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朔方旧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骑的尸体在城门口不断累积,但杀戮的速度远赶不上这般疯狂的突进。终于有一个小队的黑骑突破了防线,随即是第二队,第三队,数百黑骑踏着南泽人的尸体冲进了朔方城,后续仍旧源源不断,像是决了堤的洪水,任何血肉之躯都休想将其阻挡。
  再高明的主帅在此时也无计可施,战局已成定局,唯一的转机仅在那遥不可及的援军。
  “援军来了——!”城楼上的瞭望台忽然爆出了一声兴奋至极的高呼,那呼声用尽了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末尾几乎破音,遥遥传遍了整个战场。
  朔方军们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几乎喜极而泣。黑骑则发出一阵悲鸣,九夷骑士们举着长刀,望着唾手可得的城池,被鲜血染红的脸上满是遗憾和不甘。
  陈忆安遍身染血,听到那四个字,握刀的手忽然一松。一阵铺天盖地的眩晕袭来,眼前的景物变成大块模糊不清的色彩,他头脑一空,就此失去了意识。
  眼前一片黑暗,首先传入耳中的是凌乱的脚步声和此起彼伏的惨呼□□。他睁开眼睛,只觉得头脑仍旧晕得厉害,辨不清上下左右,一阵烦恶欲呕。
  “先别动,你中了狼毒箭,毒素还未全清,需要静养。”
  身侧传来一个声音,他听得出那是军中医官封久。身体实在太过不适,他调整了半晌才勉强开口问道:“现在怎么样了?”
  封久没有立即回答他,嘈杂的声音响了一阵,这才听他说道:“九夷人已经退了,邺丘的援兵现在在城下和唐将军汇合。但是……”
  “但是什么?”
  “九夷人先前进城掳掠了一番,带走了不少辎重,还有许多南泽百姓。”
  “他们……”陈忆安想要坐起身来,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一动就差点滚到地上去,只能强压着呕吐的欲望,哑声问道,“他们掳百姓做什么?”
  “不知道。”封久这么回答他。随后他离开了,想来这一战伤病一定很多,军营的医官和民间征召的大夫全都忙得脚不点地,没有人愿意特意关照他这个已无生命危险的轻伤患。
  陈忆安躺在草席上,竭力忍着一波接一波的眩晕,太阳穴突突地发疼。封久不知道给他灌了什么药,令他一阵阵地想吐。终于他忍不住侧身吐了个天旋地转,一直到吐出了胃水。他精疲力尽,顾不上秽物腥臭,滚到一边又沉沉睡了过去。
  不知过去了多久,他再度睁开双眼,只见四周光线幽暗,外面传来呜呜的声响。又起风了,他想。他已不在战场,而是不知被谁和几个伤兵一起挪到了一处不知名的地窖。他忽然觉得像做了一场梦,黑骑,火攻,守城,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记忆里最清晰的反倒是那个无风的静谧夜晚。他有一种错觉,仿佛他仍身在一间酒肆的地窖,有一个乐者正坐在他身边,怀里抱着他的琴,正准备弹一首关于记忆的乐曲。
  他勉强撑起身。只见这个地窖极其狭小,伤兵们躺在地上,有的醒着,眼里的神色像是丢了魂;有的则睡着,像没有反应的尸体。他看到有人失去了肢体,半截断腿耷拉在地上。他坐起来,喘了两口气,嗓子干得像是要冒烟。好在地窖里早有储备,他拿过水囊,一气朝着喉咙里灌了下去,这才回复了两分精神,肩头的伤口开始火辣辣地疼。
  “这是哪里?”他问道。没有人说话。直到他又问了一遍,这才有人缓缓摇了摇头。
  风声呼啸,陈忆安只觉得心绪纷乱如麻,一种莫名的力量驱使他站了起来,爬出了地窖。他推开门闩,狂风混着沙砾扑面而来,令他下意识地扭过脸去。天色很暗,泛着蒙蒙的亮光,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好在这次的风没有上次的大,人在其中勉强可以行走,不会被狂风刮跑。他随手扯起一块毡布蒙住口鼻,迎着狂风走了出去。
  城头上残留着战乱的痕迹,不少尚未收殓的尸体卧在那里,任由风沙将其掩埋。残破的城门修筑了一半,在风中歪歪斜斜地伫立着,城墙上依然能看到烟火烧灼的痕迹。他看着这些,始知这一切不是梦境。他低着头,一只手捂着口鼻,一只手勉强抬起抵挡着肆虐的风沙,一路来到一间酒肆门前。
  酒肆的旗幡早已不知所踪,桌椅凌乱,一副被洗劫过的模样,唯有四面夯土墙还完好无损。他顾不得许多,钻进屋里,找到那扇地窖的门,猛烈地捶打起来。
  过不了多时,门开了,里面探出一个脑袋,正是刘老。他一脸惊惶之色,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看见陈忆安的脸和他身上的军服,这才微微平静下来,抖着声音问道:“九夷人退了?”
  陈忆安一怔,敢情这个老头自烽火燃起时就猫进了地窖,一直没有出来。风声猛烈,他只能哑着嗓子大声道:“九夷人早就退了。伏伶呢?伏伶在不在?”
  刘老听了他的话,先是一愣,又是一喜,随后露出一丝疑惑,蹙着眉头,脸上的皱纹拧成了一团:“伏伶?我没有看见他,自从那天晚上睡醒,我就没有见过他。”
  陈忆安闻言,一颗心直坠入谷底。


第4章 出城
  据刘老所言,那天晚上烽火燃起的时候他就吓得躲进了地窖,紧接着外面喊杀震天,不停有人匆匆路过酒肆,甚至还有人操着九夷人的语言,举刀砸地窖的门,吓得他缩在里面一动都不敢动。等到那些人退了,他便累得昏昏沉沉睡了过去,待醒过来,外面又起了风,这才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陈忆安这才知道现在只是第二天的清晨,他以为自己昏睡了数日,实际却只有一日一夜。刘老什么都不知道,他放弃了继续追问的打算,转而道:“有没有马?这里有没有马?”
  这个被吓坏的老人瞪着他,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狂风一直在呼啸,陈忆安忍受着风沙扑面的痛苦,尽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清晰:“有许多人被九夷军掳走了,伏伶可能也在里面,我要去救他们。”
  刘老听了这句话,脸上的皱纹顿时拧成了一种忧愁的模样。他犹豫了一会儿,手脚并用地从地窖里爬了出来,道:“马在后面,我带你去牵。”
  两人来到马厩,一匹矮马正嚼着麦麸草料,溜圆的马眼警惕地盯着陈忆安这个不速之客。这是马厩里唯一一匹马,刘老的生活就像这里其他百姓一样穷苦,一匹马已经是他全部的财产。陈忆安心下感激,他知道伏伶对这个老人来说是亲人般的存在,这才使得他这般慷慨。他牵起马缰,大声道:“你放心,我一定把他带回来。”
  他虽如此说,实际却知道这件事恐怕连一成的把握也没有。黑骑已不知所踪,就算知道去向,军马的脚力也绝非他□□这匹矮马可比。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如果什么都不做,他将会无法原谅自己。
  他策马驰向城门。风沙虽大,瞭望台上依然有人驻守,正用毡布将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缩在角落里避风。陈忆安将马拴在墙角,用手挡着脸一路跑了上去,问那位同僚道:“九夷人往哪里去了?”
  那人从毡布底下露出一双眼睛,看见他,略带惊讶地唤了一声:“校尉?”
  “我问你,九夷人撤军之后,往哪里去了?”
  “听说是往邺丘方向去了……”那人答道,看着他的模样,忍不住又问,“校尉你要往哪里去?”
  陈忆安不答,转头下了城墙,脚步仓促。那人在后面大声喂了几遍,他置之不理,一路奔下城墙。矮马站在避风处,惶然地左右四顾,似是不知何去何从。陈忆安握着缰绳,低声道:“马儿马儿,这点风沙,还吃得住吧?”
  骏马喷了喷响鼻,低垂着头,又抬了起来。陈忆安翻身跨上马,唤了声驾,马儿便扬起四蹄从侧门奔了出去,迎着风沙速度丝毫不见缓。那位朔方军的斥候见自家校尉就这么不要命地跑进了戈壁里,急得团团乱转,然而陈忆安转瞬便去远了,无论他如何叫喊,声音都被湮没在风里。
  朔方军大营,帅帐。
  帐外狂风呼啸,帐内却一片默然。中央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边境数城及地形一目了然,涂了颜色的木杆立在沙盘上,蓝色代表九夷军,红色代表朔方军,或分或合,如星辰般散落在广袤的荒原之上。唐朔风及数位副将立在沙盘边,神色无不分外凝重。
  九夷军此次进攻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突袭,如若不是唐朔风及时点燃烽火台,边境数城恐怕已经落入其囊中。但而今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九夷虽已退兵,却掳去了大量辎重和百姓,并且据最新的斥候情报,黑骑转而去往邺丘,不知意欲何为。邺丘守将已召集兵马回援,九夷人不得入城,却聚集在城下,暂时没有退兵的意向。
  “边境安逸得太久了。”唐朔风忽然沉声道,“九夷人是一群凶残的野狼,不是温顺的猫儿。我们边境的守将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这一点。”
  诸将不由抬头望向这位年轻的上官。实话说,他们先前从未将这个不到三十岁的主帅放在心上,敬他一声镇边将军,不过是因为他的父亲唐弋。但经此一战,众人无不对他心悦诚服,无论是第一时间点燃烽火,还是之后下达的一系列命令,无不表现出这位将军杀伐果决、纵观全局的素质。如果不是因为他及时斩首逃兵,指挥严守城门、扑灭大火,仅凭一群散兵游勇的朔方守军绝支撑不到援军到来。
  “唐将军居安思危,颇有乃父之风。”副将张迁诚心赞道。他已有近五十岁,是个驻边的老将,身形魁梧,面色黝黑,说话的时候,鼻下的两撇长须不住抖动。
  唐朔风摇了摇头:“不要将我和父亲混为一谈。他是个屠夫,我不是。”
  众将不由面面相觑,如此公然诽谤父上,令人称奇。不过唐朔风一向口无遮拦,他们也不好多话,只静静听着。
  “九夷那边的间谍传来消息,老国主怀武已薨,继位的是他的二皇子,怀英。”唐朔风缓缓道,“我想,我知道九夷骤然出兵的原因了。”
  “怀英此人一向好战。九夷自从二十年前败于南泽,元气大伤,独自休养生息,怀武已几乎绝了出兵的念头,可主战派始终苟延残喘,就是因为这名二皇子。他不知使了怎样酷烈的手段夺得国主之位,继位后第一件事竟然就是攻打南泽。”唐朔风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屑,“如果此战失利,他不知要被国人如何诟病。可惜,他似乎对自己胸有成竹。”
  “听将军的意思,是对此一战也胸有成竹了?”张迁问道。
  唐朔风反而陷入了沉吟。帐中气氛始终沉闷,像是有一块看不见的大石压在众人之间。静了半晌,他道:“不得不说,我们的朔方军,连带邺丘的八千人马,能否对抗九夷的黑骑,仍是未知之数。”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九夷的黑骑竟有如此之强,不过区区万人,就敢硬撼边境的坚城高墙?”
  “你们也看到了,先前一战。”唐朔风道,“这是怀英亲手训练出来的人马,是他的亲军。可以说,九夷全部的精锐都在这支军队里,他们有最好的装备,最为耐久的马匹,打起仗来完全不要命,后面的踩着前面同伴的尸体前进,战至最后一个人也不会退却。这一点,我们的军队完全无法相比。怀英为了这一战,可说是下了血本。”
  “战报已递出去了,三千里加急传往京师,如果上面肯加派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