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征也给自己冲了一杯粉,他端起杯子轻轻吹拂着,“陛下在这个上面真要是能赚到钱,也不会有谁有意见的,况且就现在来看,纯粹是赔本赚吆喝的。至于以后,谁晓得!”
第1327章 靖蝗司
洛阳城里。
自养生粉出现的那刻起,就开始受到全民追捧。
上至皇家,再至公卿,下到贩夫走卒,似乎谁不谈这个不喝这个就落伍了一样,这股子由圣人和药王发起的热潮,迅速风靡整个洛阳,甚至以极快的速度向周边传散开来。
你要是走亲访友的,不提一两包养生粉,还真不好意思上门。
其实如魏征等宰相大臣,也有比较清楚知道这养生粉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的,可大家都没有一个跳出来指称这东西虚假,盖因为谁都知道养生粉,尤其是普通百姓们买的那些养生粉,其余就是蝗虫卵加上杂粮制成,这东西不仅无害,而且确实还有养生功效,更别说背后跟除蝗扯上关系了。
养生药的销量是日益升高,完全是有些供不应求。
内侍省与殿中省的尚食局合作,专门成立了养生坊,所制成的产品放到各地的惠民药店内销售,在没有成立惠民药店的地方,则另建一个养生坊售卖。
各道第一次挖出来的六十多万石蝗卵,原本还打算喂鸡鸭,可现在绝大多数都送到各处养生坊工厂生产加工,都还供不应求呢。
后续又挖来上百万石,都被养生坊全都收走了。
“陛下,有此地方已经出现跳蝻了。”
皇城司严密监视着各地的蝗灾,朝廷以皇城司牵头,专门成立了一个治蝗救灾的临时衙门,靖蝗司。
从各个衙门抽调精锐能干的官吏,民部、司农寺、锦衣卫、皇城司等等,所有关于蝗的情报,会第一时间汇集到这里,然后在这里第一时间进行核对与处理。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底,马上就是三月了。
虽然在第一阶段的挖掘蝗卵行动,和第二阶段的翻耕蝗卵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不可能把所有的蝗卵都挖光。
仅仅是在那蝗卵最密集的地方,如河滩湖滩等地挖了不少,对一些荒草地烧草翻耕,也弄死不少。
可久旱之下,到处都是蝗卵,尤其是去冬多处无雪天暖,更导致本来每年会大量冻死的蝗卵都还好好的。
天气渐热,蝗卵终于孵化了。
皇帝现在连洛阳城中的科举会试都没什么心思关注,一门心思都盯着蝗虫,听闻多地已经开始有蝗虫孵化了,也不由的表情凝重。
“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灭蝗之战也进入新的阶段了,让各地官府严密关注地方蝗情,郡县乡里村要层层到位,郡兵民兵全都下乡察看,一旦发现跳蝻密集之地,要赶紧动员百姓灭杀。”
刚孵化出来的跳蝻还没成虫,此时不会飞,他们需要经过五次脱皮,然后最终会成飞蝗。
之前罗成组织靖蝗司,已经着手收集了许多古代关于蝗灾和治蝗的记录,并从中寻找治蝗的办法。
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并装订成灭蝗指导手册,下发到各个郡县,让地方的官吏们集体学习。
“跳蝻的形状和生活习惯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有腿没翅膀,会跳不会飞,还不会繁殖产卵,这也是我们灭蝗最好的阶段。”
这些跳蝻还喜欢集群,他们的后腿上有一个部位,若是被同类触碰到后,便会开始喜欢集群活动,正是这种特性,跳蝻出生后,便会开始迅速聚集,然后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蝗群。
“一斤跳蝻两斤粟!有多少兑换多少!”
“圣人,跳蝻比蝗卵可大的多,一斤换两斤是不是有点多,要不两斤跳蝻换一斤粟如何?”冯力士为皇帝谏议。
罗成却摇着头道,“正因蝗虫比卵大的多,朕才调整了下兑换比例,可如是降的太多,百姓就会不高兴了,再说,一斤蝗换两斤粟,朕也不会吃多少亏的。如今养生粉可是销量大火,有多少跳蝻飞蝗朕都能吃的下,到时与谷糠麦麸芋粉等一配,可是能卖出大米价,怎么也不可能会亏的。”
养生粉本质上算是一种粗粮,其成份都是些极便宜的粗粮,如稻糠麦麸芋粉啊这些,本来都是粮食加工后剩下的,是给牲口吃的,可现在一包装,加入了养生保健的这个理念后,大家已经把他当成了灵丹妙药在吃了,有病治冶,没病养生,价格还不贵,也就跟米价差不多,买回去冲服,既能当早午餐,还能加上茶变成茶饮,若是冲干点也能当粥喝。
靖蝗司立即明发诏令,传诏各道。
一斤跳蝻换两斤粟。
这个命令一出,百姓不再挖蝗卵了,都在各地找跳蝻,蝗卵密集的地方都挖光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那么密集也不那么好挖的地了,一天已经挖不了多少。
现在这跳蝻出来了,大家的热情又高涨了。
偃师县,县丞李纲再次出现在乡间地头,这段时间,偃师县在他的带领下,挖蝗卵表现最为出色,为河南道诸县数量第一。
现在要抓跳蝻,他也很是积极。
毕竟上次仅他们县里,就挖出了几万石蝗卵,隔几天皇家就运着一车车的粮食过来,换走这一车车的蝗卵,一想到这些蝗卵本来能产出亿万的飞蝗,李纲就觉得成就感十足。
他现在也没心思再去想什么天人感兴,修德善政这些了,他现在已经赞同了皇帝所说的,治好是蝗虫预防蝗灾饥荒,就是最大的善政仁德。
“要多向百姓宣传,这跳蝻不能拿土埋,埋了它们还能再钻出来祸害,得多挖沟,白天敲锣打鼓的把蝗虫赶到沟里去,然后把蝗虫捉入水桶,溺死。”
“县丞,谁舍得埋掉啊,一斤跳蝻能换两斤粟呢,这跳蝻虽不如飞蝗大,可比蝗卵大的多,多抓一点就能多换点粮呢。”
丁家台村。
丁老三全家又开始动员了,上次全家挖了一个多月的蝗卵,挖了一百多斤,换了五百多斤的粟,家里高兴的不得了。
这相当于白白的增加了五六亩地的收成呢。
现在跳蝻出来了,全家又出动了。
“把床单都带上,多带些桶和网。”丁老三交待。
第1328章 天虾鸡排
田间地头,已经挖了不少的纵横交叉的沟渠。
村民们以户为单位,各展手段,有人在喊叫,有人在敲盆,然后有人在沟里铺上了床单。
丁老三跟儿子在地里跟赶鸡赶鸭一样的,一遍遍赶,终于跳蝻聚集了许多。老三牢记着上面宣传的灭蝗办法,说这跳蝻有逆人而行的特性,所以可以驱赶引导到沟里去。
此时跳蝻还都只是一龄的,第一次皮都没脱,个头较小,不会飞跳的也不远,一入沟里,一时间并不能跳出去。
“快赶!”
老三看着沟里越聚越多的跳蝻,面上全是欣喜。若是以前,看到这么多跳蝻,估计得愁的肠胃疼,可是现在,只有欣喜。
赶了半天,那段沟里,已经密密麻麻的全是跳蝻了。
“孩他娘,赶紧收床单。”
李氏和丁母两个便帮忙着把床单一收,里面就卷起了无数的跳蝻。扯起床单到旁边准备好的水桶边,用力抖落,把跳蝻抖起水桶,然后盖起盖子。
水桶很大,里面装了大半桶的水,跳蝻被装进去后,丁老三还左右的摇晃着桶。
“这才半个时辰,起码捉了好几斤。”老三欣喜的道,“比挖蝗卵还快呢。”
“蝗卵一斤换三斤粮,这个只能换两斤呢。”李氏道。
“那也是抓这个更划算,这么会功夫就抓了好几斤。”
一家人笑着继续开始驱赶捕捉,很快到了晚上,但大家回家把跳蝻交了后,换了粮食,又马上返回地头,继续捕捉。
皆因为跳蝻有向光性,晚上在地里沟边树起火把,就会有跳蝻围过来,这个时候驱赶跳蝻入沟还更方便了。
白天丁老三一家捕了三十多斤跳蝻,这玩意溺了水后,更打秤了,不过驻村收粮的张佐史也没扣大家的秤,反正秤多少就是多少,这边秤完,那边就换粮。
这一个月来,大家都习惯了,笑呵呵的拿口袋过来装了粮食就送回家,然后赶紧吃几口早上做好的干粮,又往地里跑了。
各地收上来的跳蝻都迅速的从乡里运回县中,然后设立在各个县里的加工坊,便开始赶紧蒸熟晾晒。
洛阳。
靖蝗司,皇帝与太子驾临。
靖皇司里,已经有各地送上来的许多跳蝻,大多都是活的。
“这是河南府送来的跳蝻,这是关中送来的跳蝻,这是山东送来的,这是淮南送来的……”
这些跳蝻还不会飞,可却已经享受到了八百里加急的待遇,由各地驿站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洛阳,送到时,大多还是活的。
“各地的这些蚂蚱还是各有些不同的,但大致相当。”
“父皇,这些跳蝻不是在各地就直接蒸晒制粉吗,还八百里加急送来京城做什么啊?”
“吃!”
罗成抓了一只跳蝻左瞧右看的,这小跳蝻个头小小,但没有翅膀,那腿也还不是很硬,甚至腿上都没什么尖刺。
“太子啊,今天朕带你来,就是要带你来吃跳蝗的。”
嘉文惊讶,甚至有点慌。
虽然之前他也喝过养生粉,还知道了其中有蝗虫卵粉,可那毕竟都成了粉啊。但是现在,面前的这些跳蝻,一个个在那里跳来爬去的,看着就有点让人不太舒服。
皇帝捉了一只在手,笑道,“这东西可是一道美味呢,今天特意带了御膳房的御厨过来,就是要制成美味。”
太子不信,罗成呵呵一笑。
靖蝗司已经早为皇帝准备好了一间厨房,所有锅灶调料等一应俱全。
三十多名御厨进来,他们是一个完整的团队,专门为皇帝制作御膳。
为首的总厨已经花白胡子,六十多岁了,他收拾的干净整洁。
向皇帝行了一礼后,带着人各就各位。
老总厨从怀里掏出一本菜谱,这是皇帝交给他的,里面记录的都是以蝗虫入菜的菜谱。
“第一道菜,天鸡虾排。”
总厨喊了一声,下面的人立即开始准备食材。这份蝗虫菜谱,由皇帝口述了吃法,然后由这位总厨完善细节配料等。
那边便有人挑选了十八只河东蝗虫,又取了十八只新鲜河鲜。
另一边,则有人开始备料。
鸡蛋、淀粉、生姜、盐、料酒、油……
蝗虫浸水捞起,放入钵中加姜片、盐、料酒腌渍,手指头大的新鲜河虾去头和身壳,冼净用刀划开虾背,去虾线,用盐料酒淀粉鸡蛋拌匀,然后洒上蒸饼屑。这是把蒸饼晒干去皮揉成的屑,是代替面包糠的,在油炸之时能起到外焦里嫩的作用。
御厨们配合无间,动作行云流水。
太子还是头一次在厨房看做菜,发现看他们做菜,似乎是一种很赏心悦目的事情。尤其是那位总厨,刀铲在手,就神情专注,指挥发令,犹如一位大将军一般。
等蝗虫腌了约一刻半钟后,这边的虾也都处理好了,总厨锅中的油也刚热好。十八只腌好的蝗虫下油锅炸。
不过片刻便炸的浑身通红,一股子特有的油炸香味传出,太子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蝗虫很快炸成枣红色出锅滤油,总厨又把虾放入油锅炸,裹上了一层蒸饼糠的虾很快就炸成了金黄色。
枣红的蚂蚱配上金黄的虾排,然后再点缀了一点绿叶,摆盘。
那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