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嘴,徒惹笑话。
  当然了,黑夫和一切现代人一样,能背出来好多带风字的唐诗宋词来呢。什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要应付过去还不容易?
  更甚者,可以将这些诗词吹成自己作的,管他五言七言,管他应不应景,难说还能得到赞誉,让自己得个“文武双全”的名声呢!
  但是,换了其他朝代倒也罢了,在秦国,这么做有何意义?
  除了让一群无聊的贵族官吏子女惊呼,另眼相待。
  除了让那位,真正掌握南郡权力的封疆大吏嗤之以鼻。
  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倒不是黑夫鼓吹愚民,以没文化自豪。战国,这注定是个辞赋不如刀剑的年代啊,最受崇敬的,最伟大的诗人屈原,早就沉在汨罗江里了!
  再说了,这场聚会里,唯一能入黑夫眼的青衣女子,会在意诗赋之技?
  黑夫回想起与叶腾会面的过程,还有他的那句临别赠言。
  “没猜错的话,被叶腾奉为圭臬(niè)的家学,才不是什么《诗》《书》,而是《韩非子》吧!”
  黑夫虽然没读过《韩非子》,却也听说过,韩非虽然师从大儒,却背离了儒家,转入老子、申子之道,并疯狂推崇商君之法……
  商君对诗书是啥态度,韩非子里就是啥态度,叶腾想来也差不多,否则也不会在黑夫读得滚瓜烂熟的《语书》、《为吏之道》里对诗书只字不提,只严申律令了!
  所以说,穿越者们,连所处的情况都没搞清楚,抄个屁的诗啊!
  秦国的律令法度,军功授爵,本就是为黑夫这种不通诗书,更不知辞赋的人天造地设的。干嘛要以己之短,与贵族子弟的长处相斗呢?只为了混入这个无聊透顶的小圈子?他若真这么做,怕不是脑袋让驴踢喽。
  在掀桌撒泼后,黑夫倒也痛快了,便对目瞪口呆的众男女大笑道:“言尽于此,还望二三子深思,我还有军务要忙,告辞了!”
  言罢,黑夫竟就这么扬长而去!
  冯敬身为秦吏,被黑夫这么一闹,也不可能再待下去了,少不得匆匆起身,与众人致歉告辞,心里叫苦不已:“这手段,果然够鲁莽的,今日以后,黑夫,你怕是要成这群青年子弟的公敌了。”
  还有那个叫唐觉的青年,在告白失败后心灰意冷,却又遭黑夫一通猛喝,似是明白了什么,哈哈大笑后,也跟着离开了。
  三人离开后,曲折的流水依然潺潺流淌,还呆在原地的众人都面面相觑,祁夏、黄田等人反应过来后,开始大肆诋毁黑夫,单方面地宣布胜利,骂他玩不过自己就掀桌胡来。
  “也难怪,毕竟是个粗鄙的黔首庶民出身,只会扫吾等雅兴!”
  女子们也撅起了嘴,觉得那黑夫说的太过分了,果然是个不解风情之人,对他的那一点好感,也消失殆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骂着黑夫,唯独坐于上席的青衣少女捏紧了拳头,她依然在回想黑夫抛下的那几句话。
  “带领南郡子弟伐楚,如迅风之扫秋叶,结束这场战事?愿尽绵薄之力,助大王一统天下,使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今日能把宋玉《风赋》中,狂风的霸道和势不可挡道尽的,唯独这两句话!这才是真正的应景、知时之言!”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正如赋中所言,这黑夫,就像一股疾烈的黑风,将眼前这群还活在春天里,整日优哉游哉,不知最后的功勋将要擦肩而过的无知子弟,吹打得七零八落!
  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子衿露出了笑,暗暗颔首道:“我可以去告诉父亲了,他没有看走眼,这黑夫,的确是个能做实事的秦吏!可以大用!”


第0223章 黄帝内经
  上巳节发生在兰台之宫的风波,很快就在江陵城内传开了,正当祁夏、黄田等贵族官吏之子大肆诋毁黑夫,骂他粗鄙不解风情,坏了众人雅兴之际,从郡守府却传出了这样一条政令:
  “秦习商君之法百余年,法令出于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国遂大治。”
  “然今南郡诸生不师今而仿古,不诵法而学诗赋,虽不违法令,却不合秦国良吏之行。”
  “而屈辞楚赋,多为荆人卿大夫亡命流亡之作,多有哀婉荆国,诽谤秦治之词句,值此秦楚敌对之时,放任其流传,恐惑乱黔首。”
  “从今日起,凡官府之吏,及学室弟子,不论公私聚会,皆不得习诵屈辞楚赋,违令者削去官职!”
  这项政令在江陵城引起了轩然大波,祁夏等人目瞪口呆,却只能哀叹一声,悄悄收起收集的楚辞,毕竟比起这点小爱好,家族和官职更重要,同时也暗暗腹诽:“这不就是那天黑夫所说的话么?郡守好歹是来自中原,文辞达练,怎么也跟那安陆莽夫一样蛮横?”
  黑夫也听闻了此事,却只是淡然一笑,他那天就说过了,秦楚尚是敌国,公然聚众宣扬爱国诗人屈原的辞赋,肯定会出问题,所以才掀桌走人。果不其然,在听闻此事后,郡守果然加紧了舆论管制。
  不过叶郡守也是明白人,只在官府和学室加强管制,让官吏和弟子们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对于民间却没有过分干涉。
  黑夫也顾不上这件事了,因为他随即便又被忙碌的工作包围了……
  ……
  三月中旬,郢县城内,属于兵曹的一座院子里,坐满了三四十名年龄不等的男子。老的年过四旬,年轻的才刚刚及冠,有来自江陵和郢县的医者,也有郡卒里的什长,更有几名还穿着皂衣的小吏,前几天上巳节聚会,被意中人当场甩了的唐觉亦在其中。
  虽然年龄、身份各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爵位,都能读书识字。众人坐在这间大屋内,聚精会神地听医者陈无咎为他们讲课……
  这位师承太医令的陈医师讲课方法清奇,让他一个小徒弟脱了上裳,站在众人面前,两手伸展开来,而陈医师就捏着竹棍,在小徒弟的身上指指点点。
  “人体上下、左右、前后血管满布,有28部大血管,周身长16丈2尺!”
  “其中大血管分布于肌肉腠理之间,深而不现;小血管分布于皮下,可以见到。以上血管,皆互相连接贯通,终而复始。”
  “人摄取食物,由肠胃去掉糟粕,吸取精华,于是在肺腑中转化为血液,以供全身肢体肺腑养分,故在内经中,亦称血液为营气。”
  “血气不能不流动,如江河之流动,如日月之环行,永不休止,亦没有端口。血液精华流动于血管之中,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营养全身,终而复始,就像日月天地运动的规律!”
  除了几个医者外,其余众人这才恍然,看着自己手背那些血管,若有所思,他们过去没有受过医术训练,所以并不知晓这些人体奥妙,这一刻,仿佛眼前被打开了一个新奇的大门。
  而坐在这屋舍最后面旁听的黑夫也暗暗颔首。
  “不愧是医家遗留下来的奇书啊,《黄帝内经》连血液循环理论都提出来了。”
  虽然这本医书假名于黄帝、岐伯,但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或许就是医家的首领,历代“扁鹊”所著,在他们几代人从医三百年的时间里,根据无数个病患总结的,可惜这个学派渊源断绝了,否则未来前景可期。
  专业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的人来做,虽然内经里也有些错误的地方,但黑夫最近很想低调一点,让自己不显得那么全知全能,就不急吼吼地上去纠错了。
  陈无咎也只是讲了《素问》《灵枢》里的一点内容,但光是里面的理论,便够这群人受用了,毕竟只是用于战场急救的医护兵,又不是要做医生。
  在给众人科普完人体的血脉、血液后,为何受伤失血过多会晕厥甚至休克死人,也就不言自明了。
  讲到这里,陈无咎直接掏出一把刀削,在他那小徒弟的手臂上割了一刀!霎时间,就有深红色的血液流了出来,小徒弟却只是咧了咧嘴,不敢有任何不满。
  “创伤不仅会伤到皮肤、腠理,还会让血管破损,让血液流出,若是放任不管,直到血液凝结前,都将会血流不止,这时便需要包扎。”
  言罢,陈无咎熟练地拿起一块新制的麻布绷带,迅速为小徒弟包好了伤口,流血便停止了。
  “而若是伤到了一些大血管,则血将喷射而出,若不包扎,不久便会因失血过多而毙命!汝等身为医护救急之士,要做的便是帮受伤将士及时裹伤!救回其性命!”
  这时候,包扎手法就至关重要了,这也是黑夫演示给陈无咎的那些后世包扎技巧的意义所在。
  好在冷兵器时代,多是利器的开放性损伤,而不是热兵器时代的贯穿伤,所以许多伤者是流血导致休克晕厥,若倒霉的伤到了头和肺腑,那基本就救不回来了。
  讲了一个上午后,陈无咎的课就算结束了,他匆匆收拾药囊,带着弟子出门而去,黑夫知道,这几天陈无咎都在热衷于在郊外寻找野麻,然后让那可怜的小徒弟试吃其花叶……
  黑夫和陈无咎二人分工,陈无咎负责教这三四十人医学理论,以及为人裹伤包扎的手法,而黑夫则要教他们在战场上的军纪和注意事项。
  在下午众人集中于郡兵的校场上时,瞧着高矮胖瘦年龄不一的众人,黑夫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参加更卒训练时的情景。不过眼前的众人好歹都有爵位,识字,其中一半人还服过兵役,让他们重新变得秩序井然亦不难。
  在训练开始前,黑夫先给他们讲了个故事……
  ……
  “有一名医者,自称善治外伤。一裨将陷阵,中流矢,深入腠理,延使医者治之。医者乃持铜剪,剪去矢杆,跪而请辞。裨将曰:‘簇在腹内者,须亟治。’医者曰:‘我善医外伤,肌肤之下,乃内伤也,不意并责我’!”
  听完黑夫的故事,众人都忍俊不禁大笑起来,而后纷纷摇头,说那医者真是狡辩,世竟有如此欺诈之徒。
  然而黑夫却告诉众人,医护救急之士在战场上要做的,便是如上面那个“外伤医者”一般,只管救急止血,至于如何治疗金创,如何让伤者痊愈,那是疡医及其属下的活。
  这也是黑夫把医护急救之士一分为二,一半在野战医院里协助军医治伤,另一半随军上阵的原因,让他们分工明确,提高效率,方便管理。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经过标准的军事训练。因为他们面对的也不是一般的病人,而是活生生的,在喊叫在歇斯底里的士兵!他们出没的地区也不是一片祥和的城邑里闾,而是厮杀阵阵的战场!
  黑夫设想,医护兵将不着甲,只带着短剑防身,但是他们装备要比一般的步兵多两样东西,那便是塞了十多卷麻布绷带的救护包,还有担架。
  在随军踏上前线时,医护兵们在百将、屯长带领下,和军法官站在一排。在阵战结束前,他们都要在军旗下一动不动,直到大军击败敌阵,向前挺进后,才能前往方才对垒的区域,寻找己方的伤卒,为其包扎,放到担架上带回大营。
  考虑到这时代的战争和后世的散兵线不同,是极其讲究阵型的阵地战,经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