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这样可怕的事情,更是无人敢接话了,一时之间所有人噤若寒蝉,不出声息。
  其实循亲王在此之前,在众人心中的印象并没有如此暴虐,连他的心腹都未曾见过李景循这样。
  仔细想想,还真说不出一个确定的时刻,循亲王忽然变了一个人,但他们能够确定的是,这个转变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发生的。
  ……
  事实上,李景循刚开始听到宫中传来的消息而要做出决定的时候,是十分犹豫的。
  因为父皇以前在他们心中甚是威严,无人敢挑战他的耐性和权威,只能老老实实地听令——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大概就是如此。
  但这份犹豫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一来时间紧迫,来不及再深思熟虑、做步步为营的打算;二来,他的心态也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他们十个皇子一连两个月,默默看着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一整天都毫无声息的梁帝,心中渐渐生出了一种从前想都不曾想过的感觉。
  ——原来父皇也是会老的,会病的,会受伤的……也是会死的。
  这样的心思一旦生出,就再也遏制不住,让他们原本就不安的心,更加浮躁起来。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让人总想着要做点什么,才不算枉费自己身上流着的尊贵的血脉。
  当李景循知道自己的“逼宫”是源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竟然已经不是害怕和后悔,而是无以名状的庆幸和激动。
  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让他庆幸自己得这个“假消息”助推一把,终于下了决心。
  想到他离那个至尊的位置越来越近,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呢?
  然而,这样的喜悦和激动并没能持续多长时间。
  自靖王得了威力更强大的“天雷”,步步向京城挺进,李景循的压力越来越大,连带着脾气也一日比一日更加暴躁,有时候连他亲信都不敢贸然惹他发怒。
  但就算他再怎么着急,之前顺利无比的局势到这里就各种搁浅受阻,原本想着尽快继承皇位,将整个天京统一起来,也好一致对敌。
  谁知道天京还未完全收入自己名下,强敌就已经快兵临城下,梁州泱泱大国,竟然只有乱臣贼子手上有那神物,真是讽刺至极!
  这段时间,李景循只觉得他周围都是废物,没有任何人可以真正为他排忧解难。
  正当李景循准备亲自到慈安宫走一趟,亲自请太后出面劝动王相时,有人进来禀报道:“殿下,王妃说有事要求见殿下。”
  ―――――――――――――――――――――――――――――――――
  循亲王的王妃周氏是陛下和太后亲选,与之育有两女一子,是名如其实的名门贵女。
  其家族在洪永郡乃是经传近百年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时任工部尚书,和林彦弘的舅父齐光严一样,是正三品的朝中大员。
  工部乃六部之一,主要职掌举国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京中有一批能工巧匠,有些擅长建造大型的器械,而有些则为皇族制作一些精巧物件。
  祺王第一次使用“天雷”之后,京中就想知道如何制造这等“神物”。
  可惜这些能工巧匠并没有能够参破“天雷”的秘密,始终无法做出这等威力十足的武器。
  作为工部之长,周大人显然为那时的情况感到头疼而尴尬。
  就像循亲王生气的原因,不仅是祺王,靖王如今也有了“天雷”,而且还是更加厉害的“天雷”,偏偏京中却不能做出同样的东西,这不是丢脸丢大了。
  女婿是皇子中唯一一位封王的,而且现在离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只差一步之遥,周大人自然希望能够做些什么为循亲王保驾护航,也好增加循王妃和整个周氏家族在李景循心中的地位分量。
  正在绞尽脑汁的时候,周大人忽然听手下禀报,说他们的工匠中有一人曾见识过形容类似天雷的武器,但装在更精巧的装置里,说想献此物给循亲王。
  周大人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去查明清楚,得知确有其事,而且此人已经完成了一个样品,于马上递消息到宫中——他不能随意入宫,但却有个可以亲自传信的女儿。
  “怎么之前不献,现在突然说要献宝?”
  李景循听了循王妃的话,一面惊喜不已,一面又生出几分怀疑。
  “回殿下的话,妾身父亲已经仔细盘问过此人,”循王妃笑得温柔:“原先这个匠人没有见过实物,只见过绘有残缺纹案的图卷,所以不能立刻复原实物;再加上那匠人平日是修楼宇而非制作器械,对这等事物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一直都没有继续研究。直到他听了些外面的传言,听说了天雷的威力,才意识到自己拥有了什么。”
  循王妃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将前因后果道来:“此人性格有些乖张,所以并没有立刻将这等大事禀报上峰,而是自己偷偷找了些材料来研究,打算做出了实物再献给殿下。”
  李景循闻言不禁想:这家伙既然如此自私自利、不顾大局,做出来的东西,恐怕也不一定是为了献给他……反正是要拿来邀功的,到时候谁坐在那个位置上,谁就能得到这个匠人献的“宝贝”。
  循王妃见循亲王眉头微皱,就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想要越过她父亲、越过周家向殿下讨好,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重!
  现在殿下对那个人显然生了几分厌恶,到时候就算此人面见了殿下,估摸着也很难得到殿下的喜爱。
  到时候东西献给了殿下,匠人得了些不痛不痒的赏赐,最后还是回到她父亲那边,如此一来他们就能把这份功劳拽在周家手里。
  “那他到底做出来东西没有?”李景循听到这里,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了,语气显得十分不快。
  “殿下洪福齐天,托殿下的福,他自然是做出来了,只是没来得及献上。”
  循王妃周氏解释道:“他说此物精妙,不是制作者,恐怕难以驾驭,所以坚持不让妾身的父亲来向殿下演示,而非要自己来进献神物。”
  “既然如此,那就安排他进宫来,孤倒要看看,他这般神神秘秘,到底能献上一个什么宝贝!”
  ……
  循王妃在循亲王面前给那个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匠人上了些眼药,很快就和自己的父亲联系,连人带物送到了宫中。
  李景循身边的侍卫仔细检查了那个匠人带来的物件,发现除了一根看上去是“粗竹”的奇怪东西外,此人并没有携带其它诸如匕首、箭矢等危险之物。
  “草民于威,拜见……拜见殿下!”那匠人见到李景循,浑浊的眼珠子迸发出了光亮来,整个人跪倒在地上,一副恨不得立刻就跑到殿下身边、迫不及待的殷勤模样。
  李景循上下打量了一下跪在离自己五丈开外的匠人。
  只见那个自称于威的男子大概四十岁开外,身形枯瘦,头发稀少,又因为许久没有梳洗似的,整个人都显得十分油腻。
  而且他那衣服也让人觉得不堪入目——虽不至于到破破烂烂、衣衫褴褛,但外袍看上去灰土土的,裤子和鞋面连原本的颜色都看不出来了,实在是又落魄又邋遢。
  原本要见亲王殿下,总要稍微收拾一下,清理干净再入宫,但周大人根本不想这个家伙在殿下面前得青睐看重,自然要想办法给他使些绊子。
  循王妃那边才刚刚递了消息出宫,周大人这边就立刻安排了于威往宫里去,还美其名曰“早些让你见到贵人”。
  于威一直都是工匠坊最辛苦的匠人,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弯弯,自然被唬得连衣服都来不及换一身干净的,就跟着进了宫。
  李景循见他那副不修边幅的猥琐模样,原本就有些不喜,现在立刻又加重了几分厌恶。
  若不是还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本事,真想立刻让人将他撵出去。
  那个匠人还不知道自己在循亲王心中的印象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了,他满脸都堆着笑容,高兴得难以自持。
  “你做了什么,先呈上来给孤看看。”李景循想快些判断出这个“宝贝”是否真的是他期待的东西,所以也不再耽搁下去,亲自开口问道。
  于威闻言,立刻喜笑颜开地道:“草民这就呈给殿下。”
  但当他发现自己被拦着不让上前,而有一个李景循身边的内侍走过来,似有要拿走他东西的意思,于是立刻抱紧了怀里那根竹子一样的物件,戒备地看向走近他的侍从。
  “我这宝贝可厉害着呢!只有我能用!”
  李景循闻言生出几分怒意来:“只有你能用的东西,还有什么好献上来的?难道孤要对付天京外的反贼,只派你一人去不成!”
  于威见李景循发火,很是瑟缩了一阵,他战战兢兢地道:“不不……草民的意思是……是现在只有草民会用……”
  “那你还不快快演示,还想浪费殿下的时间不成?莫非根本是个没有用的东西,所以才藏着掖着不给看!”
  李景循身边的心腹见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人大呼小叫,心中正是气恼,于是语气严厉地呵斥对方一番。他一边说着,一边继续走上前来,伸手要夺他东西。
  于威显然被这阵仗吓到了,整个人蜷缩在地上,死死护住怀里的竹筒,一面挣扎,一面嚷嚷:“我这宝贝可以于数尺之外取人性命,你们莫要靠近!”
  李景循看着他形似疯魔的样子,只觉得自己也魔怔了——因为期盼自己也能得到“天雷”那样的神物,随随便便就让这样的疯子进了宫,还亲自见他疯疯癫癫闹了一场,可不就是魔怔了吗?
  想到这里,李景循不怒反笑:“于数尺之外取人性命?怎样取人性命?”
  那个于威愣怔了一下,他抱着那个竹筒子发了一会儿呆,然后突然手忙脚乱地开始盘弄起他怀里那东西来,显得更加神经兮兮。
  众人不耐烦地看他从袖口取出一个火折子,点燃了一根露在竹筒子外的棉线。
  这时候,他抬起头来,目露精光地看向李景循,一字一顿地道:“就是这样取人性命的。”
  那竹筒黑漆漆的洞口,毫无征兆地对向了站在远处的循亲王。
  ―――――――――――――――――――――――――――――――――
  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这个被后世称作竹铳的武器,因为曾经轻松取一亲王性命,顿时名声大噪。
  不过竹铳和“天雷”都被后来的武皇帝所禁,连当初那把著名的“凶器”也很快被销毁,所以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听说过它的名讳和事迹,却几乎没有人见过实物。
  而就在那一天,跟着循亲王一起见到竹铳实物的人,后来或死或被关,都以犯上作乱的名义伏首。
  那个叫于威的匠人,也因为刺杀亲王而血溅当场,再也无人知晓他到底是从何处看到这竹铳的图样,又为什么要借由献宝刺杀循亲王。
  仁贤二十二年,对于梁皇族来说,仿佛是一个极其不祥的年份。
  不仅陛下久病不愈,而且在这一年的春天,梁顺帝的十位皇子于短短一月之间,一个接连一个死于非命,几个小皇子受到了惊吓。
  先是三皇子被二皇子诱杀,随后五皇子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