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者,百济新征服,反叛肯定会有。尤其是朝廷早有决策,要清洗掉百济上中层,这必然会导致全面反叛,能不能镇压住百济叛乱,以及能不能顺利的从中原招募到移民过去,这都是相当困难的。
  更别说,移民过去后,还要面临着均田授地,编驻府兵等等事情,可以说,去百济任职,就是开荒。
  徐世绩军事上已经征服了百济,但是接下来要稳定百济并统治百济,这远比军事上的征服更加困难。
  长孙无忌自跟随他以来,一直都十分顺利,仕途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已经进入了宣政殿会议。
  他在洛阳和长安任事成绩都不错,可百济能不能镇的住并做出成绩来,罗成其实也没多少把握,这一切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第1407章 李世民
  李世民特意换上了绯袍金銙带,骑着一匹大宛汗血宝马,连那只眼罩他都摘下来了,眼窝里换上了一颗由波斯珠宝商人特意为他打造的宝石假眼,这颗宝石价值万贯。
  他的那只断手,也摘去了那黑黝黝的铁钩,而是换成了一只镏金铁爪。
  他就是想要告诉泰安城的那些随驾的文武们,他李世民虽然当初狼狈的被长流岭南,如今也终于又回来了,而且混的还不错。
  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也没有自暴自弃。
  就算去了岭南,可几年后他依然还是一条好汉。
  林邑郡丞、象林县男,虽然官不够高爵不更显,但这些不是皇帝赏赐给他的,而是他自己凭本事赚来的打来的。
  他拿一位林邑国王和十几万斤黄金加上三千万贯钱帛,并一座狮子城,向皇帝换来了这个林邑郡丞、象林县男。
  他没占皇帝的便宜,是皇帝占他的便宜了。
  他知道许多当年长流的贵族官员豪强们,比他更早就回来了,但许多人是向皇帝摇尾乞怜才回来的,他李世民不是。
  那些看着清高万分的大儒,其实暗里不知道向皇帝写了多少封拍马吹捧求怜的信。就连那些武功赫赫的名钭,也一样向皇帝乞求。
  唯有他李世民,虽然也曾打落牙齿和血往肚里吞,也曾憋屈的吐血,但他却从没接受过皇帝的怜悯和赏赐,他保持着自己的傲气和骨气,就算是蛮荒的岭南又如何,他一样能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番功业来。
  他扬起自己的黄金左手,那金手是那么的耀眼。
  那个抢了自己姐姐当了自己姐夫的男人,其实也曾经吃过憋,只是那个家伙运气太好太顺了,从一个挖河役夫,然后成了捕役再成了乡勇,再一步一步的直登庙堂,最后让他坐了天下。
  以前李世民对罗成总是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本事绝不比铁匠出身的罗成差,始终认为罗成不过是运气比自己好罢了。
  不过现在,李世民的想法有些改变了。
  看罗成这一路走来,如今这天下之强盛,确实从古未有。他不仅是乱世之枭雄,也是治世之明君,在外漂泊的久了,对罗成也越发的佩服了。
  也许自己终究还是低头了吧。
  李世民想道,若非如此,他就应当做一个日不落海贼团的团长,带着一干凶悍的海贼纵横海上,哪又会接受什么南唐县丞、林邑郡丞的封赏呢?他当年不就拒绝罗成的封赏,那时罗成还要他当太守要给他封县侯呢。
  一路这般想着,李世民骑马来到了行宫前。
  年轻锐气的羽林骑拦住了他,李世民下马,掏出了自己的银符,交出了自己的长剑。
  “这只手!”
  一名羽林郎打量着李世民那只显眼的金手,黄金做成的手,栩栩如生,但在羽林郎眼里,这只镏金手也是一件武器。
  起码当成一把钝器用,还是很有杀伤力的,更别说,那几根指头似乎还有小机关可以开合,也是能成爪的。
  “怎么,要卸下吗?”李世民冷笑着问道。
  羽林军统领王铁汉过来,对着李世民点了下头。
  “这位是李贵妃之弟吴王之舅,现任林邑郡丞象林县男爵李公,不得为难。”
  对于王铁汉这位熟人的相帮,李世民也只是点了下头而已。
  行宫中。
  罗成再见到李世民,倒没有摆什么架子,更没有什么奚落之语。
  行宫不算特别的大,也不算如何的金碧辉煌,处处体现着皇帝的旨意,要简单而不失大方。
  罗成从御案后走出,来到案前。
  “几年不见,沧桑了也成熟了。”
  “常在海上跑,风吹日晒的结果。”李世民道。
  见君不拜,这是重罪,但皇帝明显没有在乎,反正这殿里也没有其它人。
  “坐吧。”
  “站着就好。”
  “这么久了,还是这个臭脾气啊?”罗成笑笑,“你这几年在南海上挺逍遥啊,这次在狮子城更是了得,朕都为之惊艳啊。”
  “其实也没什么,林邑看似强大,可国土狭窄,其军事、城防等更不能与中原相比,再说我也是趁虚而入,又有内应,因此打下狮子城真不算什么。”
  “也许打下狮子城不算什么,可知道这个时候去打,还知道有内应可联合,这就是本事。”罗成对李世民倒是不吝惜赞赏。
  “世民啊,我知道你以前就不太喜欢我,最初或许是因为我跟三娘的婚事,再后来可能又有国仇家恨什么的。但是这些都过去了,人呢,都得朝前看,如果始终放不下过去,那么这个人也注定难以有太大的成就。”
  “有些事情想忘也忘不掉。”
  “忘不掉也得忘!”
  “世民,你现在既然接受了朝廷的封赏,这就意味着重回到朝廷了。就算是民间的佃户雇工都懂一个道理,就是端别人的碗受别人的管。你现在是林邑郡丞了,还是象林县男,爵位不高,官职不显,但只要你肯努力,朕也不会亏待你的。”
  “上次你打下林邑城,上缴朝廷十余万斤黄金,还有价值三千多万贯的钱帛,朕很高兴,有司奏报说你私留了一千多万的钱财与手下私分,你自己一人就留了几百万。朕知道了也没在意,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也不可能。但是下一次,如何分如何赏,这事情还是应当由朕和朝廷来做,最好不要私留私分。”
  李世民不吭声。
  “你给你三姐的那一百万贯,三娘交给我了。”
  李世民瞪向罗成,很是不满。
  罗成呵呵一笑,“放心,这钱是你给三娘和你外甥们的,朕也不会贪,所以还是让她留着了。”
  “先前李靖和罗艺等都向朕上过折,说到对林邑国的决策,还有林邑城的处置问题。朕告诉他们,这林邑城是你李世民打下来的,如今你李世民也是林邑郡丞,因此朕得问问你李世民的态度,你说,与林邑国是战是和,这林邑城是还是留?”
  “江山都是打下来的,疆土也都是打下来的,以前林邑是中原所有,后被占人夺去自立,如今我中原有能力再打下来,当然不可能还要送回去。若是朝廷不要林邑,那我李世民自己留。”
  “哈哈哈,这话倒说的挺霸气,不过你都能留,朝廷自然更敢留。这样吧,等封禅完,你就随朕回趟洛阳,刚好过年。等年后你再回林邑,你回去做林邑太守,再兼林邑道经略使,负责林邑用兵之事。”
  李世民愣住,没想到他自进来起就那般失礼,可皇帝却还要如此重用他。
  “林邑设道?我任经略使兼林邑太守?”
  “没错,朕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邑道现在暂时只有一郡,这一郡也只暂时只有一城,但朕相信你的能力,朕相信你能把这一城变成十城百城,相信你能够为中原时隔五百年后,重新收回天南。”
  李世民愣愣的站在那里,那一刻,他心中有股向罗成拜倒的冲动。他想不到罗成的胸襟如此之广,换成自己,也许根本不可能做到这般洒脱大度。
  他紧咬着牙床,才终于克制住了自己向那人拜倒的冲动。
  “怎么,不愿意?还是觉得没有能力担此重任?”
  “我可以!”李世民倔强道。
  “很好,朕也觉得你可以,但究竟可不可以,最终还是凭事实说话。此刻起,林邑太守黄忠会调走,但他手下的那一千南海舰队的卫队,会留下交于你指挥,另外朝廷还会从海上再给你增援一个团两千精锐南衙府兵,这样一来,你手底下就能有一万人了。再加上南海舰队随时能够从海上增援你,以及你自己的那支船队,朕相信你是可以守住林邑城,并对外扩张的。”
  罗成走到一张桌案前,扯掉上面盖的布,顿时露出了一副沙盘。
  “朕建议你先向北用兵,距狮子城北七十里,有一座大港,此港北连林邑旧都,南接狮子城,此港为深水港,在汗江口东岸,北临岘港湾,背靠五行山,东北有山茶半岛做屏障,占据此港,既可护翼狮子城,也可作为南海舰队的军港,停泊补给。然后再向北攻打象林,拿下象林,则二城一港连成一线,凭借海上优势,就能将林邑从中一刀两断,截断南北。”
  李世民看着皇帝的沙盘计划,不得不佩服皇帝虽没有去过林邑,可这战略布置确实了得。林邑国本就如一字长蛇,这拦腰一斩,林邑国便首尾不能相顾。
  岘港的位置确实重要,往南七十里是狮子城,往北二百里是象林城,一个旧都一个新都,都是沿海港城,也是林邑国最重要的两座城池,一旦让大秦拿下了,占人只能退到山里去反抗了。
  “朕就给狮子城赐名会安,给旧都赐名顺化,岘港赐名海阴,以三城为中心,各置一郡!”
  岘港此时不过是一个小渔村,相比起狮子城和旧都来,都是不值一提。但皇帝却能一眼相中此地的战略要冲位置,还要在这小渔村设立南海舰队的军港,并计划将来在此设立商港,就非同一般了。
  李世民点头,大秦现在林邑最强的优势就是海上,若把岘港打造成南海舰队的军港,则一左一右护翼会安和顺化都是十分快捷。
  离开行宫,在羽林骑处拿回了佩剑,李世民还有些发愣,自己刚才与皇帝会面,全程都被他牵着走。
  王铁汉亲自为李世民挂好佩带,恭喜道,“恭喜二郎,高升林邑道经略使兼林邑郡太守,封疆一道,镇守一方!”


第1408章 承包到户
  “百济朕已经交给长孙无忌,林邑则交给了李世民。”
  泰安行宫中,皇帝对随驾的宰辅们道。这两位都是皇帝的小舅子,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李世民的忠诚度却让宰辅们有些怀疑。
  “百济和林邑虽距京师遥远,可因为沿海,有海路相通,故此其实比起安西、云南等地,其实交通更加便捷。兼之这两地的气候好,土壤肥沃,平原众多,适合耕种,是优良的产粮区,故此对于大秦来说,这两地不可放弃。”
  传统的中原地区,耕地面积其实也就八亿亩左右,故此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其实是有限度的,大秦现在的人口数量已经有些爆炸了。必须得向外开拓产粮地,近年来朝廷也确实开拓了不少优秀的产粮地,比如河套地区,比如关外辽宁,再比如琉球,还有岭南三广,再加上新上马的荆湖改造。
  可大秦依然有许多地方是耕地不足之地,比如说朔方道,比如巴汉比如黔中,比如广西比如安西北庭,再比如青海、西山等,这些地方自给都未必足够,所以只能发展其它的经济,粮食这块就得更多的依靠朝廷的其它产粮区。
  一块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