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众人意料,林彦弘果然得了个考评为上,与带他一起修史的老大人一起,得了陛下的几句赞许。
  甚至有人背后言,若非林小探花深得陛下喜爱,陛下想夸夸他又不好绕过其上峰,那老大人还没这个机会得此殊荣。
  不过也有人道,这林弘休看着得圣宠,但也麻烦不断,年后大病了一场,听说连旧疾都牵扯了出来,说不准就是命太薄了,承不住陛下给他取得字。


第124章 外放
  “竟然说我们弘哥儿命薄?!”
  齐张氏十分气恼地跟齐光严抱怨道:“我们弘哥儿明明福缘深厚得很; 她们这是嫉妒!”
  齐大人知道齐张氏今日去赴宴了; 虽不清楚这个“她们”指的是不是京中那些夫人,但至少明白自家夫人现在正在气头上。
  他一脸严肃地安抚道:“让他们说去便是; 弘哥儿好好的; 也不是说两句就不好了。”
  “呸呸!凭得说什么不好!”齐张氏嗔怪道:“你没见有些人的嘴脸……再说了,若是让她们继续这样说下去; 三人成虎,到时候让很多相信了,弘哥儿的亲事怎么办?”
  齐光严闻言,把手里的杯子放到一边,脸色有了些变化:“有很多人说?”
  这种事不关朝局,多半是在夫人们的圈子传; 齐大人当然不如齐夫人了解得清楚。
  “今天倒是没有很多人,不过保不齐越来越多……”齐张氏一想起白天的情景,就浑身不舒坦。
  今日是平容大长公主的生辰; 京中皇族、世家皆有祝贺。
  有夫人在的地方; 自然就有热闹,在这种顶级豪门之家里,热闹尤其得多。
  早些时候齐家隐隐有给林小探花相看的意思,有好些家都有意向。
  毕竟这般外貌出众、气质超然、年少有成还深得陛下喜爱的女婿,这年头在京中可不好找了。
  林家虽然只是地方世家; 但听上去也算清白,而林彦弘又一直住在齐府,看样子外祖家势大; 可以为他做主。
  哪怕之前流言蜚语频传,林彦弘还因此病了一场,依旧有人出于某些原因,不愿放弃。
  只是太久没有消息,有些怕等不起,有些怕齐家有意在蜀陵找亲家,但还牵挂着。
  直到齐张氏几次在宴席间再闭口不谈林彦弘的婚事,大家才意识到,齐家这恐怕是确定不打算在天京给林彦弘寻良配的意思了,有些夫人顿时失望。
  之前她们喜爱小探花品貌,于是就有讨好齐张氏的意思,被其他夫人见了,难免看之不快,说几句酸言酸语。
  其中一个御史家的夫人还道:“有些枕头初始看似不错,可若其中软絮,毫无中骨,外面再华丽,也迟早要露陷的。”虽是说的枕头,没有指名道姓地说是林彦弘,但有心人一听便知。
  齐张氏出身武官家,性子外向,最见不得文官样儿唧唧歪歪,当即就跟相熟的夫人道:“那也好过形容粗理,不堪其用的老樟枕。”
  那御史就姓章,因着御史台之前的谏言惹怒了官家,之后梁帝借故发难了几次,两人人述评为中,这位章大人就是其中一员。
  听出齐张氏的言下之意,没想到对方如此张扬跋扈,全不顾礼面,那章夫人顿时气结,但又不敢真的在大长公主与人争执,只能受了。
  然后,就有她相熟的夫人语带关切地提及林彦弘的病,看似关心,实则映射他身体不好,命薄无福。
  对方倒也没有说得太直接,最后还一脸惋惜地末了提醒齐夫人,让她多去拜拜,也好为林彦弘祈福。
  “是不是福薄,看官家如何待弘哥儿,不就知道了?”
  齐大人脸上虽未有笑,但语带喜意:“等弘哥儿确定留任京中,婚事就可以正式谈了。”
  虽然受小人之言所累,又生了一场病,但弘哥儿到底是否极泰来了。
  这几个月,官家对弘哥儿不仅没有生疑,还对他颇为看顾,常常问及他身体,哪怕御医言明林大人已经无碍,还赐了不少珍贵的补品,以示皇恩。
  这些赏赐的价值几何不重要,代表的意义才是真正的重要,对林彦弘恩赐不断,就是官家不受御史谏言和暗地流言所扰,并不相信林彦弘与二皇子有私。
  原本齐大人很不赞同林彦弘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但当时事情已经发展到那个地步,弘哥儿也已经病了,齐大人根本无法狠下心来再斥责于他,给林彦弘更大的压力,所以只能按下不提。
  后来御医确认林彦弘只是忧思过重,好在及时调理,再加上年纪轻,后期恢复得也好,并没有留下隐症,齐大人才彻底放心下来。
  既然麻烦的问题解决了,弘哥儿的情况都已经稳定下来,剩下的事,就是等他的任职尘埃落定,而之前不得已暂缓的相看,也可以继续了。
  只是这一次,齐家更为谨慎,不单要看家室品貌,还得仔细看看一些更深的东西,以免将来给弘哥儿找麻烦。
  齐张氏闻言,想起温博刚添的闺女,胖乎乎、大眼睛,白白嫩嫩好生可爱,不禁喜笑颜开。
  双生子也成了婚,如今家中就剩弘哥儿,她觉得这才是大事。
  想到这里,她原本不想去提无关的人了,又想到了什么,对齐光严问道:“之前陛下称赞弘哥儿,旁人道胡老大人是沾了弘哥儿的光,这次胡老夫人对我态度并无差,但我这心里啊,还是有些不安……”
  齐张氏的年纪比胡老妇人小上许多,但品级却高不少,两家没有亲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太过殷勤。
  但胡老大人是弘哥儿上峰,对他十分欣赏和满意,而且一直颇为照顾,齐张氏投桃报李,对胡老妇人也十分客气。
  往日在外遇到,都能寒暄几句,点到为止,相处还算愉快。
  只是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有些尴尬,关键是这种事情还不能真的去解释,齐张氏甚是难办。
  “既然没有表示,那就是相安无事,弘哥儿每天都跟胡大人待在一起,老大人怎会不知他秉性?他们见弘哥儿十有八~九要留任京中,想挑拨离间,胡大人心里清楚,必不会如何的。”
  齐光严想了想,继续道:“虽然京中情况复杂,但翰林院更是机要之一,但弘哥儿所在的位置不显,做的事情也相对单纯,也许比外放还要好些。”
  夫妻俩说到这里,相顾无言。
  他们都很清楚,齐大人的这番话,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京官在天子跟前,容易出头、容易升迁,而且各种条件也都比较好。
  对于很多人来说,京官固然好,可对于林彦弘来说其实,并不适合现在,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局势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幸运”,弘哥儿主动、被动地“参与”了不少大事,不管他愿不愿意,已经卷进了一些暗潮涌动的纷争。
  现在他不过是个编修,就已经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还不知道将来如何。
  外放为官,条件虽然艰苦些,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很杂,但也挺锻炼人的。
  远离京城不代表远离纷争,到哪里都免不了勾心斗角。
  但也比这般处处受人“重视”要好些。
  如果林彦弘不是这般受陛下关注,齐大人也可为他运作一番,让他能够外放…
  当然,这不过是他们想想罢了。
  ——若陛下真不看弘哥儿,恐怕就没这么多,那翰林院的差事,就是千好万好了。
  ……
  在梁制中,官员有“散官”与“职事官”之说。
  官员的“阶”就是散官衔,是从属于个人的位阶,也称“本品”。凡九品以上职事,皆带散位。职事随才录用,散位则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
  换言之,就是以散官定阶,以职事定其职守,待遇则按其散官的品级来定。
  一般来说,散官按资历升迁,而职事官则由今上量才任用,所以经常存在散官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致的情况。
  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本品,也就是散官衔,所以在某个职务任满解职的时候,散官衔依然代表着官员个人的身份地位;之后朝廷再授予其职事官时,本品的高低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陛下要赐封林彦弘朝议郎这个正六品的散官衔的原因。
  林彦弘护驾有功,得陛下喜爱信任,但他毕竟刚刚入朝,若以“任人唯贤”的标准,他是担任不了太重要的职务的。
  陛下赐封其为朝议郎,就是在想办法给林彦弘“提高身份”,表面看是虚衔,其实是在方便之后委任以更重要的职务。
  聪明的有心人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有御史台向陛下谏言的事情发生。
  不过,后来因着流言蜚语,林彦弘遭了罪,包括陛下在内的人看在眼里,就知道不管是怕也好、谨慎也好,总之这位小探花是不想掺和进某些事情。
  正当林彦弘和齐府等着他留任翰林院的任命下达,他真的的职事却让众人惊诧。
  平阳都督府长史……平武和汉阳,这是裕王的封地,都督府设在平武,都督由亲王兼领。
  陛下竟然让林彦弘外放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是快进大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谢谢萌萌竹攸、amohyx的地雷投喂~!(*╯3╰)


第125章 离京
  得此消息; 京中顿时沸腾了起来。
  都督府置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 由于惠王、祺王、靖王和裕王分守东南西北四境,遂以亲王兼领都督一职。
  平武和汉阳两郡乃裕王封地; 平阳都督府设于平武; 由于裕王另有亲王府邸,平阳都督府成为两郡官署。
  都督府长史乃从五品的职事官; 若在朝中已经是有上殿前奏对资格的朝官。
  林彦弘品级提升之快,前所未闻,一时之间御史台御史纷纷而动,以有违礼法旧例为由向陛下谏言。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区区一个“朝议郎”可以相提并论的事情。
  ——虽然他们知道陛下早有要抬举林彦弘的意思,只没想到; 是这么个抬举法!
  庄舜远也不知他们这是第几次因着那个林弘休的事情跟陛下谏言了:“平阳府处我大梁与雍州边境,乃北境重地,林大人护驾有功; 得赐朝议郎; 尚有据可凭,但如今连升数级,进都督府长史,这是毫无先例的事,还请陛下三思。”
  自上一次在陛下这里铩羽而归; 御史台过了一段不太美好的日子。
  御史的职权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 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所以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百官猥茸贪冒坏官记,皆可弹劾。
  他们不避权贵,甚至可向陛下谏言,督促君主自省,虽偶有触怒君主而被贬,但往往位低权大,通常很是清贵孤傲。
  庄舜远在多年前就任御史中丞,后告病还乡,又被陛下召回,如今任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长官。
  他在云桐的时候,曾与林彦弘有过交集,将岳父旧宅卖与林彦弘,算是“旧识”。
  但他早于林彦弘进京,之后又无交集,若非陛下曾提及云桐的事情,庄舜远根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与林彦弘相识。
  梁帝看了看庄舜远,状似不经意地说道:“谁说没有先例,显宗时期的卢相,还有方相,都是如此……哦对了,庄卿不也是如此?当时的御史台,可没像现在这样盯着不放。”
  庄舜远从五品的御史中丞离任,却以三品的御史大夫回归,当初梁帝也是顶着压力安排自己早年的旧臣和老臣,他说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