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你们想要的是什么,可是那两样东西根本不在我这,我劝众位还是不要浪费时间的好!”老者站在仅剩的五人包围圈内,脸上带着残酷的笑。
“少啰嗦!”双方都被杀红了眼,仅余下的几人哪肯放过他,只是即使他们五人团结一致,依然被老者一一拿下,看着遍地的尸体,那名黑黝黝的老人家大声笑了出来。
“哈哈……不自量力!”
寻隐从树干后走出来,一步一步沉稳地踏步向前,他站在那人十米开外,笑嘻嘻地问:“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那名老者呼吸一窒,双目圆睁,不敢相信竟然还有人在此,而且以他的功力竟然丝毫没有发现。
“小子又是何人?”老者哑着声问。
“这你就没必要知道了吧?难道你还想着下了黄泉后向阎王告我状不成?嘿嘿……”寻隐咧着嘴,笑得自信满满。
“口气倒是大的很啊!”老者一个箭步,调动周身劲力,朝寻隐冲去。
寻隐淡定地看着他的攻势,依旧双手抱胸的站着,以他的功力,这种水平的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呵!……”一个蕴含了醇厚内力的拳头朝寻隐面部挥来,他侧身,抬手,握住那只肌肉鼓胀的胳膊,一个用力,只听见“啪嗒”的一声,骨裂的声音,以及老者的惨叫声。
寻隐一脚重踹在老者膝上,使其跪趴在地上,然后居高临下地说:“你应该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你刚才应该听到了,我没有那东西!”老者冒出一脑门的冷汗,痛苦地说。
“不要拿这种消息敷衍我!”寻隐一脚踩在那人背上,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夹杂着惨叫。
寻隐身后,燃祭和静司同时瞪大双眼看着如此狠戾的寻隐,别说燃祭没有想到他们少主还有如此辣手的一面,就是和寻隐生活了十几年的静司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寻隐。
两人对视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诧异和震惊,一个人的性格竟然可以隐藏的这么深,看来他们都小看这个整日嘻嘻哈哈的少主了。
“我真不知道……啊……我说,我说……半年前,我救了一个少年,那少年身受重伤,当时他将一粒天蓝色的珠子借给了我,我才带在身上几天,就发现自己功力进步飞快,开始我还不知道这东西就是传闻中的天符珠,曾经拿出去炫耀过,后来,那个少年从我这将珠子要了回去,他人也跟着失踪了,少侠,我说的都是真的!……”
“那个少年什么模样?”寻隐脚下用力,令那老者又发出一声痛吟。
“个子不高,皮肤很白,不会超过十五岁,而且……!”
“你在忽悠我!”寻隐打断他的话,弯下腰,眯着眼看着老者那黑麻麻的脸。
“老朽怎么敢?”
“是吗?”忽然,寻隐探手摸上那张黝黑且皱纹横生的老脸,他手指连着脸颊边缘划过,笑了笑,在那人惊惧的目光中私下一层薄如蝉翼的面具。
“哟!还是好东西啊!”寻隐甩了甩手上的人皮面具,这种东西他只听说过,没想到今天倒是见识到真货了。
被私下面具的男子看起来只有十八九岁,年轻秀气的脸庞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大大的黑眸透着无限的恐惧和惊慌。
“现在,你还想说什么?”寻隐似笑非笑地盯着他问,他奶奶的,居然敢跟他玩这一套,还好前世武侠小说看的多,让他起了疑心。
男子面色开始发青,他咬紧下唇,最后挣扎道:“你们一个个都要找那两样东西,那是我祖上留下来的至宝,为了这两样东西,我们祁家每代人都东躲西藏,家无宁日……”
“你们唯一的解救方法就是勤练武功,若是能达到当年祁臻的高度,江湖上还有谁敢打你们祁家的主意!”恃强凌弱本来就是江湖人的共性,弱肉强食而已,寻隐并没有半点怜悯之心。
“是啊,这我们都知道,可惜如先祖那般天赋的,后辈中根本没有一人,仅有的几个根基不错的后代也在流亡中折损了,这就是命!哈哈……我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们能找到我的,既然我拥有不了,那天下人也别想得到!”男子面露狰狞之色。
寻隐一听这话,就猜到一会听到的消息绝对好不了。
果然,男子接着说:“弑天诀我已经烧了,至于天符珠,呵呵……你可以去弥江捞一捞,说不定运气好,还能被你捞到……”
寻隐镇定如常,他瞅着那张年轻的脸庞,平静地说:“若你说一起扔进江里了我相信,烧了,我是肯定不信的,这种东西,就算你们死,也不可能将他毁了的。”
男子此刻眼中已经不能用惊恐来形容了,他怔愣地看着寻隐,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比他还小的少年竟然如此了解他的心思。
“你走吧,不管你是扔了还是埋了,总有一天会浮出来的!”寻隐撤回脚,踢了踢还趴在地上的青年,他相信,就算他今天放走了这人,他也很难安生地过活的。
男子从地上爬了起来,他捂着胸前看着一脸认真的寻隐,扯着嘴角说:“我不会感谢你的……那两样东西,确实被我扔进了弥江!”说完,转头朝着相反的方向跑了。
“走吧!”寻隐拍拍手,然后冲着两个呆愣的下属点头说:“愣着做什么,天都快黑了。”
静司和燃祭晕乎乎地跟在寻隐身后,看着前面清瘦却挺拔的身姿,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这道身影高大了许多。
……………………………………………………………………………………………………………………………………………………………………………………………………
静司第一次见到寻隐杀人的时候很生气,很伤心,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生气什么,伤心什么,感觉就像自己教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突然做了一件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一般。
“师弟啊,我们打个商量吧,以后你能不能性格突变前通知师兄一声呢?”不然偶的小心肝果断的受不了啊!
寻隐疑惑地看着他,然后反问道:“师兄,啥叫性格突变啊?你师弟我明明是如此单纯又单一的好人啊!”
PS:看了一下投票,静司攻受比例的投票结果是6:16,⊙﹏⊙b汗~原来大部分人都觉得静司很受啊!!!流殇恻隐 卷二 彼岸消,江湖血染 第七十二章 皇宫盛宴
章节字数:1692
同一片天空下,得胜归朝的军队已经抵达了函京城,数十万大军安扎城北军营,千代流殇带着心腹将领前往皇宫赴宴。
巍峨的宫墙内,辉煌的大殿中,百官齐聚,笙歌乐舞,觥筹交错,一道道赏赐擢封的诏旨被下达,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
偌大的案桌后,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男子孤坐着,他的左右空无一人,只有身后站着两个青年男子,一个温润一个彪悍,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朝千代流殇瞟去,好奇的、惊讶的、敬佩的、羡慕的……
一个身着酒红色朝服的大臣端着酒杯走到千代流殇桌前,面容和蔼地说:“贤侄,当年我与你父亲千代侯也是至交好友,未曾想他竟然英年早逝,为国捐躯,你母亲伤心之下带着你返回故里,这些年苦了你们了。”
千代流殇依旧静静的坐着,只拿着酒杯喝酒,连菜也不曾用一口,对于突然冒出来认亲的人,他丝毫没有要理会的打算。
宁丞相见千代流殇不仅头没抬,连动作都不曾停顿一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得更加和蔼可亲,他接着说:“你这性格与令尊还真是有些相似啊!”
高傲的仿佛不将所有人放在眼里,冷淡的犹如置身于尘世之外,可是就是这种独立于世的感觉更吸引人。
站在千代流殇身后的沈昱之,见此情景忙替千代流殇打着圆场:“久仰宁丞相的贤明,下官们在边疆都常常能听到您的英明事迹,我们将军对您也是敬佩有加的。”
宁丞相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没因为一句奉承的话而得意,他面色如常,依然亲昵地说:“贤侄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为,不仅屡败宸熙敌军,更是定下了五年和平条约,拯救了清玄数万民众,真乃一代英雄啊!”
沈昱之脸上挂着大大的微笑,心里正想着该如何应对,就见一名穿着宝蓝色内侍服的太监步伐沉稳地走了过来。
千代流殇心有所感,身边逐渐靠近的逼人气势让他抬起了头,他身后的沈昱之两人暗暗吃惊,没想到传闻中的大监竟然是如此一派风貌,这哪像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
大监先是冲宁丞相行了一礼,随后弯着半腰冲千代流殇说:“千代将军,圣上有请!”
千代流殇乐得离开这个吵闹的地方,他深深看了大监一眼,然后起身冲宁丞相点了个头算是对他的回应,这才跟在大监身后朝着内宫走去。
此时辰时已过,宫中却依旧沉浸在欢歌笑语中,路上遇见几批巡视的大内侍卫,千代流殇冷眼一观,暗暗称赞,不愧是圣皇身边的侍卫,光是功力就不低。
“圣上,千代流殇已到!”大监弯着腰,站在一座宫殿外汇报。
“子呈,带他进来吧!”宏厚的声音丝毫听不出老态,这声音中暗含的内劲让千代流殇心中一惊,他早就知道这座皇城中,不仅眼前这位大监总管是第一高手,就连高高在上的圣皇也习得一身好武艺。
他提起精神,迈出步伐,朝着这清玄第一人走去。灯火通明的宫殿内,装饰的富丽堂皇,檀香萦绕,一名身着黑金龙袍的男子坐在案桌后,正执笔画着什么。
千代流殇笔直地站在大殿中,目光沉静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既没有卑躬屈膝也没有妄自尊大。
偌大的宫殿中,只有三个人,连呼吸声都没有,别说落针可闻,就连飞蛾扑翅的声音也落入三人的耳中。
…………………………………………………………………………………………………………………………………………………………………………………………………………………
千代侯府内,千代流殇掰着手指数着日子,想着还需要多久才能见到寻隐,他发现之前那十几年的辛苦都不及这段时间难过,心里有了牵挂的人就是不一样。
“喂,我跟你说哦,俺们将军主子恋爱了,嘿嘿……”一棵树后,沈昱之拖着另一个高大的男人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名男子摇头晃脑坚决不相信他们冷傲无情的将军会谈恋爱。
“切!不相信你就等着过些日子拜见将军‘夫人’吧!”沈昱之白了他一眼,摇着扇子风度翩翩的走了。
那名男子呆愣在原地,仰头望着血红的月亮,神情变幻莫测,嘀咕了一句:“难道明天太阳要从西边升起了吗?”
今天又是一个一号,《流殇恻隐》第二个月参赛了,求枝枝啦啦啦……流殇恻隐 卷二 彼岸消,江湖血染 第七十三章 面见圣皇
章节字数:1585
清昭帝放下笔,这才抬起头来,满经风霜的脸上保持着帝王的威严,一双鹰目炯炯有神,直视着千代流殇,身为上位者的威压尽显无遗。
千代流殇毫不示弱地回视,他从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身上感觉不到敌意,他为国征战沙场三年,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一国之主,凭着第一感觉,千代流殇觉得这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帝王。
“能摘下面具让朕看看吗?”不是命令,而是带着商量语气的问句,清昭帝显然对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