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日返回长安,余长宁第一件事便是倒在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直到华灯初上之际方才醒来。
刚刚下榻穿好衣物,侍女芙蓉端着一个食盘轻捷地飘了进来,望着余长宁柔柔笑道:“驸马爷,奴婢奉公主之命给你送汤来了。”
看着食盘上那只精致的陶罐,余长宁惊奇地揉了揉眼睛,恍然笑问道:“你说什么?公主给我送汤?”
“对,今日公主刚刚回府,便吩咐府中庖厨为驸马炖了一盅人参乌鸡汤,说是专门为你补身子的。”
“擦,那臭公主怎会突然如此好心?”余长宁有些怀疑地看了芙蓉一眼,连连摇手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算了,你快点将汤端走,本驸马现去余府吃晚饭也是一样。”
芙蓉紧绷着小脸高声道:“公主吩咐,让奴婢务必要看着驸马爷将这盅鸡汤喝完,请驸马爷不要让奴婢为难。”
闻言,余长宁顿生哭下不得之感,无奈点头道:”算了,将汤端过来,本驸马喝了便是。”
芙蓉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将食案放在桌上细心地掀开盅盖,拿起上面一支长勺便将盅内的鸡汤舀入了旁边的玉碗之内。
端着这一碗香气扑鼻的鸡汤,余长宁轻声嘀咕道:“这又是乌鸡又是人参的,也不知喝了会不会流鼻血?”
芙蓉轻轻笑道:“奴婢跟随公主多年,今天还是第一次看见她亲入厨房监督熬汤,驸马爷你现在应该偷笑才对。”
对了,她必定是想报答我的救命之恩,所以才突然对我如此之好。
余长宁心念一闪已是恍然醒悟,端起玉碗吹了一口凉气便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饮罢拿起白帛擦掉嘴角溢出的汤汁,啧啧嘴道:“味道倒是不错,快赶上我们宾满楼了。”
芙蓉轻快地收拾玉碗端起食盘退了出去,余长宁站起身来绕着屋内转悠了几圈,无所事事之下不由大感无聊,出了房门便进入后园朝着余府走去。
刚刚走至后园池畔,便见长乐公主正绕着池畔踽踽独行着,长长的裙摆拖在碎石小径上,朦胧的月光映得她恍若美丽的月宫仙子。
听到背后脚步声响,长乐公主蓦然回头,眼见是余长宁时美目不由一亮,微笑开口道:“驸马,你醒了?休息得如何?”
见她语气神态说不出的温柔,余长宁顿时大感不适应,挠了挠头发干声答道:“还不错,已将昨天的疲惫一扫而空,谢谢公主吩咐厨房为我熬制鸡汤。”
长乐公主毫不在意地摇摇手,蹙眉问道:“驸马这么晚了莫非还要去余府么?”
“对,这段时间姨娘出门在外,我得去看看大哥他们可有闯祸,哎,你也知道余家人中就我最老实,须得担负起照顾兄妹的责任。”
长乐公主思忖了一下,展颜笑道:“说起来本宫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去余府了,不如现在我们一道前去,不知驸马之意如何?”
余长宁本想摇手拒绝,但琢磨半响却还是点头笑道:“那好,我们便一道前去,公主请。”
长乐公主轻轻颔首,与余长宁相袂而去了。
来到余府正厅,便见里面灯火璀璨,光亮一片,隐隐有人声传来。
余长宁好奇地走进一看,余长致几人正在桌前玩叶子戏,欢笑喧嚣之声不绝于耳。
见状,他不由笑着开口道:“我还以为你们已经早早睡去,没想到全聚在这里玩耍,哈哈,谁的手气更好一点?”
“咦,二弟你多久回来的?”
余长致笑吟吟地抬起头来一望,却见长乐公主正站在余长宁旁边,顿时慌了手脚,对着梁彩萍,余长静、余长远使了一个眼色,一道站起慌不迭地拱手道:“草民参见公主殿下。”
“免礼吧。”长乐公主今天心情极好,罕见没有出言刁难,轻轻颔首示意他们落座。
眼见公主驾临,余家人都有些诚惶诚恐,特别是曾得罪过公主的梁彩萍,更是惶恐不安,气氛没有了刚才的热闹欢笑,倒多了一份沉默地尴尬。
余长宁耳聪目明,岂会不懂症结所在,展颜大笑道:“公主殿下虽然难得来我们余府一趟,但大家也不要将她当作外人,该怎么还是怎么,大哥,你们继续坐下玩叶子戏吧。”
余长致哪有继续玩耍的心情,上前指着旁边的座椅笑道:“公主请坐,彩萍妻快去斟茶。”
闻言,梁彩萍如释重负地应了一声,快步出门去了。
第254章公主的心思
第254章公主的心思
落座闲聊几句,长乐公主虽不出言,但一直默默地聆听着几人的谈话,与平日的骄横刁蛮判若两人。哈
见公主如此模样,余长致悄悄给了余长宁一个探询的颜色,后者也是茫然无解,只得耸耸肩头表示不知。
余长致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地精神一振,轻轻拍着座椅扶手正色道:“对了二弟,商会已定于七天之后举行美食节,届时我们所有的会员酒肆都会集中聚在一起展销美食菜肴,你觉得我们宾满楼用何菜参展为好?”
听他说起了正事,余长宁也是收敛笑容正色道:“既然是美食节,那我们宾满楼一定不能弱了风头,须得利用此次展销继续扩大宾满楼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将声望在此提一个台阶。”
余长致惊声叹息道:“咦,你的想法倒是与陈掌事不谋而合,听说他们宾朋楼拟在美食节那一天推出八道新式菜肴,并举行一系列的价格优惠活动,二弟,我也觉得咱们须得有所动作才行,免得到时候被人家盖了风头。”
余长宁缓缓点头正欲出言,一旁的长乐公主突然蹙眉问道:“这陈掌事是谁?”
余长宁心头一惊,急忙给大哥一个眼色,谁料他看也未看自己,对着长乐公主拱手笑答道:“启禀公主,陈掌事名为陈若瑶,乃是宾朋楼的老板,芳龄二十又漂亮又贤惠,与我们乃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长乐公主回想起昨日遭遇恶虎情况危机时,余长宁让自己带的遗言,漂亮的玉脸顿时沉了下来。
余长宁恨不得狠狠地踹大哥一脚,急忙岔开话题道:“放心吧,这两天我会想想办法也为宾满楼创造几道新式菜肴出来,保管不会弱了我们名头。大哥,今日车马劳顿乏得很,我与公主就回府歇息去了。”
见他突然起身想要离开,余长致顿时有些二丈摸不到头脑,点头笑道:“那好,公主、二弟,你们早点回去休息。”
回府的路上,余长宁与长乐公主两人一路行来谁都没有说话。
走到栖凤楼前,余长宁突然停下脚步开口道:“现在天色尚早,我还准备转悠一下,公主你就先进去休息吧。”
长乐公主轻轻颔首,张了张小嘴却是欲言又止,摇曳着莲步进楼去了。
沿着院内的碎石小径悠悠漫步着,余长宁脑海中车轮飞转,想的都是推出新式菜肴的事情。
宾满楼作为长安城老资格的酒肆,前段时间一直生意兴旺,客似运来,琳琅满目的新式菜肴,讲究可致的精致店面,以及那首开先河的炒菜技术,都使宾满楼成为了天下美食的中心。
但美食不比他物,吃多了吃久了必定会感到腻味,所以每段时间推出几道新式菜肴便尤为重要。
按照宾满楼目前的规划,开张第二间店面已是箭在弦上之事,所以余长宁与余长致都想利用美食节这一机会继续扩大宾满楼的行业影响力,为开张新店宣传造势。
悠悠漫步半响,余长宁脑海中闪过了许多念头,然则到了后面都被他一一地否决,毫无办法之下,他不由感叹出声道:“哎,可惜没有办法去取无名山谷中的那株辣椒树,否则发明一道麻辣火锅出来,一定会掀起不小的轰动。”
无奈之余,余长宁只能求次,又是一番思忖之后,一个绝妙的想法已是浮在了心头。
他返回屋中找来纸笔默默地写下配置那物所需要的香料,悠悠思忖半响,终于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次日天刚拂晓,茫茫的秋霜笼罩着雄阔的长安城,天地已有了一份萧瑟的凉意。
公主府内,余长宁起了一个大早,稍事整理后,衣冠整洁地出了阁楼,裹在茫茫秋霜中向着府门外走去。
长乐公主正在二楼窗户前梳洗,眼见余长宁这么早便出门离开,一双好看的娥眉不由深深地蹙了起来。
婉平手拿木梳站在后面细心地替她梳着长发,望着铜镜中那美丽的容颜不禁由衷赞叹道:“公主,你可真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能当你的侍女奴婢真觉得太幸福了。”
“哼,你这丫头一大早便给我灌**汤。”长乐公主微笑着收回了视线,注视着铜镜中美丽的自己,良久之后却又是怅然一叹。
婉平从小跟随长乐公主,早已对她的性格了如指掌,眼见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不禁轻声笑问:“公主今天是否有什么烦心之事?”
“婉平,你觉得余长宁这人如何?”
“咦,余长宁?公主为何会有此问?”
长乐公主微笑解释道:“前日他在围猎场不惜舍弃性命也要救我,如此有情有义倒也难得,所以本宫昨夜便在思量以前是否看错了他,他并不是那一种一无是处的纨绔膏梁。”
婉平昨日已听公主说过此事,闻言顿时展颜笑道:“原来经过余驸马英雄救美之举,我们公主已是红鸾星动,春心荡漾了。”
“你这小妮子胡说甚来!”长乐公主心头一惊,故意绷紧了脸沉声道:“本公主眼高于顶,岂会看上余长宁那种市井刁民?”
婉平轻笑莞尔道:“我的公主殿下,昨天你亲自前往厨房吩咐庖厨为驸马爷熬制参汤,还在那里守了一个时辰,此等行径难道还不是有所动心?”
长乐公主正色道:“本宫只是对余长宁有所改观,还远远达不到动心的地步,真正让本宫为之心折的是那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开疆拓土的奇男子,余长宁他差远了。”
婉平偷偷一笑,小声道:“其实奴婢觉得驸马爷倒是不错,文采一流,智计百出,更难得可贵的是面对任何艰难困苦的事情都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即便是公主以前那般欺负他,他都百折不挠想方设法解决,实在难得。”
长乐公主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坏笑道:“既然驸马这么不错,要不本宫让他收你作小妾,你看如何啊?”
本书
第255章制作卤水
第255章制作卤水
婉平闻言顿时色变,螓首摇得犹如拨浪鼓,声音也是带起了哭腔:“公主,此事万万不可,婉平只是随便说说,下次一定不敢了。”
眼见自己将她吓得不轻,长乐公主不由“噗嗤”一笑:“本宫逗你玩的,瞧你那慌里慌张的模样。”
婉平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拍着胸脯道:“刚才真是吓死我了,驸马乃公主之夫,谁人胆大包天敢来横插一脚啊!给奴婢一万个胆子也是不敢。”
长乐公主轻轻一笑,正欲开口,然而笑容突然却又僵硬在了脸上,蹙眉思忖半响,冷哼出声道:“说起来还真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婉平,你可知宾朋楼怎么走的?”
闻言,婉平惊讶地一挑眉头,却见公主凤颜上隐隐有怒容,也不好多问,一五一十地回答道:“宾朋楼位于东市,好像就在余家宾满楼对面,在长安城也算是酒肆名店。”
长乐公主霍然站起沉声道:”好,本宫今日就去会会那小狐狸精,婉平,摆驾宾朋楼。”
“谨遵懿旨。”婉平拱手一礼已是正色应命。
秋阳堪堪爬上城楼之时,余长宁已在西市之内晃悠了。
望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接踵摩肩的人流,余长宁不由感叹了一阵大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