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此事,孤想着小世子在百花山下,缺衣少食,匮乏的紧,四哥怕是照顾不来,且小世子身份不明,怕是招人诟病。”古五思量了此事多时,一直瞒着太王太后,亦是为了等个契机。
“陛下,可是有什么好主意。”太王太后见他胸有成竹,料他自有成算了。
“孤想着,父王若是遵循常理立长立嫡,那如今秦王该是四哥才是。”古五见太王太后不喜,便话题一转道。
“孤喜清净,素不喜女子聒噪,虽年幼无知,有了丹心一子,不过,丹心亦是顽劣,不堪重任。不若……接了四哥之子回宫来,册立太子,好生栽培。”
“不妥!陛下正还年少,心性未定!哪有如此行事的!”太王太后第一个不愿意了,扔下茶盏,便道:“以后时日长着呢……那小世子接回来,封了王世子,将养着便是,怎能越过陛下的子嗣?”
“皇祖母息怒!孤……”古五张不了嘴,便是面对至亲之人,他亦没想明白,好不坦白。
“小五,你也该收敛收敛心思了。”太王太后绷着脸,斥道:“后位空虚已久,朝堂不稳,陛下,自然……应当,早做打算!”
“皇祖母,不瞒皇祖母,孙儿心中……已有人!”古五斟酌良久,终是跪下,“求皇祖母成全!”
“陛下,无需再说!”太王太后深吸一口气,语重心长道:“陛下,您起来。便是,您暂且后位空悬,亦可……从各家选些小姐,先宠幸着,许是日久天长,便好了。”
古五大劾,原一切都在皇祖母眼里,她老人家不说,却心中有数,跪下请求道:“孤自不愿,孤只喜先生,求皇祖母成全!”
“古南风!你是魔怔了么!”太王太后“砰!”一声,推了茶几,怒斥道:“亏哀家时常提点与你!便是我古家已有了后,你可想过你袁叔父,龙姨!”
“往后……陛下可有想过谦和么!他膝下无人,以后可如何,面见袁家列祖列宗!”
“皇祖母息怒!孙儿知错了!”古五连忙磕头请罪,“皇祖母,孤与谦和乃两厢情愿……”
“住嘴!”太王太后见他执迷不悟,气的手直抖,压着怒气叱责,低声道:“陛下,你且低调着些……你那些龌龊之事,难道非要天下人皆知么!?”
第276章 独谦和不可
“皇祖母……待天下太平,一诺长成,孙儿自然退位与他!自不耽搁。”古五仍不死心,垂首谏言,望得皇祖母首肯。
“陛下!”太王太后终是忍不住,拄着金丝楠拐杖,蹒跚走下后位,语重心长劝道。
“陛下三思。先王励精图治,好容易稳下这天下,陛下开疆辟土,短短两年,拿下赵韩二国,往后……自是千古一帝!流芳百世!”
“陛下,你非要往自己,往谦和脸上抹黑么?你可想过,往后……史书可要如何记载你们?!”
“皇祖母……便是史书不记载孤与谦和……皆无所谓。”古五埋头低语,明知是垂死挣扎,却不愿放弃,“皇祖母一向疼爱孤与谦和,又最是开明,还求皇祖母成全了我们!”
“糊涂!真是糊涂!”太王太后咬唇半响,老泪纵横,哽咽道:“小五……哀家原是一乡野农妇,半生浮沉,自是看透这些个虚华!只求你们皆得一可心人儿!自不会强求你们。”
“如今小五后继有人,丹心虽顽劣,却也是陛下亲子。即便是小五册立一诺太子,哀家亦可睁一眼闭一眼的由着你!即便是……小五好男风,哀家……亦可以装聋作哑!天下男儿,任谁皆可!却独独谦和不可!”
“袁家与古家有大恩!当年,你龙姨孕育谦和,更是吃尽苦头!你袁叔父更是为了谦和,转明为暗。”
太王太后狼狈跪下,“小五,便算是祖母求你……莫要断了袁家,神龙一脉的传承!”
“皇祖母,您……快起来!”自是父王登基,皇祖母可还跪过谁?古五慌乱不已!“这可是折煞孙儿了!”
“不!小五,你若是不听哀家的!哀家必以死相谏!”太王太后心意已决,一字一句,锥心道:“哀家……说到做到!请陛下,好生斟酌思量!”
“皇祖母先起来……”皇祖母年迈,古五强忍着心中不甘,咬唇搀扶着她,“皇祖母教诲,孙儿铭记在心!自与先生,守望相助,以礼相待!”
“陛下,不是老奴多嘴,太王太后不仅是为了丞相,亦是为了陛下您好……”老杨耳清目明,此事自是瞒不过他。
古五捏了捏拳头,苦涩道:“原就是孤先招惹了他。他本心仪秦湘,却被孤生生……带偏……”
“你们皆知,谦和自幼便最重纲常礼法,对父王,对孤尽忠职守,从不懈怠!虽孤不想承认,可他对孤亦是……敬,忠,大于爱。如今,更是听说他为了孤,日日督促万象堂画像立册,便是齐国,魏国宫中的宫女太监生平亦记得一清二楚。”
古五压抑心中苦楚道:“孤自是不忍多时,却无从劝说与他!要知这天下,哪有那样容易。孤便是竭尽全力,亦不能换他休息片刻。”
“袁丞相诚挚之情,自是世人有目共睹。”老杨点头称是,惋惜道:“袁丞相自是为朝堂之事,弹尽力竭,可便是如此,私下亦有人戏称他为奸相祸国。陛下……先王为您好,自然将您珍之,藏之。”
老杨见他松动,又补充道:”先王又立先太子为您挡明刀暗箭,这才能护着您与几位王爷,逃出苏夙毒手。“
“老杨的意思……孤自明白。”古五拍了拍他脊背,沉声道,“孤,自是不舍谦和委屈,更不舍得他被人背后诟病。”
“明儿早朝之后,请殷拂到龙扬殿一趟,孤有事吩咐。还有……袁问大婚在即,你自备上厚礼,不枉他对父王与孤,一片忠心。”
第277章 云里烟雾
“恭贺袁大人,喜得良缘!”“祝贺袁大人,早生贵子!”
一众朝臣纷纷来与这朝中新贵……兵部尚书袁问府中,贺他与第一世家平苏候郭子召二千金郭青大婚之喜。
“陛下到!”
“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众朝臣忙跪下见礼,自是庆幸不已,当日袁丞相与镇国公主大婚,他们未去道贺,次日倒是让陛下好一顿摒弃。
如今,这袁大人乃袁丞相养兄,连陛下都来了,他们……可不都来对了。
“请起……诸位爱卿,都请起罢!今儿袁爱卿大喜!诸位爱卿,不必多礼。倒是……显得……孤,喧宾夺主了!”古五扶着殷拂的手,笑着与殷拂说道。
“老杨,将孤的赏赐一一奉来!袁大人自对孤忠心耿耿,以后亦要好好对待夫人!哈哈哈……”
“谢陛下恩典!”袁问自是行礼谢恩,半点不敢懈怠。
众朝臣皆附和陛下,跟着嬉笑不已。心中却是好一顿琢磨,今儿陛下和蔼可亲的紧,又各个偷觑那袁丞相,躲在角落之中,陛下亦未招呼,似是不大得圣宠了。
“殷爱卿,孤倒是不便在这儿叨扰,他们亦是不自在了,今儿你便伴着孤,再去赏赏文津桥夜景罢。”古南风扶着殷拂,好不亲近,自是离去。
“今儿寒风凛冽,却皓月当空,文津桥的夜景可真是……稀罕。陛下,可还满意?”袁尚兀自为自己斟了一杯盏的热茶,一袭黑衣,在龙扬殿的宫灯下,倒是不显憔悴。
“先生来了……”古五抿了抿唇,倒有些拘礼,“这年下刚过,天凉的紧,先生衣衫轻薄,还请早日回府歇着,才是。”
袁尚不信,自是抬眼觑他,“臣谢陛下厚爱,倒是陛下,不问问,臣深夜来访,可是有事要禀?”
“那……先生深夜来访,可有要事要禀?”古五乖觉的紧,信步踱步,进了殿,端坐在袁尚对面。
“臣正是要问,陛下,如今……唱的是哪出啊?”袁尚不动声色,倒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臣,可真是云里雾里,倒是真有些看不出,陛下心思了。”
昨儿还在自个儿怀中……插科打诨,今儿就琵琶别抱?!
“呵呵……先生一向未卜先知,怎么?如今,先生竟是看不出,孤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古五干巴巴的笑了一声,捏了捏手心的汗,假装无赖道。
“陛下,自不必说与臣听。臣亦不感兴趣!”袁尚负手而立,隐忍着怒气:“恕臣叨扰了!臣,告退……”
“先生,好走,不送!”古五见他行至殿门口,又道:“丞相,此乃孤之寝宫,丞相若有有事,自在龙扬殿偏殿,等正孤传唤才是。”
“哼……”袁尚冷哼一声,亦不回头,飞身而去。
“主上,乙来回禀,太王太后召见陛下后,大发雷霆,动了大怒,听说是病着了……且陛下听说了,亦未去探望,只是遣了七公主去侍疾。”癸见主子心情不好,自是上前告知。
“嗯,且让铁子,铜子好生伺候着。我明日里,去给太王太后瞧瞧。”袁尚心中憋闷,却至始至终不显声色。“亦是让乙好生盯着陛下,别惹出什么岔子才是。”
癸自是为自家主上不值,“今日陛下明摆着给主上脸子,对主上亦不如往日器重,主上,何不冷着些陛下……莫要凑那热闹才是。”
“便是连你……也察觉了陛下疏远之意。”袁尚抿唇一笑,倒是释怀了,“罢了,无须理会,咱们做好本分便是。”
“齐国那儿,可要安排妥当了,莫出了岔子。看来……计划要提前了。”
第278章 相见相知
“参见太王太后!给您请安!您的身子,可大好了?”袁尚隔着珠幔,自是看得不大真切,询问了太医,情况不妙,亦心焦的紧。
小七端着汤药,见他,忙请安道。
“小师叔可来了,皇祖母病了几日了,御医瞧了,亦喝了不少汤药,也不见大好。素闻小师叔亦通药理,小七正要遣人去请小师叔来瞧瞧了。”
“小七公主长大了,行事越发有了章法。臣欣慰。太王太后,臣请您懿旨,上前请脉。”袁尚见太王太后不答他,自是古怪得紧。
“咳咳……小七你先下去,谦和,你来。”太王太后勉力起身,“你们都下去。”
“陛下……他年幼轻狂,甚是糊涂。哀家替他,向谦和,向袁家列祖列宗致歉!”太王太后抓着袁尚的手,便要下床跪拜。
“太王太后,折煞臣了!您快躺好,臣替您看看。”袁尚大惊,怎料太王太后如此虚弱,竟是鬓间丝丝白发亦失了往日神采。
“哀家年迈,可如今无颜见谦和,若是有朝一日,下了黄泉,无颜见恩公一家,亦无颜见你父母。”太王太后悲戚苦楚,“只要想到,谦和受了委屈,哀家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臣并不委屈!让太王太后担忧了。”袁尚扶着她躺下,“臣为陛下,为大秦所做之事,皆是心甘情愿,请太王太后顾念您的身体才是。”
“谦和,你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箫与画,更是一绝!你自幼便待古五如亲弟弟,呵护有加,细细教导!”
太王太后拉着他的手,艰难道:“谦和,哀家自是死了,必不让你委屈!必不让袁家断了传承!这是哀家对你袁家的承诺!”
“听闻袁丞相刚看望了太王太后,她老人家可好些了?”古五半身重量依在殷拂,嘴边溢出一丝苦笑,真是什么皆瞒不过他,自己如斯,他亦无动于衷,听之任之。
“心病亦须心药医,臣只能宽解一二。陛下……您如此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