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循虽口头这样说,但也知道御史本来就是做这种“不讨好”的事情的。
  他们若一味对官家的决定歌功颂德,那就失去了设立御史台的意义。
  “只要陛下宠爱林弘休,御史出面也无关系,一天到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咋咋呼呼,他们御史台的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德妃说完这话,又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圆道:“当然,也只有少数人这般无理取闹。”
  ——她可不能把话说的这么满,毕竟之后他们也可能有要以御史为“刀”的时候……
  虽然于公于私,李景循都应该“帮”林弘休一把,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冷眼旁观。
  之前跌入尘埃的惨痛经历,让他成长,也让他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若是这次自己贸然相帮,被父皇误以为他是有意要借此恩惠来收服林彦弘为他二殿下所用,恐怕会横生枝节。
  德妃与儿子“心有灵犀”,猜到对林彦弘有好感的李景循最后却选择按兵不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她喃喃道:“他既是个有福的,连妖魔都不怕,应当也不怕这些魑魅魍魉。”
  ……
  昭华殿这边静观其变,但御史台却不会就此沉默下去。
  很快,御史的折子就到了梁帝李祈熹的案头,规规整整码成一排。
  李祈熹挑了一本,打开来随意瞟了一眼,然后关上放回去,然后又挑了一本,再重复刚刚的动作,如此这般反复三次,却一句话都没有开口说。
  除了折子被翻动的声音,紫宸殿里一片死寂,静待在殿中的内监和御史们皆无动作,一时之间连人的呼吸声都弱不可闻。
  直到李祈熹把第三本折子丢到了桌子上,撞到了桌面上的镇纸,发出了些响声,才打破了此刻的寂静。
  随后,李祈熹才不辨喜怒地开口道;“朕竟不知,几位爱卿的文采已经如此斐然,明明说的是同一件事,却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几个御史都低着头,忽然觉得压力变大,但他们有自己的打算,既然上了折子,就不会现在就打退堂鼓。
  御史中丞庄舜远拜而答道:“非臣等妄言,实是这件事无先例可循,恐怕难以服众。”
  若说后宫的嫔妃越级升品,都尚且不能有陛下独自决定,任意妄为,更何况是在朝堂之上任命官员。
  朝议郎只是六品,但其意义,却不止是个六品的散官。
  就在庄舜远准备着,等陛下开口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要如何对答谏言,李祈熹却问道:“朕记得,庄卿乞骸骨之后,曾在云桐城住过几年吧?”
  庄舜远先是一愣,然后就立刻答道:“回陛下的话,臣确实曾住在云桐。”
  李祈熹看着这个自己亲自下旨召回中枢的昔日纯臣,面色严肃:“你那岳山的宅子,就是转给了弘休吧?你在云桐应当就看到过他,当时觉得如何?现在又觉得如何?”
  没有想到官家竟然连远在云桐的陈年旧事都知道,庄舜远额头不禁冒出些冷汗来。
  官家这个问题,委实有些刁钻,让人很容易就掉进自己之前埋下的坑里。
  若他答不怎么好,那显然是在说瞎话——那一年林彦弘留给他的印象,绝对胜于任何与之同龄之人给庄舜远留下的印象。
  而且林弘休是陛下钦点的三鼎甲,自然是卓尔不群的青年才俊,说他不好,岂不是说陛下识人不明?
  可若是说好,也不行。
  他们现在打着“封赏无旧例”、“本人年轻无经验”的旗号,向陛下谏言,目标并非是让梁帝收回成命、自打耳光,而是要尽可能地遏制帝王这种不顾祖宗礼法、凭喜好封赏的行为。
  若庄舜远主动承认林彦弘过人之处,那岂不是自断一臂膀,让他折子上的灼灼之言成了笑话。
  斟酌了一下,庄舜远拜而回道:“回陛下的话,林大人确有异于同龄人的聪慧和过人风姿。”
  说他异于同龄人,就是承认林弘休比他那个年纪的人要有才华些,但却避而不谈他与年长者比较的结果;至于什么“过人风姿”,则是强调外表,而轻内涵。
  梁帝听他避重就轻,面上露出了一抹笑意:“爱卿还是这般谨慎,一字一句都让人无从挑错。”
  “臣惶恐!”庄舜远哪里听不出梁帝的讽刺,但他自认隐藏得极好,一切都以梁国、以朝廷为重,所以并不心虚。
  “爱卿有什么可惶恐的……”李祈熹轻描淡写地道:“难道爱卿们这些折子递上来,不是为国为民,而是为私不成?”
  这下子,一众御史包括庄舜远都跪了下来,不敢接话。
  李祈熹用手点了点案几上的折子:“昔日没有这先例,那现在,不就有了先例吗?”
  他脸上带着玩味的笑意,内心自嘲:什么时候,朕的命就这么不值钱了?连封一个朝议郎,还被人道有违祖宗礼法?
  “你们要操心的事情那么多,就不用再盯着这一件了,御史台的人现在越来越清闲,得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李祈熹想到了什么,脸上笑意更甚:“原本是想给护驾有功的弘休封一个恩荣县公,不过朕怕这个先例开大吓坏你们,这才退而求其次,另谋他算。”
  众御史闻言,无不惊讶万分,顿时愣在当场。
  李祈熹从上而下,看不到他们真实的表情,但却能感受到他们的惊讶。
  颇有些得意地看着这些御史,李祈熹一扫之前的严肃:“诸位爱卿不要担心,分封县公一事,朕只当好好考虑。”
  换句话说,封一个朝议郎这等简单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御史成群结队地跳出来支吾。
  ……
  论功行赏的旨意公布之后,有多方就林彦弘的事情明里、暗中博弈。
  他们抱着各自的目的,或许是针对林彦弘本人,或许有更深的考量和谋划。
  但这一切,林彦弘并不怎么在意,也没有任何精力去探知一二了……
  因为自从京郊围场归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林中受了惊吓后又受了些风寒,他回到京中之后的短短三月时间,竟然一连“病”了好几次。
  病着的时候,多半是有些发热,但昏迷个半天、一天,看似吓人,却连药也不用,就又忽而好起来了。
  几个来家中探病的大夫都找不出缘由,只能推测林彦弘幼时的顽疾被秋狩这一惊给勾了出来,所以时不时发作一番,只能慢慢调养,再看之后如何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二更合一送上,继续祝大家节日快乐!么么哒
  谢谢萌萌竹攸地雷投喂~!(*╯3╰)


第113章 病痛
  自去岁秋狩之后; 齐光严和齐张氏觉得自己这辈子的担忧; 都用在了外甥弘哥儿身上。
  当初陛下一时兴起; 但想着年轻人比较有体力,所以没有带着齐大人他们这些“老大人”,只带了林彦弘他们那群年轻有为的文官。
  谁知道世事难料; 好几个看着前途无限光明的; 竟是把命也留在了京郊围场,令人唏嘘不已。
  而他们这些“腿脚不便”的,反倒是安安稳稳; 妥妥帖帖。
  在营地里经历地动,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充其量只有几顶帐篷塌了,也没有人员伤亡。
  受到小小惊吓的齐大人还没来得及感慨; 心就揪了起来——陛下和弘哥儿可都在外面啊!
  之后二殿下和裕王世子殿下等皇子、王世子返回营地,准备去林中寻人; 齐大人真恨不得自己也能跟着去。
  可惜他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书生; 跟着去只会给两位殿下惹麻烦,所以只能心急火燎地在营地里等待,片刻平静不下来。
  等终于看到侍卫带着弘哥儿骑马而归,齐大人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可就近一看呐——苍天; 他们弘哥儿身上怎得都是血迹啊!
  齐大人差点没有厥过去,好在有御医跟着去寻人,也有几位御医在营地里候命; 为陛下他们一行人看诊。
  可确定弘哥儿身上没有伤、只是沾了妖魔的血后,齐大人却一点没有感到轻松,尤其是听说有几位年轻的文官丢了性命,他反而更加紧张。
  ——妖魔,那可不是普通的野兽啊,他们竟然遇到过妖魔!
  齐大人执掌鸿胪寺,常常能见到他州使臣和一些零星小国的来者,也见过了不少与他们外貌不同的人,听过他们“传奇”的故事,可谓见多识广。
  但他一生,起码到现在也没见过真正的妖魔,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知道妖魔的可怕。
  虽然有陛下,但那妖魔既然敢趁着地动出来作乱,见到这么多人,等于见到这么多美味可口的“食物”,怎么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齐大人光是想象,就能猜到当时的场面有多可怕,又想想自家的弘哥儿也在队伍里,顿时后怕不已。
  他再不管弘哥儿如何劝都执意留在他的帐子里看顾他,陛下体恤他们舅甥,于是恩准了齐大人的请求。
  回到天京之后,林彦弘其实立刻就“病”倒了。
  他昏睡了两天,因为大夫诊断不出具体的病症,所以就认为他这是过渡紧张之后脱了力,累得熟睡不醒。
  后来林彦弘醒了,如之前一般“活蹦乱跳”,所以齐家人连带林彦弘自己都没有怎么太注意。
  但相似的情况接二连三地发生,而且林彦弘昏睡的时候还有些发热的症状,他们终于察觉到事情不简单了。
  陛下知道这件事后,连御医都送来了两次,还是没有办法确诊其病症。
  无论是天京的大夫还是御医,最后都只能泛泛地把这种症状当作是林彦弘受惊之后旧疾复发,只能慢慢调养。
  由于小林大人一般只昏睡个半天、一天的,长也超不过两天,所以朝廷里的同僚并不知道他“得了病”,只有亲近的人和他自己,才知道真实的情况。
  至于朝中围绕着陛下对两位殿下和诸人的封赏议论得热热闹闹,都跟愁云围绕的齐府没有太大关系了。
  他们现在只希望弘哥儿能好好休养,尽快恢复健康。
  ……
  面对明明很担心、在他面前却竭力维持笑容的舅父一家、琥珀等人和李景承,林彦弘是“有苦难言”。
  他跟大夫和御医说,自己昏睡的时候并没有感到难受,是实话。
  但他说,自己人事不省,却是假话。
  事实上,最初两次确实是一觉昏睡到天亮的感觉,但从第三次“入睡”开始,他就有意识到自己究竟身在何处——他其实是被困在了古玉中的须弥芥子。
  照理说他能凭借意念进出那有屋、有水、有石桌椅的须弥芥子,但“昏迷”时他无论怎么用力地想出去,却还是不能成功离开。
  经历过一两次之后,他就渐渐不如开始是那般紧张了,坐下来思考思考,或者在木屋里休息一下,翻翻那些古籍。
  他已经很久没有去看那些用雍国古文字记载的古籍,但字还是认识一些的,所以慢慢看了两本,发现里面除了诗词,还有很多游记。
  林彦弘看了许久,发现这游记写得极其详细。
  原主的所见所闻,心情感叹,无一不记在那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让看得人不禁对他走过的地方产生极大的向往之情。
  古籍虽好看,但林彦弘更不希望自己昏迷的时候,家人会担心,所以总在想着出去。
  因着李景承坚持要留在他身边,林彦弘只能吩咐琥珀不让她守夜,所以每次林彦弘半夜清醒的时候,总能看到李景承正幽幽地看着自己。
  这时候,他就会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