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文豪-木兰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奶油加上果酱果肉,用硝石降温冷冻之后,就变成了冰淇淋。
    这种夏季降暑甜品很快就获得了家里三位宝宝的一致喜爱。不过大宝小宝脾胃弱,每天最多只能吃一小点。
    两个孩子都听话,余柏林说吃多少,他们再馋也只会吃那么一小点。
    余柏林说了,吃多了会肚肚疼,肚肚疼要喝苦苦药,和苦苦药父皇母后会心疼。
    不过封蔚就完全没这两孩子听话。知道怎么制作冰淇淋之后,他就让厨子研究新口味的冰淇淋。
    什么酸奶的、果酒的、豆沙的,加上果脯蜜豆甜豆花的,每天都吃了个肚子浑圆。
    然后毫无意外,闹肚子了。
    余柏林指着趴在床上,因为拉肚子显得奄奄一息的封蔚,对着大宝和小宝道:“看,不听话,吃冰吃太多了,就会变成这样。”
    大宝小宝立刻一脸怕怕的点头。好可怕!我们一定乖乖的!
    封蔚很好的发挥了反面教材的作用。
    冰淇淋也被封蔚装进冰碗,送进了宫里。
    帝后二人表示很喜欢吃,但这物寒凉,要少吃。
    之后他们听到两只小的没有贪嘴,反而是封蔚这只大的贪嘴请了御医,帝后表示非常无语。
    封庭专门为此出宫,拉着余柏林的手道:“贤弟啊,我在宫里管不到澈之,你一定要好好看住他啊!”
    余柏林嘴角抽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皇帝陛下你这真是养孩子吗?我怎么觉得你养弟弟,比养儿子还愁人?
    而且让个外人去管教当今亲王殿下,真的没问题吗?
    封庭和封蔚两兄弟表示,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
    余柏林叹气,对着封蔚阴森森道:“再吃坏肚子,你这个夏天都没冰可吃了。”
    封蔚立刻惊恐道:“长青!太残忍了!夏天不吃冰让我怎么活!”
    “不吃坏肚子,就可以继续吃。”
    封蔚蔫哒哒点头:“我知道了。”
    大宝拍了拍封蔚的胳膊,小声安慰道:“王叔别难过,林是担心你。”
    封蔚蔫哒哒点头:“我知道的。”
    余柏林扶额。你还没有大宝懂事!
    小宝抱着竹子做的玩偶,揉了揉眼睛,打了个萌萌哒的小哈欠:“王叔没有小宝乖。小宝没吃坏肚子。”
    余柏林点头:“小宝乖。”
    封蔚捏拳头。臭小子!亏我经常带着你玩!小没良心的!
    大宝不由失笑。
    和弟弟斗气的王叔真的好幼稚。好吧,他不能笑出声来,不然王叔恼羞成怒,又得让林来哄。林读书和照顾他们两已经够累了。
    看,大宝果然比巨宝懂事对吧?
    ……
    京城之内,皇帝一家温馨日常天天上演。京城之外,一队马车正紧赶慢赶的往京城而来。
    看那马车规模和仪仗,俨然又是皇家公主。
    因日头太晒,马车暂时停靠在官道旁一处树林中避暑,待日头偏西之后,再继续赶路。
    何成琥从马车里出来,即使马车里备着冰,仍旧热的满头大汗。
    “冰还有多少?”因天气燥热,何成琥心里也十分烦躁,语气自然也带了几分暴躁。
    “没多少了。”下人小心翼翼道。
    他们的冰都是沿路从城镇大户人家中买来的。自己存的冰早就用完了。虽然他们携带有少量硝石,但那远远不够制冰的消耗。
    何成琥瞥了一眼婉柔公主的马车,道:“她还在念经?”
    下人道:“公主一直念经诵佛,除去歇息,从未停过。”
    何成琥冷笑道:“既然一心四大皆空,想来冷热也是感觉不到的。把她马车上的冰停了,放我马车上。”
    下人本想劝说,都要入京了,若婉柔公主中暑,恐怕不好向太后交代。他又想到太后一直不喜婉柔公主,应该不会管,现在先帝已逝,连对婉柔公主有个面子情的人都没,想来也不会有人再说什么,便应下了。
    那下人从婉柔公主马车中取冰的时候,婉柔公主身边大丫鬟气得双眼通红,恨不得给这下人脸上抓两道血印子。
    正在诵经的婉柔公主木然的抬起脸,左额红色的胎记在白皙的皮肤映衬下越发的刺目:“驸马要拿就拿去吧。没有冰,用凉水降温也是一样。”
    说罢,她继续低头一边擦拭怀中两尊小佛像,一边念经。
    
    第40章
    
    婉柔公主手中的两尊小佛像材质为上好的软玉,雕工却是极差,若被人瞧见了,定会惋惜暴殄天物。
    但这两尊佛像,是婉柔公主亲手雕刻而成。
    说是两尊佛像,其实可能是一佛一观音。因为那佛像据说是一男一女。只是婉柔公主雕工不好,让人不大看得出来而已。
    据说婉柔公主潜心向佛,为表虔诚,她并未从寺院请回佛像,而是亲手雕刻,日日诵经然香叩拜。佛像后面刻着不只是吉利话还是佛祖名讳的梵文。婉柔公主只自己诵佛,从不邀请僧人尼姑入府论经。府中没有人看得懂梵文,婉柔公主又将两尊佛像护得紧,亲手擦拭,从不假他人之手,自然没人知道后面写什么。
    也没人想知道。不过是佛像而已。
    婉柔公主在宫里没什么存在感,又和何成琥感情冷淡,从不管何成琥在外沾花惹草。她只在何成琥嚣张到眼前时进宫过一次,让何成琥遭了训斥。
    文宗虽不喜欢这个女儿,但也不讨厌。至少比起婉丽公主来说,他觉得这个女儿性子还算不错。
    他的女儿,即使他不喜欢,也容不得别人欺负,即使那是何家人,即使何太后偏疼侄儿,自己都不管这个女儿。
    文宗特意赐下侍卫丫鬟嬷嬷等人,若驸马对公主不敬,可直接依律例处置。
    为此,何皇后曾经一哭二闹三上吊,说婉柔公主不孝,差点没把文宗给气死。
    自己女儿受了欺负不但不护着,反而去护着娘家侄儿,这皇后是真没当自己是皇家的人。还是说,这皇家闺女比不上你娘家的侄儿?
    文宗发火之后,何皇后才消停下来。不过从此之后对婉柔公主更冷落,逢年过节从未有过赏赐,甚至不让其入宫请安。
    婉柔公主仍旧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闭了公主府自己安心过日子,抄经念佛,整日不出小佛龛。只要何成琥不来烦她,她也不理睬何成琥。
    何成琥也不是真的是心理变态非要置婉柔公主于死地——就算他想,有文宗皇帝赏赐的人,他也不能。
    连他父亲都说他过分,婉柔公主的性子够好了,只要不抬成姨娘,什么外室什么通房从来不管,他还想怎样?
    何成琥便再不说和婉柔公主对着干的事。两人分府居住,各过各的,两不相干,倒也相安无事。
    但何成琥一直记得婉柔公主入宫告状,让他被训斥,这很没面子的事。因此文宗皇帝一死,他就又要挑事。
    但文宗皇帝死了,他赐下的人还在,却也没让他真伤到婉柔公主。
    所以这次被召回京,路上何成琥都要找一下茬,心里才舒服。
    婉柔公主仍旧无视他。
    她常年住佛龛,本身并不娇惯。马车行进时也会避开最热的时候。不像何成琥,常年放纵声色,里子早空了,坐会儿马车就气喘吁吁,有了冰都受不了。
    ……
    余柏林听说又有一位公主进京,不由笑道:“难道又是一位婉丽公主?”
    封蔚摇摇头,道:“虽说和那泼皮是同胞姐妹,婉柔和她并不相同。”
    封蔚顿了顿,又道:“不过我没见过这位堂姐,多是听哥和嫂子说的。婉柔年幼时养在宫中,和父亲母亲很亲近。后来先帝登基,婉柔私下对我们家多有照顾。”
    余柏林松口气。看来是个好人。要是再来一个刁蛮公主,又要召他写诗作画,他可吃不消。
    既然没什么事,余柏林也就不再关注这个公主。那公主进京之后发生的事,他也没特意去打听。
    不久之后,又有一人回到京城。那人是普普通通的平民小人物,没引起任何人的关注,但对于余柏林而言,却比什么公主驸马让他上心多了。
    他舅舅终于回来了。
    冯努这次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去了闽地,出海赚钱。
    他最先只去了南洋一代,遭遇了许多危险,九死一生回到岸上,带去的小本钱积累起来,居然可以自己买条小商船出海了。
    可见这海上贸易实在是利润惊人,而冯努在商业上也确实很有天赋。
    冯努赚了一笔之后正想回京看看外甥,听闻有船队要去欧罗巴,那船队还很有信誉,是往来欧罗巴最频繁的船队之一,当即动了心。他跟人合伙买了一条大商船,花掉所有的本钱买来货物,又出海了。
    可见冯努很有赌徒精神。
    这一次他运气仍旧很好,赚到的钱可以自己买一条大商船了。
    两次出海之后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回来后就没有再出海,而是凭借自己两次出海的眼界,和来晖朝的外国商船打交道,做起了倒卖的活。
    虽不比出海赚得多,但来钱也不算慢。
    冯努很聪明,出海时学了不少夷人的话,能和来晖朝的外国人交流的很顺溜。比起连指带画不知道说什么,且明显一副看不起自己的晖朝商人,那些外国人显然对能和自己交谈,且永远一副和善笑容的冯努更加信任。
    他们坚信冯努不会诓骗他们,甚至愿意用比别家更低的价格卖给冯努。
    冯努做生意也实诚,给这些外国商人的东西,也从来没有以次充好。所以愿意和冯努打交道的外国商人就更多了。
    交情好了,他们还会送冯努一些小礼物,比如什么珍稀花草,什么他们那的特产。反正是拿到晖朝没人买,就是看个稀奇。
    冯努送回京城的南瓜、辣椒、西红柿的种子,就是这么来的。
    冯努虽然小心翼翼,但赚钱赚的多了,还是会惹人眼红。
    但自从余柏林考上解元的消息传来后,那些人就不敢动手了。
    京城的解元和别地的不同,就算是寒门士子,也一定能飞快的搭上京城贵人的线。更别说这解元的才名连闽地也大有耳闻,所写诗词在闽地青楼到处传唱不说,那《春秋浅谈》也让闽地学子跟疯了似的传抄。
    一时间,治《春秋》者,无不话《浅谈》。
    可见那余解元郎,考上进士的可能性十分大。
    冯努这才逃过一劫。
    不过经由此事之后,冯努自觉赚钱赚的脑袋发热,需要冷静一下。钱虽然重要,性命更重要。他便包袱款款的回京城来了。
    冯努想着,明年就要春试了,这么重要的事,他还是得守着外甥。外甥无论考中没考中,家中事情肯定都一大堆,他得帮外甥看着,别让官场上的老狐狸给骗了。
    冯努回到京城的时候,才知道余柏林已经住到了城里。
    余柏林自然不可能说自己住在德王府,只说自己住的那院子其实是德王借给他的,连老师都不知道,只舅舅一人知道。
    冯努听后,立刻表示让余柏林谁也不准说,包括他家所有人。
    冯努自然不可能住在德王借给余柏林的院子里。那院子小,也住不下他从闽地带来的那么多人。如今他也有钱了,余柏林还有德王这个靠山,很轻松的就买到了一处不错的院子。
    那院子,正是当年查抄的,他们家的祖宅。
    封蔚早就知道冯努肯定惦记着这个,于是早早的叫人盯着,只让冯努一回京,就给他个惊喜。
    当然,这个惊喜是余柏林给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