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天太子被废了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昭倒意外,转念一想,敬王世子如今处境艰难,小家伙此举,想是为他博一条出路,便打趣道:“哦,他呀,是有些困难,不过——主要还是看殿下今晚的表现。”
  穆允:“…………”
  哼!
  他就知道这人没一句正经话。
  ……
  次日,穆允进宫,正式接管兵部、户部事宜。因为大军明日就要开拔,粮草物资兵器都必须赶在明日天亮前到位,兵部与户部全部乱成了一锅粥。
  卫昭要忙着排兵点将,了解前线最新战报,自然顾不上这些事,于是这副担子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穆允身上。
  当了这么多年的咸鱼太子,纵使穆允笃信自己智商没有问题,也愿意努力去干,但一下子接住这样一个大摊子,且每一件大的决策后面都涉及到无数琐碎事宜,穆允也有些招架不住。这亦是少年第一次意识到,卫昭日日起早贪黑不知疲倦的扎根在内阁,面对满案堆积如山的公务仍能游刃有余、条理清晰的作出每一个于国于民最有利的决策,是何等的伟大与不易。他离师父的距离,的确还有好远,他需要更努力一些,才有资格和师父并肩而立,而不是一味的躲在他的羽翼下。
  但雄心与信念是一回事,时间紧迫又是另一回事。所幸昌平帝知道自己的太子是个什么斤两,早朝之后便亲自坐镇内阁,并把有资历的阁老全聚到了一起,集众人之智,给自己的太子补课兼出谋划策。
  皇帝陛下既护了犊子,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兵部与户部两锅粥总算冷却了下来,只偶尔咕嘟嘟冒几个小气泡。
  太子殿下处理几个小气泡还是很得心应手的,昏天暗地的忙到傍晚,钱粮物资兵器总算全部到位。穆允又拟了发给各州府调粮支援前线的手函,呈给昌平帝过目。这头事一结束,又脚不沾地的跑到京郊大营去交接粮草押运之事。
  出乎穆允意料,这次卫昭安排先三军而行、押运粮草的人选竟然是穆肇。他原本是想给穆肇争取一个副将或先锋官位置的。
  卫昭却直接将押运粮草如此重大的任务直接交给了这位堂兄。穆允心中自然惊喜。
  穆肇已换上甲胄,正带手下巡视运粮车马,见穆允过来,便摆手示意众人:“你们先退下。”
  “大热的天,你穿这么厚作甚。”
  穆肇大步上前,先皱眉对穆允身上那件领口极高的金丝绯袍表达了不满。他在心里已把眼前少年当作自己家的小拖油瓶对待,因而也不客气,把剑往腰上一挂,伸手就要为穆允整理衣领。
  “别——”
  穆允要避开,可惜这位敬王世子天生神力,只随手一扯,原本扣得结结实实的扣子便崩落了好几颗,严丝合缝的云锦衣领也随之敞开了。
  其下遮掩的痕迹自然也毫无预兆的暴露在昏暗的日光下。
  穆肇:“…………”
  穆允:“…………”
  “这、这是怎么回事!”
  穆肇面色青白交加,又尴尬又气恼,还要再细看,被穆允躲开。
  少年匆匆掩住衣领,不肯示弱道:“就、就是那么回事呀。”
  穆肇仍旧现在巨大的震惊中无法自拔。
  “你——”
  他面色古怪至极,良久,才用力一振袖,憋出一句:“你怎如此不自爱!”
  见少年一脸懊丧,不吭声,穆肇又想自己语气会不会太重了,吓着了这小拖油瓶,于是放缓语调,长眉仍紧皱着问:“那个人是谁?”
  但问完,穆肇自己已然明白了答案。
  这小拖油瓶虽然身份尴尬,好歹是个太子,敢肆意冒犯他的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除了几个年纪老迈,应无那方面癖好的,就剩下一个——
  定北侯卫昭!
  “你——你怎么这般傻!”
  思及此,穆肇愈发恨铁不成钢。
  “就算是为了给我博一前程,你也没必要去向他献身啊!”
  穆允:…………啊??
  ……
  “你所言当真?”
  一刻后,大帐内,穆肇仍旧不敢相信的盯着长案对面的少年。
  穆允再度乖乖点头:“是真的。说起来,还是我主动在先的……”
  “好了好了。”
  穆肇实在没耳朵听下去。
  少年握着他手,放软声调请求:“所以哥,你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穆肇一巴掌拍开他,没好气道:“就算是你情我愿,也、也得有个节制,这样子成何体统。幸好今日是我,若换做别人,可要闹出大笑话了。”
  穆肇心累兼糟心。
  “对了,这次的事,还要谢谢殿下成全。”
  穆允眼睛一眯,笑得像个小狐狸:“你我之间,就不要这么客气了。正好,我也有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哥呢。”
  穆肇不怎么想搭理他的道:“什么任务?”
  “写信啊。”
  “师父要坐镇三军,肯定没时间给我写太多信的,哥一定要多给我写信,让我知道你们的情况啊。不然我会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嗯。”
  帐外号角声响起,是出发的信号了。穆肇此时始感觉到一丝分别的气氛,等岁末再回来,父王应已问斩了,整个敬王府,便只靠他一个人支撑了。
  “好。”
  他略带苦涩的笑了笑,禁不住抬起手头,摸了摸对面少年的发顶,答应了下来。
  押运粮草的队伍连夜出发后,次日天未亮,城门楼下云旗招展,大军也在卫昭的带领下拜别皇帝,一路除了南城门,往南疆奔袭而去。
  穆允立在城门楼上,一直等烟尘散尽,南征的队伍连尾巴也不见了,方在高吉利陪同下恋恋不舍的步下石阶。
  时节已至小暑,阶庭长绿,蟋蟀相催,夏日最闷热的时候真正到来了。


第111章 尾声
  开战之后; 户部和兵部反而不如备战那段日子忙碌,只需根本前线需求按时补给就行,何况很多时候远水解不了近火; 涉及到除特殊兵器外的普通物资,一般情况都是由穆允以内阁的名义往地方州府发手函,就近支援前线。
  昌平帝在内阁坐镇了十来日; 待大军平安抵达南疆,前后方一应事务都良性运转起来,就放心大胆的把所有事都交给穆允来裁决。
  穆允的表现也果然不负昌平帝期望; 甚至是令他感到惊喜; 这个从小就没接受过什么系统培养的少年太子,只跟着他及众位阁老学习了小半月时间,对六部诸事尤其是兵部、户部事务已了如指掌; 应对起来也堪称得心应手。只偶尔遇到实在难以裁决的难题时,才会到承清殿或御书房向昌平帝请教。
  更难得的是,昌平帝隐隐在自己的太子身上看到了连他自己都没有的那份锐气和魄力。短短几日,那个惯喜欢对他摆臭脸的少年好像突然就长大了。
  “到底是卫昭教出来的孩子,果然不一样。”
  私下里,昌平帝忍不住同自己的贴身大总管感叹。再想想自己亲手带出来的那几个不成器的; 昌平帝时常怀疑; 莫非真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要不身体里都流着他的血; 怎么出落的成品就完全不一样呢。
  王福来不好回答这种送命题,本着千变万变马屁不变的真理,特别真诚的道:“依奴才看; 卫侯教的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陛下这段时日坐镇内阁,亲自耳提面命,殿下才能学得这么快。当然,小殿下这股子聪明劲,也真是像极了陛下年轻的时候。”
  皇帝陛下果然吃马屁吃得身心舒畅,在默认了这个事实后,十分细心的吩咐:“你去趟御膳房,告诉他们,以后但凡是承清殿有的消暑饮品,都要送一份到内阁。天气这么热,太子身子骨弱,可别再折腾出病了。”
  ……
  穆允其实并不像昌平帝看起来那样好,但也不至于虚弱到病倒。
  他日日起早贪黑,强逼着自己迅速吃透并拿下自开战以来那铺天盖地山一般倒来的公务,最大的动力就是想尽一切可能,努力助卫昭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即使如今他处理起各种事务已十分熟练,他从心底里还是不喜这些无聊而枯燥的东西。他想师父了。白日可以靠永远忙不忘的公务来麻木神经,一入夜,孤衾独眠时,思念便如破笼的野兽,泄闸的洪水,铺天盖地向他涌来,将他吞没,有时甚至压得他喘不过气。
  在开战最初那段时日,穆肇还常常有信寄来,可随着战事越来越胶着,穆肇的信也断绝了。穆朝正式宣战之后,南诏把举国兵力都压在了南境上,向天下昭告其野心,以苗寨为首的南疆诸寨又人心不稳摇摆不定,这场仗打得并不轻松。
  他唯一的慰藉,就是每隔十日从前线传回的战报。
  如果战报准备抵达,他能把那短短一页纸翻来覆去的看一整天,尤其当看到“大捷”“斩敌多少”的字样时,他双眸灼亮,指尖颤抖,内心也跟着欢呼尖叫,好像那些首级他亲自提刀斩下的一样。若战报贻误,无法如期抵达,他便开始整夜整夜的做噩梦,有时是梦到卫昭孤军奋战、浑身染血的画面,有时是梦到卫昭误入敌军陷阱,笑着朝他挥手作别的场景。
  他无数次尖叫着从梦中惊醒,额上、面上、身上全是冷汗,眼角甚至有残余泪痕。他从小到大,一直是个十分没有安全感的人,只因这些年破罐子破摔惯了,才渐渐不那么患得患失了。但自从卫昭离开,他这个弱点又开始蠢蠢欲动,并显露出狰狞的爪牙来。
  他有时绝望的想,南疆距帝京千里之遥,一封战报最快也要十天才能到,这也意味着,如果卫昭真的出了什么意外,他也要十日后才能知道。那时候,师父的尸骨恐怕都要寒了吧。他要怎么办才好。他不敢想象。
  每思及此,少年心里就仿佛有无数只利爪在疯狂的抓挠,他恨不得丢下这一切,插翅飞到南疆去。什么责任什么义务他统统都不要了,他只要和便宜师父好好的呆在一起,就算他真遇到了危险,他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与他同生,或者与他共死。
  但等白日里到内阁处理事务时,他又能奇迹般的恢复如常,把理智从堆积成海的负面情绪里扒拉出来,放回原位。
  他是太子,是他的大后方,任何人都可以乱,唯独他不可以。
  高吉利是第一个发现不对劲儿的,因为他的乖乖小殿下又开始彻夜不眠的趴在书阁里看星星,连最冰甜的鲜榨西瓜汁都不能提起他的兴致。
  要知道,自打小殿下和定北侯相认了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了。高吉利又心疼又无奈,偏又没辙劝,只能默默站在院子里陪着。
  一日夜里,穆允依旧趴在窗沿上望着浓黑的夜空发呆,忽有什么东西从屋檐上掉了下来,恰好砸在少年鼻尖。少年捡起一看,竟是片发黄的叶子。
  原来不知不觉,秋天已经到了。
  ……
  次日,穆允难得清闲,得以腾出手去处理羽林军积压的事务。忙完夜色已深,吴公子便邀请穆允和季淮到府中饮酒。
  季淮自然爽快接下邀请,穆允本来兴致寥寥,但想到回府后自己一个人也是胡思乱想,便也点头答应了下来。
  三人在吴府花厅喝到半夜,话题不可避免的就扯到了南疆战事上。季淮有些上头,遗憾的捶案长叹:“可惜羽林军这边脱不开身,否则我真想跟着定北侯到南疆战场上长长见识!”
  这真是不偏不倚的戳中了穆允的心窝子。
  少年灌了口酒,淡淡道:“上战场有什么好?也不怕家里人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