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大人!你这是何意!”
魏德藻勃然变色,怒喝道。
方岳贡愕然道:“额,魏大人,孙督师乃是国之名将,于军务最是精通不过,又是兵部侍郎,给孙督师看一看有何不可?您不会如此小气吧?国家重事为重,些许浮名,先放在一边吧……”
方岳贡就是摆明了不交给魏德藻,笑话了,自己能够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如果皇上不偏不倚的话,那这奏章第一个就应该交给你了,交给我,那就是让我们两个赶紧想对策啊……
孙传庭看吧,轻轻探口气,神色暗淡,递到了魏德藻的手里,朝中的重臣一个个都传阅了一遍!
鸦雀无声!
这个朱杰还真的敢干啊!特么的,一口气斩杀三十七人,还有两三百人关入了刑部大牢,只怕这些人也在劫难逃了吧?两百多人啊,这可是两百多人的将领,整个南京十四卫只怕都要被拆散了架子了,从指挥使到百户,十四位一共方才多少将领?六百人?撑死了!一下子就给拿掉了接近一半了,那南京十四卫还怎么运转?
“皇上,皇上啊!朝廷绝对不能让朱杰如此横行无忌,肆无忌惮啊,这、这是要谋朝篡位啊!皇上,请皇上即刻下旨缉拿朱杰回京法办,严惩不贷!”
第四百六十七章 骤起波澜,明枪来袭(四)
魏藻德首先总震惊之中反应过来,跪倒在地,气急败坏的奏道。
“请皇上即刻下旨,缉拿朱杰回京,严惩不贷!”
有了魏藻德带走,大殿之中的大臣们一下子跪倒了一大片,向着崇祯再次弹劾朱杰,这一次,比之刚才的攻讦更加的凶猛,崇祯的处境则是更加的艰难了!
崇祯呆呆的坐在龙椅之上,刚才自己还有理由搪塞过去,现在呢,可是如何是好?
崇祯将眼光看向了方岳贡与孙传庭,向着两个人问计。
两个人现在同样是急的满头大汗,刚才起码还有几个人在支持皇上,支持自己两个人,现在呢,一个都没有了!一口气斩杀这么多朝廷将领,逮捕这么多朝廷将领,这个朱杰是疯了吗?不要说朱杰,即便是皇上,也绝对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事啊,即便是皇上下旨,六部与内阁也绝对会给他封驳回去的!
可是,即便是在不愿意出头,这个时候也必须要站出来了,不然的话,皇上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皇上,虽然哗变是任何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镇国公跟史可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则,毕竟是事出有因,奏章中已经写明了,是有人暗中唆使,方才发生了哗变,而不是因为镇国公整顿军务不当造成的,臣以为皇上下旨警告一下镇国公跟史可法就行了,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反而是,唆使哗变的幕后主使才是朝廷要严加惩戒的!”
方岳贡躬身奏道。
“方岳贡!你什么意思?即便是哗变是有人在暗中唆使,此事也是有朱杰而起,如果不是他整顿军务不力,如何会激化军中矛盾?五千人的哗变啊,如果是放在别的地方,五千人足以占领一座府城了!事关大明江山千秋万代,岂能呵斥几句了事?”
魏藻德厉声喝道。
一旁的李邦华附和道:“魏大人说的不错,方大人,虽然镇国公功勋盖世,能力卓越,然而,有功则赏,有过责罚,这是不容置疑的,五千人的哗变,大明立国以来,都未曾发生过,更何况,镇国公未经请旨就直接斩杀军中将领三十七人,更是肆无忌惮,他眼中还有皇上吗?不予以严惩,日后各地督抚纷纷效法,如何了得?皇上,臣以为必须严惩不可!”
李邦华向来严正端方,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对于朱杰这样的行径实在是深恶痛绝,三十七条人命啊,说杀就杀,如此严苛,想要逼迫南京卫所造反吗?
方岳贡仅仅几句话,就激起了朝中十数位大臣的反驳,一个个言辞激烈,连方岳贡都给卷入了进来,方岳贡都要哭了,特么的,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啊……
崇祯脸色铁青,看看,看看!朱杰这个小子啊,在朝中,哪里还有人待见他?简直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啊,群情激愤,可是如何是好?而且,如此在南京大开杀戒,哪里能成?那里可是南京,不是北京,天高皇帝远,没有自己这个皇帝镇着,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那可不是逼着南京的勋臣们造反吗?有人唆使?那是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是勋臣们在背后捣鬼啊,可是这些勋臣,一个都有丹书铁券傍身,处置一个,到时还可以,全部都给处置了,怎么处置?这大明朝的江山可是人家祖上帮助太祖皇帝跟成祖皇帝打下来的,现在将这些勋臣都给收拾了,那天底下的人还不都得骂朱明家的人忘恩负义,寡恩薄情吗?
“你们真的都想让朕严惩朱杰,将其召回京师?”
崇祯缓缓地说道。
“皇上,难道我们还有其他路可走吗?”
副都御使杜禅愤声道,“一到南京,就一永兴银行收敛钱财,逼迫南京数十家钱庄倒闭或者搬迁,目无法纪,此罪一也;私闯文渊阁,将文渊阁中《永乐大典》库藏搞得乱七八糟,此罪二也;一到南京,杀人立威,斩杀指挥使段科等七人,残暴不仁,此罪三也;未经请旨,斩杀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兵部侍郎左小青,此罪四也;五千人将士哗变,此罪五也;未经请旨,缉拿南京勋旧卫国公徐洪基等人,此罪六也;未经请旨,斩杀军中指挥使以下将领三十七人,此罪七也,七桩重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安天下臣民之心!臣请皇上将朱杰缉拿归京,交由三法司共审,处以极刑!”
崇祯的脸色完全黑了下来,这是听到的最残酷的弹劾了。
“处以极刑?杜禅,你让朕将朱杰处以极刑?一旦满洲鞑子入侵,你率兵抵御强敌吗?”
崇祯怒气勃发,狠狠地一拍书案,站立起来怒吼道。
“皇上!”
杜禅脖子一梗,答道:“鞑子入侵,自然是有将领抵御,臣是文臣,不谙兵事,然则,不能因为这个,就不严惩朱杰了,难道堂堂大明就再也没有能臣名将了吗?不诛朱杰,如何安抚天下民心!”
孙传庭站了出来,喝道:“杜大人,此言差矣!第一,你说朱杰借机敛财,可是永兴银行在南京从无强买强卖,其他钱庄竞争不过,怪得谁来?下官到时听说兖州候吴玉昌等人差点就将皇上亲赐的牌匾都给拆了,到底是谁仰仗权势欺行霸市,强敛钱财?第二,你说私闯文渊阁?文渊阁遭遇暴徒袭击,文渊阁的衙吏守护不力,天威军方才及时出手保护,何来破坏之说?第三,段科等人身为军中将领,点卯未到,反而跑去青楼宿醉,难道不该斩吗?不斩何以严明军纪?第四!身为南京守备,韩赞周等人密谋掉级锦衣卫突袭宝船厂,甚至防火烧厂,左小青违误军令,难道不该斩吗?至于军中哗变,虽然不该,也是有人唆使,不能幕后元凶,反而降罪与朱杰与史可法,是何道理?这些被缉捕的将领怂恿将士闹事哗变,等同造反,不诛他们九族,就已经是便宜他们了,你如何能够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方岳贡只是一个文弱书生,谨守孔孟谦和之道,自然不是这些人的对手,但是孙传庭不一样,除了孔孟之道,他可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什么场面没有遇到过?加之才华横溢,对朝堂的形势洞若观火,一出头,就直指这些人的要害,问的杜禅瞠目结舌!
“退朝!”
崇祯终究没有敲定如何处置,黑着脸直接下旨退朝!
第四百六十八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
“陈大人,陈大人!”
从乾清宫中走出来,魏德藻气急败坏的追了上来,喝问道,“陈大人,您是怎么了?今天这个形势你也看到了,只有我们同僚们联起手来逼宫,皇上一定会让步的,绝对可以扳倒朱杰,可是,可是您为什么不站出来?这件事情可是我们两个人联合发起的!”
魏德藻很是不满,在朝堂上,魏德藻数次向着陈演使眼色,让他站出来,可是陈演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就是不理会这个茬儿,魏德藻气的两眼冒火,最终独力难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上传旨退朝了。
“扳倒朱杰?”
陈演不屑地笑道,“魏大人,您也太小看朱杰了,你也太小看皇上保护朱杰的决心了,更何况背后,懿安皇后可是还没有露面呢,我们就凭借着杜禅的七条罪状,就可以扳倒朱杰?这简直就是笑话!”
魏德藻神情一滞,不满道:“陈大人,您未免也太高看朱杰了吧?怎么就不能扳倒他?”
陈演摇摇头,答道:“魏大人,您要清楚,杜禅拿出来的七条罪状,除了南京哗变之外,哪一条能够站得住脚?即便是朱杰就是做下了,那也不过是处置失宜而已,不要忘了,皇上可是赐给他天子剑,让他在南京便宜行事了,不要说,这些人每个都有取死之道,哪怕是就是有些不妥,皇上也没有理由直接拿下朱杰的!不可能的,要知道,朱杰可是皇上心目中未来唯一能够抵挡住满洲鞑子的帅才,他怎么会自断臂膀?”
魏德藻脸色登时黑了下来,不满道:“既然我们扳不倒朱杰,干嘛还费这个劲儿?好玩吗?陈大人,你这是拿满朝的同僚们在开玩笑!早说不就是了?我们干什么强出头?反正死的是南京的勋臣,跟我们有半毛钱关系?平白的往死里得罪朱杰,被这个小子记了仇,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演淡淡答道:“魏大人,我们这样做,自然是有这样做的道理,起码,我们要让皇上知道,朱杰在群臣之中有多么不得人心,皇上总不能永远都这么偏向袒护朱杰吧?更何况,我们又不是一定扳不倒朱杰,只是,你们的着眼点出了问题而已……”
魏德藻心头一动,低声道:“陈大人,你难道还有什么锦囊妙计?”
陈演微笑道:“当然了,没有金刚钻,咱们干什么揽这个瓷器活?”
“计将安出?”“启奏皇上。”
陈演阴阴一笑,答道:“魏大人,皇上在意的不是朱杰到底犯了什么错,也不是他犯得错有多大?那些勋旧死不死跟皇上有半毛钱关系?皇上的江山稳固不稳固跟这些勋臣还有多大关系?一群蠹虫而已,皇上从来没有真正放在心上;皇上最在意的是他的江山牢靠不牢靠,只要皇权稳固,江山不倒,他就不会听从臣子的意见,将朱杰给杀了!当年到了一个袁崇焕,就已经够他暗自后悔的了!”
“你的意思是?”
陈演沉声道:“叫上李邦华大人,咱们三个人晚上夜入皇宫,嘿嘿,一定可以将朱杰给扳倒,天威军已经在朱杰的控制之下了,即便是没有担任督师,又有谁在天威军的影响力能够超越朱杰?现在他又将天威军的嫡系精锐安插进入了南京十四卫,整编南京三镇,这才是他朱杰最犯忌讳的地方,历朝历代,那个皇帝会放心的将所有的精锐放在一个武将的手里?没有,绝对没有,你说是不是……”
“哈哈,陈大人果然是高瞻远瞩,神机妙算啊……”
魏德藻大笑起来。
晚上,崇祯刚刚用过晚膳,还在思想今天的事情,曹化淳就跑了过来,低声道:“皇上,魏德藻大人、陈演大人以及李邦华大人在宫门外请求觐见!”
“让他们进来吧?”
崇祯实在是不想见他们,但是三个阁臣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