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瑈海暮川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鹤先生赞许地点一点头。
  我拍案道:“此人好生大胆,学生一定去陛下那儿告他一状!只是……”我又为难道:“先生可有证据,学生总不能空口无凭啊!”
  当然不会有证据!若有,这会子那姓来的早就蹲大狱了。我不过是顺水推舟,将这事儿对付过去罢了。
  什么?你骂我白眼儿狼?大尾巴狗?呸!他娘的老子倒问问你,你知道来俊臣审过多少冤假错案!你知道他那些个残忍之极的逼供手段吗!你听说过《罗织经》吗!这么说吧,被这个人盯上,不死也要被刮三斤血肉!我去武曌那儿告他的状?免了吧,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鹤先生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幽幽道:“并非让你告密。”他走到我身边,我立马站起来,只听他在耳边轻声道:“欲断其根基,必先乱其阵脚。未雨绸缪,成大事之根本矣。”
  接着,他便对我道出了一条计谋。至于是何计谋,后面自然会讲到。反正我听罢,终于明白鹤先生为何会亲自找上门来,因为这事儿,眼目下还真得我去办。
  不过,还是那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天塌了还有高个儿顶着!我就不信,一个来俊臣就能撼动武曌的宝座,即便武曌老眼昏花,太平和一干贤臣也不是吃素的!
  说一千道一万,鹤先生最终的目的,还是替李显解围呀。只不过他的方式能顾全大局,而非李氏宗后天真肤浅的招数。
  他图什么呢?仅仅是一个信念吗……
  当然,我最后终于知道了那个“什么”,并且从一开始对鹤先生的恨,变成了可怜与同情。


第31章 入狱
  那天以后的进展是——没有进展。
  我还是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中间被武曌临幸过一回,因为老妇人的心不在焉草草收场。
  我看出她有心事,说了些不伤筋骨的话。武曌心门一开,便对我说因为李显引起的纷争叫她心烦得紧。
  我想起鹤先生的话,无心说了句,不知挑起事端的人是否别有用心。
  武曌白了我一眼,沉默下去。我知趣的住了口,一边暗骂自己大意,一边更是坚定了作局外人的决心。
  岂料,这决心很快便被我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欲望熔化了……能让我自己否定自己,这世上,当然只有——暮晓川。
  淮汀阁一别后,我与晓川再无碰面,甚至连他的名字也很难在宫中听到。我只道他小心应付大理寺的查办,期望他快些渡此一劫。
  大概是我被封国公两个月后吧,行刺一案突然有了重大线索——残留在掖薇四湖一偏僻湖岸上的,一只鞋印。
  是左脚鞋印,就在一块大青石旁边。
  呵,没错,那就是晓川的鞋印!那日我们上岸的地方,的确是一片干涸的褐泥,一定是我压着晓川的时候,他挣扎着留下的。你知道那小子脚力骇人,不知不觉便留下了印记。
  大理寺那班狗崽子嗅觉着实灵敏,竟然能有耐性发现这个要命的“罪证”。他们很快整理出线索——鞋印长二十三寸,宽五寸,是一名成年男性的足迹;鞋印深一寸有余,边缘光滑,此人必定练武。如此,宫里的太监宫女全都被排除在外。
  当然,仅凭这些还不足说明什么,这个鞋印最大的疑点,是它竟然出现在大周朝女皇帝所在宫殿的后花园中,并且,位置隐蔽!
  由此,大理寺上奏武曌,留下那个鞋印的男人,极有可能是杀害太监的凶徒,掖薇四湖便是案发地点。
  武曌一看,这还了得,竟然有人胆敢在她眼皮底下杀人!简直是目无王法!大理寺趁势又添一把火,说有班头仔细查验了那鞋印四围泥土,认为鞋印大约是三个月前留下的,即是武曌被刺前后。言下之意,留下鞋印的男人极有可能便是刺杀武曌的真凶。
  那会子武曌正被李显的事整得焦头烂额,人老了嘛,也不像年轻时那样急功近利,总要置人于死地,她只想安稳地在龙位上寿终正寝。于是乎,大理寺的奏折成了黑暗中的一隙暑光,武曌立马召见了武李两族,说你们都瞧瞧吧,真凶就要浮出水面,你们也别争了,待大理寺查出个结果再给大家一个交待。
  这下,朝中所有人的注意全都投向大理寺。大理寺果然不负众望,终于在茫茫人海中锁定了唯一的嫌犯——左金吾卫将军,暮晓川。因为根据收获的供词,三个月前,只有这个人才去过掖薇四湖。
  说到这儿,我的确不得不赞赏一下那班酷吏的办案能力。如果那会儿我能引以为戒,也不至于落得今日这样的下场。
  唉,还是接着说吧……我们的将军大人不出意外地被抓进了牢狱,由狄仁杰亲自审讯。直到那时候,我还以为只要晓川打死不认,一个鞋印根本不足以定他的罪。
  可是紧接着,我却收到了一个噩耗……晓川,暮晓川,竟然承认那鞋印就是他的!
  娘的,他一定是疯了!不然,就是受了什么人的威胁!
  我敢肯定,这仅仅是个开始,接着大理寺迫于上头的压力,必定会将谋杀太监,甚至刺杀武皇的屎盆子全扣他一个人头上!
  我几乎没有成熟的考虑,便急不可待的冲进大理寺,用一锭黄金命令牢头打开牢门……他娘的,我永远都忘不了那男人落泊孤独的模样……
  他穿着脏兮兮的囚服,安静的靠在墙角,仿佛睡着了。
  我轻轻走到他身边,才看清那张毫无血色的面庞……他瘦了,头发胡子全没章法的生长着,像是才去地狱走了一回。
  我还是惊动了他,那男人缓缓地睁开眼睛,漆黑的眸子对着我,混和着惊异与温暖。
  “宁海瑈……”他哑着嗓子叫我的名字。
  我苦笑,“你还认得……我以为你疯了!”
  晓川微微一笑,那笑容在昏暗的囚室显得有些诡异。
  “我没疯……疯的是你。”他淡淡的说,“此时此地,你当走得越远越好。”
  我听出他的忧虑,心下又暖又喜,停了停才说:“那班酷吏打算如何对你?”
  晓川傲气的说:“没有人证物证,他们奈何不了我……”
  是啊,唯一的人证就是我,而我,绝不可能出卖他。
  一下子我心宽了许多,安慰道:“放心,我会想办法尽快让你出去。”
  晓川听罢,忽然显出些急躁,问我什么法子。
  我说:“现在不能告诉你,事成后,你自然便知。”
  没想到他一把拉住我,唇角抽动着,用近乎恳求的语气对我说:“我的事,你不要插手!”
  我按住他的手,愧疚地说:“是我连累了你,若当日……”我想起湖边的种种,叹道:“如今说什么也没用了,反正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不……”晓川垂下头去,手指在我臂膀上紧压,紧压。
  你全都知道吧,晓川……呵呵,绕了一大圈,我还是被套进去了。
  你很担心我,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这是个阴谋呢!
  晓川,我觉得你好累……我没事,真的很好,只要是为你去冒险,哪怕会搭上性命,我都不会后悔。
  “暮晓川,”我捧起那男人的脸,贪婪地欣赏他那双美妙清澈的眼睛,“长久以来,我很害怕一件事……”
  “何事?”
  “成为被利用的工具,成为终被抛弃的棋子……”
  晓川无奈地笑笑,重新靠回石壁。
  我继续说:“如今,我不怕了……因为我手上,有着人们望尘莫及的权力,还有~陛下的信任。来去自如,我宁海瑈一定有这个本事!而且,我也要让你拥有这样的本事!”
  哈哈哈!晓川大笑,却笑得苦涩。
  我心生怜惜,上前将他拥在怀里。
  晓川不再笑,他一动不动,任由我抱着。那一刻,所有的纷杂都安静下来,世间只有他的鼻息在耳畔吸喘回荡,撩起我心底某些隐密的幻想。
  而晓川在想什么呢?他在嘲笑我的幼稚可笑吧……
  这时,牢房外的班头催促起来,我不得不放开那男人,说:“等我的好消息……再见。”
  说罢我就要离开,没想到晓川猛然拉住我的手臂,险些让我摔倒。
  我以为他仍要劝阻,却不料他就那么直愣愣地扑了上来,狠狠地……狠狠地吻了我……
  你们一定以为我很开心,是不是?呵,可事实上,我的心很痛,很闷,像快死了一样难受。
  因为~我能体味到,那是一个绝别的亲吻。
  暮晓川,这个从来没有说过喜欢我的男人,用一个突入其来的吻表白了心迹,也宣告了他为复辟李唐赴汤蹈火的决心。
  他抚着我的脸,用只有我能听见的微弱声说:
  宁海瑈……不见。


第32章 挑唆
  不见……
  我琢磨着晓川道别的深意,猜测他一定指的是要我不再插手。
  可是,你知道的,我不能眼看着他去受苦。也许你会说,若案子就这么查下去,我这个国公大人被牵连进去是迟早的事,因为下至宫奴上至皇帝,都知道我与暮晓川交往过深。
  呵,我真的没想这么多,也没有产生什么阻止我走下去的顾虑。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这些冲动和盲目,显然是致命的。
  我深谙其道,却义无反顾。
  当然,我并没有愚蠢到直接在武曌和太平面前替晓川开脱,而是小心谨慎的,开始实施先前鹤先生提出的计策——鱼目混珠。
  我找到使整个计划成功的关键人物,武曌的侄儿,魏王武承嗣。
  那会儿我深得圣宠,是武李两家争相讨好的角色,魏王自然不敢怠慢,好酒好菜的不提,光是珠宝金银就足足灌了满箱的抬上来。
  若换做平日,我自然脸也不红的便收下了,不过,这回我不能收,不仅不收,我反倒送了魏王一件大礼。
  一封揭发司仆少卿来俊臣罗织诬告武承嗣谋反的告密信!
  呵!你说是假的?非也,那的确是一封由来俊臣身边人手书的告密书信,是我从鹤先生那儿得到的。
  哼哼,那教书先生竟然会藏有这样的书信,实在比他送我反文时更让人捉摸不透。
  再说武承嗣一看那信中所言,当即拍案痛骂。末了他问我写信的是何人,我说是来俊臣的亲信卫遂忠。
  姓武的一听是卫遂忠,就有点儿怀疑了,他说卫遂忠是来俊臣的心腹,无端端地怎会反咬一口,是不是有人故意挑梭?
  他这是一脚上了套儿了,我顺势说,卫遂忠醉酒痛骂了来俊臣的妻子王氏,那婆娘心眼儿小,隔天就上吊死了,那卫遂忠一看闯了大祸,便从洛阳逃到长安,在一位少年时的朋友家落脚。
  见武承嗣听得入神,我更加煞有其事地说道,那位好心收留卫遂忠的人,正好是我恒国公府的一名门客,一次他无意提起此事,正好时值卢陵王案发,于是我便召见了卫遂忠,问他卢陵王一案洛阳推事院怎么判?没想到,卫遂忠说这件案子全是来俊臣暗中罗织搞的鬼!
  武承嗣听到这儿,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我心底偷笑,又说,卫遂忠与来俊臣有过节,我怎么能轻易信他的话呢!可那卫遂忠又是赌咒又是发誓,最后还拿自己的项上人头作保。我见他说得真真儿的,便问来俊臣为何要诬告卢陵王。
  武承嗣便问其详。我语重心长地说道,魏王啊,你还没想明白吗?而今你们与朝中老臣斗得天翻地覆,这叫内耗呀!陛下年事已高,图得什么呀,还不是安定吗?你们一个劲儿的折腾,伤的可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