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陛下久病不愈,而且在这一年的春天,梁顺帝的十位皇子于短短一月之间,一个接连一个死于非命,几个小皇子受到了惊吓。
  先是三皇子被二皇子诱杀,随后五皇子和六皇子也死于二皇子之手。
  因为不满于老九口出恶言,二皇子随即将其虐杀,手上终于沾染了第四个异母兄弟的鲜血。
  随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工部匠人,在工部尚书周大人的引见下,见到了满手血腥的循亲王,然后以自己本应该献的“宝”,将其杀死。
  至此,原本有实力一较高下的皇子们都丢了性命,剩下的小皇子不要说理政,就是识字读书也是刚刚启蒙而已。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京中再也支撑不下去、很可能要打开城门“迎接”靖王的时候,陛下竟然毫无征兆地突然醒来了。
  ……
  梁顺帝弥留之际清醒过来,先是得到这个让他悲痛欲绝的消息,几乎立时就撑不下去了。
  是夜,对于御医局的御医们来说,简直是有生以来最惊险的夜晚。
  好不容易等到陛下清醒了,提心吊胆忙碌了一个晚上,才总算让陛下不至于连一句话都没有说清楚,就再次闭上眼睛。
  在御医看来,陛下突然清醒,未必是件好事——总有种回光返照的意思,甚是不祥。
  李祈熹是在李景循被竹铳所杀的当天晚上醒来的,经历了最为凶险的一夜,他面如金纸地躺在自己的床榻之上,死气沉沉,有种行将就木的压抑和悲凉。
  他微微动了动眼皮,却发现眼前是一片混沌,哪怕整个寝殿灯火通明,他却连近在咫尺的悟觉大师都看不清楚。
  “大师,朕这是睡了多久了?”他的声音极轻,说话断断续续的,听上去就极其虚弱。
  悟觉大师看了看他的印堂,微微叹了一口气,回答道:“陛下睡了许久,也该是时候醒了。”
  李祈熹似乎想笑,却是连牵动口角的力气都没有了,他问道:“大师,您跟朕说说,朕睡着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什么?”
  悟觉大师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立刻发出声音。
  内侍总管伍立新见状,满心焦虑地上前劝李祈熹道:“陛下才刚醒,何不赶快休息一下,等养好了精神,再听大师说话,可好?”
  李祈熹看也不看伍立新,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这次醒来若是再睡去,他怕自己就再也“醒”不来了了。
  他一辈子多疑,什么事情都要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不想临去的时候变成被瞒在鼓里的糊涂的人。
  “说吧,朕受得住,大师。”
  悟觉大师又叹了一口气,他慢慢地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以一种极其平和、没有波澜的语调说了出来。
  李祈熹病重,悟觉大师自己从云水赶至天京,见证了这一系列发生的事情;
  一开始的导火索,是祺王世子因陛下病中游宴而被太后斥责、于王世子府暴毙而亡,祺王因此弃西沧于不顾,随即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起初因得一名曰“天雷”的神物而所向披靡;
  为防止西沧的妖魔犯境,裕王分兵两地。不久之后靖王却“出兵勤王”,离开东境,至此梁州大乱;
  随后就是祺王世子和靖王世子出逃天京,两个实力雄厚的反王不再受京中牵制,自然更加猖狂;
  再之后就是二皇子循亲王逼宫,杀弟,软禁太后,后又被一平民所杀,整个过程都匪夷所思。
  梁帝每听一句,呼吸就乱上一次,随即又沉了几分。
  眼看着陛下面若死灰地躺在被中,全无圣上过往的的威严霸气,伍立新一辈子跟在陛下身边,眼看年纪还没有自己大的陛下处在弥留之际,如寻常老者一般虚弱无力,顿时为他心疼不已。
  悟觉大师避过了皇子被兄长所杀的细节,但这并不能带给李祈熹丝毫安慰,当他听完悟觉大师的描述,才发现自己醒来的时候,真是该醒的时候。
  ——这个时候若再不醒来,梁州恐怕就要在他手上彻底乱了……他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去见李家的列祖列宗?
  “李祈靖和李祈祺到了哪里?阿裕呢?”
  悟觉大师先回答了他前一个问题,然后停顿了一下,才道:“我传信给祈裕,让他来见你,但因为事出突然,我怕他有失,会让北境也乱起,所以令他不准进入天京。”
  李祈熹闻言,手指微微曲起,想握起拳来,最后还是没有做到。
  殿中的宫灯发出柔和的暖光,但照在李祈熹苍白的脸上,却是没有一丝温暖的意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仿佛是在喉咙里吐出来的字句,伍立新和悟觉大师听到李祈熹的话。
  “皇叔,一直都最喜欢阿裕的。”
  悟觉大师闻言,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
  ……
  他和先帝是双生子,年幼的时候就被送到巫山的镇国寺庙华音寺落发修行,不问朝廷。
  悟觉大师和先帝的生母孝仁皇后与显帝乃少年夫妻,因嫡长子生而带发冠、三岁被立为太子,而一起出生的幼子却因为皇家惯例而被送走,这让她对幼子十分愧疚。
  是以悟觉大师虽在巫山出家,但一直受到了极好的照顾,在华音寺辈分极高,受人尊敬。
  早些年他也秘密往返于天京和华音寺,以解孝仁皇后相思之苦。
  梁皇族寿元不长,唯有悟觉大师长寿,是以先帝西去多年,陛下和诸位亲王都已老去,悟觉大师依旧在华音寺颐养,虽不能被众亲王称一句皇叔,但确是实打实的皇族。
  与太后对待诸王都很亲近不同,悟觉大师对陛下、对祺王靖王等亲王并不亲近。
  若不是这几年陛下受梦靥所扰,每年冬天都请悟觉大师进京,先帝驾崩之后,他几乎不再与京中联系。
  虽然悟觉大师对他们一视同仁,但年少时的李祈熹就觉得,以皇叔这等出家人看来,应当是最喜欢心地善良的人。
  李祈熹也不得不承认,在兄弟几人之中,诛杀妖魔最多的要数李祈裕,但要说谁的心最纯粹的,应当也是李祈裕。
  相比于遥远的天京,平武和云水同在北境,从地域上来看还是比较近的,所以李祈熹听父皇和皇祖母的嘱咐,让同胞兄弟裕王多多看顾孤身在华音寺的悟觉大师。
  没有得到悟觉大师的回应,李祈熹也暂时没有说话,他不是不想说话,而是单单说了这么几句,就已经感觉到困顿不堪,后气无力。
  ——他的身体已经衰败到如此程度了……还能为活下去的人做些什么呢?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李祈熹仔细想想,李景循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何尝不是他这个做父皇的,一手造成的。
  他给了他们所有人希望,却总也不让这些希望成为真实。
  他们一直在猜忌,一直在抢夺,一直都在视自己的血脉之亲为仇敌——就好像当年的他,祺王,靖王,和已经殁了的幽王、肃王……
  祺王手上的“天雷”似乎不多了,所以迟迟不敢贸然前进,但靖王却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更厉害的“天雷”。
  听他们的描述,李祈熹判断这位靖王进京,应当用不了多久。
  几个成年的皇子都已经死于非命,剩下的只有老迈的太后、皇叔,还有几个还未成年的小皇子,难道能指望他们抵抗靖王的崇明军,指望他们指挥京大营、镇远军和北境军,与势如破竹的反王抗衡吗?
  李祈熹绞尽脑汁,却找不到能够继承大统同时率领京兵的机会。。
  大概是有些绝望了,李祈熹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伍立新见状吓得立刻上前,发现陛下还有微弱的呼吸,却是一点也不敢松懈下来,赶紧目视悟觉大师,眼中带着无限的惶恐和害怕。
  “王相何在?”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李祈熹喃喃道。
  伍立新立刻回答他道:“二殿下……罪王死后,太后就派人把王相一家送回了丞相府,现在应当在府中养病。”
  “那就好……”李祈熹带着越来越虚弱的状态,对伍立新吩咐道:“宣王相,吴相,钱卿,张卿和中书令进宫。”
  梁州已经再经不起这般摧残,必须尽快择一明主!
  仁贤二十二年,梁顺帝久病之后终于于一夜中清醒。随后顺帝宣王、吴、钱、张等诸位顾命大臣进宫,拟旨传位于裕王李祈裕。
  当夜,在位二十三年的梁顺帝于太极殿驾崩,梁州大动。
  同月,靖王李祈靖率领崇明军又破数城,终于抵达天京之外,以裕王得矫诏为由,准备全力进宫。
  被陛下提前召至天京的裕王并没有依梁顺帝之遗诏立刻登基继位,而是立刻着手整顿各自为政的天京十六卫,同时调集京大营对进犯天京的靖王发出最后通牒。
  一方面向天下广而告之,确定祺王和靖王为反王。
  靖王因得“天雷”神物,自认为胜券在握,于是不理诏令,准备蓄力向天京发起最后的进攻。
  仁贤二十二年四月十五日清晨,就在两军于天京内外对峙的时候,靖王令人准备好“天雷”攻击,这时候,崇明军阵中突然发出一阵巨响,响彻天际。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156章 反噬
  对京城的百姓来说; 带着“天雷”的崇明军无疑是可怕的。
  再加上这一个月的时间; 皇城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血腥事件,连皇子皇孙和王公大臣都命丧刀口; 引得京城人心惶惶。
  已于数日前驾崩的先帝于弥留之际宣王、吴、钱、张等诸位顾命大臣,传旨令裕王继位。
  拥有战神之称的北域之王入主天京,多少带给人们些许安慰。
  只是一西一南两个反王对京中成夹击之势; 虽然祺王暂按兵不动,但靖王却一反之前的蛰伏,已经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用威力更为惊人的“天雷”; 一路收割城池; 势不可挡地冲到了天京城外。
  由于先帝旨意; 惠王已于数日前分兵; 原本是要前往无裕王镇守的北境。
  但北境和西域竟然出人意料的十分安稳,似乎并不需要镇远军支援。
  众人皆传裕王世子已觉醒魂现之力,而西沧那位被祺王作为弃子的三公子也实力超群,是以暂时稳住了局势。
  不知道北境和西域其实各有一个先祖返魂坐镇而根本不用担心; 只听到“传言”并接到天京来的旨意的惠王,令镇远军西进拱卫京城,与先一步南下的部分北境军以及京大营的军队一共对抗反王的叛军。
  至此,曾经镇守在四境的镇远军、崇明军、西昌军和北境军,悉数抵达天京附近。
  靖王仗着自己有神物在手,全然不将天京高耸入云的城墙看在眼里,眼看大战一触即发。
  而那场百年之后依然有人提及的大震动;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发生的。
  清晨,正当各路兵马枕戈待旦、彻夜不眠之后准备攻防之时,崇明军阵中突然发出一阵巨响,响彻天际。
  京郊的动静大到天京里的百姓都能感觉到震颤,若不是因有震耳欲聋的声响,而且声响动静一直没有停止,起初一些人还以为是突发了地动。
  由于已经有不少负隅抵抗的守城将领命丧“天雷”的哄击,几位顾命大臣恨不得挂在裕王腿上阻止他往城墙上去,就连需要别人搀扶才能上朝的王相也不赞同还未继位的裕王前往南城门。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想要帝位和天京的靖王最多只会轰开城门和城墙,而不会用“天雷”在城中肆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