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想尽快“顺应天命”的循亲王因此没能立刻登基,必须抽出兵力来应对崇明军的猛烈攻势。
  看到不知为何选了一个最差的时候逼宫的侄子,终于想着要对外了,靖王不禁在心中冷笑。
  他令易钧加快制作“天雷”,却从属下那里得知,易钧还可以进一步加大“天雷”的威力,不禁大喜。
  “你所言可属实?”靖王将易钧接回帐中,亲自问询。
  林彦兴在后方数日,用之前通过丁元的人找到的原材料,制作了一批火~药,果然助靖王迅速占领沿路的城池。
  眼看着他们离天京越来越近,靖王离那个位子也越来越近,林彦兴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他知道这是自己最大的屏障,也知道这是自己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
  等到靖王攻破了沿路的城池抵达天京,用“天雷”轰开了天京的城墙,就不会再用这等威力的东西了。
  天京毕竟是都城,靖王但凡不想迁都,就不可能用“天雷”把天京炸得千疮百孔。
  是以,他必须在抵达天京之前,就像靖王殿下表现自己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才能在将来靖王登顶之后,拥有更多的资本,获得更多的赏赐。
  ——虽然这离他一统九州大陆的愿望有很大的距离,但现在梁州封王,也是不错的。
  既然已经有了这个打算,自然要为之努力,他制作的“天雷”只是火~药的低级版本,他还有更“厉害”的东西,可以让靖王对他刮目相看,重视有加。
  虽然时间紧迫,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但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觉得这风险是可以冒的。
  于是他立刻跟来取“天雷”的王府影卫说明,让他们帮自己给靖王带话。
  靖王知道他能够制作更有威力的“天雷”之后,果然令人将他从后方带到了帐中询问。
  “殿下,属下有把握可以制作出威力强过之前数倍的天雷,只是需要一定的人手,还缺一些材料。”
  这时候已经不是藏着掖着的时候,快一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快一点做出成品。
  反正就算有人偷师,等他们想办法通过原料弄清楚了其中的原理,他也早已经助靖王成功夺取了皇位,借此赢得通天富贵,不怕他们抢走属于他的功劳。
  靖王闻言,哪里有不同意的,立刻令人全力配合林彦兴,要他务必在进京之前做出东西来,并且十分高兴地承诺林彦兴,将来一定会让他享有前所未有的荣光。
  这让林彦兴激动不已,立刻全身心投入其中。


第155章 诏书
  靖王的势如破竹; 带给了天京巨大的压力; 让无数人心生恐慌。
  仿佛真的如有神助,靖王的崇明军在一种更加骇人的“天雷”加持助力下; 宛如天兵天将,所向披靡。
  原本还因为基本控制了皇城而高兴不已的循亲王,彻底笑不出来了。
  在诛杀三皇子和五皇子等皇族之后; 他又借机将一批支持他们的臣子或杀或关,循亲王软禁了太后,如今陛下还未醒来,无人调令; 天京十六卫不敢轻举妄动。
  但剩下的朝臣并非全是循亲王的人; 再加上靖王的步步紧逼和祺王的虎视眈眈; 私下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禁而不止。
  “靖王的天雷到底是如何得到?为何威力比西昌军用的那种还要强大如此之多?”
  “据说那西城负隅抵抗,却连一道天雷都没有撑过,守城将领薛石将军站在城墙上,最后竟被炸得尸骨无存!”
  “富德、保宁亦是如此; 即便守将忠君,也抵不住这天雷的攻势……再这么样下去,靖王的崇明军恐怕不用十天时间,就能突破北上的所有防线,直接攻入天京!”
  “原本靖王进京勤王的名头是清君侧、卫天京,现在这清君侧的名单里,竟然也包括了循亲王。”
  “如今王相被关; 循亲王又杀了几位不愿意为他拟矫诏的大人……这名不正言不顺的,自然会被别人抓住把柄。”
  “嘘,莫要再说了,要是被他们听到,恐和单大人、余大人一般,惹祸上身啊。”
  ……
  南方渐渐传来一个说法,道靖王曾得高僧批命,乃帝星命格,贵不可言,所以才能如有神助,连老天也帮着他成事。
  李景循于宫中得知这一消息,勃然大怒:“什么高僧批命?华音寺真正的高僧悟觉大师此时就在京中,怎么大师没有说过反王的什么命格?若他真是帝星命格,何以现在要做乱臣贼子!不过是无稽之谈,妖言惑众,为自己犯上作乱找一个借口罢了!”
  循亲王的心腹见李景循暴跳如雷,顿时不敢开口说话,等李景循自己生了一会儿气,终于按捺下来开始询问王相的事情,那心腹才小心翼翼地回答:“启禀殿下,王相于狱中身染风寒,王家人请求送个大夫去狱中给王相诊治。”
  王家虽历经两朝、应对过不少事情,但士族之力到底不能与皇族抗衡,如今他们因拒绝拟招一事遭此大祸,若非没有王相,恐怕早就乱了。
  王相一病,王家失了主心骨,只能求助于将他们关进大牢的二皇子。
  李景循闻言,眉头皱起:“之前王季身子骨那么硬朗,怎么刚进刑部大牢还没两天就病了?莫不是想用这种方法拖延时间,在跟孤作对?”
  他早就怀疑将靖王世子和祺王世子送出天京的人就是王相,甚至怀疑这位帝师还想保存自己帝师的身份,所以想着靖王或祺王继位。
  要想“名正言顺”,就绕不开圣旨诏令,自然也就绕不开王相这位帝王心腹、朝廷重臣。
  李景循虽不满王相的态度,但一直压着脾气,眼下王家人终于开口“求饶”,他感到十分快意。
  ……
  他的心腹听到李景循怀疑王相,其实并不以为然。
  王相再怎么身子骨硬朗,也是年近古稀之人……那刑部大牢虽然比不上诏狱那般可怕,但对于老者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地方。
  再加上几位皇子接连殒命,据说王相得知消息后就立刻咳了血,眼见是悲痛至极,受到剧烈打击而一病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要不是王相原来还算身体硬朗,换了别人,恐怕现在已经悲惧交加,一命呜呼都不夸张。
  但那心腹不敢真拿此话“提醒”循亲王,所以只能婉转地道:“王相几年前就曾因病乞骸骨,若不是陛下遣御医为其诊治,王相恐怕还不会还朝……这次也许是旧疾复发?”
  说起王相的旧疾和辞官休养,李景循不由得想起几年前父皇频召老臣回京的事情。
  那时候已经有人向陛下提出立储的事情,但陛下却没有任何表示。
  隔了段时间,梁帝就开始陆陆续续将当年他身边的直臣和纯臣都召回京中,其中还包括如今的御史大夫庄舜远。
  起初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与立储有何关系,是仔细想过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召纯臣回京,恰恰是陛下动了立储念头的预示——他不想让任何人左右自己的判断,也希望身边的臣子能只听命于官家,不随意“勾搭”皇子。
  ——可若是真如大家猜测的那样,父皇从那个时候就动了立储的心,又何故迟迟做不了决定,以至于发展到现在这般地步呢?
  李景循有时候会想:要是父皇早些做出决断,让太子之外的人也早些断了念想,或许他们兄弟就不会走到今天这般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他没想过的是,就算梁帝真的早就选定了一位继承人,只要新帝一日不坐上那个位置,曾经离那个位置同样很近的人就永远不会甘心和放弃。
  或者换句话说,哪怕新帝坐上了那个位置又如何,旁的人就能彻底死心了吗?
  如果这样就彻底死心了,那如今靖王和祺王的行为,又如何解释?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更何况他们争的是这世上最至尊的位置,但凡有些希望,就能引发无穷无尽的渴望。
  “既然王家人要大夫,就给他们大夫,王季早些好起来,就再也推脱不得了……你让御医局送个御医去刑部大牢,好好帮王相看看!”
  李景循逼迫王相不成,却到底不敢像杀其他大臣一般直接杀死王季。
  这位曾是帝师,连陛下也得尊称他一声老师,就像李景循至今不敢弑君一样,他同样不能直接拿王相开刀,于是只能构织王相里通外贼的罪名,将他举家拿下,再慢慢想办法清算。
  其实一开始循亲王是打算送王季到诏狱去走一走的,但像诏狱这种地方,还不是人人想去就能去的。
  没有陛下的明旨,就算是太后或者太子都无权将王相这样的重臣下诏狱。
  李景循虽然逼宫成功,但到底还没有真正登上皇位,是以也没有这样的权利。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王相一家人送进了刑部大牢,以王季自身性命还有全族人的性命和声誉为要挟,逼迫对方早日“识时务者为俊杰”地为他拟诏。
  在李景循看来,他已经做出了如此的退让,如果王季还继续这般冥顽不灵、依旧不愿意为他效命,那就不要怪他狠心,来个先礼后兵了!
  ……
  问完了王相的事情,李景循接着询问太后的情况:“慈安宫那边如何?”
  那心腹拜而答道:“太后还是跟之前一样,于寝殿中休养,对我们的人避而不见,但这次太后传话出来,说想见见九皇子和其余几个小皇子。”
  李景循嘴角牵起一抹嘲讽的笑容:“不想见孤,倒想见几个小皇子,看来皇祖母对孤还是不太满意呢……你们说,若是皇祖母只剩下孤一个孙子,会不会比较不容易被分薄了注意力,只宠爱孤一人?”
  要说太后对哪个孙子最好,其实既不是早逝的大皇子,也不是最小而早夭的老十六,而是裕王世子李景承。
  当初王世子在京,太后对李景承甚至比对几个皇子还要亲近,让大家羡慕不已。
  那时候太后的亲孙子很多,除了对裕王世子李景承比较特别一些,对诸皇子倒是一视同仁得很。
  时常嘘寒问暖,关心他们建府之后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子嗣,也关心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心分得平均了,反而让人感觉不到喜悦。
  太后以前对李景循当然是慈爱的,尤其是他第一次在父王面前失了宠信,太后这个祖母多次将李景循叫至慈安宫加以安慰,让他不至于完全失了魂、落了魄。
  后来在京郊围场救驾有功,太后感念他在危急关头以君父为重,和陛下一样,对李景循比之前更是亲近了几分,甚至让他一度以为自己在太后和陛下心里,终于跟别的皇子不太一样了。
  然而,当李景循逼宫之后,发现太后看自己的目光充满了戒备、鄙夷和厌倦,他才明白,那所谓独一份的亲昵慈爱,不过是自己自欺欺人罢了。
  ——如果只有一个孙子,太后应该就不能左右摇摆,她不会这样给他脸色看,更不会心里惦记着把她属意的皇子救出去,好取代他这个看不顺眼的孙子。
  难道真的要像雍州那位新帝一样,为永绝后患而对其他皇族赶尽杀绝才妥帖?
  李景循心中不可抑制地生出了残忍可怕的念头。
  众人听闻循亲王提及“一个皇孙”的话,心中亦是大骇——殿下这是动了杀心了……而且他竟然打算杀掉所有皇子!
  说起这样可怕的事情,更是无人敢接话了,一时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