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王府上下都忙了起来。
时人已经不大注重冠礼,不过田骕骦同幕僚们商议,这场冠礼还是要大办。
管家和玉泉看着拟了宴客的单子请田骕骦过目,府里面开始准备冠服和盥洗之器等等。
田骕骦提前几天先去拜访了阎将军,请他老人家做正宾。
赞者就由王书华担任,有司是几位幕僚先生。
苌先生还特意为此从太原赶了回来。
冠礼前一天夜里,两人回了王府。
田骕骦就问他:“三弟给我取好字了吗?”
王书华前几日一直琢磨这个事了。
翻经史找典籍,愁得头发都掉了一把。
最后总算是定了两个字下来。
此时田骕骦一问,他还有些忐忑。
两人坐在书房,他就取了纸笔,写下来“朗清”二字请田骕骦过目。
写完了眼巴巴地看着田骕骦作何反应。
田骕骦接过来看了看:“因何取此二字?”
王书华斟酌道:“骕骦又作肃爽,此意取其高远明朗、天清宇净。”
田骕骦点了点头:“多谢三弟为我取字。”
王书华看他还算满意,顿时笑了起来。
次日天明,布置东房,陈设盥洗之器等。
宾客们陆续前来,除了军中的将领,还有镇国公、地江侯、幽州府尹等燕都名流俱皆到场。
田骕骦和王书华沐浴过后,由王书华为其梳发。
王书华取过银梳,执起一缕发丝来轻轻梳理。
“三弟可会梳双丫髻?”
加冠前须换采衣采履,梳总角,王书华闻言笑道:“我拿安竹练过多次了。”
田骕骦闻言瞥了安竹一眼。
安竹立即深低下头。
王书华从未见过田骕骦总角的样子,因此梳得格外用心。
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用带子各扎成一个结。
田骕骦感受着那人的手轻柔地触摸着自己的发丝,心中蕴起一片柔情。
王书华梳好之后,看着镜中的他笑个不停。
田骕骦只得摆起脸色:“可是过于丑陋?”
王书华笑着摆了摆手:“大哥容貌英挺,不减风采。”
田骕骦作此打扮,一下年轻了好几岁,王书华这才意识到他也不过是刚刚成年,肩上却担着多少人的期望和性命。
想到这里,止住了笑:“好大哥,我不闹你了,该迎宾了。”
王书华当先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
田骕骦随后从东房走出,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道:“田某今日加冠,愿不负祖上荣光,更振霸业。”
而后向正宾行再拜之礼,阎将军答拜。
向赞者行揖礼,王书华回礼。
阎将军登阶盥洗。
田骕骦即席跪好,王书华为他梳头、挽髻、加笄,用黑缯缠住发髻。
阎将军从湛飞舟手里接过缁布冠,祝辞道:“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以介毕福。”然后跪为之戴冠。
王书华为他正巾。
田骕骦起身回到东房,王书华取衣协助他换上深衣。
王书华此时有些笨手笨脚,田骕骦也不催促。
两人慢慢地换好了衣裳,田骕骦出房面南站立。
阎将军向他行揖礼,田骕骦再次即席跪好。
有司夏俊达端着盘子递给阎将军皮弁。
阎将军接过皮弁,祝辞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谨尔威仪,淑顺尔德,眉寿永年,享受胡服。”
为之加冠。
王书华为他正帽。
田骕骦回至东房,脱去深衣,王书华帮他换上皂衫革带。
田骕骦低着头看着那人乖巧地为他系鞋,忍不住轻轻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好了。”
王书华笑着起身,取过断云剑递给他:“大哥接剑。”
田骕骦接过剑来,出了房门南面而立。
有司苌安宴进上衮冕,阎将军祝辞:“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王书华取下皮弁,阎将军为他戴上衮冕。
回至东房,要换上衮服。
衮服十分复杂,王书华之前特意询问过,即便如此也还是颇为笨拙。
田骕骦戴着衮冕,不便穿衣,耐心地告诉王书华该穿哪一件。
一样一样穿戴齐了,再次出房面南而立。
三位有司撤去冠礼的陈设,在西阶摆好醴酒席。
阎将军揖礼请他入席。
王书华奉酒,阎将军接过醴酒,祝辞道:“旨酒既清,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田骕骦再拜接酒,撒酒作祭,而后饮酒,再拜正宾,拜赞者。
两人答拜。
因为已经取了字,就免去了此项。
田骕骦向观礼者行揖礼,至此礼成。
回去换了衣服,出来宴请宾客。
这一场宴席热闹非凡,众人皆有意向他示好。
因此献上许多珍稀礼物,言语动作之间也更加尊敬。
直至午后,才把众位宾客送走。
管家和玉泉带着人收拾宴席,田骕骦和王书华两人回了书房。
书房有五间屋子,其中左边两间处理政事,中间的屋子待客,右边两间是平日下棋、休憩的。
两人都饮了不少酒,喝过醒酒汤躺在了右间榻上。
田骕骦这才问道:“不知三弟有何赠礼?”
王书华偏着头笑道:“哪有人自己讨要礼物的?”
田骕骦看着他明媚的笑靥,一翻身将他压在身下:“那三弟是没有准备了?”
王书华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脸,羞得面红耳热,连忙推开他坐了起来:“自然是有的。”
说罢从怀中摸出一块手帕来递了过去。
田骕骦接过手帕打开一看,是一枚马首玉簪,马头雕刻得神骏刚劲,豪气勃发。
“此物何意?”
“愿天下人唯君马首是瞻,如何?”
田骕骦合掌握住玉簪:“此物甚得我心,还请三弟为我戴上。”
王书华俯身为他换簪,看着他得意道:“不知大哥可有回赠?”
田骕骦看着他道:“昨夜三弟为我取字,我回送三弟可好?”
王书华立即来了精神:“太好了!”
田骕骦拿过枕边一本诗集,打开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指着其中一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从此句之中摘两个字吧。”
王书华一时愣住,望着他道:“哪两个字?”
田骕骦拿手点了“书”“华”道:“书华二字如何?”
一时间心跳声在耳畔放大,王书华觉得自己几乎不能发声。
田骕骦定定地看着他道:“三弟是不喜欢吗?”
“不,”王书华这才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我很喜欢。”
“那今后我就叫你书华了。”
王书华听得此言,不觉泪盈眼角:“多谢大哥。”
田骕骦倾身上前为他拭泪:“书华莫哭,为兄要心疼了。”
王书华再也忍不住,伏在他肩上低声抽泣起来。
田骕骦轻轻抚着他的背:“都是为兄的不是,你想哭便哭吧。”
此话一出,他心中百般的委屈突然间涌上心头,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仗着喝了酒,索性放开了大哭一场。
哭了半晌,他在田骕骦怀中趴着睡着了。
☆、第 22 章
田骕骦将人放在床榻上,沾湿了帕子为他擦净了脸。
小心地除去他的外衣,将他抱在怀里。
王书华戌时醒来,发觉自己像八爪鱼一样赖在田骕骦身上,立即红了脸退至一旁。
田骕骦被他吵醒,嘴角微挑笑着问道:“知道害羞了?”
王书华踢了他一脚:“大哥真是没有一点儿长兄的样子。”
田骕骦也不恼,支着头侧过身子看着他道:“哦?那不知三弟这可算尊敬兄长?”
王书华自知理亏,忙起身推了推他:“我饿了,快起来用饭吧。”
厨房准备了长寿面,摆在了隔壁屋子灯下。
两人桌边坐好,窗外满天繁星。
静静地吃着面,看着眼前之人,田骕骦只觉岁月静好。
吃过了面,王书华拉着田骕骦到院里散步。
角落里茶花初绽,如赤霞彩云,抬头看天高云淡,群星灿烂,如在画中。
王书华倒背着手走在前面,忽然伸手指天,朝着田骕骦调皮道:“朗清朗清,天朗气清。眼前繁星似水,何不许愿神明?”
田骕骦看着他古灵精怪的样子摇了摇头:“怕无神明可应。”
“大哥怎知没有?不妨说来听听?”王书华拉着他的衣角道。
田骕骦只觉今夜的他格外惹人喜爱,眼光炯炯地凝望着他:“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王书华脚步一顿,慌忙撒开了他的衣角,转过身子调笑:“原来大哥刚及冠就思春了!哈哈!”
说完就往前跑了起来。
田骕骦两步追上他抱在怀里:“不知神明可应?”
不远处玉泉和安竹木桩一样,立在原地低着头。
王书华被他紧紧抱着,一时有些不知所措,避过他迫人的眼神道:“大哥心诚则灵,何必又来问我?”
田骕骦放开人大笑道:“书华说的不错!”
王书华平缓着心跳道:“大哥英明神武,自然求仁得仁。”
田骕骦牵着他的手道:“好一个求仁得仁。不知书华可有意中人了?”
王书华强自镇定道:“我年纪尚轻,不懂风花雪月之事。”
“无妨,”田骕骦紧紧握着他的手,“若有那一日,书华一定要告诉我。”
王书华只觉得自己手心都出了汗:“怎么大哥这也要管?”
田骕骦理直气壮道:“长兄如父,况且书华于我,不仅仅是弟弟。”
王书华不敢再问,忙甩了他的手道:“天色已晚,骅骝不扰大哥清净了。”
说完急忙带着安竹回了知雪阁。
田骕骦摩挲着手掌,望着他的背影笑了。
等王书华的背影消失,玉泉这才上前道:“爷,天色不早,您歇了吧。”
田骕骦点了点头,回房睡下。
次日田骕骦大加赏赐、减免税赋,两州同庆。
一时幽、并两州一片欢腾。
消息传到各州,纷纷送来贺礼。
时冀州沙景山正在攻打京城,青州辛星海与扬州慈恩侯打得火热,雍荆承平二王互有摩擦。
所以此时不管真心假意,都有心向顺王示好。
天气渐渐变冷,转眼就是冬至。
田骕骦下令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
这一天习惯煮羊汤,吃饺子。
因为知道王书华不爱吃羊肉,田骕骦特意嘱咐厨房多包了十几样饺子。
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花样各异。
王书华觉得新奇,果然多吃了几个。
田骕骦拦着他道:“积了食就不好了。”
王书华只得听命。
吃完饭想起来这一日要画九九消寒图,遂闹着田骕骦给他画一幅。
左右无事,田骕骦就依着他画了九枝寒梅。
画的是素梅,每枝九朵,共有八十一瓣,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
梅花冰骨清寒,清绝曲瘦。
王书华点了一抹丹朱上去,只觉骨中香彻。
亲手将之贴在窗前,以后每日要画上一朵。
正贴着梅花图,忽见外面下起了大雪。
回头笑道:“大哥,咱们到我那知雪阁雪中赏梅如何?”
田骕骦自然应允。
两人携手来至知雪阁,空中落玉纷纷,梅花凛然盛放。
回廊漫步,梅香婉娩。冰姿仙风,映雪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