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抠门夫夫种田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府管家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瞧着沈老汉,倒让他一下子退缩了:“……少点儿也行。”
  沈老汉在沈慕面前,在村里; 倒是横的很。可面对梅府的管家,甚至梅府的那些家丁; 他都有些直不起腰来。
  说白了,就是窝里横; 在外怂的很。
  二百两他漫天要价提出来了,可……梅府也能坐地还钱不是?
  梅府管家:“……”
  最后商定下来,只要闹得宋家的布庄招不成人、开不了业,梅府就给他们老两口八十两银子银子; 再找个镖局把他们护送回沈家屯。
  在沈老汉的要求下; 梅家甚至还先给了五两银子的定金。
  得了钱在怀里; 沈老汉夫妇的心就安了不少; 认认真真的盘算起来该怎么给沈慕和宋柏添堵。
  “要我说; 这家人也未必靠得住。”沈老汉袖着手低声跟沈老娘念叨:“你看那管家; 什么管家,说白了不就是个下人么,鼻孔都要朝天了,我呸!”
  “狗眼看人低的玩意儿,给个钱磨磨唧唧的……再说,那宋家开不开布庄,是咱俩能说了算的?咱就是再闹,他们非要开,那还不是拿不着钱?”要不然他也不能非要拿点儿定金,以免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五两也是钱啊!
  在背后说人,沈老汉的胆子倒是大得很。
  沈老娘比他更没主意:“那,那老头子你说咱该咋办啊?”
  “嘿,要我说,闹还是要闹的,但是要能让沈慕认下咱俩来……” 那好日子可不就来了么?“当初跟沈慕签的那个养老的文书你带着没?”
  “带了带了!”当时以为梅家的人是沈慕派来的,沈老娘就把文书给带上了。也亏得沈家老宅没被洪水给冲了,这文书还找得到。
  …………
  大清早宋柏就带着沈慕去了还未开业的布庄。
  离他们计划动身回沈家屯还有三天时间,东西都收拾好,该装车的装车,装空间的装空间。如今宋柏没有其他事,便打算趁着最后两日监管着布庄招人。
  宋樰早已坐镇店中,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逐渐熟悉了工作的节奏。宋柏带着沈慕也来了,主要是想让沈慕也见识一下。
  宋柏和宋樰在主位坐定,沈慕就搬了个凳子坐在宋柏旁边陪着看。新招的掌柜和账房连忙凑上来请示。
  “不必问我,日后是二少当家。”宋柏摆了摆手,光明正大的表示了日后这布庄的主权在宋樰手里。
  宋樰和掌柜、账房都颇为别扭。毕竟以前但凡有宋柏在场,都是宋柏主事。与宋樰能力无关,就是一种习惯。
  “好吧…… ”宋樰抓了抓脖子:“把今日要面试的人选名册拿来我看看,再看看门口有多少人已经来了?”
  掌柜的应了一声,递上名册,自己转身出去看外头排队的人:宋家布庄要找人,在兴安县可是件大事儿。宋家粮行伙计的待遇都不错,想来这布庄的待遇也差不到哪儿去。因此之前报名的人还挺多,掌柜的来时扫过一眼,天蒙蒙亮就已经排了一长串的队伍了。
  再一看却不得了了:“两位少爷,不好了……这外头有人闹起事儿来了!”
  “闹事儿?闹什么事儿?”宋樰不解:“咱们店都没开起来呢,有什么可闹的?”
  闹事儿也总得有个说法吧?或是货物有问题,或是招待不周……就算是没事儿找事儿的,但总的来说得店铺开起来,双方有了接触才能找茬儿吧?
  掌柜的苦了一张脸:“和店倒没多大关系……说是来找咱们大少夫郎的。”
  “找我?”一直在旁边用心学习、安静如鸡的沈慕呆住。“我……我在兴安县都没有认识的人,谁找我?”
  “可不就不是兴安县的人么!”掌柜的一拍大腿:“说是从沈家屯来的,您的祖父祖母,说大少夫郎不孝,对他们不管不顾,说……说咱们这样不孝的人家不配开店!”
  孝道在古时,可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一个不孝,基本可以把人全盘否定了。因此这一闹,在门口确实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不止是来面试伙计的人,看热闹的围观群众也是不少。
  沈慕瞪大了眼睛,嘴巴也长得大大的险些合不上:“我……我爷奶来了?”
  “这……这怎么可能?”想当初沈慕一个年轻小哥儿伪装成汉子,带着刘氏这个尚算壮年的女子从丰水县一路到兴安县,都那么不容易,沈老汉和沈老娘两个老人,居然就能找过来?
  等等……宋柏是兴安县人这件事,自己有告诉过村里人嘛?
  沈慕脑子一阵混乱:“我,我看看去……”到底是真的沈老汉夫妇,还是有人碰瓷。
  宋柏也是这么想的:“我陪你一道去。”
  这事儿太蹊跷了。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等沈慕冲到门口亲眼所见,不禁更加惊讶了:居然还真的是沈老汉夫妇!大半年没见,比起他离开村子时老两口更瘦了一些,头发也白的更多了,可见日子过得并不好。
  现在正坐在地上,像周围人哭诉沈慕的不孝:“家里遭了灾,这孩子拿着钱就走了,管都不管我们老两口啊……要不是命大,都不能活着来到兴安县的地界……嫁了个好人家,就连亲爷爷亲奶奶都不管了……”
  沈慕听着都要气死了:“什么叫拿着钱就走了,说得好像这钱和他有什么关系似的!”
  但在这孝道为尊的世道,又因着人往往同情弱者,瞧着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两位老人,围观群众纷纷对宋家布庄指指点点起来。
  尽管在这个世道,出嫁了的小哥儿、姑娘,在律法上并没有赡养娘家人的义务。
  可以说赡养了是情分,不赡养是本分。但在世人眼里,你宋家这样有钱的人家,养两个老人怎么了?你那么有钱就应该养!
  “嘘,现在不宜和他们起正面冲突。” 宋柏按住怒发冲冠的沈慕:“这事儿有蹊跷,得从长计议。”
  可不嘛,就凭二老,谁也不相信他们真的能如嘴上说的那样,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来到兴安县。况且他们又不知道宋家的底细。能这么准确无误的找上门,背后没人指使,宋柏是不信的。
  至于什么人指使,虽然一时半刻还想不到,但也不能由着人在门口撒泼,败坏宋家的名声。
  “大哥大嫂,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宋樰露出一抹坏笑。
  要说做生意他不如宋柏,但要说鬼主意,小心眼儿,谁也没他多!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一说,沈慕听了,整个人都僵住了:“这不行……你是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狗皮膏药黏上就揭不下去了!”
  “正因为他们是狗皮膏药,你抛出个话头,他们肯定立刻黏上来,眼下这局面不就迎刃而解了?”宋樰眨眨眼。
  “可是……”
  宋柏却若有所思:“这主意也不是不行……只要之后好好谋划。”
  沈慕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咽不下这口气:“难道就任凭他们拿捏咱们!我是一文钱也不想给他们花!”
  “也别这么说呀,你忘了你签了文书,每年还得给他们二两银子养老呢。”宋柏笑道:“这可是新年了,按照文书,正月你就得把钱给他们,不然他们凭文书能卖咱家房子和地呢!”
  这边话音刚落,只听外头的沈老汉和沈老娘正从怀里掏出文书,展示给围观群众看:“大家伙儿瞧瞧啊,可不是俺们老两口厚颜无耻抓着出嫁了的哥儿要钱,实在是当年签下了文书的……他允诺每年给我们养老银子……”
  “我们老两口一辈子就只有两个儿子,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两个儿子都没了啊……就剩这孙子能指望了。可这孩子攀上了高枝儿就走了,抛下我们两个老东西……他那夫君宋柏也从来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说话一点儿都不客气,就没把我们当过亲家人啊……”
  这文书一出来,加上二老的眼泪攻势,少数内心同情宋家的人也动摇了。
  这么有理有据,看来这宋家的大少夫郎是真的不孝啊,宋家肯娶这样的哥儿,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都是一丘之貉!
  梅家派来的家丁混在围观人群中,心满意足的瞧着宋家名声口碑迅速败落。甚至当场就有些要应聘伙计的人愤而离队。
  剩下的人也犹豫不决彷徨了起来。古代讲究个连坐,这宋家口碑不好,不孝顺,自己在这样的店铺做工,也会被人非议的。况且是眼下如此风口浪尖的局面。
  梅家的家丁正暗自得意,认为宋家布庄经此一事肯定开不下去了,却忽然见布庄的大门打开,从里面旋风般跑出来一个年轻小哥儿,扑到沈家二老身上就是一通暴风哭泣:“爷爷奶奶,你们居然还活着,真是太好了!村子被山洪淹了一多半儿,我还以为……呜呜呜呜……”
  后头跟出来一个年轻汉子,也上前一把搀扶住沈老汉:“爷爷快起来,地上凉不能久坐,有什么话咱们进屋说吧。”


第92章 戏精的博弈
  这就是宋樰的主意。
  你不是会演吗?颠倒是非,影响舆论……难道我们就不会吗?
  虽然沈慕确实非常的不情愿。在沈慕心里; 对付这种人就不该有一丝好脸色; 否则他们就会顺杆爬。
  不过眼下这局面; 没人会有耐心; 听他们从沈老汉如何不待见刘氏、扔掉儿时的沈慕讲起。年迈、贫穷、可怜,总是人可以一眼看到,最直观的感受。
  况且即便讲了,不免还有些“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愚孝党继续认为宋家德行有愧。更可怕的是; 在古代; 这种愚孝党并不是少数。
  权宜之计; 干脆见招拆招; 陪他们演上这一出戏。
  反正……三天后他们就要回兴安县了。
  背后之人所图什么宋柏不知道,但沈老汉夫妇还是很好看透的:无非就是要钱; 再多; 也顶多是像薛老汉那样; 想要抖一抖做大家长的威风。
  更多的; 不是他们没坏心,而是他们根本想不到更多。
  只要给出足够的筹码,不愁二人不倒戈。
  宋柏他爹和他说过,一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宋柏深以为然。这也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喜欢赚钱的一大原因。有钱了,做什么都自由许多——虽然他并不舍得花。
  沈慕这一哭,都把沈老汉给哭愣了。在他心里; 对沈慕的印象还停留在他们宁可重新盖个祠堂; 也不给银子的那天。
  强硬; 执拗,没规矩,不把长辈放眼里。
  简直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跟眼前这个抱着自己哭的真真是判若两人。
  “我后来回村里找了,还给了村长五十两银子安置乡亲们,可是没见着你们人。我还以为——”宋柏提高了一点儿声音,对沈老汉道。
  这其实是句实话。当时他回沈家屯,确实没见到沈老汉夫妇。不过也没把这号人挂在心上,想过他们的生死。
  沈老汉愣愣道:“我们,我们躲到隔壁村去了。”村子被山洪掩埋了一半,沈老汉总觉得危险,怀疑山体会再次倒塌。于是老两口躲到了完全没受灾的邻村去了。
  宋柏声音更大了些:“哦,原来是和小慕走散了。”
  这是一句假话,但沈老汉并没有反驳。
  因为他自己说的,也不是真话。假话对上假话,谁也没有拆穿谁的必要。沈老汉主意的是宋柏的态度:他来之前就打算着,最好是让沈慕能接受自己夫妻二人。至于沈慕是真心接受自己这个爷爷,还是迫于形势接受,都无所谓。只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