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从名字来区分了,比如太子这一系,儿子都是元字辈的,如皇长孙元佑。而如皇长子长卿这一支,儿子取名都是高字辈的,如他的长子高燧,次子高煦,三子高明等。
  皇帝几十个儿子,每个儿子传下去的都有一个不同的字派。
  甚至宗正寺已经为皇家各支都拟定了一个八十一个字的辈谱字派,每一支可以没用八十一辈。
  皇家几十位皇子,就开启几十家分支,每支有自己的一本拟定的八十一字辈谱字派,而皇帝的兄弟、从兄弟们,也是如此,各有各的字派辈谱,全都登记在宗正寺的,取名时不能乱来。
  存孝的儿子们取名,就都是德字辈的,如德秀德芳德林德昭等。
  嗣业的儿子,则都是允字辈的。士信的儿子们,则都是济字辈的。


第1533章 钦定太孙
  皇帝在听到这些皇家儿孙年轻一辈的名字时,虽然一时间记不清这是哪个,但却能从他的名字中听出他是孙儿辈还是曾孙辈的,是存孝家的还是嗣业家的,又或是自己家的。
  等到自家儿孙们上来一一拜过后,姐妹、女儿等外嫁女也都带着自家的儿孙们上来拜见。
  都是一家一家的上来拜,一次就上来几十数百人,也是人丁繁盛。
  “若是太上皇还在,看到今日我罗家这兴盛之景象只怕会无比高兴。”
  八十多岁,还老当益壮的日落王罗艺有些感叹的道,“当年,我父亲不过襄州一破落小民,后投身军伍,才算为我们罗家在长安朝廷挣得了一个贵族之位,他绝对想不到,咱们罗家最后居然还出了皇帝!”
  是啊,谁又能想到呢。
  当年罗贵从襄州出来闯荡的时候也根本想不到这些,当年他把长子赶出府赶出长安的时候,也不可能想到,那个老实木讷的长子,离开了长安后,居然还能生出一个皇帝来。
  他也算沾了光,自己凭本事从农夫到将军,再到开国郡公,而罗成称帝,天子七庙,追封七世祖,罗贵也凭着未见面的儿孙福气也进了太庙之中。
  罗成看着挤满了一座大殿,甚至不少子弟已经站到大殿外去了的家族兴盛景像,笑着道,“就凭今日这气象,我大秦起码三百年之内可兴盛,至于三百年之后,就要看这后世的子孙们能不能争气了。”
  罗成打下江山,并开创了长达三十八年的开元盛世,而现在他要传位给太子嘉文,太子有摄政二十年的经验,现在又有罗成愿意为他保驾护航再送他一程,那么凭现在朝廷余威,加上太子的能力,太子在位期间,起码也是能保证个二三十年的盛世景象的。
  “太子,新朝年号,可是已经拟好?”
  皇帝问。
  太子便叉手回复道,“宣政殿的御前重臣们经过商议,从十几个嘉号之中最终选取了天宝作为新年号,明年正月初一为天宝元年。”
  因为是皇帝自愿退位太上皇,所以今年不会改元,而是从明年开始。
  天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国泰民安,这个年号倒也确实是很大气的。
  “天宝,好年号,朕的开元,掀开了大秦第一个盛世,朕相信,嘉文你的天宝也会继续延续这盛世景象,将来史书记载,你我父子二人,开天盛世。”
  皇嫡长孙元佑已经二十多岁,脸上的胡须挺英武,相貌上极似皇帝,他比起太子嘉文来,天资要强的多。
  打小聪慧,悟性高,而且长大后也没歪,能文允武,他甚至还在十八岁那年偷偷化名参加了科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杀入会试,并成功取得贡士身份。
  金殿面试时,他往那一座,皇帝宰相们全都不由惊住。
  结果皇帝亲自面试问询,嫡长孙却都答辫的很好,最终,皇帝钦点了这位皇长孙为探花郎。
  本来他的成绩定个状元都不为过,毕竟会试时他的成绩就是会元,这可是糊名考试的成绩。但皇帝最后还是只给了他一个第三名的探花,本来是只想给他个三甲的,但想想年轻人挺有想法也很好,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探花。
  不过这位嫡长孙探花郎是个不太安份的主,十八岁中了探花之后,很快又考进了羽林宫讲武堂,此后,他向皇帝请求要到边疆去戍边,去体验察看边疆将士们的情况。
  皇帝破例又允许了,罗元佑以一个普通羽林骑士的身份,选择了并不安稳的亚美尼亚去做了边疆骑士。
  一呆就是五年。
  五年,虽然皇帝一直关注着,有人暗中保护着,可罗天佑却从一个普通的骑士火长,一直干到了大骑士的营参谋长。凭着屡屡立下的赫赫战功,几乎是一年一晋升。
  五年后,皇帝亲自下诏把他召回来,他带着许多疤痕,还有许多勋章,以及满脸的成熟回来了。
  这几年,罗成让元佑安心呆在东宫,跟着太子学习政务,其实就是已经对他极为赞赏,认可了这位皇家嫡长孙的能力,选中他做太子的接班人了。
  之前罗成也有些犹豫,认为元佑太过聪明,且性子不太安份,认为他是一个汉武帝刘彻那样性格的人,怕他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汉武帝。太过聪明的人,当皇帝其实并不太适合。
  因为他们会不甘心让宰相与天子共治天下,他们会刚愎自用,就如刘彻,还有杨广。
  杨广是一个聪明人,而且也是能文允武,其文才诗赋甚至是当时天下宗师级的水准,其马上的骑射本领也很强,可以说他当皇帝前,各方面表现都是极了得的,但最终杨广继位后,却没能持续他的大业之治,仅仅五六年后,就在高句丽折戟沉沙,最终被杀江都。
  太子嘉文天资差了些,可人好学,也谦虚,听的进谏言,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像皇帝那般大才,故此摄政时,都是十分倚重朝中的宰辅大臣们,在他摄政的这些年里,朝中气氛一直很好,政事堂和翰林院也没有什么大矛盾,都能尊奉太子,同时太子也很尊重宰辅,君臣和睦,相处融洽。
  不过打从亚美尼亚回来后,太子性子改了许多,能沉的住气了,耐的住寂寞了,面对枯燥无趣的政务学习,也能安安稳稳的去学。
  皇帝几次特意考他,发现他确实也是学进去了,对不少军国大政方针,现实弊端等,都有自己不错的理解和建议。
  皇嫡长孙罗元佑才是皇帝如今要退位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贤皇孙,罗成才真正放心提前交班。
  他提前退位,扶太子上马,再送一程,让太子安稳接班过渡,同时,也是要在他有生之年,确保皇嫡长孙元佑能够顺利立为皇太子,要看着皇太子储君之位稳固,不受其它影响。
  只要这事顺利了,那么接下来二三十年不但稳了,甚至再往后二二十年,也一样稳了。
  王朝稳过三代,那么就会进入一个惯性阶段,不出大意外,还能惯性前行百余年。
  只要这百年里,皇家再出一个贤明点的皇帝,那就能再次中兴,再振帝国,将来又能为帝国续命百年了。
  “元佑!”罗成向嫡长孙招手。
  英武的罗元佑上前。
  罗成一手牵起皇孙的手,一起牵起太子的手,然后将两只手放到一起。
  皇帝一双大手把儿子孙儿的手紧紧握在手中。
  “嘉文,明日父皇就将传位给你,明天你就是皇帝了。父皇今天就再下最后一道诏令吧。”
  “诏封皇嫡长孙罗元佑为皇太孙!”
  太子明日继位,皇帝今天却封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这里面可不一般。
  皇嫡长孙和皇太孙身份相差巨大,就和皇子和皇太子一样,加了这个太子,就有了储君身份。
  可太子还在,却并立太孙,这实际上就是强调元佑将来的储君身份。
  正常情况下,当是明天太子继位,继位之后,嘉文再以新皇的名义册封自己的嫡长子为皇太子。
  可现在,皇帝罗成却赶在传位前一天,当着所有皇家宗室的面,诏封元佑为太孙。
  这是要向太子和所有皇族宣示,罗元佑的储君之位不由嘉文册立,而是由他这个开国皇帝来确立。
  而一旦确立,将是不容更改的。
  嘉文立的太子,将来或许还可能会有更立,但罗成立的太子,嘉文能废能换吗?
  虽然说若是罗成不在了,也许嘉文也一样能换,可除非是太子犯下了什么极重的大罪,否则,他无法轻易更换。
  已经性子沉稳的元佑,也不由的惊讶变色。
  倒是太子嘉文,听完父亲口出宪章之后,却并没有什么异常反应,而是跪下口称接旨。
  “嘉文,你明白父皇的意思吗?”
  “儿臣明白,儿臣向父皇与皇族宗亲明誓,将来定传位于太孙。”嘉文对天明誓。
  罗成点头。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朕其实不是不放心你,只是储君为国本,不可轻易动摇,一动摇就会带动整个国家根基动摇,所以不得不慎重。元佑是朕选中的好孙儿,将来由他来继承你的皇位,来继承朕打下的这座江山,朕放心。”
  “元佑!”
  罗元佑上前,跪谢君恩。
  “你也要记住,今天皇爷爷为你破例出格,诏封你为太孙,明日你父皇再册封你为太子,但是,你也要牢记本份,要谨守孝道,若是你走上岐路,惹的朝野共弃,天下怨愤,你父亲也一样可以再废你,明白吗?”
  “孙儿谨记皇爷爷教导!”罗元佑感激万分,有皇帝的这道诏令,那他这个储君就是双重加固,可安心当太子了,就如当年他父亲,本来在皇帝诸子中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会哄皇帝皇后开心的,甚至都不是最受臣民们喜欢的,可就因为皇帝一直紧持维护太子的储君之位,所以太子才能一路顺利走来。


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皇帝在无数大秦封侯贵族、朝廷大臣的目视下,在无数大秦友邦、臣藩使者的目光中,将象征着天下至尊权利的传国玉玺交到太子嘉文的手中时,这一刻,无数史官奋笔记下。
  这一刻,也成为了过往的历史。
  一个旧时代落幕了。
  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
  开元盛世结束了,但继之而起的将是天宝盛世。
  “嘉文,这柄星辰六叶锤,乃是朕第一件武器,朕用他打下这万里江山,如今天下安定,四海祥和,但朕今天仍要将这把星辰六叶锤交给你,朕希望你记住一句话,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帝国虽大,然忘战必危。就让这把天外陨铁所铸之星辰六叶锤,从此成为我大秦皇帝的权杖吧!”
  新皇在众人面前,再次跪下,双手接过这柄战锤。
  这柄战锤是实战武器,因此既不奢华也不耀眼,有点灰不溜秋的,没有半点镶金嵌银,可这不起眼的铁锤捧在手里非常的有份量,这本是骑将的马上短兵钝器,但现在他被皇帝赋予了另一项特殊的意义。
  它代表着皇权和武力。
  这是一把战锤权杖,在以前,华夏王朝的皇帝们用冕冠衮龙袍和玉玺来代表皇权,而现在,皇帝传给了太子传国玉玺后,还另把自己曾经的武器六叶锤交给太子,使其成为传国的战垂权杖,就是要让大秦罗氏子孙们代代相传,不要忘记这江山是如何打下来的。
  嘉文左手传国玉玺,右手战锤权杖。
  罗成又为他亲手戴上了十二毓天平冠,为他穿上十二纹章衮龙袍。
  五凤楼,则天门。
  五阙楼上和楼下则天广场上的无数诸侯、官员齐齐向新皇跪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