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会有,我王府没有吃里扒外的人。”封蔚道,“哥身边也已经清理干净。”
陛下才登基一年不到,封蔚受封还不到半年。几月前还出过事,现在这两兄弟已经把身边人全掌控住了?
余柏林对皇帝陛下生出几分好奇。以为皇帝好欺负的人估计今后日子不会好过。不知道朝堂上现在是怎样一幅光景,一定很有意思。
封蔚本想亲自告诉余柏林这个“惊喜”,谁知道张岳先说了。还好张岳也推荐余柏林去赏牡丹,若是张岳不让余柏林去,封蔚还得又劳烦他哥找人带话。
十几日后就要参加赏牡丹宴,封蔚听余柏林说还没有诗集文集,急急忙忙让余柏林挑一些佳作,找王府工匠刊印。
封蔚道:“人手一本,见人就发!”
余柏林无语:“我拿不动。”
“不是有张瑚吗?他力气大。”
“……张瑚不是我小厮。”
“那你再带个小厮去。”封蔚道,“我听别人说,去赴会很多人都会带上自己的诗集文集。”
余柏林无奈:“我问过老师之后再说吧……”
难不成要背着一装满书的包袱去赴会?那也太丢脸了吧?
第十八章
余柏林这主意(其实是封蔚的主意)一告诉张岳,就被张岳拍飞了。
若是普通诗会也就罢了,大家都打着交换诗集的主意。这是皇室中人举办的赏花宴,这么浮躁成何体统?特别还有德王爷在场,小心德王爷一不高兴,你小子前途堪忧!
德王爷尔康手,我不介意啊!柏林你把诗集拿来,我帮你发啊!
余柏林抹一把脸,把封蔚按了下去。
别添乱了,听老师的。
封蔚很不高兴,院子都借出去了,还拉了堂姐来,就想弄个大新闻,余柏林要是太低调,他在皇兄面前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皇兄会嘲笑他的!
不行!他一定要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
张瑚坐着马车来接余柏林时,看见余柏林眼下一片淡淡的青色,安慰道:“别太紧张,就算是王爷,又不会吃人。”
余柏林疲惫的点点头。不吃人,就是烦人。封蔚大晚上摸到他床边,紧张兮兮的把他摇醒,说再对一遍流程,差点把他吓死。
把人赶出去之后,困意被吓没了的余柏林,后半夜才睡着,现在当然睡眠不足。
封蔚自知理亏,早上终于乖了一些,没神经兮兮的来回转圈子,惹得余柏林心累。
余柏林觉得,封蔚这状态,简直跟送孩子去高考的家长一样。孩子还淡定着,家长紧张的快晕了。
到了举办赏牡丹宴的别院门口时,那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大部分人的神情都有些紧张,只少部分神情倨傲,估计是勋贵世族之类。
余柏林随张瑚进去,一路上受到不少打量。
张瑚这长相和周围文人格格不入,一看就是武夫。但他这张脸在京城年轻一辈还算出名,有人小声疑惑,很快就有人解疑。
张学士的二公子。那张学士张岳大人,可是状元公呢。
张瑚的确是从武,但看见他身旁的小少年没?那是张大人的弟子!传说中的神童!小三元的秀才!
张家二公子亲自把人领出来,就是给他撑腰的。
张家年轻一辈虽然都习武,但张家老大在边疆混得风生水起,张家老二也已经在京城领了护卫,在他们这个年纪,绝对是顶尖的。
京中世族勋贵在他们两这年龄,大部分还浑浑噩噩一事无成,人家两人凭着自己的努力,已经当官立功了。
无论张岳再怎么为儿子不像自己心塞,事实上张家这一对麒麟儿在京城是被人羡慕着的。张岳在外人面前,也是很骄傲的。
张瑚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京中年轻一辈属于佼佼者,自然一路上打招呼的不少。
张瑚在家嘴贱的要死,经常和张岳斗嘴。在外人面前,张瑚则表现的很靠谱。说不上八面玲珑,至少别人占不到便宜。
跟张瑚打了招呼,最近在京中挺出名的余柏林自然也会被捎带上。或者说,本来大家最在意的就是他。
张瑚不管地位再高,他是武夫,这次宴会肯定不会出风头。
余柏林才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余柏林跟在张瑚身边,面带微笑寡言少语。别人问来问去,也问不出什么名堂,心想这少年年纪虽小,城府却不浅,让人半点占不到便宜。
对余柏林的戒备就更深了。
余柏林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并不在意。
戒备又如何?公主王爷在上面坐着,难不成还有人敢做什么手脚?
……等所有人都到齐,且坐了一会儿之后,婉淑公主和驸马崔承才入座。
两人到来之后,并未宣布赏花宴开始,而是继续等着。
已经就坐的各位学子立刻更加紧张。
这等的是谁,还用想吗?
果然,不一会儿,一身穿玄色衣衫的人姗姗来迟。
诸位学子起身行礼,来人微微点头,示意免礼,神情很是冷淡。
看他表情,似乎真如传言所说,对这文人诗会并不十分喜欢,只是给婉淑公主面子,作为园子的主人,才勉强出来。
虽然他表现的恨不感兴趣,学子们却没有心生任何不满。谁让这是当今皇帝的胞弟,前途一片大好的德亲王?若能被他看中自己的诗词,那不是立刻就能上达圣听?
学子们摩拳擦掌,战意更浓。就连之前神色淡然倨傲的勋贵世家子弟,都露出了几分认真。
当今皇帝不像众人之前所想的那样好应付,皇帝渐渐收回朝中权力。他们这群担负着家中未来的子弟,也该做好打算了。
来参加这场宴会的勋贵世族,本身就存了向新皇靠拢的心。
一个婉淑公主不算什么,但德亲王出场,就必须得认真对待。
余柏林和其他人一样,都在德王进来的一瞬间,露出僵硬的神色。
不过他的理由和别人肯定不同。
看看这人通身的贵气,还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傲,一看就很不好惹的样子,还是他家那只半夜非把他摇醒说紧张的二货小伙伴吗?
除了那张脸相同,还有哪里一样了?
余柏林不由又想起和封蔚初见的时候。好吧,现在的封蔚,和当初那狼狈的少年倒有几分相似。
只是这样子,他就见过那么一次。
见到陌生的小伙伴,余柏林有一种做梦般的恍惚感。直到婉淑公主已经宣布赏花宴开始,并且下人们给在场学子分发芭蕉叶时,才回过神来。
诗会讲究风雅,题诗的时候自然不会都用纸张这么烂大街的玩意儿。漫题诗句满芭蕉,是常见的一种。
余柏林看着自己手中似乎比别人大一圈的芭蕉叶,嘴角抽了抽。
这是被特殊照顾了吗?但是芭蕉叶大一点,和题诗有关系吗?
婉淑公主出的题目很简单,就是咏牡丹。
既然是赏牡丹,肯定会写咏牡丹。所有人来之前都准备了不止一首咏牡丹。现在一出题,学子们唰唰唰几下,很快就写好了自己的诗词,吹干墨迹之后呈上去。
“既然德王你也来了,何不也出个题目,考考诸位才子。”婉淑公主略略翻过之后,对着封蔚微笑道。
在场学子们立刻正襟危坐,重头戏来了!
第十九章
封蔚自宴会开始之后,一直表现的兴趣缺缺,诗作呈上来时,甚至看都没看,把“本王只是给个面子打个酱油”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听见婉淑公主的话,才懒懒的扫了一眼那一堆芭蕉叶,道:“本王是个粗人,还是婉淑你来吧。”
封蔚得封亲王,地位比婉淑公主高。婉淑又只是堂姐,可直呼其封号。
婉淑公主笑道:“那可不成,来都来了,总要给我几分面子。”
封蔚想了想,道:“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本王也出一题吧。花花草草什么的本王欣赏不来,诸位才子写一写边塞吧。”
在场书生大多露出“果然如此”的喜色。
能来这场赏花宴的,基本不是死读书的人。来之前,大家都针对贵人们的爱好做了准备。德王好武,歌颂武人的诗颂早就准备好了。
或许他们平时会和习武之人对立,到讨好的时候,一个个都认为士兵将军是好人了,值得称赞了。
有过准备,大家的芭蕉叶呈上来的速度照旧很快。
“王爷觉得如何?”崔承道,“下官认为这几首还不错。”
说是这“几”首,崔承几乎扒拉出一半的叶子。大家精心准备过,上乘的诗作自然多。
封蔚只看了崔承递上来的芭蕉叶,下面在座有书生心提了起来。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诗作是不是在那之中。
封蔚一张一张芭蕉叶慢慢翻过,虽然表情没怎么改变,看动作,还算看的仔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封蔚慢悠悠的念出这一句,在场书生有的露出惊叹的神色,有的露出懊恼的神色,当然,更多的是不动声色。
“王爷也喜欢这一首?我也以为这一首最妙。”崔承微笑道,“这首是否可谓魁首?”
封蔚把叶子轻轻放下,道:“诸位才子既然才思如此敏捷,想来一首诗词评判不了什么。”
崔承笑容一僵。你就直接说这些人都准备过得了,何必反讽。
“我看这些诗中多写将领英勇,建功立业的,实在是单薄了些。”封蔚顿了顿,“接下来一首边塞诗,写一写建功立业不好吧。”
这下子,在场所有人脸上都变了色,连同婉淑公主和驸马崔承。众人那心情,简直如同被一群野马呼啸践踏而过,风中凌乱,一片狼藉。
早就知封蔚要让写从军相关,以后说不准这位的德王爷还会在外领兵,大家自然狠狠的往死里夸带兵的将领,顺便抒发一下自己精忠报国不畏生死的豪情壮志。
结果你听听,这人要干什么?反其道行之,写建功立业不好?你逗我?故意为难人吗?
一些脾气稍稍暴躁,性格稍稍自傲的书生,已经面露怒色。
“一炷香的时间。”封蔚就跟没发现现场僵硬紧张的气氛似的,吩咐下人把香插上。
这根香又细又短,燃完估计不过一盏茶时间。
所有人都确定,王爷这是明显为难人。
但谁让他是王爷?还是和皇帝关系最亲近的王爷?就算心里不满,也只能憋着。
这已经不算是题诗了,原先准备好的芭蕉叶全部撤下,换上上好的纸张,就跟考试似的,原先赏花宴的风雅一瞬间就吹了个干干净净,现场就跟考试似的。
在场书生们冥思苦想。淡泊名利虽是诗歌常写的,但都上了战场去了边塞还怎么淡泊名利?固守不出吗?还是干脆投降?逗人笑么?怎么可能这么写?
还是说,得了功劳分给别人?但这不符合赏罚分明吧?冒领军功可是砍头的大罪。
香燃了一半之后,才有人陆陆续续下笔。到时间结束之时,约有一半人诗作未能完成。
“这些才子有急智。”封蔚所考题目虽然苛刻了些,但还真有人写出了还能看的诗作——至少诗作的中心思想绕过了封蔚题目中设的陷阱。这些人,肯定拥有一定真才实学了。
科举并非只考诗歌,策论经义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更大。但世间所说才子,谁不是写的一首好诗词?
封蔚看完所有诗作,脸上还是看不出有多少兴致。
现场所作诗歌,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