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山河不夜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学士在五经上可能没有特殊的喜好,或许他喜欢四书中的《论语》,所以第一场会试才出了两道《论语》题。
  既然李大学士对五经都喜好平平,唐慎就选了题目最简单的一篇,开始答题。
  三日后,唐慎脸色略显苍白地走出考场。
  姚三立刻走上去。
  唐慎道:“无妨,就是累着了。”
  等睡了一场,养足精神,唐慎又进牢房一样的号房里,待了三天三夜,写满会试第三场的几道时事题。
  持续了三场九天的会试,终于结束。几人刚回到家中,陆掌柜就来了。他明显是掐准唐慎考完会试的时间点登门的,可唐慎一看到他,便摆摆手,道:“明日再来。”
  陆掌柜无奈地笑道:“好,都听小东家的。”
  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唐慎吃着奉笔买来的盛京烤饼,大口喝着粥,只见陆掌柜敲门进来。他对唐慎行了一礼,道:“小东家,成了!前日您还在考试时,那千里楼的邢掌柜找上我。他开门见山地点明我就是姑苏府细霞楼的掌柜,然后旁敲侧击地问我是否是想和画堂秋合作卖肥皂、黄金缕!”
  唐慎一听,立刻放下碗,道:“他知道你是细霞楼的掌柜?”
  “可不是。我两个月前就将装着黄金缕的礼盒交给了他,我原本也纳闷。小东家,咱们的意思表达的那么清楚,就是想和画堂秋合作,怎的那邢掌柜一副没收到礼物的样子,全然不懂?直到如今我才明白,人家哪里是不懂,人家是暗地里调查清楚了我的身份,这才上门啊!”
  唐慎笑道:“能将千里楼、画堂秋做成盛京第一字号,邢掌柜自然不是普通人。你与他谈得如何?”
  陆掌柜将自己与邢掌柜初步商定的事交代清楚,道:“……我寻思这并不是问题,那邢掌柜给我条件也都算优渥。然而具体事宜,我们两个掌柜是不好敲定的,邢掌柜那边希望您能与千里楼的幕后东家见一面,由您们二位商定清楚。”
  唐慎诧异道:“逍遥王爷赵敖?”
  陆掌柜:“是景王世子,赵琼。”
  唐慎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影,他随即点头:“好,自然是要见的。”
  作者有话要说:  隔壁老王:没有戏份的一天?
  小唐郎:咋滴,你要啥戏份啊。


第42章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千里楼在盛京城西; 登上四层楼; 远远看去,可看到银带般的一望无际的大运河。会试结束第二日,唐慎与陆掌柜来到千里楼; 长着一张喜庆圆脸的邢掌柜早已等候多时。
  邢掌柜上下瞧了唐慎一样,笑道:“没想到小公子竟然如此年少,真是青年才俊。”
  唐慎微微作揖:“邢掌柜。”
  邢掌柜:“我们家世子还未到; 请小公子移步雅间; 稍作休息。”
  三人一起上了楼,唐慎进入雅间; 邢掌柜和陆掌柜在外面等候。
  一进雅间,就看见一座千山屏风。往左看是一张多宝槅架子; 上头琳琅满目地放着各类珍宝古玩。再看右边,有两扇紧闭的窗。唐慎打开一看; 车马声市,坊街大道,盛京风光; 尽收眼底。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望着繁华如金的盛京风光,唐慎忽然明白了范仲淹的这句话。
  “好一个心旷神怡,把酒临风。既然如此; 怎能无酒。”
  唐慎赶紧回头,只见身穿锦袍、头戴玉冠的景王世子赵琼已经走了进来。两人打了个照面,赵琼站定在原地,惊讶地看他。片刻后,赵琼惊奇道:“竟然是你!”
  唐慎作揖道:“见过景王世子。”
  有些事略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门路。赵琼一下子知道,唐慎当初投帖子到景王府,参加景王府的解元宴,恐怕也是有意为之。然而这种小事他并不放在心上,反而因为肥皂生意的背后是一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而更觉欣喜。
  赵琼喊来邢掌柜:“上菜吧。”
  邢掌柜:“是。”
  赵琼再看向唐慎:“昨日刚刚结束会试,唐公子可去了?”
  唐慎笑道:“自然去了。”
  “好,那今日便不谈那些方眼的东西,只谈风花雪月。一切等放榜后再说吧,可好?”
  唐慎也没想过第一次见面就把肥皂、精油的生意谈好,正相反,赵琼这么说了,说明他确实有心想和唐慎合作。等会试过后,要是唐慎中了进士,赵琼的态度可能会更有改变。如此双方再来谈合作,对唐慎是大好,对赵琼也有益处。
  如此,两人单纯地把酒言欢。
  唐慎年纪小,还不怎么能喝酒,赵琼也没怎么劝。
  一个时辰后,两人已成了朋友。唐慎走出雅间,回身对赵琼作揖:“世子莫送了。”
  赵琼道:“那便等杏榜下来,我再为景则好好庆祝一番。”
  唐慎和陆掌柜离开千里楼,陆掌柜有些惊讶地说道:“本以为这景王世子是个皇亲国戚,可能不好相处。没想到他如此亲近,并没有端着架子。”
  唐慎则想起一件事,他笑着道:“陆掌柜,你觉着景王府做这千里楼和画堂秋的生意,是为了什么。”
  陆掌柜:“盛京中的皇亲国戚,人人都在京城有别业,景王府做生意十分正常,难道有什么不对?”
  “是,确实没有不对,但景王府做的生意是美食美酒,珠宝美玉。景王是个富贵王爷,无权在手。那些真正能一本万利、赚取大钱的生意,比如去岁运河修河道,任何一个官员插手,都是万两雪花银的生意,他就做不了!”
  朝廷修河道这类事,往往是王族勋贵和重臣大官赚取银两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不是说勋贵贪污、官员贪墨,而是每一个建筑材料的采购,将运河修建到哪一州、哪一府,这其中都有大学问。根本不需要贪墨,就可以谋取利润。只是没有贪墨来得多,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景王能在盛京开最大的酒楼,做最大的珠宝铺子,却没法管一点朝廷的事。可见他只是个富贵王爷,有名无权。
  有的人在这种环境下会变坏,有的人则直接乐不思蜀。
  唐慎想了想,觉得那位景王世子似乎并不愤懑。毕竟当今圣上门面功夫做得极好,任谁都没法说他是个昏君,只是个喜欢修仙、想要长生不老的皇帝而已。古来想要长生不老的君王多如牛毛,赵辅在其中已经可以算是个明君了。
  皇帝没苛待自己的兄弟,景王也乐得清静。
  至于其中的弯弯绕绕、皇家秘辛,就不是如今的唐慎能知道的了。
  陆掌柜问道:“小东家,那会试到底什么时候放榜?可是和乡试一样,十日后就可以了?”
  唐慎顿时失笑,无奈道:“哪里容易!”
  会试,是科举的最后一关。自此以后,只要会试过了,就不会再落第,只等着殿试上给出一个进士排名。殿试考得再不好,也就是得倒数第一名而已。
  会试如此重要,所以除了糊名制外,每个考生的卷子还要被人誊抄一遍,将誊抄版本送给考官审核。
  天下举人,一万多份卷子,被雇佣的秀才们抄上整整三天,还不一定抄的完。
  事实上唐慎说三天,还是说少了。二月中旬,会试结束。但直到二月廿七,阅卷官们才拿到本次会试的卷子。名字已经都被糊上了,字迹也不是考生亲笔写的。清一色工整的馆阁体,阅卷官们先祭拜完孔圣,再将自己锁在堂屋中,集中批卷。
  五天后,三十名阅卷官才找出本次会试前十名的卷子。
  趁着主考官李大学士有事不在,其中一位阅卷官对同僚小声叹气道:“本次出题,终究是偏了、怪了些。有些考生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可却走了题。那破题的点,我都难以启齿,实在歪了十万八千里。再怎样,也不能把这种文章选入前十,只能勉强让他考上进士,等以后殿试或许还能一鸣惊人吧。”
  等到李大学士来了,众人一起审阅最后这十份卷子。
  会试和乡试、童试一样,最重要的还是第一场考试。而在第一场考试中,李大学士出了三道题,分别是:仪封人请见、逃墨必归于杨和吾日三省吾身。
  光是第一题,就刷去了一大堆的考生。
  会试的三位副考官,两人是翰林院的学士,一人是礼部的侍郎。其中一人道:“这份卷子,我觉得是会元的上上之选。诸位请看,仪封人请见,这道题他破题以孔圣诲天下人,两比详明,大结更是真知灼见。”
  众人看了这份卷子,道:“善!”
  另一个副考官道:“诸位不如来看看这篇。”
  众人又看了过来。
  李大学士年岁以高,不如其他阅卷官那么耳聪目明。他拿起卷子,放到眼前仔细看了起来。“三请而见圣言,是以见圣而不自知……呵,倒是对孔圣极为尊崇。这第二篇我再看看。”看了一会儿后,李大学士道:“平庸之作,文章夯实,文采斐然,可破题一般。怎的,这份入前十还行,如何能成会元?”
  那副考官被李大学士盯着,心中叫苦。这李大学士是个老学究,以脾气古怪而闻名,从他这次出题出得这么偏、这么难就能看出来,他在翰林院也不是个好相处的。
  副考官道:“李大人可曾看他写的第三篇制艺?”
  李大学士低头再看第三篇,过了半晌,只见他倏地一愣,接着将这份卷子贴近双眼,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看了几遍,然后突然道:“好!好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文通古今,仿若宗圣圣音在耳。”说着,他又忍不住把这八个字念了几遍,还让堂屋里的其他阅卷官看这篇文。
  李大学士眉目飞扬,赞叹道:“字字精辟,佳作,着实是本届会试的第一佳作!”


第43章 
  李大学士拿着这份糊了名的卷子; 啧啧称奇。
  其他阅卷官看着也不断点头; 口口赞叹。一个阅卷官道:“虽说前两篇写得略属平常; 可这最后一篇,在一万多考生中当属第一。”
  有人问道:“那本次会试的排名又该如何是好?”
  李大学士想了想,道:“虽说会试往常哪怕确定了前十名的卷子; 也不会轻易揭开糊名。但今日便破个例。先帝时期也有这类先例,有两位举人文采出众,难分上下; 最后是将其揭开糊名; 查看他们真实的字迹,再辅以后两场的考卷; 最终得出会元。诸位同僚,老夫提议咱们先选出前三甲; 然后揭开排名,再排前三如何?”
  “听李大人言。”
  于是; 考官们先确定了前三名的卷子,接着他们命令官差,取出这三人后两场的考卷。当然; 是他们的真实字迹。
  誊抄考卷的只是秀才; 字迹大多端正秀美,否则也不会被选上。然而和这三位考生一比,便如萤火曜日,所差甚远。阅卷官们看着原版的三份考卷,顿觉心旷神怡。
  等看完三份考卷后; 一位副考官道:“我已然有了结论。”
  另两位副考官也道:“我也心中定论。”
  最终所有人一起看向李大学士。
  脾气古怪的李大学士摸了摸干枯发白的山羊胡,道:“那便投票决议吧。老夫为三票,尔等三位各有两票。”
  “善。”
  会试放榜前一日,唐慎完全忘了这事,睡得很香。谁料第二天大早,天还没亮,奉笔便将他喊起床。唐慎心中一惊,立刻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奉笔道:“公子今日还是在家中等着,由我去盛京贡院外看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