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句话说的好,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光脚的,便不怕穿鞋的,真要是玉,谁愿意与瓦片相撞呢?”
  “五哥说话总是道理一串一串的。”士信道。
  “这不是五哥的道理,而是咱们中原自古先贤们总结出来的。咱们汉家也历经劫难,为何还始终屹立不倒呢?皆因我们与蛮夷相比,我们有文字,有思想,我们汉家文明方能薪炎相传,历经劫难而不灭!”
  罗成想到一件事情,在后世,柬埔寨发现了吴哥窟,一个消失了五百年的强大吴哥王朝才重见天日。
  这个强大的吴哥王朝,版图巅峰时,包括了后世整个柬埔寨、部份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可谓一时无两,是整个东南亚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但是吴哥王朝的后人,柬埔寨的高棉人发现吴哥王朝后,却始终不知道也不相信这个强盛的王朝居然是他们祖上建立的,他们一直以为,这个吴哥王朝是由历史上的吴哥人建立的,他们根本不相信他们高棉人祖上曾经这么阔过。
  这就是最大的悲哀啊。
  他们的历史,最终还要从中国的历史记载里寻找,连根都遗忘了。
  “草原之上,多少强盛的部落崛起,甚至一度凌驾于中原汉家头上,可结果呢,我汉家虽然王朝兴替,可也只是换了坐皇座龙椅的人,但依然还是我们汉家人坐天下。可草原呢,匈奴、柔然、突厥,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是兴也匆匆,亡也匆匆。”
  罗士信微微失神。
  “五哥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那些靺鞨蛮子以前凶的很,可是自从跟我们交易过后,一个个看到我们就摇尾点头的温驯热情的很。”
  “那是因为你给他们带去了他们想要的商货,他们用手里原来不值钱的皮毛草药等玩意儿,换了在他们看来极珍贵的好东西,他们觉得赚了,生活也更便利了,甚至换去的面粉大米盐茶等,让他们生活温饱且有滋味,而你们带去的医生、药物等,更是治疗了医术落后的部落人许多疾病,挽救了他们许多亲人的生命,他们当然就欢迎你了。”
  “记住一点,靺鞨人来交易时,收他们税就好,就算你征税,他们也是能接受的。但是不要去收什么人头税之类的,也不要强征他们做役等。”
  交易抽税,终归只是抽一点钱而已,但人丁税这种,却是直接收钱。
  “还有一点,禁止秦商向那些部落民放高利贷,严厉禁止!”
  罗成可是记得,明清之时,当时许多中原商人跑到草原上经商,就喜欢套路牧民,什么先给货后收钱,甚至让牧民用小牛小羊来抵货钱,然后还要牧民们养大,到秋天牛羊养大了才能收走等等。
  各种套路层出不穷,牧民们哪搞的过这些奸商,结果就是无数牧民被套路的破产,最后对汉商无尽仇恨。
  “商人唯利,赚也知道,但得建立在你情我愿的买卖上,不能搞欺瞒诱骗,公平的买卖才能长久,搞那种套路欺骗的生意是不长久的,你在海东,这方面要抓一抓。对这样的奸商,千万别客气!”


第1404章 龙兄虎弟
  回到城中,老三嗣业,老四存孝以及大哥继祖二哥承宗,还有叔父罗艺、罗寿也一起到了。
  站在城门前,罗成道,“朕看这个博城,可以改名为泰安。”
  “泰山安则四海安,国泰民安,圣人赐的好名字。”
  罗成拍了拍老三肩膀,“你跟老四先去了章丘老家,如何?”
  罗成自称帝之后,对于章丘老家自然也是十分重视,破格将家乡设为承天府,为大秦六京之一,原齐郡之地改为承天府,并把原长白山下的章丘南山村建立了一座全新的承天城。
  “变的我都认不出来了,完全是大变了样,变好了,也变富了,青山绿水,市镇兴旺。”嗣业笑着回道,他从伊丽赶来泰山,来了后先去了趟章丘老家。到了那边,真有种不认识了的感觉,完全就大变了样。
  “变样了也很正常,想我大秦勋戚之中,多少是出自齐郡,出自章丘啊。这可是龙兴之地,也是将军城。”
  当年章丘只算是齐郡十县之一,很普通,甚至算是齐郡较落后的一个县。可是短短十来年,因为这里出了一个皇帝,所以现在这里完全大变样了。长白山下不仅出了个皇帝,还出了一大票的开国功臣们。
  皇帝把老家设为承天府,六京之一,兴建了承天城。而那些出自齐郡出自章丘的功臣勋戚们,也一样在家乡大修府邸别墅,建立庄园。至于说城池道路这些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别长白山里过去那藏贼纳匪之地,现在都已经遍地是庄园别墅。
  老四存孝也感叹着道,“当初咱们章丘是山区,比较穷,但如今百姓日子好过多了,看不到一个乞丐,找不到一座破屋烂棚了。人人都有田地耕种,家家有屋住。”
  罗成笑了笑。
  齐郡改为承天府后,章丘县作为承天府治,也提高为京县,县令直接就是五品。立国以来,章丘的几任县令,朝廷都是选的能臣干吏,还都是章丘功臣,因此对于章丘的发展是很上心的。
  朝廷和皇帝内库每年都要拔下大笔钱财到承天府和章丘县,有钱发展自然也快。
  嗣业走在罗成身边,很直接的道,“我也发现了章丘那边的一些问题,功臣勋戚在那边置业的太多,大建别墅庄园,买田置地,虽说朝廷也有严格的限田令,以保证百姓们能够有分到足够的田地,但是功臣勋戚们官高爵显,拥有的田额也高。”
  罗成点了点头。
  “朕也理解那些同乡们,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嘛。朕当了皇帝,也想着要把家乡升为承天府,其它兄弟们,当然也想在家乡建豪宅别墅,修建宗祠,重新祖坟,能理解。不过对于圈地占田之事,这个朝廷会重视的,章丘我朕与这些老兄弟们的家乡,但不能到头来,还要让家乡百姓背后唾骂。咱们章丘本就山区,山多地少,因此田地更显珍贵,咱们这些闯出名堂来的人,更不能占用乡人们那不多的田地。”
  存孝便道,“圣人这么一说,我倒是不好再回家建庄园了,原本我还打算在长白山下建一座大庄园,建个园子,置点田庄,这样有空时也能回家住住,尤其是清明祭祖时可以小住下。”
  “你想在家里建个园子这没什么问题啊,只要你不要占用耕田林地,你找个荒山整平一下,也一样可以修个庄园嘛,至于说置田,你就象征的弄个一二百亩地建个田庄就好了,反正你在丽江可是有数百里的封地,还可以在其它边疆上置办更多的田产。手里有闲钱,你可以办些作坊,弄些商铺在章丘和历城嘛。若是拿些钱财出来,修路铺桥,建设学堂,救济孤寡,这才是更有意义的。”
  老四如今虽说也是一地藩王,不过性格倒没多少变化。
  嘿嘿笑了笑,“做好事我当然也是愿意的,反正手里确实也不差钱,不过以前不也是怕被言官弹劾说收买人心之类的嘛。”
  罗成道,“你只要行的正站的直,就不用担心别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有人监督是好事,我们也要接受监督嘛,但只要我们没有做坏事,就不怕监督。”
  “圣人你说的是,回头我就按圣人说的办。”老四呵呵笑道。
  “老四啊,我听说你在云南对六诏用兵,有些急和狠啊。”
  存孝不以为意的道,“圣人你是没有去过云南,那地方啊,完全就是蛮荒嘛,说是咱们大秦之地,可事实上那些什么乌蛮白蛮有几个真的奉朝廷诏令呢,我开始啊,也跟他们客客气气有商有量,可一转身,他们就把我的话当放屁。时不时的,还要拦截商路,阻断驿道。我罗老四可不是那好欺负的,既然讲理不行,那就凭拳头说话吧。别说,多砍点人头,比什么好话都管用。”
  “圣人你也别老听那些什么文臣御史的狗屁仁义之言,只要圣人相信我,再有个十年八年的,我保证把云南的那些蛮夷,收拾的服服贴贴,全部都转为朝廷的正郡,让他们通通改土归流,全部入籍。”
  “你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但是还是当稳妥点,慢慢来,不要操之过急。”罗成还是提醒存孝。
  “你应当多学学三哥,三哥在伊丽就很稳。”
  嗣业道,“我在封地可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可有你这位大将军王在,天山以北可是诸部慑服的。嗣业啊,朕打算把伊丽郡从安西道分出来。”
  “分出来?”
  “天山以南为安西道,天山以北为北庭道,而葱岭西南为吐火罗道。北庭道辖伊丽、碎叶、千泉、怛罗斯、大宛等。”
  嗣业心里一动,他在西域也有些时间了,对于西域的情况倒是比较了解的,皇帝一说他心里就有了一张图。皇帝要在西域新设北庭和吐火罗两道,这绝不简单,看来皇帝对于西域现状还是不满足,依然想要向西继续开拓,增强控制的。
  罗艺这个时候也上前一步,“圣人,关于林邑,是战是和?林邑王被俘,可其子已经自立为王,一面向朝廷请降求和,一面却也向真腊和扶南借兵,在做两手准备。现在林邑新王,迫切希望能够停战,尤其是希望朝廷将狮子城交还林邑。”
  罗成呵呵一笑。
  “狮子城不是已经设了林邑郡嘛,这可是一个正郡,不可能新设不久又裁撤,更不可能再拱手送还给占人。林邑人要求和可以,但必须把狮子城还有林邑旧都(原象林邑)割让给朝廷,并签订自由贸易和约。”
  罗艺心里明白,看来皇帝是不打算跟占人休兵和好,这样的条件林邑人不可能答应,那就意味着要打到底了。
  “范梵志到了吗?”
  “已经到泰安了。”罗艺答道。
  “嗯,安排个时间,朕抽空见一下他。”
  罗成瞧了瞧山城一体的泰安城,“算了不说这些了,我们罗氏一家子也难得一聚,走,一起喝茶去。”
  身穿五爪龙袍的皇帝,身后跟着一群四爪蟒袍的亲王,一帝七王,骑马入城,远远的随驾之人看着宗室七位亲王难得聚在一起,都是十分感叹。
  天下名将猛将,宗室里就还藏着起码四位,日落王罗艺、伊丽王罗嗣业、丽江王罗存孝、渤海王罗士信,虽然这几年已经不怎么统兵征战了,但谁都知道,当打之年的这四位大将军王,只要天下有事,皇帝随便派出一位,都能独镇一方了。
  再加上有战神之名的天子,这罗氏江山还真是铁打一般了。


第1405章 吴王党
  时隔数年,李世民终究还是回到了中原。
  泰安城里,他也终于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姐姐三娘,姐弟见面自是一番欢喜。李世民看姐姐变了许多,性格更温和了,与他谈话总是三句不离儿女。三娘随罗成也有快十年了,如今膝下三男三女,算的上是圆满幸福,后宫里又高居贵妃之位,这可是仅次于皇后。
  “可惜玄霸没能来泰安,要不我们姐三个又能再见面了。”
  李世民道,“我听说玄霸现在改换文职,在荥阳太守任上做的挺不错。”
  “是不错。”
  李世民记得当初他年少时,他父亲可是就任过荥阳太守的,那个时候他身患眼疾,父亲到处为他寻医问药,他常时间只能呆在府里听书,后来好不容易在荥阳代海寺找到一位高僧治好了他的眼睛。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那只眼睛,却只摸到了眼罩,不由的摇头。
  李秀宁其实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