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明昭摇摇头笑道:“他还没有。”
阿和哼了一声,“自然是他不让了,算了,反正我也管不着。”他说着又在哈因背上拍了一巴掌,“我连自己儿子都懒得管。”
哈因都被自己父亲打蒙了,简直欲哭无泪。
阿和又道:“既然是自己人,你就先在这里住下吧,有事告诉哈因就行。”
“那,晚辈就先谢过阿和大大。”谢明昭拱手诚心道谢。
“你们南晋人就是爱弄这些虚礼,你尽管在这住下便是。”阿和顿了下又道:“不过现在两国毕竟在交战,你最好还是不要总往外面去。”
谢明昭颔首:“晚辈晓得。”
“嗯。”阿和眼角余光又从南元煜身上扫过,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最后叫来一个下人,吩咐了几句,让他带着谢明昭两人去住的地方。
许是他对谢明昭的态度太过亲昵,那名下人也十分有眼力的看出谢明昭在自家主人眼里是很有地位的,因此显得非常尊敬,还带有一些讨好的带着两人往住的蒙古包走去。
南元煜注意到,阿和在交待下人这些事的时候,用的是西乾语,且当着下人的面与谢明昭交谈时也是如此。
一直到蒙古包里只剩下南元煜和谢明昭两个人,南元煜盯着谢明昭的眼睛道:“谢大大,你是不是也该跟我解释点什么?”
谁料谢明昭一听他这么叫,噗的一声笑出来,笑的简直停不下来。
南元煜皱眉,“笑,笑屁啊笑!有话就直说!”
“阿煜,你,你知道‘大大’在西乾语里面是什么意思吗你就敢这么叫我?”谢明昭笑够了,招呼南元煜近前。
南元煜不为所动,“什么意思,你说就是。”
谢明昭猛地一伸手将他拽到自己身边两个人一同在榻上坐下。“大大在西乾语中的意思是尊敬的长辈的意思哈哈哈。”
。。。。。。南元煜郁闷了,他还以为这跟自己所在的时空一样呢,刚才听谢明昭那么称呼阿和,就忍不住也这么叫谢明昭,本来是有点想反讽对方来着,没想到居然被谢明昭占了个大便宜!气死了!
“好了,不逗你了。”谢明昭在他脑袋上呼噜了一把,又道:“我看你刚才眼睛瞪的老圆,想必有不少问题想问我吧?”
南元煜的心情也平复下来,顿了下,便顺着他的话问道:“小安达是你弟弟,永安伯府的二公子?他跟哈因的父亲是什么关系?”
谢明昭先是探查了下蒙古包外的动静,才道:“他算是我二弟的师叔吧。”
“师叔?”南元煜疑惑不解,“他是西乾人,你二弟就算拜师也不会跑到西乾这里来吧。那你二弟的师傅是哪里人?”
“自然是南晋人。”谢明昭笑笑道。“别乱想了,我说给你听就是了。”
“你在永安伯府上也待过一段时间,想必之前赵老三也早早跟你讲过一些我们府里的事情了吧?”
“如果你是指的夫人和周氏之间,以及永安伯府的世子之位,还有永安伯他老人家的风流韵事。”南元煜一耸肩,“那我确实听不少。”他的语气里还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谢明昭失笑不已,“有意思么?”
“很有意思。”南元煜认真的回道,心情突然就好了起来。
他这是想起了之前在永安伯府时候被对方恶搞的事情来了,现在自然是能找拔回来多少就找拔回来多少咯。
谢明昭自然不会跟他一般计较,只继续说道:“那你应当知道我二弟出生后我母亲会如何看待他,别看我父亲风流韵事不少,但永安伯府除了我和二弟之外,其他兄弟姐妹可是一个没有。”
南元煜点点头,“想必除了谢夫人在其中使了力,更大的原因还在于永安伯了吧。”
谢明昭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阿煜,我有没有说过你很聪明。”
“别打岔,继续说你的。”南元煜轻哼一声,小脸上却满是愉悦。
谢明昭却忽然想到什么似得,认真的看了这南元煜道:“之前未见到你时,我曾听过别人对你的评语,你可想听听?”
南元煜面色一顿,想到了原作对于原身的那寥寥数语便囊括了原身一生凄惨命运的描述,又想到剧情已经面目全非之后的这里,鼻头一皱。“看你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谢明昭笑道:“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差。”他摸着下巴,“我曾见过为你授课的师傅,他对我说起宫中的几位皇子,说到你的时候,只是摇头叹气道‘七皇子并不愚钝,只是比别人想事情,要稍微慢一些而已’。”
南元煜仔细的在脑海中回忆着教授原身学识的师傅,发现根本想不起来。“我倒觉得他是碍于我的身份才说的那么,呃,那么温和吧。”
“我反而觉得,他根本不了解你。”谢明昭淡淡说道。
“。。。。。。”被他逼人的目光看的无所遁形的南元煜忙别过头,“你还没说完你二弟和阿和的事情呢,别想转移话题!”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二弟很小的时候曾出过几次事,别那么看我,你想的没错,确实是我母亲动了一些手段。大概是我父亲那时候还很宠爱周氏,也或许是他觉得我母亲太过霸道了,总之各种原因,他最后让人把我二弟送去了他一位朋友那里。那人后来就成了我二弟的师傅,至于他的师弟为何是个西乾人,这件事我也不是很清楚。”
“当初我去西南军营的时候,有几次我二弟的师傅带着他在外游历恰好路过我那里,就跟我见了几面,我们的关系也是那会儿慢慢亲近起来的。但我从未见过他的这位西乾师叔,只是听他师傅说过几次。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把这样的事情讲给我听,或许他那时就想到了有朝一日,我会与二弟的这位师叔见面吧。”
想起那个睿智的前辈,谢明昭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对方有先见之明。
南元煜听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就是为什么南晋有地位的人都爱把自家庶出的儿子送到外面去避难?!
永安伯这样,连皇家也是这样。
呃,不过情况也不是都一样。
正想着呢,就听谢明昭突然问道:“阿煜,你可曾见过你那位同胞哥哥?”
南元煜心里顿时一咯噔。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几天,我忽然有点怀疑人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等,这是什么?!
☆、第四十章
南元煜垂下眸,小声道:“见过的。”
半天没听见谢明昭回应,小心翼翼的抬头朝他看去,就见谢明昭好整以暇的笑看着他。
“次数也不算多,印象里,不超过一个手掌的次数吧。”看谢明昭这架势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南元煜只好多说了一句。
“都是什么时候的事?”谢明昭又问。
南元煜手指攥紧了衣服,慢吞吞地道:“大概五岁以前吧,不过那个时候我还不怎么记事,隐约记得有人指着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说那是我哥哥,但也只没怎么接触。”
虽说是一母同胞,但宫里的人都知道,六皇子和七皇子在皇上心里,那可是天差地别的待遇。
六皇子天资聪颖,甚得圣心。
而七皇子却正好相反,天资愚钝,若不是六皇子的关系,恐怕皇帝陛下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这么样一个皇子。
所以七皇子虽然是养在太后膝下,但自从太后薨后,宫里的人也就不在把他当回事。
在这样的深宫之中,作为一个不得势的主子,很多时候还不如一个得势的奴才混的好。
谁看不顺眼都可以上来欺凌一番,小小年纪已经受过许多苦。
谢明昭也想起曾经见过的那个小娃娃。
他十一岁就自己征得皇上和永安伯的同意,孤身一人去了西南。
在那里待了几年,因为打了一场胜仗取得了一份不小的军功而被圣上召回京都面圣。
皇宫他并不是第一次来。
姨娘被册封为皇后的那年他来过。
虽然他婉拒了他的皇后姨娘想让他做皇子表哥伴读的美差,却逢年过节或是在皇后生辰之时随着母亲进宫来请安的。对他母亲来说,永安伯就应该与皇后以及西南王府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选择和出路。
但谢氏不知道的是,这其实只是她一个人的想法。
那一次被圣上召回,他是一个人进宫。
头上顶着的不再是永安伯府的世子,也不是西南王的外孙,皇后的外甥这些头衔。而是实打实的靠他自己真刀真枪拼来的军功。
没有人会小看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
在那一年,谢明昭被封为镇南将军,是整个南晋朝最年轻的少年将军。
但所有人都承认,这个军衔,实至名归。
虽然也有不少人愈发的担忧起来了。
西南王手握二十万雄兵,如今连他的外孙也这样出彩,将来还有谁能在兵权上能比得过西南王?如果西南王真的有野心,难道要靠文臣们一拥而上用嘴巴说赢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包括左相在内的一干臣子都曾对皇上谏言,要求给谢明昭一个虚职就可以了,切勿再让他手中有兵。
但却被皇帝一一驳回了。
天汉帝如今共有八个皇子,十一位公主。
算得上的子嗣昌盛。
皇长子南元辰是谢氏所出,如今已是嫡皇子了。二皇子南元奕是废后楚氏所生,只可惜不满两岁便已夭折。这两位皇子都是皇帝还是太子时出生的。在那之后,皇帝就再无所出直到登基。
登基后皇帝陆续有了三皇子南元澈,其母为靖国公之女陆贵妃。而四皇子和五皇子的母妃分别为杨嫔和宁嫔,分位太低,两位皇子又都资质平平,几乎无人注意。
再然后,便是当初天汉帝因为酒后乱性而临幸的那位废后身边的宫女所生的双生皇子,六皇子南元衍和七皇子南元煜。谁能想到当时皇帝醒后大发雷霆险些留不住的皇子,如今居然会成为最受皇帝宠爱的儿子呢。
至于八皇子如今才刚出生不久,以后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朝廷现在也分为几派,以西南王为首的大多是武将,还有右相于丘都是支持皇长子的人。以左相楚问青为首的大多数文臣却是占中立的,但也有人私下传言他们大约是站了六皇子那一面。
而其他少数文臣武将则是站在三皇子南元澈那一边,毕竟他母族也是世家大族,是曾与高祖皇帝一起并肩打天下的肱骨之臣。
这些年,很多人都觉得愈发的看不懂圣上了。
谢明昭也曾经这样认为,直到那次他受圣上传唤,与圣上在御书房里谈了一下午。
他觉得,自己或许有些明白圣上为什么会做出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决策了。
被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内侍王德带着往御书房去的路上,谢明昭原本目不斜视的沉默的跟在王德身后走着,然见前方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低头赶路,一头撞到了王德身上。就在王德训斥那小太监的时候,他眼角余光却扫到假山后面露出一个小小的鞋头。
那一看便是小孩子的鞋头用的却是皇子才能使用的黄色缎面。
在宫里,被告诫最多的话就是:看见了也要当做没看见,听见了也要当做没听见,这样才能活得更久。
但是谢明昭那天却忽然按耐不住心底的好奇,在那小小鞋头刷的一下缩回去的瞬间,他抬起脚,往那边走了过去。
于是他便看到了那样一双眼。
愤怒,不安,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