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抠门夫夫种田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被大水冲了,好些人往毓秀州逃,逃到边界没有路引却出不了城,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想自卖自身。
  街面上卖身的人不少,这一家子被选中,不会被饿死,一家人也没有分离,激动得不行,连连给宋柏磕头感谢。路边其他卖身的人也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当下就有人拉了孩子来,求宋柏一并买下。
  被宋柏拒绝了。目前来说,这一家子已经够用了。
  而沈慕见宋柏定下了要买这家人,也下去问了几句。问过了才知道,这对夫妻的儿子原本也不瘸,逃荒的路上摔断了腿,治病花了所有的钱——还没治好,命保住了却留下了残疾。
  现在连吃饭的钱都没了,一家人眼瞅着就要整整齐齐的饿死。没法子了才自卖自身,卖身的钱不求多,只想能在主家混口饭吃保住命。
  当然了,要是能多卖身些银钱也是好的,他们还想拿着钱继续给儿子治腿。不过他们这种流民并买不上价,况且两个人还带一个残疾的,又不肯拆卖,定要一家人在一起。
  宋柏已经问了,三人都会干农活,女人也会纺线织布。三人看起来也是忠厚老实的面向——就算有些小奸小滑其实宋柏也不是很介意的。
  和三人略交代了下情况,宋柏便让他们上了沈老汉夫妇的马车,一同回沈家屯。
  沈老汉夫妇二人原本还不大乐意:马车本就不宽敞,一下子塞进三个人来,坐着更难受了。
  不想宋柏却道:“这些人以后就是伺候你们二老的。”
  二人愣了一会儿,继而眉开眼笑:这小宋不愧是大家出来的,真是懂事儿!原本他们心中还想着在宋家的时候,宋柏也不派些个丫鬟来伺候,没想到这就买了专门的下人给他们!
  现下跟着回沈家屯,还能让他们好好炫耀一把。于是也不嫌马车挤了,倒想立刻支使人干活,过过老爷、老太太的瘾。
  可惜马车就那么大,并没有什么活儿可以干的。
  宋柏回了自家的马车,才跟刘氏解释起来自己的打算。
  沈家从前那些事儿,大部分是沈老二做的。沈家二老虽然讨厌,但没有确切的给沈慕一家造成伤害——抛弃沈慕的事儿事实上并没有成功。
  在村里,不甚讲究律法。坏事儿既然没成,看在他们是长辈的份上那就掀篇儿了。要是沈慕和宋柏真的对沈老汉夫妇不管不问,落人口舌的反而是他们。
  不过讨厌的人宋柏也是不希望存在于他和沈慕的生活当中的。
  如刘氏所说,沈家二老见识过宋家的富贵,是不可能愿意每年只守着二两银子过日子的。即便站不住理儿,他们怕是也会找沈慕闹一闹。反正闹一闹又不花钱,反之沈慕若是被烦得受不了了,他们就能多得些好处了。
  与其日后三不五时的来烦自己,还不如一回解决,教他们个乖。
  这三个人,与其说是买来伺候沈老汉夫妇的,不如说是买来看管他们的。
  要是以后在沈家屯的生意做起来了,这沈老汉夫妇再像前两天一样,三不五时的去铺子门口闹一闹,那还得了?
  也不能再让他们千里迢迢的再追到兴安县去了。
  就得把这种可能掐死在根源上!


第95章 有家不能回
  受灾情影响; 如今各处的客栈都开不下去了,宋柏一行人只能卡着时间住驿站。宁可早早歇下; 也不敢天黑了赶路。
  这一日便是在日落之前,就已经在驿站落脚了。
  “明日大约就能到二达叔所在的驿站了。”沈慕还挺想念李二达的:“那时候多亏了二达叔,不然我和娘还得在之前那家镖局手里受磋磨。”
  宋柏宽慰他:“等咱们生意做起来了,以后让那家镖局高攀不起!”
  沈慕撑不住笑了:“还没影儿的事儿呢,你这就想上了。”又道:“二达叔已经替我出过气了。”
  “说起来还真要谢谢二达叔。”宋柏想了想,“舅舅也托我给二达叔送几坛子酒呢。你先歇着; 我去车上看看行李; 把酒翻出来。晚些吃饭时再来叫你。”
  官家的驿站,比客栈设施简陋; 比客栈价格贵; 但唯一的好处就是安全; 内有官兵驻守。
  因此不太重要的行李并没有带进房内,仍放在马车上。都是粗笨物件; 没什么人偷; 也因体积较大难以被偷走。宋柏把舅舅薛海要送袍泽的两坛好酒给找出来; 放在自己的马车上; 又去后厨交代了晚饭。
  事毕之后; 宋柏往最便宜的通铺房转了一圈,把新买的一家三口带上了楼。
  直接带到了沈慕的房中。这些事情说起来是沈慕的家事; 虽然二人不分彼此; 但于情于理还是当着沈慕的面儿做; 更稳妥些。
  “我买你们一家人; 不是让你们伺候人的,而是有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们做。”看着屋里站着的一家三口,宋柏开口道。
  这一家人姓刘,即卖了身,也没什么姓氏名字可言了。宋柏也懒得再让他们改姓起名的,就用原来的姓,刘叔、刘婶儿、小刘这样叫着。
  闻言,刘叔忙躬身道:“东家尽管吩咐。”
  刘叔刘婶儿夫妻两个都是面相忠厚老实的人,虽不甚聪明,却也不蠢笨。宋柏看重的就是这个,若是那单纯老实的憨人,可看不住沈老汉夫妇两个。
  “今日和你们一同坐在马车上的两位老人,以后回了村子,你们会和他们住在一处。但却不是伺候他们,而是看住他们。当然了,他们年纪大了,家里的活你们能帮一把也可以顺手帮一把……”
  宋柏这边交代着刘叔一家人,沈老汉夫妇两个却仍在做美梦。
  “以后咱们也是有下人伺候的人了!”沈老娘心里美滋滋的。这在村里可是头一份儿的,“就是那下人质量不高……还有个瘸子。”
  “知足吧你,三个人伺候咱们两个,还伺候不过来?”沈老汉倒不计较瘸子不瘸子,不耽误伺候他们就行了。
  “倒也是。”沈老娘道:“这趟回来不亏。就是不知道取了户籍再回兴安县,这小宋把咱们安排到哪儿?我想着之前咱们住那两间屋子,可不够五个人住的。”
  沈老汉也想着这事儿呢:“咱们这回回去,是把户籍都迁走了的。这落户不可能落在宋家,那就得单给咱们落一户。……回头我得跟小宋说说,让他给咱们买个宅子!”
  “他能答应吗……”沈老娘唬了一跳。这宅子可不比三两个下人,那得不少钱呢!再说,搬出宋府,他们还能有这么好的日子过吗?
  “怕啥?又不是要他几进的宅子,咱们要个小院儿就够住了。这点儿要求都不答应,就去他们铺子门口闹呗,闹到他们答应!”沈老汉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宋柏的软肋了。
  宋柏这个生意人想要保全脸面,就得事事顺着他们!
  不过好在,小宋这个孩子真的很识时务……晚饭时,沈老汉刚对饭菜表示了些不满,宋柏立刻就安抚:“玉湖州闹灾,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好菜,这还是咱们自己带的东西做的。委屈二老了。”
  被好言好语一哄,沈老汉那没吃到肉的不悦也降低了几分,但还是抱怨道:“这么着急忙慌的回来干啥,就不能等饥荒过来,再回来迁户籍……”
  宋柏面上笑呵呵的,并不回嘴,由着他念叨。倒是沈慕,啪的一下把筷子摔在桌上:“还吃不吃饭了,有的吃就不错了!”
  沈老汉嘟囔了几句:如今他并不敢和沈慕闹翻。他心里门清儿,宋柏这些日子脾气是很好,但一来是为面子,二来也是为沈慕。
  说到底他们是沈慕的爷爷奶奶,不是宋柏的爷爷奶奶。因此他虽然贪心,但也(自认为)拿捏着分寸行事。毕竟若是太过火把宋柏惹恼了,连沈慕也被牵连休弃,才叫好日子到头了呢。
  因此也只是嘟囔了两句,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便住了口。
  在宋家住了几天,他的胃口已经被养叼了,这一餐饭没肉,没新鲜菜蔬,实在吃得难受。
  刘家三口人坐在隔壁,吃得是更差劲儿的干粮咸菜,却珍惜得很。刘婶儿偷偷抬眼看了看沈老汉和沈老娘:也就这几天,这老两口还能抖抖威风了……
  次日又赶了一天的路,傍晚时刻正到了李二达所在的驿站。宋柏将舅舅薛海准备的酒送给李二达,见官兵们伙食也不大好,又送了两口袋粮食给他们。
  大部分的粮食都被宋老爷夫夫装在空间里,但他们也随车带了一些。
  李二达高兴的不得了:“要是往常我自然最爱酒的,但如今这粮食才是救人命的!”
  他们作为官兵,自然有军粮可吃,但那些士兵也不都是光杆一个,总有家□□儿。许多士兵都剩下自己那份口粮匀给家人,连李二达也一样。
  比起上次见面,李二达已经瘦了一圈儿了。
  “不过也不能白拿你们的粮食啊。”李二达搓搓手,“不如这样,我派几个兄弟护送你们一程吧。再往南边,境况更差,路更难走。”
  有官兵相护,就那身衣服便能省不少麻烦。
  “这自然是好。”宋柏也挺高兴的:“本来不该跟二达叔客气的。您帮了小慕,又和我舅舅是袍泽,这点儿粮食不算什么。不过我们这一路走来,说是提心吊胆也不为过了。能有官兵护送能省不少心,真是谢谢二达叔了。”
  “这话说的。你是大海的外甥,就是我外甥。你那小夫郎也是个好孩子,都是自家人说啥两家话。”李二达笑了笑:“我这也是有私心的。这兄弟们护送你们,你们不得管饭?这省下来的粮食就能给家里送去。都不容易啊。”
  对于宋柏家而言,几个人的口粮不算什么。可在闹饥荒闹了半年多的玉湖州,几口粮食没准就能救条人命。
  有了李二达手下的士兵护送,接下来的路更是好走了很多。几日过后,一行人终于到了丰水县。
  宋柏并不急着回村,而是重谢了李二达手下的士兵,又给镖局的人结了账,暂时在丰水县驿站住了下来,和沈慕商量起今后的日子。“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咱们在哪儿定居?”
  沈慕一腔激动这才冷静下来。
  没想过也就罢了,一想就知道,村子里是住不下去了。
  无他,没有地方可住。
  山洪淹没了一半的村子,许多乡亲想必都无家可归了。况且宋柏回去那次,沈青石也很不好意思的像他表示了,他们把村子里能用的东西都弄去了山洞中。
  其中也包括了沈慕家的房子。
  事急从权。
  那在水灾过后,沈青石会不会安排无家可归的人,住进主人不在的沈家?
  八成是会的。
  如今的世道,村里人是无钱也无力盖新房的。沈慕一家人回去了,暂住在沈慕家的人可怎么办呢?赶出来吗?
  “这都是咱们的猜测,也未必真的有人住在咱们家吧……”沈慕不死心。那房子是沈老大还在时盖的,才翻修不久,沈慕不舍得。
  “确实,咱们再怎么猜也没用,不如问问人。”宋柏道。
  问谁?别人不知道,才从村子里出来没多久的沈老汉肯定是知道的。
  “住了啊,还住了两家呢。别说你家那房子了,就是王二麻子那屋,横死过人的,也照样住进去人了。”说起这事儿沈老汉还挺不高兴。当时沈青山等人服徭役回来了,水灾也过去了,村里人都从山洞里下来住回到了村子里。
  沈老汉夫妇当时躲在了邻村,就回来晚了些,沈慕家便已经被安排进了两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