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对了,联结志贺岛的那条海之中道也希望划归于我。”
这些要求,让村上沉默了。
黄金万两有些多,但不是掏不起。
可要求把那津湾里的志贺与能古两岛划给徐小凤,他就不愿意了。两座岛倒是不算大,甚至现在只有几个小渔村在上面,可志贺岛由一条二十里长的沙洲连结筑紫,这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延伸出去的半岛,卡在那津湾的出口东边。
若是让徐小凤控制此岛,那他就能控制那津湾。
而能古岛更是直接就在湾中的一个小岛,距离那津城极近。
“我可以让徐郎带船队到湾外的玄界岛上暂做休整。”村上提出愿意在那津湾外的一个小岛上给他们暂借休整。
“不,我要志贺岛,还要海之中道。还要能本岛。”
村上摇头。
扯了半天,最终松下也不肯松口。
“看来村上没有诚意啊,那就不谈了,那津城其实也挺好的。”徐小凤笑着就转身往回走。
村上皱着脸。
“等一下。”
“我把玄界岛给你暂做休整!”
徐小凤摇头,玄界岛周长才九里,一座小荒岛,他才不想要。
“我也表示下诚意,志贺岛,加上海之中道,我都要,能本岛可以不要。”
“志贺岛暂借给你!”
“也行,志贺岛划给我做补偿。”
海之中道长约二十里,狭窄处不过一里多点,甚至涨潮时还会淹没在海水之下。但这岛毕竟位置重要,也大的多。
徐小凤想要把这岛让倭人割让给他,这样这座岛他就能够向朝廷申请为开拓殖民地。
不过村上不肯割让。
最后又谈了半天,村上仅愿意租借给徐小凤。
村上最终只同意把志贺岛租借给徐小凤,徐小凤在志贺岛上有居留权,也有自治权,但志贺依然属于倭国筑紫,每年徐小凤向倭国象征性的上交一枚金币作为租金,而租约,村上本来是打算定个三五年。
可徐小凤要定三百年。
最终约定了一百年。
徐小凤租下小岛后,可以在上面休整船队,也可以在上面建房子城堡,也可以建立市场等,岛上也由徐小凤他们自己进行内部管理。
最终谈好,村上对徐小凤的船队,每个人赔偿十枚金币,徐小凤收到钱后便带人退出那津城和那津港,退往志贺岛休整。
原来跟徐小凤他们谈好的交易买卖,依然做数,继续完成。
说到底,这次筑紫村上当然是吃了大亏的。
徐小凤他们最终敲走了村上五千多个金币不说,攻入城后,城里库府里的钱帛自然也是被他们抢掠一空的。
最终,还又搭上了一个岛。
哪怕那座岛现在只是一座荒岛,可毕竟一座岛就这样租借给秦人一百年,终究是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的。
徐小凤向村上挥手道别。
“金币送到,我就带人撤出那津城!”
村上咬着牙,强装笑颜。
“我会尽快送来的,当然,我手里没这么多金币,会以金银和其它绢布等物折换的。”
“没问题,只要值那么多金币就行。”
徐小凤笑的轻松,村上却强压着怒火。
回到城里,徐小凤把谈判的结果一说,大家都还挺高兴。
也没干什么,一人就能得十个金币,这可不是笔小钱啊,能直十万钱呢。
“趁那津城还在咱们手里,抓紧时间把城里的东西都搜一搜。不能便宜给小倭狗!”
徐小凤笑笑,“把府库里的东西带走就好,至于那些倭人的,就不要再去动了,我们已经租了倭人的志贺岛一百年,以后咱们还要常在这那津湾里混呢,不要把关系搞太僵嘛。”
王宝枪则有些不太理解。
“咱们为何要租他们一个荒岛呢?那志贺岛虽然位置挺重要的,进出那津湾的必经之处,可这么一个破荒岛,咱们又带不走!”
“搂草打兔子,也是顺便嘛。”徐小凤道,“再说了,我觉得以后这那津港肯定还能更热闹,咱们提前抢占一个岛,以后肯定不会亏的!”
“说来这次你们打一架,还挺值呢,一下子进帐五千多金币,我们这趟船,五船货都没这么多收益。”
“哈哈哈!”众人大笑。
“坐等收钱吧!”
第1437章 守护大名
倭国。
飞鸟京,净御原宫。
苏我马子在大极宫中正在谋划一件大事,他准备在飞鸟净御原宫东北建立一座新的皇宫。
不过也有不少人反对,认为新宫离净御原宫太近,不如干脆修建一座新京。
倭国传统,每个天皇继位后,都会修建一座新皇宫,不过倭人皇宫无法与中原的皇宫相比,甚至连中原皇帝的行宫都比不上。一座倭皇宫,其实也就是不大的一个建筑群,除了天皇的宫殿外,还有朝廷的办公场所,而官员百姓的居所却并不在旁边。
倭人皇宫与百姓居然的地方虽然统称为飞鸟京,可这京城却与中原完全不同,皇宫和城坊却是分开的。
“我们应当仿大秦的洛阳、长安两京,也营建一座新京,以里坊制建设,把皇宫和百姓里坊建在一起!”一名苏我马子的心腹道。把皇宫建在京城中,那么也有利于控制天皇。
数天商议后,苏我马子决定营建一座新京。
新的京都,将建在飞鸟京北面百里处,此地位于大和岛中西部,坐落于腾原盆地北部,东距倭国第一大湖琵琶湖仅十里,东西北三面都有山地环绕,新京城随腾原盆地向西南湾敞开为巨型口袋形状。
“腾原京南北长十里,东西长九里,大小相当于中原大秦长安城的五之一!”
一名在中原学习过建筑的倭国大匠向苏我氏等陈述新京的营建规划。
“南北共建十二条大路,东西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分为左右两京,各设四坊。朱雀大街建成后将成为我倭国最宽广的道路,宽达六丈,西侧还有一丈多宽的侧测用以排水,路尽头就是朱雀门,由此往南则是京城南大门罗生门,各大路之间设以小路相通,大路和小路一起围城坪町。”
六丈多宽的朱雀大路,这么宽的城中道路,让苏我氏等一众倭国官员们都大为惊讶,这真是大手笔啊。
有人道,“长安和洛阳城里也没有这么宽的街道吧?”
苏我马子脸色不太好看,“长安的朱雀大街长十里,宽五十丈!”
这下那人惊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宽五十丈?
而他们的朱雀大路宽六丈,他就觉得不得了了,五十丈啊,这得多宽啊。
这么宽的城中街,岂不是太浪费了。
苏我马子倒也知道倭国和大秦的差距,没有盲目的想要复制一座长安或洛阳城。
“城中大小路边,都要修建侧沟,以利于排水,新京不要再跟从前一样,到处都是污秽横流了。另外还有一点,仿长安城,皇宫建于京城之北,宫城外则是皇城,里面为朝廷诸司衙门,再外则是坊区民居。”
“大臣,腾原京东有青龙香具山,西有白虎亩傍山,北有玄武耳成山,南有朱雀吉野山,四神守护,可佑长久兴盛!”
苏我马子听了很是高兴。
“营建新都,以后万象更新。以后,大家不要再称为我大臣,今后要叫我大将军。”
苏我马子有意想要去天皇化,故此他现在想借大秦的影响力,重建一套制度。
下设四郡五十四县,上设节度使衙门和三司使衙,原大和朝廷的百官将都改换成节度使统领的三司使衙门,不过节度使由倭王担任,故此苏我氏不可能真的把权力交到节度使衙门手里,他以朝廷所授征夷大将军印,开设幕府。
由他的幕府代节度使衙来控制三使司衙门以及地方的四郡五十四县。
过去,物部氏代表守旧势力,一心维护部民制,后被掌握军事的苏我氏所击败。后来,厩户皇太子一边的皇室派一心想要尊崇,以加强皇权,削夺贵族和地方豪强势力。
如今苏我马子独自回国,自然要借机清洗保皇派。
“秦天子对佛道有很好的管理制度,这很好,我认为,我们当学习。”苏我马子说如今倭国的佛教过于兴盛,甚至不受管控,这很不好。因此也要把中原那一套拿过来,要设立度牒考试制度,要禁止僧人在城坊村集修寺居住等。
抑佛同时,苏我马子则崇儒。
对于中原的制度,他几乎完全照搬。
废除部民制,废除皇室的屯仓和贵族的庄园制,仿中原均田令行班田制,同样征收两税。
并建立府兵制。
地方郡县,一样设立太守郡丞都尉以及县令县丞县尉主簿等官,甚至还要大力推行郡县官学。
另一方面,苏我马子为了争夺贵族和地方豪强们的支持,也还是对他们的利益多有保留照顾,他也仿大秦,在倭国设立九品十八阶官阶制度。
倭王兼任节度使为从二品,倭王世子也视为从二品。而征夷大将军也为从二品,三司使为正三品。四郡太守为正四品,五十四县县令为正七品。
所有官阶皆奏请天子授封,三品以上为公卿,四五品则可以上殿议事,为殿上人,五品以上都皆为贵族。
贵族可以世袭职位。
五品以下为流官。
贵族们不但拥有世袭职位特权,还能拥有许多其它特权。
对于地方实力豪强们,苏我马子则以幕府之名,授给他们太守、县令等职,并令他们统领府兵,守护地方,赐为守护大名。
朝廷的贵族公卿,与地方的守护大名,其实都是为了争取这些实力派的支持,故此对他们原有的利益给予保留。
公卿和大名们,都各有封邑,可以拥有自己的规定数量的食邑庄园,以维持他们的利益。
而苏我色也通过这种分封赏赐,换取这些实力派们的支持,以达到取代天皇控制倭国的目的。
这么一来,苏我氏的幕府便能架空倭王的节度使衙门。
“将军!筑紫那边送来急信!”
苏我氏的改革很顺利,推出全面计划后因为照顾到各方实力派的利益,倒是得到拥护。
这时一封筑紫送来的急信,让苏我马子有些意外,仔细看过信后,他沉默许久。
“这些秦商太过嚣张!”苏我虾夷说道。
苏我马子摇头。
“筑紫村上还是很识大体顾大局的,他的处置很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赔点钱了事,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苏我马子想了想,“替我起草一封表奏,我要表奏筑紫村上为征夷大将军幕府司马,正三品阶,表奏其子筑紫松下任筑紫郡太守,正四品阶,为筑紫守护大名,封筑紫家一万石食邑。”
“父亲,村上如此懦弱无能,为何还要如此重用他?何不趁机夺了他的官职,另派我苏我氏族人接替?”
苏我马子却摇头。
筑紫家可是筑紫岛上的世代豪强,实力不弱,再说了,筑紫氏的处理很合他意,大事化了不惹大秦,正是他们现在需要的。
“不必再说了,就这样写吧!”
第1438章 满载而归
“那个徐小凤!”
苏我马子皱眉摇头,“待我亲自向天子表奏一封,就请以志贺岛设为筑前县志贺乡,志贺岛上土地委任徐小凤代理经营,请朝廷授封其为志贺大名,岛上土地为其名田!”
苏我马子要在倭国推行班田制,所谓班田制,自然是把所有土地收为公有,包括皇帝的屯仓和贵族的庄园,然后把这些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