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挨街挨巷的清理,只要是活的,都必须跪降,谁敢持械,就直接杀无赦。
每清理干净一条街,就交接一条街。
另外,他还下令,禁止抢劫。
因为秦军禁止抢劫。
当高达城的新罗降军开始接替清理街巷后,效率大增,因为他们并不要活口,他们只要投降就行,不降的绝不废话,直接就是弓射刀砍杀死再说。
阿远他们忙了半天,抓了三个拒不缴械反抗的新罗兵,又俘虏了许多投降的新罗百姓,然后清街的差事交给新罗人,他们接着负责搜查被清空的街巷商铺宅第。
搜查战利品这活,当然更安全轻松。
虽然搜出来的东西不能私藏,可大家还是挺兴奋。
一箱箱一车车的东西被搜出来,然后运到七重城外。
城外,跟随军队来的那些大小商人们早就已经等的眼睛都红了。
刘仁轨为了抢时间,对战利品的处置很干脆也很简单。
军队负责搜查清缴,然后直接搬到城外,稍加整理后,便直接向商人们拍卖。
从俘虏到牲畜,从金银到钱帛,甚至连家具等都没放过,能卖钱的通通拍卖。
价格上,当然很优惠。
商人们一个个红着眼睛到处抢购。
因为七重层的顽抗,刘仁轨对七重城下达了发卖为奴之令,所有城中之人,不论官民皆拍卖为奴,直接就卖给那些随军的商人们。
战利品拍声所得,直接拿出了三成来发给将士们做赏赐,引的一片欢呼叫好之声。
仅仅三天,七重层就成了一座空城。
能拆的全都被拆走了。
刘仁轨留下一个营看守,并把伤兵留下后,便带着军队继续前进。接下来刘仁轨的左路军一路高奏凯歌,却是再没碰到七重层这么顽强的了,一连三座城池,皆不战而降。
加上右路军攻破的四座城,刘仁轨短短时间,已经拿下了新罗九座城。
第1490章 无法无天
百济道,熊津城。
承宣布政使司衙门签押房。
左布政使杨温、右布政使韦挺站着迎接左都督指挥使席君买,右都督指挥使王君廓,还有左提刑按察使岑文本,右提刑按察使宇文士及。
自长孙无忌回朝拜相后,百济道便取消了宣抚使一职,临时设置的位于三司使之上的宣抚使撤消,百济道恢复了三使司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的局面。
不过今天,三使司的六位长官,却是难得齐聚一起。
六位长官至布政使司衙门聚齐相议,也说明如今的百济道三司使虽说互不统属,实际上已经是以承宣布政使司衙门为首了。
左布政使杨温字恭仁,是隋朝皇族宗室,观王杨雄之子,在隋曾任吏部侍郎、河南道大使等职,江都之变后任吏部尚书,归长安后,做了李渊的宰相黄门侍郎。后归秦,这些年慢慢的又得到重用。
而韦挺,是关中京兆韦氏家族,他父亲是隋民部尚书韦冲。这两位如今主持百济道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等。
“新罗紧急送来一道急书。”
杨恭仁开门见山,拿出一封书信。
刘仁轨率军攻入新罗,连战皆捷,攻破新罗九城。新罗贵族们也是惊惧万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秦军反应这么迅速。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刘仁轨个人决定,还以为是洛阳那边如此反应迅速呢,于是连忙向大秦遣使谢罪。
一面派人去洛阳请罪,一面又派人来熊津城,希望大秦能先停止进攻。
“要不是新罗人的这封请罪信,我都还不知道刘仁轨居然已经出兵新罗,还连夺了九城,真是有本事啊。”
杨温一边说着一面目光望向两位负责百济道军事的左右都督指挥使。
席君买看过信后,也很意外。
“杨公,此事我也是刚听说。”
席君买目光转向王君廓。
“刘仁轨没有事先通知过我。”王君廓冷声道。
杨温不满的道,“那这就奇了怪了,简直是有鬼了。他刘仁轨是得天子信任没错,是羽林郎出身,简在帝心,但是他也只是百济道东明郡的太守而已。他要出兵新罗,不说经过朝廷,起码也得先经过百济都督指挥使司吧,你们两个都督怎么能说不知情呢?”
“确实不知情!”
席君买和王君廓在百济多年,可谓是老资历了,但如今朝廷撤消了宣抚使,三使司格局下,都督指挥使司确实已经不如承宣布政使司了。
“那究竟是刘仁轨胆大妄为呢,还是你们都督指挥使司玩忽职守渎职之罪呢?”
负责刑名司法以及拥有监督之权的提刑按察使司的两位长官,宇文化及和岑文本也是很惊讶。
“杨公,我以为现在还是先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主,至于追究责任,可以先放一下。”
宇文士及道。
“事情还不够简单吗?”
“可我们也不能听新罗人一面之辞啊,既然事情是刘仁轨弄出来的,总得先听听他的话。再说了,刘仁轨率军攻入新罗,连破九城,这也未必就是什么坏事啊,所以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调查,不急于下结论。”
宇文士及与王君廓一样,都是当初流放到百济的长流罪官,这些年凭借着平定百济之功,一步步又做到了三司长官之位,他自然还是比较向着一起并肩战斗过的两位都督的。
岑文本也是差不多态度。
“这事情还真是奇怪,怎么刘仁轨突然就出兵新罗?”
“莫非是贪图军功?”
“若只是贪功,他凭什么可以召集东明郡的所有卫府营兵和民兵?大家为什么要跟着他一起疯?”
没理由啊。
杨温则认为,新罗人的请罪书都到了,刘仁轨若不是有意的,那他也应当早就有报告上来了。
现在城都破了九座,却没个理由,这不能原谅。
他们都知道刘仁轨是极得皇帝信任的一个年轻将领,天子门生。
但无论如何,他也没有理由这样隐瞒三使司衙门,擅动兵马。
“立即查一查。”
席君买道,“我去找下锦衣卫、皇城司还有枢密院和兵部在我们百济的人,问问他们到底是什么情况。”
第二天一早,六位三司使再次齐聚。
事情已经查的很清楚了。
新罗国王忽然去世,然后内乱,刘仁轨得到消息后马上出兵,都没先奏报朝廷,也没跟三司使打招呼。
“这个刘仁轨,出兵都十天了。”杨温拍着桌子。
王君廓却是那副冷面孔,“事情已经弄清楚了,刘仁轨是以发生叛乱,紧急动员平乱为由调动兵马的,这倒不算擅动兵马。他调兵的时候也马上写了报告派人送过来,不过因为送信人路上生病耽误了点时间。”
“你意思是刘仁轨一点问题没有了?”
王君廓很不客气的顶回去,“有什么问题?新罗人的行为难道不是叛乱?刘仁轨作为边郡太守,发现叛乱第一时间率兵平乱,难道有错?他现在十天破了九城,这难道不是大功?”
杨温很不满的道,“刘仁轨只是一个太守,新罗是朝廷的藩属国,不是东明郡下的县乡,要平乱,他也得先奏请朝廷。”
“他奏请了,只是送信人路上耽误了。”
“可他没等回复。”
“军情紧急,平叛如救火,耽误不得。”
王君廓与杨温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这时岑文本便过来打圆场,“好了,既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好办了。刘仁轨呢,确实做事有些不太守规矩,当然,新罗人叛乱也确实是事实。好在刘仁轨出兵新罗,结果还是好的。眼下我看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刘仁轨出兵的事实,而是新罗人现在已经派人来请罪求和,我们要如何回复呢?”
王君廓冷声道,“回复个屁,他们既然有种叛乱,那就洗干净屁股,等着被灭杀吧。”
“这事情还是当由朝廷决断吧?”岑文本道。
“刘仁轨是边郡太守,我是边道都督,遇叛乱,自当平定,何需处处等待朝廷,惊扰圣人?我今日就要以都督指挥使司衙门名义下令,召集百济卫府营兵和部份民兵,也要杀到新罗去平定叛乱,支援刘仁轨!”
“王都督,你说话可要负责!”杨温恼怒。
“我当然为自己说的话负责。”王君廓说完,便甩袖离开了。
“席都督,你身为左都督,难道不应当拦着王君廓吗?”杨温问。
左都督指挥使王君廓笑了笑。
“抱歉,杨公,我认为王右都督的话并没有错,新罗人既然敢叛乱,那我等边将自然就要镇压,我也先告辞了,对了,杨公文笔好,就代我等向朝廷详细说明下这里情况好了。”
两位都督离去,杨温气的面色发青。
“这些跋扈的武夫,无法夫天了。”
“杨公,切莫如此说,他们也是根据紧急动员法用兵的,并非无法无天。”宇文士及提醒老朋友杨恭仁。
第1491章 韩侯
洛阳。
宣政殿。
皇帝召开御前会议,宰辅等重臣参与。
“新罗已经连续派遣多批使者前来洛阳谢罪,贡篚相望,并请求皇帝册封世子金春秋为新王,让他回国继位。”
锦衣卫都督黄君汉奏报。
皇帝罗成坐在龙椅上,“诸位大臣议一议吧。”
中书左侍郎房玄龄奏言,“新罗贵族先是国王病逝时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不肯奏报朝廷,然后又暗中扶立新君,此为叛乱,如今因百济东明郡太守刘仁轨出兵迅速,连丢多城,才惊惧之下派使者来京请罪,说要迎立金春秋回国继位,这更是欺君!”
平章事、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曾任百济道宣帅数年,对新罗情况较熟悉,此时更是认为当抓住机会,一举发兵平灭新罗,如此进去便可彻底掌握朝鲜半岛,为下一步平定东瀛,然后彻底安定东海做好准备。
“圣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今新罗贵族叛乱在先,我们绝不可错失此良机。”
连门下左侍郎王珪也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有机会不灭新罗,那么将来子孙时再来打新罗,就不免要事倍功半,徒增耗费。
“枢密使?”
罗成问徐世绩。
徐世绩是第一任安东道宣帅,也曾代管过百济,对朝鲜半岛他更有发言权。
“圣人,臣这里还有一个今早刚收到的好消息,还没来的及奏报,现在就当是个惊喜告诉圣人。刘仁轨统兵四万,于新罗买肖城与新罗军大战,败其二十万大军,斩首八千,俘虏三万余,缴获战马三万八千余匹,兵仗粮草辎重无数,并夺得重镇买肖城。”
这个消息在殿上一宣布。
宣政殿的一众宰辅重臣们,纷纷以手中玉笏拍击掌心,连皇帝罗成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个刘仁轨,胆子大,本事更大。阿达城兵不血刃拿下,七重城更是打出了我大秦威风,想不到这么快又来了个买肖城大捷,以一郡之卫府营兵加上民兵不过四万之数,却能败新罗二十万众,了得。”
皇帝十分高兴。
新罗买肖城在七重城之南,新罗一面向朝廷请罪,一面又调集举国之兵在买肖城守卫,以阻挡刘仁轨进攻之路,意图屏卫都城。
可是谁又能料到,刘仁轨依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以一郡之兵,攻一国之军,四万对二十万,以一敌五,依然大胜。
平章事、兵部尚书李靖道,“朝鲜安东、百济两道部署卫府营兵不过三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