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东汉时,朝廷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公神,其地位与社稷同等,并封为褒尊侯。
北魏时,追封谥号文圣,称为文圣尼父。
北周时,晋封为邹国公。
到隋朝时,封谥为先师尼父。
大秦立国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孔圣当封王!”
东汉封孔子为褒尊侯,北周封邹国公,而大秦天子决定给孔子封王。
“文宣王!”
同时给孔子的封谥也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从今起,全国每个县都要建立文宣王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各地的各级学校,都要树立孔子像祭祀。”
皇帝这个时候提高孔子的地位,将他列为与昊天上帝、社稷之神同等级的大祀,这种殊荣万古唯有孔子一人而已。
这旨意一出,连王珪等儒家门人都大为震惊。
封王就不说了,这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每一个词都是万古殊荣啊。
而且还将之列为如此大祀,王珪等儒家门人都受宠若惊。
文拜孔子,武拜关公。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
罗成这般捧孔圣,目的当然还是要将新建的科举制度稳固起来,儒家虽然在后世有不好的评价,但在古代,儒家其实也分很多学派,其中也有王霸派,后来备受诟病的理学派其实是要到宋朝开始,明清大兴的。
“为孔圣设从祀。”
从祀,即配祀,孔庙里不仅祭祀孔子,还选儒家先贤们陪同祭祀。
皇帝钦定从祀者为四配,四配为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
四配在孔庙受奉祀的人物中,仅次于孔子,皇帝对四配皆追封为公,因此又称四公、四圣。他们的塑像分坐于孔子像的两侧。依次为:孔子像东为兖国公颜回(复圣)、沂国公孔伋(述圣),西为成国公曾参(宗圣)、邹国公孟轲(亚圣)。
四圣之下,为十二哲。
十二哲为孔子优秀的弟子和同代贤人,供奉于孔庙大成殿中,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侧北起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等。
十二哲之后,则为先贤,再为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优秀的儒者,先贤七十二人,先儒八十一。
“圣人,追封孔子为王,那其子孙?”
“孔子之后爵号褒显,世世不绝,其来远矣。自汉元帝封其褒成君以奉其祀,至平帝时封其为褒成侯,始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其国也,宣尼,其謚也,公侯,其爵也。此后,又封为邹国公,子孙也皆有封爵。”
“朕崇尚儒学,尊崇先贤,故加至圣大成文宣王先师之号,务极尊显之意。朕望后来者能继奉吾志,尊儒重道,不敢失坠,故朕决定加封孔圣之嫡系子孙为衍圣公爵,以后代代相袭!”
王珪听后大赞。
“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吾皇与吾朝尊孔崇圣的孔高境界!”
相比起之前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封号相比,明显更显皇帝的水平。
“授孔子三十一世,国子监祭酒、集贤殿大学士孔颍达为第一代衍圣公爵。”
“圣人,孔颍达非当代直系嫡长!”王珪提醒皇帝。
罗成只是笑笑。
“孔先生八岁就学,师从大儒刘焯,能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后朕召为学士,再加官散骑常侍,最后主持国子监任祭酒,先前朕拜其为集贤殿大学士,入翰林院。”皇帝问,“孔颍达不正是当代孔氏贤者吗?由他来承封衍圣公之爵,岂不正好?”
皇帝如此坚持,其它人当然也不好多说。本来嘛,这爵位继承,当然是以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的。可皇帝现在授封的是初代衍圣公,并不是承袭原来的邹国公爵位,故此也可以选个贤的。
当朝翰林院大学士,孔家其它人也确实没有比孔颍达更优秀的了。
原来隋朝时曾封孔子后裔绍圣侯爵位,所封的是第三十一世孙,也就是孔颍达的族兄孔嗣悊,他在文帝时应制登科,授泾州司兵参军,后迁太子通事。杨广大业四年,封他为绍圣侯,赐食邑一百户。
能在大业朝考中进士,也算是个不错的人才了。
不过比起孔颍达来,他如今已经老迈了,隋末后他便归隐家乡不出,所以这次皇帝干脆便另选了孔颍达为衍圣公。
“孔嗣悊就改封为曲阜县男爵吧,他年纪大不愿意再出仕,朕也不强求,就赏他绢五百匹,钱三百贯,让其安心在家休养吧。”
那位绍圣侯其实早在大秦立国不久后,在曲阜归秦后他的爵位就没了,当时皇帝并没有承认杨广封他的绍圣侯爵。因此当他知道皇帝要给族弟孔颍达封衍圣公爵后,也没有什么不满的。
更何况,现在皇帝还给了他一个曲阜男爵做补偿,因此也就满足了。
对于祖先孔子被尊封为文宣王,还追谥那么长的谥号,新的曲阜男很激动,全国所有县都要建立文宣王庙,所有学校都要立孔子像,这对孔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这意味着孔家以后真的可以与国休戚了。
为此,哪怕他这个嫡长把爵位让给孔颍达,也绝对是愿意的。
皇帝笑呵呵的给孔嗣悊又加了点钱帛赏赐,皇帝尊孔目的是科举,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士子阶层,以改变如今的旧士族垄断状态。因此,尊崇孔圣同时,施惠一些给他的后人,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个空头爵号而已。
罗成不仅封孔子为文宣王,他还早就封了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并以关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
现在,文圣孔子才刚与武圣关公并驾齐驱,还晚了一步成为国家祭祀主神。
孔王封文宣王,而关羽是直接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一步到位成为了关圣帝君。
全国各县,一样早就设立了关圣武庙,武庙里也一样有历代著名将帅配祀。
对于皇帝而言,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其实不过是皇帝和朝廷故意树立的两个榜样而已,重点不在孔子和关羽,而是其背后代表的皇帝尊文崇武,文武并重的思想。
“在曲阜为孔圣修一座规模最高的大圣至成殿吧,要建成天下文人儒士的圣地,以后历代名儒大贤,皆入殿陪祀,受天下读书人之祭祀敬仰。”皇帝道,“所用花费,从朕的内库中拔。”
第1401章 镇北王
泰山下,汶水河边,博城。
数天阴雨终于结束,碧空如洗,金光洒落。
丰神男子头戴黑色软脚幞头,腰扣革带,腰里还系着把横刀,脚下乌皮靴子,高大俊朗。刚刚而立之年的他望着面前的高山,微微笑了笑。
身旁锦衣年轻人蟒袍玉带,不知兄弟笑什么。
“民间都说五哥你远迈秦皇汉武,如今登临泰山封禅,实至名归。”
自洛阳一路东巡到泰山下的皇帝只是微微摇头,他收敛起笑意,刚刚过了三十岁生日的大秦皇帝罗成,却并没有膨胀。
他知道自己在位不满十年,所以远不能说是远超秦皇汉武。
“小六,我只是觉得这次出来走走,看到了以往不少在京师看不到的民间景象,看到大家日子过的不错,我很高兴。”
小六渤海国王罗士信笑道,“五哥当的起的,你是大秦开元神武圣文天皇帝,你虽刚过而立之年,可你白手创业,不仅仅结束了中原混战纷乱,还东征西讨,北破突厥东灭高句丽百济,西灭吐谷浑党项和高昌、焉耆、西突厥,自两汉以来,中原王朝从未有过之强盛也,就算是魏武晋武宋武周武等一干谥为武的皇帝,又有哪个比的上五兄的武功赫赫呢?”
开元神武圣文天皇帝,这个皇帝尊号比几年前又加了两个字,越来越长了。百官请奏,认为皇帝平定四海,威加宇内,当再加尊号。皇帝并没有同意,可下面却依然又把皇帝尊号加长了。
刚三十岁的年纪,不是太子皇储,起于微末,却能堪定暴乱,平定天下,更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将周边诸国都征服,并能让中原百姓过于好日子,这是当今天下人都对皇帝的真诚赞美。
秦皇一统天下,可天下苦秦。汉武击败匈奴,可人口减半,民不聊生。
隋统一中原,可对突厥、高句丽等征战,也是屡屡用兵却无法征服,百姓苦于役。
“小六,现如今海东情况如何?”
皇帝手按着刀柄,目光望着远山,初冬的天,放晴之后便没有那么寒冷。
渤海王罗士信今年不过二十六岁,他长的高大威武,再看不出当年那个矮小瘦弱的样子了。这几年罗士信受封海东之后,便开始亲自率领冒险商船队,开始航行于海东,在海东沿岸建立了许多贸易点,也与许多当地土著建立了友好关系。
甚至沿着黑水河(黑龙江),乌子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难河),粟末水(西流松花江),北琴海(兴凯湖)等江河深入内地,建立了许多贸易点。
可以说虽然罗士信的封地在乌苏里江的源头兴凯湖到海参崴那一片,但现在罗士信在海东的影响力却是最大的。
他有最彪悍勇武的海参崴舰队,麾下也有着靺鞨诸部落的勇猛战士。皇帝诸兄弟中,罗成对于这个最年幼的小兄弟格外的宠信。存孝、嗣业他们或在安西伊丽或在云南丽江,都是无诏不得离开封地,而罗士信却得特旨,可以率领着他的舰队、武士,自由的航行在北海之上,甚至几度航行到东荒大陆(阿拉斯加)和北莽大陆(西伯利亚)。
士信是朝廷在北荒的先行开拓者,如今朝廷虽也新设了一个新的北海舰队,专门负责在朝鲜半岛以北沿海的航线,但在北部,依然还是以士信的力量为主导。
甚至现在有些传言,说罗士信这位渤海国王,实际上是白山以北的北方之王,是冰霜之王。白山黑水的靺鞨诸部落,以及更北的诸蛮国,都只知渤海王罗士信而不知中原大秦皇帝也。
不过对于这些传言,皇帝虽然知道,可依然没有改过对兄弟的信任。
“五哥,这几年,东北关外,已经先后设立了辽西、辽东和辽北、粟末、白山、宁安、绥化、东宁、抚远九郡,辽西、辽东、辽北三郡为朝廷正郡,辖于辽宁道。而其余六郡,也是这几年陆续设立,我汉移民数量不多,主要是以羁麼为主,兼以分封朝廷诸侯建国。”
对于辽宁安东以北的那片广袤的靺鞨诸部地区,朝廷虽然是积极开拓,但毕竟太遥远,现在朝廷主要还是以稳固辽宁和安东为主,移民也是尽量向这两地送。更北的地方,到如今也是以封建诸侯为主,然后是授封的当地靺鞨首领贵族,再就是商人贸易点以及一些罪犯流放点了。
沿着大江大河或沿海之地,陆续建立了不少诸侯封地城堡和商贸集市点,这些城堡、贸易点数量还不算多,但已经在慢慢的成形。
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过去,收购货物的商人,前去卖商的商人,也有去捕猎的皮毛猎人、采人参药材的采药人等等,当然,里面也少不了有贩奴的商人。
罗士信这几年搞皮毛药材贸易赚了不少钱,因此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