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_梦溪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肃挑眉:“这么说来,你觉得自己是能臣了?”
    邹靖平苦笑:“下官哪里算能臣,可叹朝廷那些阁老御史们成天争来吵去,又怎么看得见百姓的苦楚?”
    先前赵肃见他装疯卖傻,却又对辖下了如指掌,觉得此人是有些才干的,起了招揽之心,待见了他这般说辞,便知道他看似随性,其实并不是完全超脱,只是满腔抱负施展不出,对官场失望,宁可龟缩在那广元一隅,也不肯往上爬。
    这种人不似海瑞那样谨守清白不肯变通,也不似寻常官员只会逢迎拍马,他心里还有自己的原则,所以假以时日,一旦有机会,也许能有一番大作为,这让他想起一个人来。
    赵肃心下有了计较,也不表露出来,只微微笑着听他说话,间或询问两句,又留他吃了饭,这才放人回去。
    这边按下不提,京城却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皇帝的病情日益严重,已经到了不能起床视事的地步。原先有制度,凡上奏折子,先经过内阁,内阁给出票拟意见,然后呈给皇帝进行最后的裁决。原本隆庆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内阁票拟时常看也没看,大笔一挥就同意了,自从病倒之后,皇帝裁决更成了虚设,只把诸事都交给朱翊钧,让他与内阁商量着办。
    朱翊钧再聪明,毕竟年纪尚轻,又是内阁诸人看着长大的,而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极为强势,久经宦海之人,虽说太子监国,可实际上还是由内阁说了算,朱翊钧最多也只是坐在一旁,说上句“这样也可”、“阁老们看着办罢”之类的场面话,有时候就算反对,也没被当回事,可他也硬是耐得住性子,每日内阁会议,就在一边旁听,默不吭声。
    这一日是休沐,内外歇息,朱翊钧刚从隆庆帝那里回来,也不用去内阁,便偷得浮生半日闲,坐在内殿里捧了本书在看。
    不多时,翡翠来通报,说张师傅求见。
    “快请!”
    朱翊钧有些讶异,自从高拱重为首辅以来,大展拳脚,做了不少事情,张居正紧跟其后,也忙起来,来他这里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好在朱翊钧已经成人,该学的东西也学得差不多,剩下的就是实务了。
    张居正大步进来,他眼下正值盛年,却因保养得当,面色白皙,须发乌黑,器宇轩昂,双目湛然有神,若不是穿着那身官袍,说他是吕祖下凡也是有人信的。
    朱翊钧起身迎他:“张师傅怎么今日有空来此?”
    张居正笑道:“碰巧今日入宫,又逢休沐,便来看看殿下,臣虽名为太子师傅,却疏于职守,实在是罪过。”
    “张师傅言重了,您如今身为宰辅,日理万机,理应以国事为重。”
    见朱翊钧应答流利,进退有据,张居正不由满意颔首,自己虽不是太子的第一任老师,可如今赵肃外放,李春芳致仕,只有他还在太子身边,假以时日,太子登基,自己必然是跟前第一股肱之臣,太子势必亲近他要多于亲近高拱。
    思及此,张居正纵是城府再深,也忍不住有些高兴,正想对朱翊钧说些勉励的话,眼角余光瞥见桌子上摊开的书名,眉头一皱。
    “殿下在看水浒?”
    “是,闲来无事打发打发时间。”
    “一群逞凶斗勇之辈,殿下年纪还小,不看也罢,免得被这些书蛊惑了心神。”
    朱翊钧听张居正说他年纪小,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但并没有表现出来。
    “看不同的书自有不同的好处,水浒虽然只是杜撰,可里头英雄好汉不少,也蕴含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道理,肃……赵师傅也是这么说的。”
    张居正听到赵肃的名字,眉头就皱得更紧了些:“那殿下悟出什么道理来了?”
    朱翊钧察觉到他似乎不太痛快,顿了顿,仍道:“宋江的奇谋诡计,鲁智深的豪情仗义,都是可看之处。”
    张居正面沉如水:“这些都是市井之勇,登不得大雅之堂,殿下是一国储君,要学的必然是帝王气象,君主之仪,怎能看这些不入流的闲书,赵肃也是糊涂了,竟和殿下说这种话!”
    朱翊钧本不想和他争论,但听到他对赵肃也颇不客气,便有些忍不住了。
    “张师傅此言差矣,赵师傅让我博览群书,本意是没错的,我也不是小孩子了,自然懂得明辨是非,这些书再不好,起码我也学得了一个道理。”
    张居正听他侃侃而谈,替赵肃辩白,心头越发不快,忍着没有发作,只是淡淡哦了一声:“什么道理?”
    “以史为鉴,招贤纳谏,否则这世间就会有万万千千如此书里说的梁山好汉起来造反。这不也是张师傅一直教我的道理吗?”他还是太子,不能说诸如“当个好皇帝”之类的话,便拐了个弯。
    听得他最后一句话,张居正面色稍霁,道:“殿下能从小书看到大道理,这很好,还望万事以百姓为念,切忌骄躁。”
    朱翊钧见张居正顺着自己的台阶下,便也道:“谨遵张师傅教导。”
    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张居正说还要去一趟内阁,起身告辞。
    他步出东宫,见冯保迎面走来,彼此都笑着打了招呼,待擦身走近时,张居正才压低了声音问:“殿下平日里可是常与赵肃书信往来?”
    冯保点点头道:“殿下素来对赵大人异常亲厚。”
    他如今是东厂提督太监,又兼管东宫大小诸事,位高权重,已经不是昔日在裕王府战战兢兢的小公公了。
    张居正微微拧眉:“殿下可曾透露过召赵肃回来的意思?”
    冯保诧异:“这倒不曾听说,大人何出此言?”
    张居正略一思忖:“以后凡是赵肃写来给殿下的信,你都先拆阅一遍,把内容告诉我。”
    冯保有点踌躇:“这,不大好吧,殿下毕竟是太子……”
    张居正沉声道:“如今陛下沉疴,以他的性子,必然会托付高拱大事,高拱强势,赵肃又是他的学生,一旦回来,师徒两人联手,还有我们的位置吗!”
    冯保毕竟不同于一般内宦,他只想了片刻,便明白其中利害:“我知道了。”
    赵肃喜得麟儿,虽然嘴上不说,面上也不表露,心里却委实对两个小娃娃疼到骨子里去,陈蕙一直卧床不起,更不可能照顾孩子,赵肃索性让人把两个娃娃的屋子整理了一下,自己把公文搬到那里批阅,有时候抬起头,看到两张呼呼大睡的小脸,再多的疲惫也缓解不少。
    赵吉端着点心进来,就瞧见赵肃托腮对着两个婴儿发呆,简直与平日里精明稳重的模样判若两人,便笑嘻嘻道:“大人现在是有子万事足,连公务都得放一边。”
    赵肃回过神,伸了个懒腰:“你也去生个试试,到时候你就顾不上笑话别人了。”
    赵吉愁眉苦脸:“小的倒是想啊,可惜没人愿意嫁给我。”
    赵肃哈哈一笑:“我看连翘倒是对你很有意思么,你怎么就不提了?”
    “那个恶婆娘,还是算了……”赵吉打了个寒噤,又好奇道:“少爷,两位小少爷可还没起名字呢,怎么也得先起个小名吧。”
    他一直忙得脚不沾地,倒忘了这茬,赵肃失笑:“嗯,是该起了。”
    赵吉出馊主意:“乡下都有习俗,小名要起得越贱,才越好养活,不如就叫狗娃和狗蛋吧。”
    赵肃横了他一眼,哂笑:“我不信这一套。”
    他蓦地想起朱翊钧幼时那白嫩嫩如包子一样的小脸,福至心灵,眉头舒展,笑眯眯道:“就叫馒头和汤圆吧。”
    啊?赵吉张大了嘴。
    少爷这是饿疯了吗?
    
    第76章
    
    隆庆六年的夏天注定无法平静。
    入了五月下旬,隆庆帝病情越发沉重,宫中太医院的御医们进进出出,皇帝寝殿几乎每天都人来人往,除了贴身服侍的宫女太监之外,还有前来探视的后宫嫔妃,比平日里还要热闹几分,只是这热闹里面,却透着一丝不祥。
    内侍都被遣退了,偌大的宫殿,只余下二人,一个躺着,一个坐着。
    朱翊钧看着自己老爹露在锦被外的枯瘦双手,只觉得无比心酸。
    还记得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是在五六年前,先帝驾崩的时候,许多人围在这里,对着先帝哭嚎,当时他还小,对生老病死没有太大的概念,听到周围的哭声,甚至还觉得有点害怕,幸好赵肃也在旁边,轻轻抓住他的手。
    但是现在,没有赵肃了。
    先帝毕生追求长生不老,可到头来也要老死病床,皇帝再尊贵,不过也和寻常人一样,而现在,连父皇也要走到这一步了吗?
    三十六岁的年纪,本该风华正茂,连外头那些大臣,随便拎出一个来,岁数也比躺在病床上的皇帝大,可他却因纵情声色,沉溺过度,甚至服食虎狼之药,导致身体亏损,最终一病不起。
    外臣提起这位皇帝的私生活,都要叹息唏嘘几声,伴随着不赞同甚至暗含嘲笑的眼光,但朱翊钧却并不以为羞耻,他认为以皇帝来说,他的父亲已经算称职了,虚心纳谏,从不因言降罪,对于底下的人,也都是无条件信任,因此才有了与嘉靖朝截然不同的平和气象,虽然父亲未必有先帝的一半聪明,可因此却也给了臣下最大的发挥空间。
    这样的皇帝,难道不是臣子们梦寐以求的吗?
    朱翊钧暗自冷笑一声,只不过有许多人,总喜欢以明君的标准来衡量一个皇帝,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标准,就不是明主,却也不想想,难道他们自己就能做到清白无垢?
    隆庆帝的眼皮微微颤动,良久,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眼窝周围肿了一圈,连这样一个动作也做得很困难,鼻息不自觉粗重了一些,惊动走神的朱翊钧。
    “父皇!”他忙凑过来,低声道:“可要喊太医?”
    隆庆帝轻轻摇头,张了张嘴,示意要喝水。
    幸好旁边还放着一碗参汤,是宫女刚刚送进来的,朱翊钧忙端起碗,一手拿着汤匙,一点点喂他,他平日里很少服侍人,难免笨手笨脚,但却极认真。
    一碗参汤下肚,隆庆帝的脸色好了一些,也有了说话的力气。
    “也该是到交代事情的时候了。”
    朱翊钧没想到他醒过来第一句话竟是这样的,愣了一下,喉咙堵得发慌。
    没等他说话,隆庆帝又道:“上回还问你婚事来着,本想趁着朕还在的时候顺便替你办了,现在却不能够了……”
    “父皇,”朱翊钧打断他,“您龙体康健,就是儿臣最大的指望!”
    隆庆帝呵呵一笑,也不知是不是那碗参汤起了作用,他的精神看起来与先前的颓靡判若两人,脸色甚至有了一点红润。
    “你不小了,父皇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已经娶了王妃。”隆庆帝自顾说道:“你的两位母妃,贵妃就罢了,她是你的生身母亲,你定然不会亏待,皇后虽然无子,可对你也是万分疼爱,所以你以后也要善待她们。”
    “是。”朱翊钧应道,面容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已依稀可见沉稳,神情不肖其父,倒有几分其祖的影子。
    隆庆帝见状,又是欣慰,又是叹息。
    在他心里,一直有块很深的心病。
    隆庆帝不是长子,更不是嫡子,他能得到皇位,完全应了那句话,天上掉馅饼。他少年丧母,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眷顾,那位聪明至极却把精力都花在修仙和与大臣斗法上的先帝,到死也没对他说过一句赞许或鼓励的话,所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