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几天,余长宁和秦清都是寡言少语,即便是说话,也尽量不去触碰那些敏感的话题。

值得可喜的是,现在余长宁已经能够下床活动,手臂也恢复了正常,只是还没有多少力气罢了。

勉强能够行走之后,余长宁立即归心似箭,但他却知道光凭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顺利走出深山的,所以也只能再等一段时间再说。

这日深夜,余长宁尚在熟睡,盘腿坐在另一端角落的秦清突然睁开了眼睛,她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头,随即起身出门,掠进了茫茫夜色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沉雷般的马蹄声将余长宁惊醒了过来,他起身揉了揉眼睛,叫得一声清姐姐,却发现秦清根本不在木屋之内。

正在他暗觉奇怪之时,马蹄声已是越来越近,约莫估计了一下,只怕不下数十人

疑惑地打开房门步入外面的草地上,余长宁看见一片火把犹如流星般飞驰而来,期中传来几句叫骂之声:“好像去了那里,快追。”

余长宁惊疑不定地看了看,不清楚来人是谁,正欲闪身躲避,突然有人高声道:“前面有人,快,将他围住。”

话音刚落,马蹄声已经响彻余长宁耳边,飞扬的尘土中,一队骑士将他包围在了阵中,明亮的火把晃得余长宁几乎快要睁不开眼睛。

“你是何人?为何将我们引来此地?”

余长宁眼睛终于适应了光线,只见发话之人乃是一名身着唐军甲胄的年轻骑士,英武厚重的脸膛上布满了凝重之色。

一见是朝廷骑兵,余长宁立即放下了心来,淡淡道:“我叫余长宁,将军乃是何人?”

“哼,本将乃是北衙禁军校尉陈……”一言未了,年轻骑士不能置信地瞪大眼睛,尖声问道,“什么,你就是余长宁驸马?”

余长宁点了点头:”不错,正是我。“

年轻骑士陡然“啊”地一声大叫,翻下马背激动不已地躬身道,“启禀驸马爷,自从你失踪之后公主殿下一直担心不已,所以出动大军在南山之中搜寻,没想到今晚终于找到你了。”

余长宁微笑颔首,却听见年轻骑士继续说道:“刚才我们正在半里开外的山谷中,本没计划前来此地,没想到却突然出现了一个黑色人影偷袭我们,为了追击他,所以才前来了此处,没想到驸马爷竟在这里。”

“清姐姐……”余长宁瞬间明白了过来,喃喃自语了一句,举目四顾,四周黑压压的一片,哪里还有秦清的影子。

年轻骑士轻叹一声道:“也不知是何人竟有如此本事,听闻南山之中常有鬼怪出没,只怕大伙儿是撞了邪啊。”

“是啊,撞了邪,说不定是撞到了一只美丽狡猾的狐狸精。”余长宁苦笑说得一句,知道秦清是故意将这些唐军骑士引来救自己,此际的她必定不会出现相见告别的。

心念及此,余长宁郁郁一叹,招手道:“事不宜迟,我们走吧,争取早点出山。”

年轻骑士领命点头,吩咐手下让出一匹坐骑,其后扶着余长宁翻上马背,顺着山道出谷而去。

望着那队渐渐远去的唐军骑士,秦清早已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面色复杂地看了余长宁离去的方向一眼,这才转身消失在了沉沉的夜色中。

……

出得南山,已是三日之后了。

在那队骑士的护持下,余长宁刚刚走到狩猎大营前,便看见一支马队风驰电骋般席卷而至,为首两骑便是身着劲装的长乐公主与瑶瑶。

余长宁为之一愣,翻下马背笑嘻嘻地张开了双手,迎接两女。

果然过得片刻,两位公主皆是飞奔而至扑入了他的怀中,抱着他大哭了起来。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长安秋色

哭声中包含了深深的思恋,以及十来日的担惊受怕,余长宁不由将她俩搂得更紧了,低声道:“不要哭了,我这不是没事么?”

长乐公主点了点头,对着余长宁破涕为笑,说道:“虽然晚了一些,但你总算没有骗我,平安回来了。……”

余长宁故意苦着脸道:“若非是伤了身子不能跋涉,我肯定早就已经回来面见公主,嗯,还有我的儿子。”言罢,他看了长乐公主的小腹一眼,不由嘿嘿一笑。

长乐公主嗔怪地捶打了余长宁一下,拉着瑶瑶轻叹道:“除了本宫之外,汉和也是念你得紧,这段时间还时常自责未能保护好你。”

余长宁一看,果见瑶瑶一张小脸上写满了愧疚之色,不由笑嘻嘻地说道:“司徒骜武功绝世岂是我们能够抵挡的?娘子你也已经尽力了啊,何必如此自责。”

瑶瑶脸色这才好了一些,有些不解地问道:”当时我第一时间到得山崖找你,为何却不见了你的影子?相公,这段时间你去了何处?”

由于秦清牵涉到了叛乱之中,余长宁有心替她隐瞒,在回来的路上便想好了说辞,喟叹一声道:“那日~~~~我滚下斜坡坠入深溪,不知随波逐浪了多久,才幸运地被一个路过的猎人所救,其后那猎人扶我到他打猎的小屋中养伤,直到前几天才被前来搜寻的骑士找到。”

长乐公主不疑有他,满是感激地点头道:“也多亏那猎人救了你一命,否者后果难料也!对了驸马,你可知恩公姓名?”

余长宁回答道:“那猎人高风亮节救人之后不求回报,照顾了我几天便离开了,我也不知道名字。()”

“那的确是可惜了。”长乐公主闻言一叹,突然又正色说道:“我们在此已经耽搁了很多天,父皇有令找到你之后立即返回长安,还是早点回去吧。”

余长宁点头应是,也不前往狩猎大营歇息。马不停蹄地向北而去。

……

晚秋的长安,朱雀道旁的梧桐树已经黄了,在微风的吹拂下飘零滑落,为京师抹上了一丝秋的气息。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以往到了这个时候,长安城的百姓都会乘着这不冷不热的季节。置办冬日里所需的货物,如棉絮、如米粮、如肉食等等。但今年的晚秋,长安城却弥漫着一丝肃杀的气氛,城门全部戒严,城墙布满甲士,鲜衣怒马的北衙禁军在街道上来回巡视,许多未经证实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响彻在庶民们的耳畔:

“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已被天子诛杀!”

“魏王李泰在当夜被太子残忍杀害!”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大理寺组成专门法庭,由几位丞相一道调查兵变真相。”

“陈国公侯君集被定罪,公羊世家公羊朽被定罪,汉王李元昌被定罪。许多与太子暗中来往的大臣都被罢职待审,整个官场动荡不堪。”

皇室血腥的秘闻对于庶民们来说便是最好的谈资,一时间大街小巷,茶楼酒肆都是关于这场叛变的内幕秘闻,至于消息是否可靠,当然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两仪殿内,端坐御座上的李世民正大发雷霆。将房玄龄一干丞相训斥得是狗血淋头。

事情的起因,正是因为定刑量罪之事。

原来按照大唐律法,即便是十恶之首的谋反作乱,也没有诛九族、凌迟处死的行刑方式,最多不过首犯从犯处死,罪犯男性家属流刑两千里。女眷罚没掖庭宫为奴,所以几位丞相一商量,便依照《贞观律》厘定了罪名。

然而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刚听完禀告,突然就大动肝火,认为李承乾叛乱的首要原因,便是受到了侯君集、公羊朽的蛊惑。所以对于这两人,实在不能这般轻判,言语中透露出想要将陈国公府和公羊世家满门抄斩,已经死去的首犯侯君集处于鞭尸之刑,公羊朽处于凌迟之刑的意思。

李世民已从中年步入了老年,不复盛年时期的英锐,本就有些刚愎自用的秉性在身上出现,加之这次痛失视为继承人的爱子,自然备受打击,所以才想动用酷刑惩治人犯。

虽然遭到了训斥,然而作为群相之首的房玄龄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让,绷着老脸禀告道:“陛下,国家律法概不二出,若是制定律法者不遵循律法大开杀戮,实在有违天道,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喘着粗气道:“不管如何,如此量刑还是太轻了,你们回去之后再翻阅典籍,商讨如何定罪。”

房玄龄大感为难,正欲继续反驳,不料李绩偷偷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再说。

李绩刚从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任上归朝,调任兵部尚书之职,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参预朝政,已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加之他与房玄龄私交甚好,所以才暗中提醒。

房玄龄轻叹一声,垂下眼帘应道:“微臣遵旨。”

走出两仪殿,群相纷纷告辞,房玄龄与李绩漫步宫道一路无话,半响之后,房玄龄才停下脚步认真问道:“莫非英国公也认为老夫量刑有错?”

李绩捋须轻叹道:“房相办事历来厚重稳健,否则也不会统领朝纲这么多年,这次量刑根据《贞观律》制定,也并无不妥之处,然而房相精于政事,却疏忽人情,自从狩猎返回,陛下一直处于愤怒暴躁之中,加之听闻晋阳公主突然身染重病,太医诊断命不久矣,因此陛下才会这般动怒。”

房玄龄惊讶道:“狩猎回来之时晋阳公主不还好好的么?为何突发恶疾?”

李绩摇了摇头叹息道:“前天陛下已经责成太医署尽快查明病情,不过直到现在,太医也诊断不出所以然来……”

房玄龄听得一阵默然,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半响才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便在此刻,宫道另一端突然走来两人,渐行渐近,竟是余长宁和长乐公主。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非你莫属

得知余长宁不甚坠崖失踪后,房玄龄着实紧张难过了好多天,毕竟余长宁已是成了自己的准女婿,他若不幸身故,房玉珠一定特别伤心。(。

昨天收到余长宁平安无事的消息后,房玄龄自己高兴之余,立即将这个喜讯禀告李世民,而李世民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连连感叹余长宁果然福大命大,是一员福将。

见到房玄龄和李绩正在前面,余长宁还未走近便已是微笑招手。

房玄龄两人疾步上前向长乐公主问好后,余长宁这才笑着说道:“两位丞相脚步匆匆,莫非身有要事?”

李绩苦笑道:“李承乾谋反一事牵涉甚广,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政事堂的丞相们事务繁重,自然不得轻松。”

余长宁点了点头,却见房玄龄没有与自己说话的意思,心知他还在为自己与房玉珠的事情,在同僚面前放不下颜面,所以此刻才会故作冷漠。

心念闪动间,他对着房玄龄拱了拱手,说道:“房大人年事已高依旧操劳国务,余长宁实在佩服不已,不过在幸苦的同时,还请大人多保重身体为妥。”

“嗯,多谢余驸马关心。”房玄龄点了点头,接着抱拳道,“本官还有要事处理,不便久留,公主殿下和驸马爷请了。”言罢,便与李绩立即大步离开。

两人离去之后,长乐公主似笑非笑道:“这房玄龄心里面明明已经认可了你,却还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驸马即便巧言舌簧,似乎也讨不到什么好脸色啊。”

余长宁笑道:“房大人毕竟乃玉珠的父亲,他这般对我也是理所当然,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一定会想通的,哎,对了,还是快走吧。(”

长乐公主轻笑颔首。两人顺着宫道联袂走入了层层叠叠的宫殿中。

李世民一听内侍禀告说长乐公主和余长宁觐见,不由大是欣喜,宣召两人入殿觐见。

待到拱手问安后,李世民轻轻一叹,对着余长宁说道:“兵变之夜多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