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王一撩袍子,冲着他直直的跪下去,他身后是百官众臣,都面对着他叩首高呼万岁。
南宫玉良看着伏跪在殿中的人影,心里颤抖一下,一滴泪水滑落,目光移到门外,大殿之外阳光明媚,这暖阳之下本该是温馨的。
“平身”
“谢陛下”
秦宇站在御阶下,微微抬头看去,南宫玉良一袭紫衣坐在龙椅上,金光晃得他眼花,让他再也看不清小神官的相貌。
在以后的所有岁月里,他再也没见过那个温朗如玉的人,他让这宫廷吞噬了本来纯净的小神官,必会遭到报应。
庸和十三年四月十日,晋王金殿剿灭林峰叛党,诛杀林峰、卢阳,四皇子秦惜登基,是为少帝,尊帝后南宫玉良为太后。
“报,执尉将军退军,率领北营将士屯于南郊,赵军屯于西郊”
报信的士卒下去,秦宇对徐含开口问“丞相,为何令郎不拒敌,反倒带赵军来到京城啊?”
徐含脸色微变,拱手说“北营本就不足,想必是想依城而战”
秦宇点点头,看向大司农萧哲“陛下刚刚继位,第二日赵军就到达京城,萧司农觉得该如何应对?”
“下官无能”萧哲低首。
秦翼被挤掉,反而有利于萧氏,他们本就在京城没有胜算,北营和晋王结下仇,倒是不会挡着赵军了,赵王一入城,秦惜旦夕被废。
“怎么会无能呢!”秦宇对他笑笑。
“报”士卒又进来“吴国进攻天顺关”
目光扫向众人,秦宇吩咐说“令吴光远即刻带领南营将士前往天顺关,击退吴军”
“王爷”王谦和站起来“京城空虚,此时··”北境军不知在哪,万一孔石未动,或是徐修和有变···
“京城怎们会空虚呢?”秦宇打断他的话,站起来看着徐含说“执尉将军不是依城拒敌呢吗!”
“这··”
还没等王谦和再说话,秦宇已经迈步离开殿内,只留下眉头紧锁的各位大臣,一时间心里惴惴不安。
呜呜···
号角声响起,城楼上的士兵远远的望着,天边一线尘烟飞起,校尉脸色微变立刻。
“马上报于晋王”
殿内,士卒跪在秦宇面前,秦宇挥挥手,对王谦和说“太师,退敌之机到了”
“王爷”王谦和心里了然。
“各位大人,随我到城头一观”
众人没等答话,晋王已经率先迈步出去,徐含叹息一声只好带领百官跟上,宣武门城楼之上,晋王负手而立。
“把旗插上”
越弘挥手城楼的旗帜全部被换掉,黑色的旌旗上硕大的晋字迎风飘扬。
远处,哨骑望了望,忽然回身禀报说“将军,城头挂的是晋王旗号”
“什么?”问话的是赵志平。
“先生,是不是王爷回来了?”孔石高兴的问。
赵志平不置可否,远望那边,晋字的旌旗他也能看清了“将军不可轻信,先探听一下为好”
“好”孔石狠抽马鞭,催促众人加快行军。
城楼上
秦宇远远看去,孔石那壮硕的身影十分醒目,北境军转瞬就到达城下,孔石勒马站住,仰着头向自己这边看来。
赵先生还是如此,无论何时都谨慎小心,秦宇扫到他身旁的人嘴角笑意更浓。
“孔石,你来的这么慢,又喝酒了吗?”
孔石浑身一震,盯着喊话的那个身影一指,对旁边的赵志平说“先生,真的是王爷,你快看”
赵志平仰着头,望着城楼上的身影,悬了三年的心终于落定,王爷,您终于回来了。他浑身软了一下,差点掉下马来。
“末将参见王爷,晋王万岁”
宣武门外,十万北境军跪倒在地,高呼晋王万岁,声音山呼海啸,此起彼伏。
正午的阳光恰好升起,照在晋王的头顶,风卷过旌旗猎猎作响,晋王的身影像山一样横亘在前方,让人不敢心生逾越。
徐含和众人一起看着不远处的人,从今以后,这世间是晋王的世间了。
庸和十三年四月,北境军入京勤王,未几闻安定候破庐城,赵王恐后方有失,仓促退军。
永寿殿
天子诏:朕孤幼继位,不足以当天下大事,晋王受命先帝,朕之皇叔,朕尽托社稷于皇叔。赐晋王入朝不拜,剑履上殿,加九锡,开府理事。
“臣叩谢陛下天恩”秦宇跪倒。
侍者抬着椅子放在御阶之下,王公公微微躬身说“王爷请”
秦宇站起来冲御座再次一拜,然后转身坐在椅子上,身后大臣一起跪倒“恭喜晋王殿下”
秦宇看着殿内的众人,瞥了眼御座上抱着少帝的南宫玉良,笑了。这自己封自己还挺滑稽的!
这一年,晋王不但恢复了爵位,晋国更是坐拥十四郡的封地。晋王金殿落座,剑履上殿,这是自本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宣武门城头
“先生,你说天予弗取,遗祸苍生”秦宇微微仰头,目光落在远处的天边,顿了片刻,深吸一口气说“那我们一起,拯救苍生!”
赵志平眼里一阵炙热,撩袍跪倒,叩首说“微臣遵命”
轻笑一声,秦宇转过身,手扶着城墙,向南遥望,远处青山绿水,是大好河山!
既然都那么惧怕我,既然躲不过去,那就不躲了吧!我··不··本王要将一切都恢复原状,要让所有人都能安心。
天顺关前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付玉思长长一声叹息。
夜幕下他那身月白长袍显得过分孤寂,让人不敢上前,除了吴王···
“无妨”吴王在后面扶住他的肩头,遥望天顺关的方向,笑着说“不过是晋王”
哈哈···付玉思笑了,王爷唯有你能说的如此气魄。
“没错,不过是晋王”付玉思牵起他的手,朗朗一笑“王爷,我们回去吧!”
庸和十三年四月吴国退军,那个消失了许久的晋王又回到了众人的视野,而且以极其闪耀的方式回来。
力保新君,诛灭叛党,兵不血刃退去吴赵二国大军,世人不但忆起晋王声势滔天的日子,更明白如今晋王真的只手遮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绞尽脑汁实在想不到该如何称呼南宫玉良的辈分,尽管这太后有些出戏,但这真想不出别的了,太君岂不是更出戏。读者大大凑合看吧。
第262章 暗流涌动
哒哒··哒哒哒···
马蹄声清脆而急切,转瞬就奔进了京城,策马驰出很远,马上人忽然一个急停,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调转马头,向另一个方向驰去。
自从少帝下旨晋王开府理事,朝中大事再不报到相府,刚刚传讯的士卒差点跑错地方。
晋王府又被扩大了,一半为晋王府属官处理公事,一半为晋王居住,虽比不得晋王宫和皇宫,但也不逞多让。
士卒下马整理一下衣冠,然后匆匆进门。
秦宇盘膝坐在榻上,面前是一盘核桃,他刚刚拿起,身后的声音传来“王爷,赵大人求见”
“本王才刚刚从前面回来”秦宇叹了一声,站了起来“小福子,把核桃给剥了!”
“是”
唉···有人伺候就是好啊!秦宇笑笑,出了房门。
理事堂
秦宇看着手里的奏折,笑了,摇摇奏折他对赵志平说“这不是好事嘛!”
“确实”赵志平也有一丝笑意,接着说“让李将军去将新阳郡守孙泊抓回来?”
“不让李晗去”秦宇摇摇头,狡黠一笑说“下公文,让廷尉府去抓人”
赵志平了然点头,拱手说“王爷圣明”
“看着点温侯府”秦宇表情淡然。
“是”
秦宇随意的吩咐了几句,赵志平走后又来了几位大臣,他在理事堂一直待到晚膳时分才返回后园。
居住的地方没什么变化,那片松林还是空寂的略显阴森,雪堂院子拆了后,他让种的那片梧桐树长得极好。
整个晋王府除了服侍的下人,没有任何人,夜晚的晋王府后园,清幽寂静极了,也许是年岁渐长,秦宇反而觉得很好。
在书房待到夜半时分,秦宇独自散步,几只秋蝉贴在树上,鸣叫声带着一丝哀婉,他听了一会儿,也觉得有点凄凉,摇摇头,他嘲笑自己可笑。
“王爷,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小福子在他身后忽然开口。
“中秋?”秦宇略微一愣,转头看着他说“本王回来这么久了吗?”
“是”小福子笑了,躬身说“王爷日理万机,忘了时日”
“是啊!忘了”秦宇点点头。王府,政事,自己离开这么久,可是依旧没有陌生。
秦宇想起那日,他被恭恭敬敬的请到金殿就坐,散朝后,他坐着马车返回晋王府,他从车窗里看着京城的街巷和人来人往,没有半分陌生和疏离。
那时秦宇忽然明白,自己从没离开过这一切,之前的经历不过是一次意气的梦,也许自己一直都明白,冥冥中自己就属于这里。
“王爷”赵志平匆匆而来,站到他身前说“新阳郡守叛逃赵国”
这么快!秦宇从沉思中猛地回过神,立刻说“立刻让廷尉府追捕”
“微臣已经传命,只是现在是否要召李丞相和王太师过来商讨”
秦宇眯着眼睛想了一下,摇头说“不用,先让廷尉府处理此事,本王要等事情再大一些,再告诉他们”
几日后,安和殿
少帝即位至今,诸国动荡,朝中之前又有言论,所以中秋佳节要大肆庆祝,借此彰显朝廷的威仪。
大殿内,南宫玉良坐在御座上,少帝坐在他腿上,手里抓着彩球的穗子拉扯,完全不关心殿内的一切。
“臣敬陛下和太后”秦宇端坐在下首,举着杯子说“祝陛下江山永固”
“江山永固”众臣附和着。
南宫玉良捏起杯子,轻抿一口,开口说“多谢晋王”
“臣不敢”秦宇躬身。
严士君看着这一幕,也举起杯子说“下官敬晋王殿下”
“本王也敬温侯”
“王爷为国操劳,让我等羞愧”
“上赖陛下和太后信任,下赖众位扶持,本王不敢居功”秦宇笑得毫无破绽。
虚伪!严士君很恨他这幅完美又自信的样子,刚要再出言,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十分急切。
“参见陛下、参见太后”报信的士卒虽是如此说着,目光却是看向晋王。
秦宇端着酒杯没有出声,御座上的南宫玉良瞥了他一眼,眉心微蹙开口问“什么事?”
“宜阳守将并新阳郡诸城守将叛逃赵国”
“什么!”惊叹的是王谦和,指着地上的士卒问“为什么不早点上奏?”
“事出仓促,宜阳令也是刚刚知晓,立刻飞报进京”
“谷磊”秦宇终于开口,看着廷尉说“之前新阳郡守叛逃一事查的如何了?”
谷磊立刻起身,两个月前他刚刚被从东郡调回“回王爷”他躬身行礼“新阳郡守孙泊已经逃到赵国,卑职无能未能拦住”
“新阳郡守?”徐含嘟囔了一声。
“相爷?”秦宇看向徐含。
徐含回神,站起来说“王爷,新阳郡守叛逃,为何此事下官不知?”
“之前有御史向本王弹劾新阳郡守贪污军饷,克扣军粮,本王让廷尉府调查,谁知不久这孙泊就跑了,仓促之间本王只能让人追捕孙泊,忘记告诉相爷了”秦宇回答。
徐含心里不满但是没有多说,晋王开府理事就是为了架空相府,将朝廷大权尽握于手,争辩无益。
思衬一下他转而说“启禀陛下太后,臣以为孙泊叛逃和诸将叛逃相关,宜合于一处由相府处理”
“臣附议”王谦和行礼。
晋王还坐在那里没有出声,众人不约而同的瞄向他,南宫玉良见他依旧沉稳,开口问“晋王以为呢?”
“回太后”秦宇站起,躬身说“臣以为相爷说的有理”
南宫玉良心里一阵怪异,但是三位辅臣都赞同,他本也不能再多言,只能点点头说“如此就由相府彻查此事”
“遵旨”徐含行礼,还没起身听见晋王又说“新阳众将叛逃,若是向赵国泄露朝廷机密,恐新阳、安郡等地皆有失,臣意升徐修和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