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到身后没有了动静,林彦弘红着脸在床上躺了一阵,也坐起身来,一时之间觉得有些昏眩。
  “难道真是最近劳心劳力,所以太过疲乏了?”
  事实上,从去岁大病一场之后,林彦弘就常常觉得精神不如前两年好。
  只是陛下遣来的御医和齐家请来的大夫都确定林彦弘身体无碍,他就以为是自己心里做怪,多想了而已。
  要说有什么改变,不过是睡得沉了些,过去常常梦到的人事物,渐渐就不会梦到了。
  这般梦魇的情况,到了平武确实也出现过几次,没有昨夜那般眼中,所以林彦弘当自己略有水土不服。
  既然饮食无差,身体也没有明显的病痛,那细想原因,只能往心劳方向去想了。
  毕竟,他来到平武,要面对的是绑在一起的平武世家、地方豪强。
  哪怕是都督府里那些低级别的官员,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他们背后站着庞然大物,更不能等闲视之。
  光是龚孟常这样的属官,还有几个曹参军,林彦弘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一面寻找机会各个击破,一边通过他们来向其族传递半真半假的讯息。
  旁人只看到林彦弘“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怕失了面子而主动求援,却不知道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不是这么容易凑到的。
  之所以这般努力,并非真要表现自己的什么,实则是林彦弘有心要为平武做点实事。
  看了积年的案卷,再加上私下查访了一番,他才知道平武的情况虽不如那些属官说的那般困难,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平武和汉阳因着地势险恶、天灾频繁,又处在梁雍交界而有妖魔出没,无法与“沃野千里,民殷富”的蜀陵郡和云水郡相比。
  被随时随地的天灾所累,大部分人根本没办法衣食无忧,北境若非有裕王镇守,百姓恐怕更是可怜。
  林彦弘去了一次龚家的百老寿宴,见识到了不亚于云水世家的气势和奢华,就更明白什么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哪怕平常老百姓存活下来再是艰难,也妨碍不了地方豪族“美好富庶”的生活。
  而且据李景承所说,几年前裕王曾设计捣毁过一条贩灾民到荆国为奴的暗线,但经过几年“休养生息”,这些恶事又死灰复燃了。
  这一路不仅包括平武、汉阳和云水等诸郡,甚至连周围郡县和荆国边境的郡县,都牵扯其中,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最后只能治标不治本。
  裕王到封地之后,因着妻与子还有边境的事务,根本抽不开身来大刀阔斧地改善平、阳两郡的民生。
  如今京中局势混乱,保不齐就会有二十年前那种诸王争储的祸事,若举国震动,对平武和汉阳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林彦弘到平武来,虽有部分原因是避祸,但却不能就此庸庸碌碌地度过当年。
  他这次能声东击西、实而虚之,让世家措手不及,但下次就没这么好运了。
  等对方有了准备和相应的推辞之言,林彦弘就再没有机会这样一击即中。
  与平武的世家斗智斗勇,这将会是一场长时间的争斗,虽不能说要你死我活,但绝对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精力。
  想想身体是自己的,若是有什么不好,担心的却是他周围的人,林彦弘并没有敷衍李景承,而是立刻请了大夫来诊看。
  老大夫说的结论,倒和林彦弘猜测的差不多,总之没什么严重的事情,连药都不用,喝点安神的汤水就好。
  ……
  然而,喝了安神的茶汤,梦魇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但林彦弘却不能等自己睡得安稳再去做事。
  打铁也要趁热,在龚家的百老寿宴之后,他就派人去挨家挨户地去请这些地方世家“兑现承诺”,根本没有把人家说的场面话当成客气话。
  某些人原本还希望,年轻长史脸皮薄,当众说了一次,恐怕不好意思真开口催促,于是抱着想办法拖一拖的打算,一直没有什么动作。
  谁知道长史大人根本不是“说说而已”,直接让人满脸笑意地找上门来,让人瞠目结舌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
  什么,没有余粮交?
  什么,只有这么点粮食可以买给官属吗?
  那当众为什么答应的好好,现在转眼就反悔了,怎么可以言而无信?!
  林长史年轻,偶尔示弱也没什么,但平武的世家却丢不起这个“食言而肥”的脸。
  筹集军粮的事情暂时顺利进行,林彦弘初始还挺高兴,但很快的,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佩戴多年的古玉似乎出了些问题。
  一则,须弥芥子中的潭水不再蒸腾雾气,变得如寻常水源一般,再看不到拥有另一块古玉的主人的情形;
  二则,古玉复制事物的能力,不知何时,失灵了。
  林彦弘重活一世,得到了这个宝贝,或者说他的重生,与之息息相关。
  这些年他也确实凭借着它的力量,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一份十分可观的私产。
  他在云桐的产业如今还是何昌和玄青在打理。
  近年,众皇子争储之势已初见端倪,与王相一样名威甚广的光禄大夫曹玄楷果然如林彦弘“上辈子”的记忆,因不愿卷入争端,以年事已高为由,数次向陛下提出乞骸骨返乡。
  他的请求虽一直未被陛下准许,但林彦弘知道他心意已决,迟早要离开中枢,到青桐书院任山长。
  曹大人此举实则是为了自己不被后来的新帝清算,但从他这等名士到青桐开始,云桐城的产业就更加一处难求,林彦弘在城中的房产,也将身价倍长。
  至于林彦弘于云水的产业,原本是交给福叔和春叔在打理。
  林佟氏和臻夫人相继亡故之后,石佐和卫辉父子皆没了凭仗,林彦弘收拾起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如今他母亲留给他的东西已经尽数回到他的手中,连当初不得已卖出的铺子也因着林彦弘在京中得陛下喜爱,被其买家背后的将军府给想办法“送还”了回来。
  京中的产业是林彦弘到翰林院之后才开始置办的,目前还不怎么成气候,但有二舅父齐光严这个三品大员和舅母在京中为他把关,林彦弘根本不用如何操心,慢慢积攒就好。
  此外,还有齐老太爷为了让林彦弘有朝一日能到蜀陵落脚,在齐家庇护下安安稳稳生活,所以另外为林彦弘置办了一些产业。
  原本林彦弘不愿占外家更多便宜,但此事交由大舅父齐光恒亲自处理,等于是两位舅父皆同意老父之意,道“长者赐不可辞”。
  林彦弘一人难敌一家数口相劝,最后只能心存感激地收下。
  芥子空间中的金银珠宝,加上外面能示于人前的房屋院落,林彦弘所有就算不能富可敌国,但比起一般云水豪族也不差什么了。
  就算此时林彦弘辞官不做,单做个闲散富户悠哉度日,根本没有问题。
  当然,前提是梁州国泰民安。
  如今古玉的复制能力消失,虽有几分遗憾,但林彦弘并不怎么执着。
  真正让他感到困惑和不安的,是古玉产生变化的背后原因。
  自重生后在巫山的华音寺养好了身体,林彦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体康健,如寻常人无异。
  若说有什么改变,那大概要从他拥有先祖返魂之后开始。
  那年林彦弘大病一场,在外界看来是因为他受流言所累而郁结于心,但只有林彦弘自己知道,这“病痛”来得颇有几分突如其来的味道。
  只是那时候林彦弘正需要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结果一病解千愁,算求仁得仁。
  现在想想,也许从那时候起,古玉和他自己应当都开始产生了什么变化,但这变化没有立刻引起林彦弘的注意,等他现在发现了,已成定局。
  林彦弘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康健……
  ——若他注定要和“上辈子”一样,天不假年,那又何谈能孝顺长辈,与李景承长相厮守?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36章 出事
  没过两天; 李景承就发现林彦弘的不同寻常。
  夜晚林彦弘依旧睡不□□稳; 即便没有梦魇; 也偶尔眉头紧锁,似有无尽担忧不能排解,但白天又像没事了似的; 绝口不提自己心中所虑之事; 甚至比平日还要精神几分。
  而且他对李景承; 说不出的温柔和耐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纵容; 好像无论对方做什么,他都不会生气一样。
  于是,小狼崽子试探地在他的书桌上打了个滚; 还用小爪爪盖住他正翻开的账目; 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地侧着脸哼哼唧唧; 实则小心偷瞄林彦弘的反应。
  若是原来,小家伙的小脑袋或者小屁股肯定会遭殃的; 但这次林彦弘既没有轻轻戳它; 也没有轻拍它的小屁股,而是伸出手摸了摸它的背,再一语不发地把它抱到自己的腿上。
  小狼崽疑惑地看了看林彦弘; 随即用自己的后腿站立了起来,两只小爪子够着书案的边边,试图往上面窜。
  林彦弘没有责备他,反而干脆把新得的军资账目合上; 把它抱了起来。
  本想在书房走个半圈,但怀里的毛球实在太重,他有些抱不住,就回到了内室,给它擦了小爪子,然后放在了床铺上。
  小狼崽原本以为林彦弘是要把它丢下,自己再去书房,一步就窜到床边,作势要往下面跳,被林彦弘一把搂住。
  他终于轻轻拍拍它的背,温声道:“要歇息了,还到哪里去?”
  小狼崽昂起小脑袋,嗷呜嗷呜地叫了两声,林彦弘似乎听懂了它在问什么,态度平常地回答道:“我跟你一起,早些休息。”
  确定林彦弘是真的要跟自己一起入寝了,小家伙顿时高兴了起来,但与此同时,也生出了更大的疑惑。
  它转身钻进了被中,恢复了人形,伸手把林彦弘抱到自己怀里,对方竟然也没有太大挣扎。
  想想过去,每当他们要分离的时候,林彦弘就是这般态度,这让李景承有些紧张起来。
  他开口问:“难道临县收粮还要你亲自前往?”现在他只能想到这个,而且也只有分隔几天尚还能忍受。
  林彦弘摇了摇头:“我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
  听到对方意有所指的话,李景承目光沉沉地看向林彦弘,虽没有说话,但明显在求一个答案。
  可惜,唯独关于这件事,林彦弘无法告诉他真正的缘由。
  “还有数日,这一批的粮草就能准备好,届时会由府兵送去曲都,交于北境军……不知为何,我心中有些不安。”
  他故意提及公务,想转移李景承的注意力。
  李景承明明知道他此话有些答非所问的意思,但还是顺着他道:“裕王府会派府兵相随,你不用担心。”
  这是长史来平武完成的第一件大事,虽说不可草木皆兵,但至少要保持警惕。
  若是有人想借此机会重创林长史的威信,确实可能会在运送粮草一事上有所动作。
  林彦弘闻言,似有考量:“过去是否有过先例?”
  他可不是陛下,可以没有先例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这是公务,而他与裕王府又“非亲非故”,根本无法开口提。
  让裕王府主动提,那就更不行了——因为这太容易引人注意,尤其是那些盼望着都督府和裕王府保持距离的人,他们会更关注。
  更何况还有京中的人在平武,似有似无地注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