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世·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湾憷鞯馈�
  一旁的元承宣闻言,愣怔。他惊觉自己似乎知道了不得了的秘事。
  元幼祺面目讥讽地睨着韦贤妃,森寒慑人道:“母妃不必拿这种话来提醒我!母妃是我的恩人,大恩人!天高地厚,万死不能报偿!我省得!”
  “本宫抚养你,是为了图你的回报吗!”韦贤妃凄厉道。
  元幼祺狠狠别过头去,不想看到韦贤妃眼中的泪水。
  “母妃确是不图我回报,却想时时事事操纵我!想我时刻听你的摆布……母妃可曾想过,我是何等感受!”
  “在你的眼中,那些……那些都是在操纵你?”韦贤妃颤声道。
  “是!母妃何止想操纵我?所有人母妃都想操纵!”
  元幼祺说着,蓦地悲从中来,“你想操纵便操纵,可你却不知,就是因为你对父皇——”
  元幼祺说着,戛然噤声。
  韦贤妃一颗心登时提到了嗓子眼儿,几个时辰前,魏帝刚被抗旨回京的元承平气得昏倒的时候,她吩咐范朗“用最后一剂方子”的情形犹在眼前。
  若是此等秘事被人知道了去……
  元承宣则因着元幼祺说了半截的话而屏气,他直觉这背后似有隐情。
  然而,元幼祺终究是没有继续这个话头儿。
  “若非你一意孤行,阿蘅……阿蘅她怎会这么快就……”元幼祺再也忍耐不住胸口的痛意,泪水滂沱而下。
  她已经大概明白了,顾蘅,或者说齐映月,是为了报仇而重生,那朵芙蕖便是封印,更是顾蘅生命力的象征。芙蕖艳丽,顾蘅便是健康的;一旦芙蕖败落,那么顾蘅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虽然,她并不知道这其中具体的缘故为何,但是有一点她是十分确定的——
  魏帝是顾蘅重生的目的,这就相当于与那封印结了一个生死契约。一旦魏帝身死,目的达到,顾蘅便没有了存活的意义,唯有香消玉殒一条路。
  如果不是母妃急着送父皇归西,阿蘅或许,或许还可以多活些时日……
  元幼祺痛苦地想。
  然而,一切都已经无法回头。
  韦贤妃从没想过,顾蘅的性命竟与自己的行为牵连得这般深。
  她确是厌恶顾蘅的,可如今顾蘅身死,元幼祺痛苦地要殉情,韦贤妃当真悔了起来。
  她不后悔如何对顾蘅,她后悔的是,为什么不在早些年就断了元幼祺对顾蘅的念头?
  如今,她该如何规劝一个想要殉情的人?
  “你若还想再见到她,就好生留着自己的命!”元凌真人忽道。
  在场所有人闻言,都是一惊。
  这个所谓的“她”,显然指的是顾蘅。
  “你是说……阿蘅……阿蘅她还……”元幼祺的脸上犹挂着泪痕,磕绊道。
  她已经不敢奢求顾蘅还活着。
  既然阿蘅能够重生一次,那是不是便意味着还能再……
  元幼祺心底的狂喜翻滚着。她半信半疑地盯着元凌真人,生怕她只是暂时诓骗自己的。
  元凌真人却不答复她,而是拎着那柄长剑,“当啷”一声丢在了元幼祺的面前。
  “天子佩剑,是用来护民杀敌的,不是用来自戕和砍杀无辜的!”
  元凌真人厉声又道:“拾起来!像个为君的样子!”
  元幼祺垂眸看着眼前长剑剑格上的龙纹。
  阿蘅还可能活过来!
  ……活过来!
  她必须,也活着!
  活到再见到阿蘅的时候!
  无论彼时的阿蘅,是怎样的模样……
  元幼祺真的将那柄剑拾了起来。
  她的手颤抖着,浑身都颤抖着。她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内心的狂喜与忐忑不安交织在了一处……
  她的胸腔快要炸裂开了!
  然而,下一瞬,她的后颈陡然剧痛,接着眼前一黑,便连同这那柄长剑一起栽在了地上。
  “你!”韦贤妃和元承宣忧愤地瞪着刚刚出手,一记手刀劈昏元幼祺的元凌真人。
  元凌真人却平静依旧:“她现下情绪纷乱,休息一会儿是最好不过的。”
  韦贤妃与元承宣:“……”
  元幼祺醒过来的时候,天光大亮。她忧伤过度,足足睡了一日有余。
  睁开眼睛,她最先看到的,便是韦贤妃。
  韦贤妃双目红肿,形容憔悴,见她醒来,几乎是喜极而泣,却又生生忍住了。
  “醒了?”韦贤妃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一如往日。
  “嗯……”元幼祺悻悻地应了一声。
  她昏睡了很久,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有顾蘅,到处都是顾蘅的身影。
  然而,当梦醒的时候,一切皆成空。现实之中,顾蘅已经逝去,连身体都不知所踪。
  元幼祺懵懂了一阵,便忆起了现实中发生的所有事,遂鼻腔一酸。
  她用力地咬紧牙关,不让那与脆弱无助有关的东西再次掉落下来。
  韦贤妃不去看她通红的眼,而是始终望着她袖口上的纹饰。
  “这是凤仪宫。你因为大行皇帝崩逝伤心过度,而晕厥了一日一夜。”韦贤妃道。
  元幼祺垂眸不语。她很清楚,因为先帝崩逝而伤心,这是最好的理由。
  “传位昭书已经公布,你已经是大魏的新君,哀家已是大魏的太后。”韦贤妃又道。
  元幼祺愣了愣,有什么重要的讯息在她的脑中倏忽划过,她脑子昏沉,没来得及捕捉到。
  韦贤妃话音未停,续道:“此刻大行皇帝已经小敛,宗室和群臣都候在外面等着你醒来,主持大行皇帝的丧仪。丧仪罢,就要准备新君登基了。”
  元幼祺突觉恍惚。
  她这便要成为大魏的天子了?
  这一切来得……真像梦啊!
  现实若梦,梦若现实,庄周梦蝶,究竟孰真孰假?
  元幼祺心中的伤感一重接着一重。她不知道那种与消极有关的情绪,何时才会退去。
  唯有一点,她是清楚地知道的:她死不得了。
  活着,唯有活着,才有可能再见到她!
  元幼祺呼吸得有些沉重。
  这个信念本身,于任何人而言,都太过沉重了。
  惊然回神,元幼祺方发觉韦贤妃一直在盯着她看。
  确切地说,是盯着她的头顶看。
  那双成熟而美丽的眼睛周围,不知何时,已经布上了几道浅浅的、再也无法抹去的皱纹。
  而那双日渐衰老的眼中,竟流露出无尽的哀伤来。
  元幼祺看不懂韦贤妃的眼神。
  “今后,你想如何,便如何吧……”韦贤妃幽幽道。
  她像是攒足了浑身的力气,才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只要你好生活着,你想如何,便如何吧……”她长长地叹息着,起身,缓缓地走了。
  她只留给了元幼祺一个瘦削的背影。
  而那个背影,落在元幼祺的眼中,仿佛突然间苍老了二十岁。
  元幼祺不解又伤感地目送韦贤妃离开。
  当她的目光转回的时候,不经意间落到了不远处的铜镜上。
  她登时屏住了呼吸——
  双鬓染霜,头顶发心处亦有一缕白发不甘心地探出头来。
  这个憔悴的女子,当真是她?
  她才十六岁!
  她竟是,一夜白头?
作者有话要说:  伍子胥一夜白头,小元仅比他强点儿。
上卷结束。

  ☆、第九十三章

  史载; 大魏仁宗皇帝自十六岁继位起; 励精图治; 宽待百姓; 于民休息。边境几无战事,除了一场持续多了多年的足以记入史书的大变故; 仁宗在位期间,可谓天下升平; 万民安居乐业。
  仁宗皇帝继位的第二年; 改元“乐安”; 意为“祥乐安康”。其在位期间,也只这一个年号; 未曾变更过; 史称“乐安之治”。
  人间岁月匆匆过,转眼已是百年身。
  这一年,是乐安十五年。
  当今天子已经登基十五载有余了。这十五年间; 斡勒人、西羌人都还还算消停,除了偶然的小小冲突; 没有任何值得朝廷动阵仗的大变故。
  边境一旦安定; 往来商贸便越发的顺畅繁荣起来。商事发达; 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天公亦作美,连着几个丰收的年景。普通人不愁吃穿,自然乐得安定过日子,绝少有人平白无端生事。
  是以,现在的大魏; 虽还称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其富庶繁华却是比历代先帝时候更甚了。
  既然富庶繁华,鲜有战事,文官的地位自然与日递升。而当今天子开明,更是于登基五年之后顶着天大的压力,开了第一次女科。
  所谓“女科”,就是开科取女进士,以为朝廷拔擢人才之用。
  当年,在朝堂上,天子此言一出,诸公哗然——
  这是要男女同殿为臣吗?简直是有违圣人“男女有别”的教诲。
  那些老臣,尤其腐儒们都疯了,纷纷跳出来反对。但终究扛不住天子的执意推行。
  到如今,女科已经开了三科,总共取了三十余名女进士。除了几名世家背景的入了兰台院修史述文发挥其特长之外,其余的,几乎都被编入了今上继位初期设立的鸾廷司,直接归天子辖制。
  而鸾廷司的主官,三品归德将军唐易,此刻正带着鸾廷司的七八名随从护着一位少年疾驰在官道之上。
  初秋时节,长安城郊繁花未尽,林木仍葱茏得可爱。凉风细细,拂面而过,令当先白马上的锦衣少年心怀为之大畅,不由得紧了一鞭,驰得更快了。
  唐易眼见着这小祖宗越跑越远,只觉得头大。平素那般从容稳重的性子,怎么离帝京越近,越浮躁了呢?
  想到这小祖宗几日前刚刚经历过人生之大痛,唐易的心里也觉不好受,那份怨怪的心思便登时消去了大半。她于是不敢怠慢,忙狠狠抽坐骑一鞭,狂奔着追了下去。
  此刻已过申时,官道上车马稀疏,前面只一辆双驾马车在缓缓而行。那马车的装饰算不得十分华丽,瞧着像是寻常富户的女眷所乘坐的。
  赶车的车夫也是个老成持重的,一点儿都不着急,生怕赶得极了,颠着了车内的娇客似的。
  唐易就眼睁睁看着那小祖宗疾驰的马儿惊了驾车的马,“唏律律”一声长叫,三匹马险些撞在了一处——
  “扑通”“哎呦”“咣当”声此起彼伏。
  那小祖宗就这么从坐骑上跌落在地。
  而那马车夫到底经验老到,很快便制伏了自己的两匹马,令它们安静了下来。
  唐易顿觉头皮发炸。若是这小祖宗有什么闪失,她也不用回去见天子了。
  她跳下马,发足飞奔到三马险些相撞的现场,抢先搀扶起了狼狈不堪的自家小祖宗。
  “公子您没事吧?觉得如何?可磕坏了哪里?”唐易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少年,嘴里絮絮地问着,心里却暗骂自己越来越像个老妈子了。
  那少年是会些武的,身上除了几处磕得青紫的地方,倒不至于受了大伤。不过,这么一摔,把她之前的好兴致都摔得不见了踪影。
  “我没事儿……”少年阴沉着脸。
  “这事儿……别对九哥说!”她还没忘了嘱咐唐易。
  唐易眉峰一挑,心道您倒好脸面,口中应着:“是,是……”
  险些被撞翻了的双驾马车停在一旁,车夫撩起车帘,细心地查问过里面的人,见并无不妥之后,便神色复杂地看着唐易二人。
  唐易默叹一口气,知道她这老妈子的职责还没结束,遂转身抱拳,向那车夫以及车厢的方向道:“是我们莽撞失礼,惊扰了几位。不知可曾受伤?若有人受伤,请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