单,是张清单。
上面罗列着一些钱粮物资,有粮食一百石钱百贯,末了还有罗成亲笔署名的感谢话一段。
“什么意思?”段偃师皱眉问。
“之前段郎君牵头倡议,带领全县大户一起为乡团筹了不少的钱粮劳军,县尉十分感激。可如今贼匪还盘踞在长白山中,我义父有意要带兵入山围剿,只是如今麾下人马扩编,兵丁虽足,却缺粮草器械,因此还希望段郎君能够再出把力。”
“一百石粮,一百贯钱。”段偃师冷笑。
“义父说了,段郎君虽然老家在邹平,可也是我们齐郡之人,而且段郎君也在章丘落户多年,是咱们章丘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这点钱粮对你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末了他又加了句,“你以前每年给樊虎刘守义他们的,可远不止这个数。当然,他们每年对你的关照帮助,你的收益也远超过付出。”
“孩子,有些东西能够乱吃,可话不能乱讲。樊虎、刘守义那都是本县的蛀虫内贼,我段偃城也是大家出身,岂会跟他们有什么关连过往?”
“哦,难道我义父搞错了?可是他从樊刘等贼子家里却是搜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