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林弘休也许比夏瞻河要幸运些,因为他出身地方氏族,身后有齐家这个鼎盛的外家,更重要的,还有想要一位“卢相”来成就君臣相得之佳话的陛下。
他的起点比当年的夏瞻河,可要高多了。
但他似乎又没有夏瞻河幸运,因为他身边没有愿意为他放弃一切的王鹭丘,和始终对他保持歉意而永远无法对他做任何坏事、只能默默守护他的王家。
要不然他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大病一场,吓得齐家人连婚事都要百般衡量,不敢轻易给他寻个岳家。
不过,林弘休现在和将来要面临的情况,却和夏瞻河当年面临的情况,如出一辙。
真不愧是先生和学生,都是少年成名,惊采绝艳,看似前途无量,实则步步危机。
瞻河已经离开,这个林彦弘不管是不是自愿,都已经到了北境。
王鹭深想,也许选择离开天京永远不回来的人,才是对的。
……
“王大人……王大人?”
刚刚得了王鹭深一句“佩服”却并高兴不起来的林彦弘发现对方竟然对着自己出了一会儿神,不禁满心疑惑,出声相询。
李景承原本就不满王鹭深对林彦弘就地征粮的事情百般猜忌和为难,现在见他看林彦弘有些出神,更是想起了某些不太愉快的记忆。
——在青桐书院的时候,那个王璧山就老是盯着彦弘,只要彦弘一去御书楼,他也屁颠屁颠赶去御书楼;到了京城,他的堂兄王鹭疆数次暗地里为彦弘说话解围,显然是对彦弘有好感的……现在这个王鹭深,一边为难他的彦弘,一边又这般模样……他们王家到底是想怎么样?!
为了盯人才追着林彦弘到御书楼的璧山先生很无奈,受堂弟私下所托照顾瞻河先生学生的王鹭疆很无辜,至于眼前这位王钦差、王大人嘛……恐怕也只是睹人思人罢了。
林彦弘觉得王鹭深看自己的眼神其实很迷茫,并不聚焦,好像不是在看他,而是透过他在“看”什么人。
想想自己知道的瞻河先生和王家的“恩怨”,林彦弘不禁在心中暗叹:作为先生的学生,该受的,他还是得受着。
就在他考虑要不要继续刚刚那个话题的时候,王鹭深突然开口道:“如今北境虽然尚未安稳,但民风淳朴,又有裕王殿下亲守……若没有天灾人祸,倒是个十分不错的地方。”
李景承闻言,微眯了眼睛,林彦弘则比刚刚更加吃惊。
对方这态度转变得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温情脉脉”的语气,实在不适合眼前这位看似不好相处的王大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44章 抓周
好在王大人似乎只是随口感叹一句; 之后又立刻接起了刚刚的话题。
既然林彦弘与本地富户定下了半年之期,确实没必要这么早就去考虑还粮的事情。
钦差大人是京中来的大员; 又是陛下信任的王家人; 就算是初来乍到,众人也要考虑给他几分面子; 所以对王鹭深还算热情。
他们不知道这位钦差大人有没有带着暗旨来; 又会在平武待多久; 有些人开始往王鹭深身边凑,但大多数聪明人却持观望态度; 端着极微妙的态度。
倒不是完全因为林彦弘; 而是因为裕王府。
——毕竟钦差迟早是要离开的; 但裕王府不出意外还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掌权,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这位。
林大人似乎也已经明白; 在自己到北境来这件事上; 裕王府由原来保持着中立态度开始略有向林彦弘倾斜。
他的态度虽然没有改变,依旧十分疏离,但也不像刚开始来时那般事无巨细地探究北境的情况。
而且在之后的共事中; 他和林彦弘倒是颇有“默契”,诸多想法都十分一致; 让各项事情得以顺利的推进。
所有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只觉得钦差大人和林长史现在总算是“和睦相处”起来了,应当不至于阎王打架让小鬼遭殃。
林彦弘却是知道,王大人并非只是不再为难他,而是两人意见相同的时候; 王鹭深不会因为对他私人的态度而故意反对罢了。
对方显然是以北境事务为重的意思,林彦弘与之没有真切的矛盾,自然顺水推舟,好好把握这段“和睦”的时光。
前有云水和平阳佛寺的僧人相助,后有镇远军和东大仓的支援,随着钦差带来了京大仓的粮草,历经数月,整个北境总算是慢慢缓过来了。
然而雍州的战乱还在继续,而且并没有因为新皇登基而渐渐平息,反而越演越烈。
当初新皇血洗王帐,屠杀兄弟子侄,作为漏网之鱼的雍先帝后裔,也就是那个出逃的小皇子在另外一位叔叔的“帮助”下,起兵与王帐抗衡,势要手刃那个杀父弑兄的伪弟。
如此一来,原本就已经被抽走近一半的雍州军就更加抵抗不住边境的妖魔,他们节节溃败,再难坚持。
举国大动,雍州到处都是流民,但梁州曲都之外的流民数量却不再继续增加。
因为这些雍州边境的可怜百姓,连跨越边境的机会都没有,就多半命丧妖魔之口。
也正是因为边境战事胶着,裕王怕是东南西北四位镇守疆域的亲王中最忙的一位。
他率领的北境军在南岭待了整整九个月的时间,片刻离不开身,甚至错过了小儿子的抓周礼。
待曲都的情况稳定了下来,裕王世子和长史,包括钦差大人自然不会继续留在那里,而是择日返回郡府。
由于裕王不在府中,李景承自然要担起长兄为父的职责。
作为小殿下降临这个世界第一个生辰,裕王府是十分重视的,所有事情皆是李景承亲自来办,件件琐碎的事情都处理得果决而稳当,让林彦弘在旁看着,也觉得欣慰不已。
虽然小殿下的父王缺席,但李景熙的抓周宴还是办得十分隆重,天子遣皇子和内官千里送了一套笔、墨、纸、砚来。
东西的价值在于陛下的重视,所以这套抓周用品立刻替代了原本的那套,摆在了准备让小殿下抓周的榻上。
按照习俗,抓周的时候除了有笔墨纸砚,榻上还会放上印章、经书、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若是女孩,还要加摆铲子、勺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等物事。
当然,在此基础上,各家也有各家的“特例”。比如武将家会放一把未开刃的短匕首,医者家还会放上称量药材的小斗。
李景熙作为裕王的幼子,他要抓了什么,自然是备受瞩目。
抓周宴当天早上,林彦弘作为平阳都督长史,自然是在受邀之列,因着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裕王妃和李景承不好找他入内,所以林彦弘和众宾客在外席间等候。
抓周的仪式要在正午之前完成,所以没过了多久,就正式开始了。
身着锦服的小殿下像个小金童一样,被岚姑姑抱在怀里。
他睁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一点也不认生地环视了一下周围,先是在母亲和兄长那里停顿了片刻,随后就非常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了自己接下来要看的目标。
并不是所有宾客都有幸目睹小殿下抓周的过程,林彦弘作为长史,是站在仅次于陛下遣来的内官的位置,正好与王鹭深一左一右站立。
林彦弘见小宝宝看了过来,有些担心某个小家伙要过来抱腿。
果然,原本追在岚姑姑身边的执夷幼崽也往这边看了过来,黑黑的眼睛亮亮的,圆圆的身体明显往这边倾斜,似乎随时准备撒开小爪子往这边滚……哦不,是往这边跑。
胆战心惊了一阵,小家伙显然是记起了之前母妃和兄长的“耳提面令”,它用小爪子抠了抠自己的小肚子,有些幽怨地看了林彦弘一眼,然后扭头往李景承的方向跑了过去,抱住了他的腿。
然后,林彦弘就看到李景熙突然对着自己,露出了一个几乎快看不见眼睛的笑,笑得林彦弘心里甜甜的,多想去摸摸他,却最终无法实现。
李景承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腿上的毛球,又看了看天使这边,就道仪式正式开始。
他从岚姑姑手里接过了弟弟,小殿下显然是很喜欢兄长抱的,立刻伸开胳膊扑到李景承的怀里,嘴里小声嘟哝了几句,似乎在跟他说话,询问周围为何有这么多人。
李景承轻轻摸了摸他的背,然后把他放在了榻上,接着走向另外一个方向,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物件。
那是一枚印章,却让靠得近的人不禁大惊——从那上面雕刻的执夷花纹来看,怕是亲王的私印!
裕王竟然将自己的私印送来给小儿子抓周……更重要的是,裕王世子竟然表现出对此毫无芥蒂的模样!
林彦弘早知道这件事,但也得配合大家做出“吃惊”的表情。
这是裕王做出的妥协,也是李景承做出的选择。
选择和林彦弘在一起,就无法继承王位。
等北境安稳一些,裕王就会上密折,以李景承身有隐疾为由,确保陛下不会为李景承指婚。
等李景熙满三岁,就改立世子。
在这个世上,人们想得到什么,就要为之付出代价。
……
小殿下被兄长放在榻上,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乖乖坐在中间,盯着李景承看。
林彦弘觉得能经受住这种“我都这样看你了你还不来抱我吗”的眼神,景承实在太坚强。
只见裕王世子殿下对小殿下道:“景熙,喜欢什么就要什么。”
李景熙闻言立刻伸出小胖手,小嘴巴一张,吐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咯……咯咯……”
李景承捏了捏他的小手,原本平直的嘴角牵起一抹笑意,他用手指指了一下放置在四周的东西,轻声道:“景熙,想要什么,都可以。”
于是,小殿下在兄长的“纵容”中,把塌上的东西都摸了个遍,然后在宾客众目睽睽之下,把不喜欢的东西全部推到角落里,堆着一座小山。
他自己则抱着有父王气息、还有执夷图案的私印玩。
……
李景熙的抓周宴之后,北境开始进入冬季。
为了保证平武和汉阳的百姓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季,京中和东境又送了数次粮草。
就在所有人都希望北境能平安过冬,林彦弘又病倒了。
自在七年前于巫山养好了身体,他已经很久没这样在冬天卧床。
好在大夫说他并非伤寒,只是积劳成疾,需要好好调养。
虽然明知道自己的身体,但这一年北境生危,想要好好休息,确实十分困难。
好在王鹭深离开北境的时候,边境除了妖魔依旧猖獗,倒也和平时无异。
李景承不准林彦弘去官署,他只有待在都督府的宅子卧床休养。
每天除了睡就是吃,虽没见长肉,但气色好些了。
这天午膳之后,他按惯例小睡好容易入了梦,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古玉中的芥子空间。
潭水边的石凳上坐着一个背影熟悉的男子,这次没有雾气弥漫,林彦弘看得极其清楚。
―――――――――――――――――――――――――――――――――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45章 惊闻
最初林彦弘在须弥芥子中见到的第一个“活物”; 是一只猫。
后来由林彦弘的先祖返魂印证了他的猜想——那猫应当是林家某位先祖的魂现,不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