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国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担心,慕晏的想法,是宿谊的本意。
  这宿天师不愿意和皇室关系太近,是不是封王也有什么讲究啊?
  皇帝在骂了慕晏一顿之后,也想到了此事,于是将慕晏留下询问。
  慕晏道:“陛下,宗室有人私下宣扬康乐身世。”
  皇帝冷哼一声。
  此事他当然知道。宿谊长得像他早逝的岳父,虽然旁的人认不出来,但宗室中有人是见过的。
  两家既然结成秦晋之好,自然是很熟悉的。即使皇帝的岳父早逝,但的确也有人与其比较熟悉。
  不过宗室老一辈没机会见到宿谊,一直没有人提到这一点。何况只是有些相似,又不是真的一模一样。皇帝并不担心。
  只是这次清洗时,有些倚老卖老的所谓宗室长辈冒出来对皇帝指手画脚,想要留那几个宗室王爷性命。虽然没有成功,但这些人在京中久了,总会去拜会一下传说中的宿天师。
  结果有人一见到宿谊就吓疯了,直嚷嚷饶命。
  皇帝一直明白,当年之事,肯定还有人参与,没想到几个长辈也有插手。
  对此皇帝仰天长叹。他当年到底是多遭人恨啊?!
  好吧,其实不过还是那句话,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而已。
  不过也因此,传了些风言风语出去。只是除了知道事情的人之外,都认为这件事是皇帝自己放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什么?宿天师是皇帝儿子?呵呵哒,皇帝陛下你脸皮真厚。
  不不不,这肯定不是皇帝陛下的意思,肯定是那些宗室藩王的阴谋,为的是惹怒皇帝或者天师,是挑拨离间啊!
  于是果然是挑拨离间啊!
  “我趁此机会封康乐为国师,也是想杜绝这传言。”皇帝故意让人把舆论往挑拨离间上引导,然后做出大肆封赏的样子,表示自己没有被挑拨离间。
  “但封王过了。”慕晏道,“封王,还是交给太子殿下吧。”
  慕晏所说交给太子,当然不是太子登基的时候封,而是追封。
  即使皇帝再怎么想澄清自己没有被挑拨离间,但宿谊仍旧是“异姓”,皇帝本于帝王心术,就不可能毫无芥蒂的封宿谊为王。
  若是皇帝真的封了,反而会有人怀疑。
  实际上这并不是慕晏真正考虑的地方,慕晏仍旧在提防太子。虽然太子现在对宿谊很不错,但将来呢?宿谊被封王,他会不会感到不自在?而且宿谊和他关系在那,他又手握实权,太子登基之后,会不会如鲠在喉?
  即使知道自己的位置是宿谊让出来的,但会不会正因为如此,太子心中才更会留下芥蒂?
  慕晏不敢赌,也赌不起。
  宿谊不缺这个称号,不缺这点食邑,不如稳妥些。
  慕晏继续道:“何不问问康乐的意思?”
  皇帝冷哼:“他?他肯定是不同意了,又要用什么龙气来搪塞朕。”
  慕晏苦笑道:“既然陛下都知道康乐会说什么了,何不想想,说不定康乐说的是真的呢?”
  皇帝不由眉头深皱。
  半晌,皇帝冷哼道:“你去跪着吧,跪两个时辰再回去。”
  说罢,皇帝掀了桌子,拂袖走人。
  慕晏叹了口气,跪下磕头:“臣遵旨。”
  他走到门口,抬头看了看天色。这跪两个时辰,不知道都什么时候了。
  不过皇帝虽然有迁怒,但并没有存心折腾慕晏。虽然让慕晏在外面跪着,但腿下有蒲团,身上有披风,怀疑还给塞了一暖炉,并允许慕晏跪累了就跪坐一会儿。
  慕晏哭笑不得,这陛下到底是想罚他还是不想罚他啊。
  皇帝:朕心里也很纠结啊!
  谁让皇帝是把慕晏当亲儿子看待,不罚心里不舒畅,罚了又自个儿心疼。
  最终皇帝还是去找了宿谊。宿谊一听要封王,立刻两眼一瞪:“不干!谁爱做谁做!”
  皇帝道:“反正你又不做事,封个王不就银钱多些,怎么不做?”
  宿谊道:“我又不缺钱,我缺钱老爹你又不缺钱。我不想当什么王,是因为听起来就很麻烦,不喜欢。最好连什么国公都别给我。只要有了朝廷的封号,就会有一大堆麻烦事。其实在我看来,国师也可以不用的。当了国师,要我去祭天怎么办?”
  皇帝忍不住把宿谊也揍了一顿,气呼呼的回宫了。
  最终皇帝还是担忧宿谊是不是真的会因为封王出现什么不良反应,把爵位定为国公。
  至于什么连国师都不要,皇帝就当耳边风了。
  祭天什么的,宿谊不去就不去呗。反正宿谊真要祭天祭出什么好歹来,皇帝才真会被吓到。
  于是宿谊封赏就这么定下来,与此同时还有一大堆臣子被封赏,易苒也终于封了王,但不就藩,而是继续领着朝中职位干着大臣的活。
  至于慕晏,则被一脚踢回了青州,去完成他未尽之事。不过慕晏再去青州的时候,身上爵位高了。至于实职的封赏,谁都知道,等慕晏任期满之后,陛下有好职位给他留着。
  而宿谊,则一声不吭的跟着慕晏偷跑了。
  当皇帝知道后,不由长叹,儿大不中留啊。
  太子暴躁:“父皇!你敢说这不是你允许的!”
  “你这小崽子怎么跟你父皇说话的?去跪着!”


第140章 
  宿谊跟着慕晏回到青州之后; 京中很是迷茫。
  现在朝中想要宿谊死的人要么死要么流放; 剩下的都是宿谊的脑残粉。他们本以为宿谊被封国师之后,皇帝陛下理应将其留在京城。待慕晏那个整日霸占着宿天师的混蛋回青州之后,他们就能跟宿天师套近乎了。
  谁知道宿谊乐颠颠的跟着慕晏走了,皇帝陛下也不拦着。
  群臣激愤,要求皇帝陛下看好国师,国师怎么能不留在京城呢?
  太子虽然也不愿意宿谊离开; 但其他人这么一说; 他就不乐意了。于是太子就跟群臣杠上了。
  国师本就是世外高人,为了百姓; 才选择了入世。国师已经做出了这种牺牲,我们居然还限制国师的自由,这不是丧心病狂丧尽天良吗?国师想去哪就去哪; 朝廷顶多担心一下国师的安全,其余的; 就少操心吧。
  若是国师想要游历名山大川; 只要肯带上保护他的人; 肯到一个地方就传递消息给他们,他们应该同意。
  皇帝表示太子说得对。国师是自由的,是不受限制的。国师不图名不图利,他们受了国师的恩惠; 还要去管人家私事,实在是太不知好歹了。
  二皇子则直接开嘲讽了,你们是不是真当国师是大臣了?国师就是国师; 不是谁的臣子,也不是谁家圈养的道士,请你们放尊重点。
  二皇子那张嘴啊,真是拉仇恨拉的杠杠的。
  不过在这父子三人一唱一和之下,群臣也就明白了,这一家父子给宿谊的自由度多高,似乎没打算将其控制起来。
  于是一些臣子不以为然,一些臣子则感慨,怪不得宿天师会来帮助这家父子。若换了自己,宿天师这种高人,肯定会想方设法控制起来。
  而宿天师既然是高人,难道不会察觉别人的恶意吗?当然会。
  所以宿天师选择了当今皇帝。
  于是群臣纷纷改变意见,表示给国师自由是对的,咱们不纠结了,所以国师什么时候回来?
  皇帝很想说,亲儿子已经跟干儿子在一起了,干儿子什么时候回来亲儿子就什么时候回来,不能拆散人家小两口啊。但皇帝能说吗?当然不能。于是皇帝只能说,看来慕晏这个管家,宿谊还是很满意的。
  群臣哭笑不得。
  堂堂一州刺史给国师当管家,不知道是羡慕国师,还是羡慕刺史。
  果然还是应该羡慕那个刺史吧?
  远在青州的慕晏打了个一个大大的喷嚏。
  正在抓耳挠腮的宿谊抬头道:“怎么?受了寒?”
  慕晏摇摇头:“就是鼻子突然有些痒。你还没想好?”
  宿谊把手边书籍一推,道:“能这么快想好吗?我可是在编书啊。别人都一编十几年,我几日就能弄好大纲吗?”
  慕晏道:“既然你都知道,何必这么着急?”
  宿谊撇嘴。那是因为他本可以这么快编好大纲啊,都是自己太没用了。
  宿谊兑换了许多东西,又抽了几次奖。抽了几张废纸之后,居然抽出个特别奖。
  宿谊居然抽到了全套义务教育数学课本。
  宿谊在跟太子说要推广文教的时候,自己也在想,他所学的东西,可以编成书籍推广,特别是基础科学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化学。
  物理和化学可能不那么容易向全民推广,但数学是可以的。甚至是读书人,君子六艺中就有数。
  宿谊原本还怕这怕那的,认为假如他拿出来的东西自家人不学习,被其他人学了,华国会反过来落后别人。后来宿谊想通了。如果担心这些,那不就和闭关锁国的大清国一样了?担心别人学会了,所以连自己都不研究了。他以前还骂清朝蠢,结果自己都蠢了。
  不过宿谊虽然想通了,但编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知道的东西挺多,但要系统的编写出来,可不容易。
  现代知道这些知识的人那么多,能编书的有几个?
  宿谊以为要耗费自己很多年的心血,或许在自己垂垂老矣的时候,才能拿出初步成果。谁知道居然能抽出一套数学课本。
  真是天助我也。
  虽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已经抽到,但也不能直接就这么拿出来。宿谊要根据现在的文字和语言,以及风俗习惯,来改编这个课本。
  而且大纲也需要调整。义务教育的数学课本,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也算难了。宿谊需要将其中知识分成几个等级,分开编书,然后给不同的人看。
  宿谊在独自琢磨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真不是这块料。也是他苦哈哈的用现在的文字,将九本书的目录誊抄了一份之后,就召集学宫的老师,来一同商量编书的事。
  学宫的前身本是墨家一群人聚众研究的地方,后来其他学派的人也跑来了,最后儒学道家不甘示弱,也来了,甚至连佛家的人也要来看看。
  这一处别院颇有些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感觉。因为慕晏纵容,他们在这里研究各种和朝廷不一定有关系,社会主流也不一定认可的知识,十分快活。
  甚至因为宿谊很注意引导将这些人的知识变成产出,比如卖书,比如卖专利,比如卖门票等等,让这里不仅不需要耗费钱,还赚了不少钱。
  当这里蒸蒸日上之后,外面就称呼这里为“学宫”了,以表示对这里的尊敬。
  不过只是外界称呼,并未挂牌。这里的名字还是“呼啸山庄”。
  至于为什么叫呼啸山庄,明显这名字是宿谊取的。别人给这个山庄的名字脑补了一千一万种出处,对于宿谊而言,大概只是一时兴起,或者叫一时恶搞吧。
  宿谊道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只对推算上有些心得。而数不但是推算最基本的技能,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包括治国都用得上的东西,于是他拿出了最浅显的数书,希望能传到民间。不说推广,只要需要的人看到了,利国利民变成。
  只是他不擅长编书,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这里可能不适用。于是他便召集众人一同看看,这其中取舍。
  当宿谊将目录拿出来之后,众人懵逼状。
  数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大官,都会算数。如今对算术也比较重视,且已经有了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