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皇帝特许同阿哥们一起读书的保泰和胤禟、胤俄面面相觑,那副样子,简直是告诉他们边上的胤禩有心事。
胤禩得了他们语焉不详的情景描述,也大概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回想前世雍正皇帝和皇太后之间的关系,他也只好感叹一声,称赞了胤禟他们三个人嘴巴严实、就算是他也不把所有的内情说出来,让他们继续保持,不要让人知道了。
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六,小赫舍里氏生下了皇子,取名胤禨。
不幸的是,这位小皇子很快就在三月初一那天夭折了。
因为夭折得太早,胤禨连皇子之间的排序都没能排进去。
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也就是皇十四子胤祯出生的那年,刚修了一次玉牒,而下一次修玉牒的时间,还要再等好几年。
但是纂修玉牒,和改玉牒,又不是一回事儿了。
康熙三十年,平妃的小阿哥夭折后不久,皇帝就命人改了玉牒。
不过玉牒的内容与胤禨无关,它的对象是四阿哥胤禛。
玉牒上,胤禛的生母终于从德妃乌雅氏变成了佟佳氏,正经儿地和佟家扯上了关系。
但是呢,皇帝这一招玩得绝,这位佟佳氏,并不是胤禛的养母孝懿皇后佟佳氏,而是孝懿皇后之妹小佟佳氏。
皇帝也不亏待这位小表妹,给她晋了位,一跃而成,升为贵妃,刚生了儿子、儿子就夭折的小赫舍里氏也得了平妃之位,旁的宫妃根本就没有晋升。
就是再蠢的人也知道皇帝这是给她们的补偿,况且皇帝对高位的宫妃的位置把控得一向严,也没人有胆子气愤。
胤禛的玉牒改成了小佟佳氏,他那半个嫡子的身份却是不作数了。
虽然有佟家的支持,但小佟佳氏还有自己怀孕的可能,胤禛和佟家的联系也没有变得多紧密。
皇帝这看似厚道实则不厚道的手笔,与宫中最近的流言也有关系。
☆、佳人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在种痘之前便染了天花,十四阿哥还因此夭折,一看就知道有猫腻。
坏就坏在当时留在京城监国的是皇太子,皇帝信任这个儿子,不代表别人不会在皇太子身上泼脏水。
而且之后皇帝还圣躬违和,若不是皇帝早在亲征之前便出现了症状,回来之后太子侍疾殷勤、有流言暗指太子的时候,皇帝又明显地表现了自己对这个儿子的信任和偏爱,别人早就把太子窥视帝位这种理由也用出来了。
饶是如此,这种暗示太子容不下幼弟、尽使阴私手段的流言,还是让太子气愤不已。
不过胤礽恼怒,皇帝比他更恼怒。
太子是他一手教养出来的,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别人污蔑太子行鬼蜮之事,在皇帝看来,不仅是对自己宠爱的儿子的污蔑,还是对他识人不明的指责。
一般人都忍不了这种指摘,更何况是皇帝。
皇帝对宫中的掌控力不弱,况且他又极信任太子,追根究底地查起来,自然发现了这件事里有什么人的手笔。
胤祥和胤禛还没到种痘的年纪,但是德妃膝下的皇十二女却已经种过痘了。
就是这个时候,宫中流进来了一批天花病人的豆痂,除了皇十二女种痘所需的量,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部分被留了下来。
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又几乎是刻意地针对永和宫,最后扩大了胤禛和德妃之间的裂痕,还往太子身上泼了一身的脏水,最后得利最多的,能是谁?
皇帝实在不愿意对自己的母家下手,又要警示他们,只好给出了这么一个处置的方法。
胤禛改了玉牒,他的“生母”现在是小佟佳氏,和德妃自然扯不上关系了。
也不知德妃受了什么刺激,胤禛最后一次去她那里请安,也是告别的时候,她又是恶意地咒骂、又是温言软语地挽留,简直就像是染了疯病。
胤禛几乎是惊惶地从德妃的永和宫里逃出去的。
德妃不愿意让佟家得利,能以区区包衣出身的官女子一步步向上爬,最后得封德妃,她一直是个聪明的女人。
对待胤禛的冷酷和无措,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她还是将胤禛当成她的儿子。
有爱才有恨,如果她对胤禛真的不待见到了这种地步,她可以一直用冷冰冰的态度对待他,也能用虚假的态度与他虚与委蛇,绝不会如此失控。
而现在,却有人利用了她的失控,在她自己愿意和胤禛这个儿子断绝母子情分之前,硬生生推了好几把。
只看这次皇帝改玉牒时的举动,就知道这件事和佟家脱不了关系,德妃可不是一个善良的、连别人算计到她头上、她已经知晓了算计的人的身份却还忍气吞声的人!
保泰与胤禩、胤禟等人越来越亲近,而胤禩与太子关系好,比他与胤禔的关系还好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
保泰的态度很能说明裕亲王福全的态度,面对这种情况,胤禔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皇帝对长子的态度虽然比不上对太子,但是一直希望他们兄友弟恭,手足情深,若是胤禔愿意在皇帝面前示弱,哪怕仅仅是一个态度,他在皇帝心中的评分也会升上去。
但是胤禔根本不可能这么做,要不然他也不会有了明珠的支持之后就一直在和胤礽作对。
四月份的时候,皇帝去了多伦,诏喀尔喀蒙古的王公们前来会盟。
噶尔丹一直在上窜下跳拉拢外援,而喀尔喀蒙古内部混乱的关系正给了他机会,现在,皇帝要做的,就是让喀尔喀蒙古变得有秩序起来。
他对噶尔丹是深恶痛绝的,康熙二十九年那一场仗,更是让皇帝感到了羞辱。
堂堂大清,集合了如此之多的军队,之后居然还是让噶尔丹逃了,这岂能让他不恼?
噶尔丹的逃走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五月份的会盟一过,皇帝便回了京。
京中还有许多事需要他去解决。
康熙三十一年是孝懿皇后的孝期过后的头一个大挑之年,大量的八旗秀女将会出现在皇宫中。
这也意味着,宗室,以及适龄的皇子们都要迎来自己的福晋了。
本来,这件事自有宫妃操持,康熙虽然是一个对后宫的把控程度同样严格的皇帝,但是这种事情还够不上让他操心。
但是谁让胤礽的年龄也要满了呢?
事实上,从胤禔迎娶大福晋的那一年开始,皇帝就在为宝贝儿子物色合格的太子妃了。
皇帝这个意思流露得很早,他也确实已经选好了几个够资格的女孩子,她们的父祖毫无疑问,都是极有出息的——这代表着太子能够从太子妃那里再次获得极大的助力。
胤禩是重生的,他自然知道皇帝最后给太子千挑万选的太子妃是哪个。
太子妃的考查其实一直在进行当中,不过考察是一回事,正式宣布又是一回事。
那几位太子妃候选人,包括未来的太子妃,都是要参加过大选才作数的,就算这时候已经隐隐有风声露出来,那些人家也不能轻举妄动。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阿哥不用娶侧福晋了。
他娶侧福晋是为了助力,可是这一届家世好的秀女,皇帝都已经定下了,再加上后头的老三,大阿哥不可能娶到家世更高的女人。
那他还娶侧福晋做什么?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自己不愿意。
大阿哥的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迄今为止已经生了三个女儿了,这让惠妃很不满意。
皇帝的孙女不算什么,即使是皇长孙女,又有什么用?皇长孙才是希望所在!
但是大阿哥一想到自己和胤礽的嫡庶之分就暴躁,再加上他和福晋的感情极好,自然不愿意纳个侧福晋进来,乃至于小小的格格都不允许。
可是天不遂人愿,大福晋生了三回,虽然都是嫡出,但是都是女孩子,没有什么用,紧张的胤礽每次听到胤禔得的是个女儿就大笑着唤人去给他“喜得贵女”的大哥送礼。
胤礽越是这样,胤禔就越不愿意妥协,非要和福晋生个儿子出来。
每次在大福晋怀孕之后看到胤禔得意的表情和胤礽抓狂的样子,胤禩都很淡定。
谁让胤礽在受到猜忌、被废了太子之位之前确实很好运呢?
大阿哥有四次机会没能生下皇长孙,反而是太子在迎娶太子妃之前纳的侧妃中标了,连续生了两个儿子,大阿哥的嫡长子才堪堪比太子的第三子早一个月出生。
胤禩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给大哥点几根蜡。
事实上,大阿哥的嫡长子和三阿哥的嫡长子也就差了两个月而已,要是再晚点出生,他在皇孙里的排行可是够悬的啊!
胤禩自己在皇子里的排行就不高,对皇长孙这种名头根本就不奢望,但是胤禔明明比胤礽多了那么多次机会,依然没比过他,这就很让人气恼了。
现在,在大选之前,皇帝就准备给胤礽塞女人了。
太子已经十八岁了,在这个年纪,皇帝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
若不是去年他病得不行,出征的时间又早,他都想早点给儿子塞女人了。
太子纯孝,一心侍奉他,皇帝病好了之后又要忙其他的事,太子也在帮他的忙,竟一时找不到时间给儿子送几个暖床人。
被皇帝塞给太子的女子身份自然不会很高,但是也不低,放在外面,也是官家小姐出身,落魄一点的宗室或者混得不好的红带子觉罗氏,都能娶来当正室了。
这两个女子都是李佳氏,却不是一家人,一个是轻车都尉舒尔库德的女儿,另一个是云骑尉的女儿,家世还是有区别的。
她们的身份不高,皇帝也不会叫太子把侧福晋之类的位置给她们。
后来,她们是因为生育了皇嗣,其中一个生的还是皇长孙,这才晋位的。
不过即使身份不高,她们是太子的姬妾,也不用自降身份到这种地步吧?胤禩这么想着。
而他这么想是有原因的。
作为八皇子,他现在坐在太子的书房里,喝着太子的姬妾泡的茶,用着太子的姬妾呈上来的点心,毛笔沾的是太子的姬妾磨的墨。
胤禩现在很惶恐。
事实上,皇帝对太子的看重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这两个作用和皇子们做那方面的启蒙工作的宫女相似的女子,出身并不低,因此她们在太子宫里的地位不是身份最低的侍妾,她们是有自己的份位的。
要不是胤禩根据上辈子的记忆想起了弘晳的生母、太子后来比较宠爱的侧福晋李佳氏,再进一步联系到另一个侧福晋李佳氏的身上,他可能真的会以为这是个不懂事的宫女。
事实证明,太子上辈子比较宠爱另一个李佳氏而不是这个李佳氏是有原因的。
至于宫女为什么会有这么出色的容貌……众所周知,太子好美人,他宫里伺候的无一不是姿色上乘之人。
☆、赐婚
胤禩大概能猜到这个李佳氏在想什么。
太子和八阿哥的关系好满宫皆知,要是他愿意帮忙,说不定她就能得宠一点。
其实这也和太子至今还没有碰过自己的这两个庶妃有关。
在皇帝赐下这两个女人之后,太子已经拉着胤禩抵足而眠好几天了,剩下的几天,以在书房读书、学习处理政事太晚种种原因躲过去了。
有着上辈子记忆的胤禩很不可置信。
事实上,这辈子两个李佳氏被赐下的时间已经晚了很多了,上辈子,就在这一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年,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