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25…30万人,对岸兵力大约是30…35万人,其余兵力分布在二线梯队。”华西列夫斯基用教鞭指着地图解释道,“目前没有确切情报说明敌军在进攻出发地附近还有多少兵力,我们预计在40…50万左右,除上述提到的兵力之外,德军大约还得到了30万左右的伪军协助。因此,累计敌军分布在中央战场的总兵力在150…200万之间,坦克大概有3500…4000辆,是敌兵力最多,技术装备最为精良的战区。”
  “撤退战役损失情况怎么样?”
  “为掩护主力转移,地方部队、三线部队、游击队等使出浑身解数拖住敌军,总计损失大约在17…20万左右,重装备丢的不多。”华西列夫斯基回答得相当坦诚,“本来有关损失还可以更小一点,但有一部分官兵对苏维埃前途悲观失望、思想动摇,酿成了更多的损失,他们不是被德国人打败的,他们是被德国人吓倒的——开小差、溃散者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内务部队官兵化妆潜逃企图投降叛变。”
  斯大林点点头,神色异常严峻:红军在战场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部队士气一落千丈,特别是前次交还德军战俘、让出列宁格勒等重大事件发生后,更是人心浮动、思想混乱,部队上下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态度,只损失这点人数还算是好的——以往德军大举进攻之下经常是几十万、几十万地完蛋,这次居然不到20万人,而且还不是精锐部队,可见事前精心部署有多么重要。
  “敌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还会继续向前进攻么?”
  华西列夫斯基摇摇头:“非常遗憾,敌人到目前为止还非常谨慎,渡河分批次展开的,前后衔接得非常紧密,根本没有下手机会,甚至于明明知道我军在快速撤退也没有选择狂飙突进的办法来进行追击,依然一步步在考虑稳扎稳打。随着翻浆期的到来,德军停下了进攻节奏,准备在原地休整。另有情报显示,德军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伏尔加河两岸地区推动无人区,将上述区域内尚余留的民众全转移到西部国境地带去。”
  “希特勒想干什么?”斯大林不解道,“我们并未答应他500公里分界线的要求,这纯粹是他自己一厢情愿。”
  “无人区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麻烦。”一直没怎么开口的库兹涅佐夫插话道,“如果真确定为无人区,则该区域内进行游击战的土壤便不存在了,失去可掩护的民众和物资,游击战根本搞不起来。”
  “这可不行,游击战对我们很有意义。”
  “游击战成效其实不大,从没听说光靠游击战就能打败敌军几百万大军的,何况敌人还有近百万伪军作为帮凶,对我军情况知根知底且实力不弱,是反游击战的急先锋。”库兹涅佐夫无奈地一摊手。
  这倒没有夸大,现在东方各国国防军和俄罗斯民族解放阵线吸纳的部队大多是经过训练、身体状态良好的前红军投诚和俘虏部队,再加有德军的指导、装备和物资供应保障,无论在装备、士气还是作战能力上都超过一般红军部队,或许只比近卫部队差一点。可现在近卫部队同样损失很大,再说还有更重要的战役部署和战略要地等着近卫军,再也不能当大白菜那样无限制输出了。
  斯大林放弃了就游击战问题继续与库茨涅佐夫继续讨论的欲望,因为这一点他本人都不太相信,之所以现在重点提及游击战,无非是为了鼓励士气,靠步兵轻武器就能对付全副武装的机械化部队那才是神话。
  “你们判断下一步敌军将会采取什么动作?我不相信这150万以上的部队仅仅用来营建无人区。”
  “总参谋部经过讨论认为下一阶段敌军动向有三个可能,第一,继续向前进攻,试图找到我军主力进行交战;第二,转向北翼,与北方集团军群配合进攻莫斯科一线;第三,转向南翼,与南方集团军群配合进攻斯大林格勒一线……”
  华西列夫斯基说了很正确的“废话”,听得斯大林大皱眉头,看似总结得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把所有方向都列举出来了,一点指导价值和战略意义也没有,他有些恼火似地问道:“您认为什么选择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
  “继续后退,再让给德军500公里焦土地带,将他们的补给线延长到1000公里以上。”
  “你!”斯大林有些气急败坏,加重语气说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苏维埃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您的任何决定都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动不动500公里焦土地带实在太令人痛心了,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再往前500公里,敌人就要推进到乌拉尔工业区了,那是我们最后一个大型工业区,如果丢掉那里,我真的只能带你们去远东和西伯利亚打游击了。”
  “我知道,所以我在想办法布置反击,但现在敌人很谨慎,战场空间也不够,反击成效也不好。”
  “能不能先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发起对敌军南翼——也就是萨拉托夫一线的反击?”
  “不能。”
  “那能不能从下诺夫哥罗德方向对德军北翼发起进攻?”
  “同样也不能。”
  看着接近暴怒边缘的斯大林,华西列夫斯基耐心解释道:“那会减少我们在莫斯科方向的防御力量,结果很可能得不偿失。”
  斯大林悻悻然结束了问话,把头转向今天一直未曾开口的朱可夫,用不太耐烦的语气问道:“康斯坦丁同志,请您以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坦诚告诉我,您向我承诺的反击什么时候才会发起?”
  “很快了,马上就是秋季翻浆期,我军可立即发起进攻。”
  什么?华西列夫斯基和库茨涅佐夫面面相觑,朱可夫可从没和他们说起过这件事,他打算干什么?在领袖面前邀功请赏么?还有没有一点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有没有一点对红军数百万将士负责的态度?
  “很好,很好。”斯大林没想到对方回答这么干脆,立即高兴起来,“您打算先进攻哪支部队,盘踞在伏尔加河上游的德国第3集团军?”
  “不是。”
  “那是中游的第4集团军?”
  “也不是。”
  “那是什么?你真要准备去打沃罗涅日一线?你不是说时机还不成熟么?”
  “我打算去进攻盘踞在中亚一带的隆美尔所部。”
  “中亚?”不但斯大林,连华西列夫斯基都被吓了一跳,前两天党中央都已下决心准备放弃中亚了,为什么朱可夫还念念不忘,非要除之而后快。
  “可据我所知,隆美尔本人很不好对付,而且上次进攻已碰了硬钉子,
  “再硬的骨头也就是8…10万人,30万对付不了他,我用50万,50万对付不了他,我用100万!十个打一个,靠人命我也堆死他。”朱可夫从牙关里恶狠狠地挤出一句,“总而言之,打不过四个集团军群我还有理由,连一个德国集团军都打不过,议和后能有安稳日子过么?另外,中亚民族分裂势力如此猖狂,借着德国人的声势肆意妄为,大肆屠杀我们的群众、党员和干部,如果不加以雷霆报复,他们独立后只怕更会变本加厉!”
  朱可夫这话很对斯大林胃口,在后者心目中,西部那些民族向往欧洲、文明程度更高,看不上俄罗斯追求独立还情有可原,可中亚这些鞑靼人也敢跑到苏维埃头上作威作福,简直不能容忍,这不就是个化外之地么,要那么多人干什么?
  “很好,很好,您考虑得很不错,确实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苏维埃暂时打不过德国人可以,但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国家。”斯大林大手一挥,“能让我听听您的具体计划么?”
  “当然,我今天就是准备和您汇报的。”朱可夫走到地图前,“隆美尔所部是德军最精锐的装甲集团军,有沙漠作战经验,对中亚地形适应很快,但他们有个致命缺点——严重依赖补给。随着天气转冷,中亚地区天气开始恶劣起来,无论空中运输和地面物资输送都会遇到困难,而这种机械化部队需要的物资又是当地分裂势力难以提供的,因此我的策略是用50万军队盯住他,用另外50万部队去窒息他的补给线,大雪封山时,骑兵可比汽车管用。”
  “您不打算消灭他?”
  “那要看有没有机会。”不过接下去他说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第96章 曙光(5)
  “隆美尔所部均是德军王牌部队,有很强的战斗力,战斗意志非常高昂,硬碰硬不是个好选择,即便勉强对其四面包围也可能被对手强行冲出,这也是为什么上次我们动用30万部队围追堵截依然不能奏效的道理。但补给线是其致命弱点,一旦我用重兵封锁补给通道同时不和他交手,敌人要么来进攻有50万军队组成的庞大集团,要么眼睁睁窒息而死。”
  “希特勒会放弃这个集团军么?如果我们抽调100万部队投入中亚战线,我们在腹地的防御就更加空虚——如果您不打算动用南线4个方面军主力部队的话。”库茨涅佐夫提出意见道,“敌人完全就能以这10万人为诱饵,然后一路平推到乌拉尔工业区。”
  “这不是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希望看到的结果么?”
  华西列夫斯基恼火地说:“我这么做是不打算动用中路2个方面军的,您现在这样一搞,变得我无所依仗了。”
  “所以必须要赌,我现在赌的是希特勒不可能放弃这10万人的集团军。”朱可夫双眼炯炯有神,语气非常坚定,“第一,隆美尔是希特勒的爱将,不仅当过他的警卫营长,还是法西斯官方机构包装出来的战争英雄,于私于公希特勒都不可能放弃他;第二,隆美尔所部集团军尽管编制不大,但却是非常出名的部队,包括大德意志师、第15装甲师、欧根亲王山地步兵师和第一山地步兵师,另外还有德国第一伞兵师和意大利伞兵旅配合,哪一支部队都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朱可夫掌握的情况非常详细,隆美尔统帅的第5装甲集团军全都是顶尖的a类部队,甚至均完成了1943型编制,原本该集团军序列中还有维京师,后因组建党卫军第1装甲集团军,维京师连同警卫旗队、帝国师一起入选,就把第一山地步兵师(雪绒花师)配给了隆美尔,后者对此相当满意,因为就中亚的地形,重武装的维京师还不如标准的山地步兵师使用起来更恰当,更何况因补给制约,第5集团军已供不起第三支1943型装甲师了,两个装甲师都折腾得十分吃力——如果不是运输机编队帮了大忙的话。
  “如果连隆美尔这样战功赫赫的元帅和其麾下象征德国荣耀的王牌部队都能选择放弃,那我无话可说,希特勒确实是一代枭雄,配得上欧洲霸主的地位,苏德还是赶紧停战议和算了。”朱可夫解释道,“这是个赌博,但我相信德国人会上钩的。”
  “假设真围住了这头困兽,您接下去打算怎么办?”
  “对必须要援救的部队,敌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抽调中路战场的兵力南下救援,要么抽调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东进进行救援,无论哪种选择对我们都很有利,我军可趁势发起反击。”
  “围点打援?”斯大林兴奋起来了,“让南线4个方面军部队会同中亚部队进攻援兵?”
  “不!”朱可夫忽然说到,“这不是我的目标,仅仅围点打援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您打算打哪里”斯大林被弄糊涂了,好奇地问道。
  华西列夫斯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